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 毫秒
1.
龙立海 《武当》2005,(9):22-22
吾自幼习武,先后拜在武当内家拳功(金元功)二十二代传人赵震宇恩师门下,中国董海川尹派宫氏八卦门第四代传人王东升恩师门下,心意六合拳张景根(小名老格儿)之六世孔张守斌阿訇门下,并有幸向河南邓州心意六合拳八世传人马雷石老师讨教,亦师亦友,获益非浅。曾有传闻心意六合拳大师张聚学艺成后,传其子小字老格儿,年十五即大成。惜仅弱冠,不幸夭折。作  相似文献   

2.
冀潜  刘海峰 《精武》2008,(2):54-55
唐氏心意六合拳是南阳心意六合拳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由清朝唐万仪宗师所开创。唐万仪身兼李祯和刘万仪两位心意六合拳大师的衣钵,并融合了家传的六合枪绝技,开创了独树一帜的唐氏心意六合拳体系,是南阳心意六合拳史上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一位大师。唐万仪艺成之后曾以教拳、保镖为业,在河南、湖北等地活动频繁,并留下了很多史迹和传说故事,  相似文献   

3.
刘贵仁刘贵仁,1947年出生,现年64岁。11岁开始习武,先从秘宗拳徐承宝大师学习,徐承宝大师过世后,跟随梅占元老师学习功力拳,在摔跤队摔过跤,练过拳击。后拜在韩鹏尧门下开始系统的学习五行通背拳及形意拳。并次参加省市武术比赛,拿过多次第一名。尤其精通五行通背拳,曾写过数万字的练功心得和体会,得到大家的好评。1964年学于韩尧先  相似文献   

4.
《武当》2012,(9):2
杨春,道号鉴云子,安徽太和县人,现任安徽省阜阳市武术队教练,中国武术协会会员,武当百杰,高级教练,中国武术七段,武当太和(张祖)太极拳十四代嫡传门人。幼年时随民间拳师范瑞图习练查拳门拳械,又向裴锡荣、王效荣老师学习八卦掌、心意六合拳及武当武功等,后入上海体育学院上学,得到一代名师邱丕相、王培琨、刘同  相似文献   

5.
伟奇 《精武》2006,(2):1-1
心意六合拳历代名手辈出,人才济济,经数百年的发展,逐步形成许多流派:充分体现中华传统武术的博大精深。杨氏心意六合拳属于河南派心意六合拳。杨殿卿前辈早年从师于心意六合拳大师袁凤仪,因其天资聪慧,又肯吃苦,深得袁凤仪大师真功秘旨,技艺精妙。杨殿卿与尚学礼、卢篙高并称为心意六合拳河南派三雄,仍虚心向同门拳师学习,并在继承先师拳法的基础上,博采众家之长,逐步形成了杨氏心意六合拳法体系。  相似文献   

6.
买建军 《精武》2009,(6):43-43
以六合为法,以模仿动物龙、虎、熊、鸡、蛇、猴、马、鹞、猫、燕的形态和捕食及搏击动作为基础,以心之发动为意,意之所向为拳的心意六合拳,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心意六合拳名家买西山老师学习心意六合拳,至今仍感到心意六合拳是一种内涵丰富、博大精深的优秀拳术。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对健康生命的追求,习武健身越来越成为人们的生活时尚。如何才能习练好心意六合拳呢?本人就多年习练心意六合拳的经历和感受,谈一些粗浅的体会,不妥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7.
山西形意拳是心意拳、心意六合拳、行意拳、六合拳的总称。由于心意拳、心意六合拳、行意拳、六合拳长期分散在山西以及全国各地,其单一继承是必然的,但就其在山西以及国内外的影响来说,首选是形意拳。  相似文献   

8.
马形 马形为心意六合拳十大真形之十,其盘练单把有夜马奔槽、野马蹿道、野马蹬腿和野马疾蹄等式。拳经云:“三拳者,攒、裹、践,攒拳者,形侣内;裹拳者,数虎躜;践拳者,马奔连。”  相似文献   

9.
判别一门拳术是内家拳还是外家拳,我认为不在攻守与刚柔,而在于该拳术的创立理论指导的内涵、宗旨和目的。内家拳以培本为秘旨,外家拳以修技为要务。人之本,精、气、神也;人之技筋,骨皮也。故内家拳以藏精、蓄气、炼丹田、培本为秘旨,外家拳以伸筋、硬骨、揉皮为外务之修造。心意六合拳即属于内家拳。练拳前,若不能对它的全貌有一个简单了解,学练起来往往很难把握要领,不得门径而入,正如心意六合拳拳谱中所说的“学拳容易得艺难,灵动上身天地翻”。本人根据多年的习练体会,从拳法特点上阐述心意六合拳的四大特点。  相似文献   

10.
心意六合拳十大真形为河南派心意六合拳经典拳艺.自马学礼先生在洛阳老家传拳以来.历代都在清真寺内的穆斯林当中流传,也为各代拳家所珍视。十大真形.非回族不传.非入室弟子不授.非开门弟子与关门弟子不教。所以在这几百年间对外教人极为保守.直至近些年才被少数的外教人所了解。十大真形是河南派心意六合拳的主要  相似文献   

11.
通风报信     
龙腾虎跃竞中原记首届全国河南心意六合拳观摩交流大会赵慧光 8月下旬的中原,酷热已渐渐消退,秋之凉意已悄悄而来。但在地处中原腹地的漯河却让众多武术爱好者们感到滚滚热浪扑面而来,这就是全国首届河南心意六合拳观摩交流大会所带来的滚滚武术热潮。 “心意六合拳”又称“心意拳”。“心意把”,相传为宋名将岳飞所创,而据众拳家所考证,首传其拳者应为山西蒲州的姬际可先生。自心意六合拳传于洛阳马学礼先生之后,马师科技自珍,又恐传匪人,所以传人不众。其弟子又多为河南境内之口族子弟,因此,此拳后来又有“教门拳”之说。 如…  相似文献   

12.
杨梅 《精武》2009,(9):40-41
本人自幼修炼内家三拳(河北形意、陈式太极和程式八卦),主要师承我祖父杨青林(形意八卦一代大师,曾经跟随张占魁师爷和李存义师爷多年),其间且受到诸多武林大家的亲传和指点,对内家拳、中医、气功和道家内丹等有着一定的体会和修为。  相似文献   

13.
正杨鸣,男,1993年出生,江苏镇江市人。5岁开始跟随张志毅老师学习武术,2001年参加镇江市"龙泉杯"武术比赛荣获拳械全能一等奖;2002年参加江苏省太极拳剑比赛荣获两项第一名、一个第二名;同年正式拜入张志毅老师门下系统学习少林、武当拳械。学习期间得到了师爷吴正祥、张耀宗  相似文献   

14.
张宗球  马琳璋 《武当》2011,(4):23-24
踩步腰闪把是心意六合拳艺的核心功夫,心意拳的其它势子和手法,均由此演变而来。心意拳要求以简御繁,拳艺妙道存于此。此势也是锻炼而以致用的捷径。学拳者如果能够在此把上多下功夫,就可以奠定心意六合拳的功夫基础。  相似文献   

15.
王书文 《精武》2002,(3):37-37
心意六合拳起源很古,相传是南宋抗金名将岳飞观飞禽走兽相斗之技能,取其精灵、奇巧、勇猛之意,创编此拳,用以训练将士,力求易学、实用,以杀敌致胜为效。心意六合拳讲究心意诚于中,而万物形于外,所以后人又称此拳为“岳武穆王拳”。岳飞被害后,此拳被列为忌拳,尔后一直流传于民间。直到明末清初,由山西浦州均村姬龙峰发掘继承,并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6.
王书文 《精武》2003,(2):37-37
心意六合拳起源很古,相传是南宋抗金名将岳飞观飞禽走兽相斗之技能,取其精灵、奇巧、勇猛之意,创编此拳,用以训练将士,力求易学、实用,以杀敌致胜为效。心意六合拳讲究心意诚于中,而万物形于外,所以后人又称此拳为“岳武穆王拳”。岳飞被害后,此拳被列为忌拳,尔后一直流传于民间。直到明末清初,由山西浦州均村姬龙峰发掘继承,并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7.
(一)心意六合劲 心意六合拳要求身成“六式”:鸡腿、龙腰、熊膀、鹰捉、虎抱头、雷声。鸡、龙、熊、鹰、虎、雷,为心意六合拳之身法,拳技运行六形合为一体。强调内、外三合,六百一致。盘拳练艺,使刚柔之劲相济,内外之力合一。 (二)心意之阴阳劲 心意六合拳在发力劲道上其理深奥,融道学、阴阳学、生理学、力学为一体。盘拳练艺,刚柔相济,发招技击,内外合一。心为技艺之体、技艺为心之用。心欲动周身俱动,意欲发视谁谁惊。其劲力的产生和击发之道,概略为蓄之中节、固之根节、达之梢节。集蹲、涮、摇、拧、插、  相似文献   

18.
张蘅 《武当》2011,(5):21-23
不少武友常问我这样的问题:心意拳和形意拳到底是两种拳还是同一种拳的两种称谓?此外,我们还常听到有心意六合拳、六合心意拳或六合拳的说法。这三种拳称与心意拳或形意拳又有什么关系呢?有人说心意拳和形意拳是两种不同的拳种,似乎有些道理。比如在河南,多数地区以  相似文献   

19.
四把捶为心意六合拳门内唯一的经典套路,又称"看家四把",历来为各代心意六合拳家所珍视。近几年来,笔者经常有机会与邓州其它支派的心意六合拳界师友及过往邓州的心意六合拳拳师交流,通过对各支四把捶头拳、挑领、鹰捉、斩手的比较,发现在长期的承传中,由于地域,师承及传承者个人素质的差异,  相似文献   

20.
汤瓶七势拳     
中国穆斯林三大宝(心意六合拳,回回十八肘,汤瓶七势拳)之一的汤瓶七势拳又名汤瓶拳,它以穆斯林洗"阿卜代斯"的汤瓶壶为标记。汤瓶七势拳在回民中有较好的群众基础,是回民独有的拳术,既能修身养性、强身健体,又可应用于实战,防身自卫。由于七势拳历来秘不外传,只在少数阿訇中秘传,外人很少见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