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4,(7):F0002-F0002
2000年,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启动教育现代化工程,确立了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工作思路。十几年来,环翠区坚持以“适度超前、率先发展”为目标,研究制定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以“城乡同步、均衡发展”为基础,整体推进城乡学校信息化建设;以“强化应用、内涵发展”为核心,全面促进教育教学各领域的深刻变革。目前,环翠区是山东省信息技术教育示范区、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信息技术专业委员会课题实验区、“国家基础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应用示范区。环翠教育信息网被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评为全国50佳优秀县级教育网站。  相似文献   

2.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已经成为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2000年环翠区教育局局长董国谦提出,要在全市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并确立了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行动战略,几年来,环翠人在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2006年被评为国家级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示范区及全国“区域教育发展特色示范区”,国家总督学顾问、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陶西平对环翠区教育的发展给出了高度的评价。  相似文献   

3.
环翠区,山海相依,气候宜人,环境优雅,是山东省威海市政治、科教和文化中心。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使这里成为威海市改革开放、对外交流的窗口。经过布局调整,环翠区现有中小学校32所,在校学生约4万人。2000年,环翠区提出在全市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奋斗目标,确立了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行动战略。短短五年间,环翠区在原有基础上,高标准建成微机室47个,在网微机总数5236台,人机比约为8:1。五年间,全区教育信息化建设累计投资超过7000多万元,先后完成了三大工程的建设:以微机室建设为标志的微机达标工程,以校园网建设为标志的“校校通”工程和以多媒体教室建设为标志的“班班通”工程。正是这三大工程,把环翠区教育信息化硬件设施推到了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相似文献   

4.
进入新世纪以来,威海市环翠区坚持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基本理念,把实现教育信息化作为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大力实施教育信息化工程,先后投资7000多万元,建成了教育中心网站、教育资源库、多媒体电教中心,实现了“校校通”“班班通”,多媒体教室建设全部完成,任课教师人手一机。构建高水平、高效益的现代教育信息化体系,强化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题研究,全区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手段、教育方式以及人才培养方式发生深刻地变革,促进了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教育信息化整体水平大幅提升。  相似文献   

5.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已经成为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2000年环翠区教育局局长董国谦提出,要在全市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并确立了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行动战略,几年来,环翠人在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2006年被评为国家级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示范区及全国"区域教育发展特色示范区"国家总督学顾问、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陶西平对环翠区教育的发展给出了高度的评价.  相似文献   

6.
镇江市润州区教育局着眼于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长远目标,以教育信息化建设为龙头工程,坚持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为宗旨,以“整体推进、高位均衡”为目标,以“三建(建网、建库、建队伍)”、“三服务(服务于管理、服务于教育、服务于学习)”为抓手,全面推进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提升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  相似文献   

7.
进入新世纪以来,威海市环翠区坚持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基本理念,把实现教育信息化作为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大力实施教育信息化工程,先后投资7000多万元,建成了教育中心网站、教育资源库、多媒体电教中心,实现了"校校通""班班通",多媒体教室建设全部完成,任课教师人手一机.  相似文献   

8.
2004年环翠区全面启动了特色学校创建工程。结合学校实际,我校将“教育信息化”定为特色发展主题,并沿着“优势项目——学校特色——特色学校”的发展轨迹一路走来,信息化彰显了我们的办学特色,提升了我们教育教学水平,为我校各项工作的开展注入了活力。  相似文献   

9.
“教育信息化”区域特色在环翠区的成功确立,减轻了学生课业负担,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和发展后劲.“教育信息化”不仅为广大环翠区学生搭建了学知识、长能力、促发展的平台,更为他们的美好未来铺设了一条信息高速路.  相似文献   

10.
南山区作为广东省第一批教育强区’独占经济特区优势,坚持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推动“泛在学习”城区建设,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管理、教育教学及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深度融合,实现区域跨越式发展。本文主要从其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科学规划、“三通两平台”建设、资源共享、课题研究、交流合作方面提炼经验,试图为区域教育信息化高位发展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1.
丛培良 《山东教育》2008,(12):49-50
新世纪之初,威海市环翠区根据“在威海市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工作目标,确立了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发展策略。八年来,全区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深入变革教与学的方式,不断优化教学过程,将素质教育的理念落实到了课堂教学的每一环节,全区中小学的课堂教学呈现出了整体优化的良好格局。  相似文献   

12.
改善教育信息化绩效 打造教育信息化品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信息化涉及基础设施建设、应用系统开发、教学资源开发、信息技术应用与研究、师生信息素养培养、配套政策制定等多方面内容。在多年的实践和探索中,广东省佛山市把教育信息化作为带动教育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形成了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模式与经验。  相似文献   

13.
教育部决定,从2001年开始,在全国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教育必修课,逐步推广以卫星宽带网为主要形式的“校校通”工程,并在高等教育招生考试中增加相应的内容,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平凉地区于2001年成立了地区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在全区组织实施政府上网工程和教育信息化行动计划,在区域推进教育信息化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环翠区,山海相依,气候宜人,环境优雅,是山东省威海市政治、科教和文化中心。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使这里成为威海市改革开放、对外交流的窗口。经过布局调整,环翠区现有中小学校32所,在校学生约4万人。2000年,环翠区提出在全市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奋斗目标,确立了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行动战略。短短五年间,环翠区在原有基础上,高标准建成微机室47个,在网微机总数5236台,人机比约为8∶1。五年间,全区教育信息化建设累计投资超过7000多万元,先后完成了三大工程的建设:以微机室建设为标志的微机达标工程,以校园网建设为标志的“…  相似文献   

15.
自1994年在江苏率先启动教育现代化工程以来,苏州始终坚持“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因地制宜,以点带面,持之以恒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教育管理的融合.在苏州20年教育现代化的历程中,教育信息化的地位和作用如何?积累了哪些好的经验?未来将如何发展?本刊特约记者就此专访了苏州市教育局局长顾月华.  相似文献   

16.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信息技术从“拥有”走向“应用”,从“应用”走向“创造”。“教育信息化”区域特色在环翠区的成功确立,减轻了学生课业负担,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和发展后劲。“教育信息化”不仅为广大环翠区学生搭建了学知识、长能力、促发展的平台,更为他们的美好未来铺设了一条信息高速路。  相似文献   

17.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各发达国家就十分关注并积极推进本国的中小学的信息化教育,并把学生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作为与读、写、算同样重要的新的终生有用的基础能力。针对这样的国际形势,我国政府也制定了适应本国国情的战略目标。”要在各级各类学校积极推广计算机网络教育,在全社会普及信息化知识和技能。“教育部据此进一步制定了“从2001年起用五至十年左右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基础教育跨越式的发展“的具体实施目标。实行教育信息化已成为今后我国现代化教育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18.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是推动经济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信息化水平已成为衡量综合国力和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指标。 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信息化工作,把信息化提到了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先后启动了一系列重大信息化应用工程。在教育战线,国家确定了大力普及信息技术,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国家信息化发展的基础在教育。  相似文献   

19.
《教育信息化》2006,(8):24-26
作为一座区域性中心城市,近几年,牡丹江市政府、市教育局坚持把教育信息化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作为“科教兴市”战略的一项重要工作,以教育信息化拉动本地区基础教育的发展。为了迅速提升整个区域内的信息化教育水平,紧跟时代步伐,结合区域教育现代化和信息技术教育实际,牡丹江市政府、市教育局在教育信息化建设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尤其2004至2005这两年是牡丹江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时期,通过建立教育信息技术中心、建设教育城域网工程,构建数字化教育环境,积极抢占现代教育制高点,为牡丹江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相似文献   

20.
江苏宜兴地处太湖之滨,素有“陶的故都”、“洞的世界”、“竹的海洋”、“茶的绿洲”和“梁祝故里”的美誉,是著名的教授之乡和书画之乡。宜兴市各级政府秉承崇文尚教的优良传统,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特别是面对全球信息化的大趋势,本市制定了“以信息化带动现代化”的教育发展战略,抢占时代制高点,狠抓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建构信息资源,大力开展师资培训工程,把教育信息化推到了高位均衡发展的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