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1 毫秒
1.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实验教学在新编教材中占有相当的地位。如何通过实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观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文就观察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为例谈点粗浅看法。 一、课前准备是基础。 1、备教材:“观察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是让学生知道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有消化作用,并验证通过化学性消化可将食物分解成可以吸收的营养成分。其中有两个知识点是延伸的,一是淀粉经淀粉酶消化成麦芽糖后,再由相应的酶消化成葡萄糖。二是酶的消化过程必须具备温度等适宜的条件。  相似文献   

2.
按照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生物教材《观察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的方法步骤进行操作,实验结果只能说明唾液中的淀粉酶在37℃时对淀粉具有消化作用,而没有具体说明酶作用受温度的影响,更没有说明酶作用受酸碱度(pH值)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人的消化》是《自然》第四册生理单元中的重要内容。教学的重点是认识消化的意义、消化器官的组成和功能。教学的难点,是指导学生用鱼鳔实验探究消化的概念,用唾液消化淀粉实验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现就本课鱼鳔实验和唾液消化淀粉实验的教学,作如下设计。  相似文献   

4.
1人体消化系统的酶在完成了催化作用之后的去向? 我们知道,食物的消化是从消化系统的起始部位口腔开始的.唾液腺分泌的唾液淀粉酶首先在口腔消化一部分淀粉,使其变成麦芽糖;胃腺分泌的胃蛋白酶将一部分蛋白质分解为多肽;胰腺和肠腺也能分泌多种酶.还有肝,它分泌的胆汁虽然不含消化酶,但对脂肪的消化却起着重要作用.这些消化酶和胆汁在完成了对三大物质的消化后怎么消声匿迹了呢?  相似文献   

5.
在我们所使用的人教版的教材中 ,对胆汁对脂肪的消化 ,只介绍了它因为不含消化酶是属于物理性消化。但是 ,由于学生缺乏对酶以及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有关知识的认识 ,因此很难理解这一物理性消化过程。基于以上原因 ,我校科技活动小组力图去探讨胆汁对脂肪消化的有关情况 ,分析有关现象 ,使学生理解胆汁对脂肪的乳化作用 ,增强对物理性消化的理解 ,以及有酶参与的化学性消化有进一步认识。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材料 我们收集了若干个正常无病的猪的胆囊 ,采用胆汁 ,准备了几种脂肪 :猪油、菜油、茶油。1.2 实验方法 采用设计对照实验…  相似文献   

6.
对于初二的学生来说,活泼、好动、对任何事物有好奇心,依然是他们的天性。在学习“食物的消化”这一部分内容时,我根据学生的特点,在教学方法上略做了改变:将课本[实验九]的名称“观察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改为“探究唾液对淀粉有无消化作用”。更改的原因主要有二:第一,将“观察”改为“探究”,是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学生实验操作方法。长期  相似文献   

7.
教学内容:五年制教材第四册第十一课教学目的要求:参看自然第四册《教师用书》P.83。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是认识消化的意义,消化器官的组成和功能。教学难点是指导学生用鱼鳔实验理解消化的概念,用唾液消化淀粉实验理解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中学《生理卫生》教材中安排了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笔者在做这个实验时偶尔用开水加温,发现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随着温度的升高,淀粉的酶促水解速度而加快。为了进一步验证唾液淀粉酶的最适温度,笔者采用了200多名学生的唾液进行了下述实验,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果。  相似文献   

9.
我们知道,食物的消化是从消化系统的起始部位口腔开始的。唾液腺分泌的唾液淀粉酶首先在口腔消化一部分淀粉,使其变成麦芽糖;胃腺分泌的胃蛋白酶将一部分蛋白质分解为多肽;胰腺和肠腺也能分泌多种酶。还有肝,它分泌的胆汁虽然不含消化酶,但对脂肪的消化却起着重要作用。这些消化酶和胆汁在完成了对三大物质的消化后怎么消声匿迹了呢?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一枝黄花提取液对大鼠实验性胃溃疡的影响,探讨一枝黄花抗消化性溃疡作用。方法:分别建立应激性、药物性、手术性多种溃疡模型,以一枝黄花提取液灌胃,进行溃疡干预实验,并观察一枝黄花提取液对幽门螺杆菌的影响。结果:一枝黄花提取液可明显降低各种溃疡模型的溃疡指数,幽门螺杆菌对其敏感。结论:一枝黄花具有抗消化性溃疡作用,可进一步研究利用。  相似文献   

11.
高健 《今日中学生》2006,(19):31-32
当我们细细地咀嚼馒头或米饭时,会感觉到有甜味,这是为什么呢?原来馒头、米饭中含有淀粉,但淀粉是没有甜味的.馒头或米饭在口腔内的消化过程,既有牙齿和舌的作用,又有唾液的作用.牙齿对馒头和米饭的消化仅仅是把馒头或米饭嚼烂和磨碎,而不会让其中的淀粉变化成别的物质.舌的作用也仅仅是起到搅拌的作用,也不会让淀粉变成别的物质.我们细细咀嚼馒头或米饭时产生的甜味与我们吃过的麦芽糖的甜味很相似.既然牙齿和舌的作用不能改变淀粉的成分,那么淀粉变成有甜味的物质--糖只能是唾液的消化作用产生的结果.你可做下面实验来探究验证.  相似文献   

12.
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是帮助学生掌握消化酶在食物消化中的作用,进一步理解酶在新陈代谢中作用以及酶的特性等知识的一个重要实验.为了让学生灵活掌握运用这部分知识,不少作者对这个实验的方法、步骤和内容作了修改.比较常见的修改是将原实验“向淀粉液先加唾液后加碘酒,溶液不变色”改为“向淀粉液中先加碘酒变蓝色,后加唾液  相似文献   

13.
误区一 误认为胆汁促进脂肪的消化是化学性消化.其实,胆汁不会含消化酶,只能把大块脂肪变成脂肪微粒,增加小肠胰脂肪酶和肠脂肪酶与脂肪的接触面积,这个过程叫乳化作用,属物理性消化.误区二 误认为胃液对蛋白质的初步消化是物理性消化.其实,胃液中含有胃蛋白酶,胃蛋白酶将食物中的蛋白质水解为(月示)、胨,同时可游离出少量的多肽和氨基酸,属化学性消化.误区三 误认为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多于氧气,其实,氧气多于二氧化碳.据测定,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占16.4%,二氧化碳占4.1%(容积百分比).  相似文献   

14.
肝脏的功能     
<正> 肝脏不仅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也是人体最大的代谢器官,它具有消化、吸收、代谢、清除、解毒、造血、排便等多种功能。下面对这些功能作以简单介绍。1 消化与吸收功能肝细胞分泌的胆汁对脂肪的消化和吸收有重要作用。脂类不溶于水,胆汁中的胆盐能将脂类乳化成脂肪微粒分散在消  相似文献   

15.
通过观察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消化作用实验的教学过程的深化,培养学生进行科学思维、操作、科学语言等素质.  相似文献   

16.
当我们细细地咀嚼馒头或米饭时,会感觉到有甜味,这是为什么呢?原来馒头、米饭中含有淀粉,但淀粉是没有甜味的。馒头或米饭在口腔内的消化过程,既有牙齿和舌的作用,又有唾液的作用。牙齿对馒头和米饭的消化仅仅是把馒头或米饭嚼烂和磨碎,而不会让其中的淀粉变化成别的物质。舌的作用也仅仅是起到搅拌的作用,也不会让淀粉变成别的物质。我们细细咀嚼馒头或米饭时产生的甜味与我们吃过的麦芽糖的甜味很相似。既然牙齿和舌的作用不能改变淀粉的成分,那么淀粉变成有甜味的物质——糖只能是唾液的消化作用产生的结果。你可做下面实验来探究验证。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观察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消化作用实验的教学过程的深化,探讨如何对学生进行科学思维、操作、观察、科学语言等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18.
<正>在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一些实验进行改进和创新,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发展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唾液消化作用的实验方法"是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3章第4节"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中的内容。《初中生物课程标准》(2011年)对该实验提出了活动建议:"探究发生在口腔内的化学消化",目的是通过探究实验使学生了解口腔中的化学消化现象,初步体验科学探究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低等白蚁的原生动物分布类型,阐述了原生动物对白蚁食性的影响,探讨了原生动物帮助白蚁消化代谢的机理和在共生体系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人和动物胃肠道正常微生物群落对宿主有营养、提高防御能力、增强免疫力的作用,能克服抗生素的弊端,促进机体胃肠道正常微生态平衡的恢复和稳定。研究胃肠微生物群落尤其要注意取样、厌氧菌的培养和鉴定这三个关键步骤。人和动物胃肠道的优势菌有双歧杆菌、乳杆菌、类杆菌、消化球菌和消化链球菌等,其中前两者对宿主意义非常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