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云南白龙洞景区旅游资源潜力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该文首先对白龙洞景区旅游资源,尤其是洞穴景观和区内崩塌漏斗的特点进行了概括性的描述,指出白龙洞洞穴景观是景区的重点旅游地,也是惟一可开发的自然景观。从分析游客量的年际和年内变化入手,结合游客高峰期对应的时间,得出白龙洞景区洞穴旅游游客主要以学生和在职员工为主以及其旅游业正在走下坡路的结论。通过与国内其它洞穴旅游区尤其是邻近九乡景区的对比,得出对旅游资源潜力挖掘不够,旅游内容单调、协调性差等因素是造成差距的主要原因。最后从地理区位、经济支持、洞穴景观、生态环境、民族文化背景、旅游内容等角度出发对景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进行分析,得出白龙洞景区旅游资源还具有发展潜力,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对策,从而保证白龙洞洞穴景观旅游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喀斯特,原指南斯拉夫伊斯特拉半岛上石灰岩高原的一处地名,后变成了喀斯特地貌的专属名词。它在国内有一个更通俗的名字,那就是岩溶,即水对可溶性岩石(主要是碳酸盐岩)发生物理—化学—生物作用的过程和现象。碳酸盐岩主要包括石灰岩和白云岩。在中国,大多数省份、自治区皆有不同面积的碳酸盐岩分布,出露地表总面积约130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  相似文献   

3.
为了筛选出洞穴滴水中可以反映石漠化程度的指标,对朝营小流域处于石漠化条件下2个洞穴的滴水进行了为期1a的动态监测,分析滴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结果表明:所选洞穴的滴水水温变化较一致,并受当月的大气平均温度影响显著;滴水滴率与降雨量有关,且受植被-土被覆盖度以及基岩厚度的共同制约;石灰岩地区的洞穴,石漠化程度低的地区滴水pH值偏小,强度石漠化地区滴水pH值可能存在"雨季高,旱季低"的规律,与潜在石漠化地区及非喀斯特地区洞穴滴水的季节变化规律相反;滴水的电导率与Ca~(2+)含量呈正相关,受大气温度、降雨量、土壤生物源CO_2的影响大,石漠化程度较低的地区,滴水电导率和Ca~(2+)浓度大于石漠化程度高的地区。  相似文献   

4.
大自然五颜六色、奇形异状的石头,地质学家们称之为“岩石”。按照成因,岩石可以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常见的石灰岩和白云岩就属于沉积岩类。岩石是由一种或几种矿物组成的集合体。石灰岩的组成矿物主要是方解石,白云岩则是白云石。如果从白云石正式列名文献的1792年算起,到今天已经有200多年了。而在这期间,报道、研究白云岩(石)的文章真是汗牛充栋,地质学家,尤其是沉积地质学家几乎都把它当作一个刺激而又炙热的难  相似文献   

5.
喀斯特坡耕地地区碳酸盐岩石的透水性强,成土速度慢,土层浅薄,土体不连续,土壤持水力差,由于森林植被的严重破坏,水土流失,岩石裸露率增加,生境退化,土地利用价值降低,严重威胁到喀斯特地区生产的持续发展。因此喀斯特坡耕地的退耕还林显得尤重要,本文从林草结合,林药结合,林农结合和封山育林等方面,阐述了做好喀斯特坡耕地退耕还林工作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6.
吴清林  熊康宁  李坡  杜芳娟 《资源科学》2010,32(10):1991-1996
旅游审美是旅游者在现实而具体的旅游活动中所进行的一种价值判断活动。与其他的审美活动一样,旅游审美活动也涉及审美心理的四大要素:审美知觉、审美想象、审美理解和审美情感。这四种审美心理要素的深入分析是解构审美活动全过程的关键。对喀斯特洞穴探险而言,其审美活动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它不仅能通过刺激游客的视觉和听觉器官来获取美感,而且能最大限度地通过体力和技术的挑战,刺激挑战者的心灵,达到更高层次的愉悦。本文通过对喀斯特洞穴探险旅游审美心理四要素进行分析以及对洞穴探险者的审美体验倾向进行调查,发现在洞穴探险旅游活动中,审美心理的四要素相互作用、彼此融合,产生不同层次的审美体验,洞穴探险者也具有不同的审美体验倾向和需求,对洞穴探险旅游开发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旅游审美是旅游者在现实而具体的旅游活动中所进行的一种价值判断活动。与其他的审美活动一样,旅游审美活动也涉及审美心理的四大要素:审美知觉、审美想象、审美理解和审美情感,这四种审美心理要素的深入分析是解构审美活动全过程的关键。对喀斯特洞穴探险而言,其审美活动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它不仅能通过刺激游客的视觉和听觉器官来获取美感,而且能最大限度地通过体力和技术的挑战,刺激挑战者的心灵,达到更高层次的愉悦。本文通过对喀斯特洞穴探险旅游审美心理四要素进行分析以及对洞穴探险者的审美体验倾向进行调查,发现在洞穴探险旅游活动中,审美心理的四要素相互作用、彼此融合,产生不同层次的审美体验,洞穴探险者也具有不同的审美体验倾向和需求,对洞穴探险旅游开发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美国新墨西哥州东南角荒凉的奇瓦瓦沙漠中,坐落着大名鼎鼎的卡尔斯巴德洞穴国家公园,园中已发现的洞穴多达119个,尤以卡尔斯巴德洞穴和雷修古拉洞穴最为著名。前者不仅是美国最深的石灰岩洞穴,还拥有全球第七大的洞厅;除体量巨大外,这一洞穴还以美丽而丰富的沉积物闻名全球:缤纷的鹅管,  相似文献   

9.
为揭示洞穴滴水与地理环境的耦合状况,通过对金华双龙溶洞群中双龙洞、桃源洞、二仙洞的10个滴水点进行5个月连续观测,得到滴水点水样的Ca2+、Mg2+、Mg2+/Ca2+、p H、电导率等数据,结果表明:降水量是影响滴水滴率的重要因素,但是滴水对降水的响应存在滞后效应;Ca2+与Mg2+含量不仅与外界气温降水条件有关,且受石灰岩纯度影响;Mg/Ca比值同时受降水、温度与岩溶水滞留时间的影响,洞穴沉积物中的Mg/Ca值可以直接反应滴水中Mg/Ca值的变化,从而指示洞穴外界降水条件的改变。此外,洞穴滴水水文水化学特性存在空间差异。  相似文献   

10.
《百科知识》2010,(19):66-68
“丹霞夹明月,华星出云间。”丹霞一词最早出自曹丕的《芙蓉池作诗》,意指天上绚烂的彩霞。1928年,中国科学家将构成丹霞地形的红色砂砾岩命名为“丹霞层”。此后,又提出了“丹霞地形”的概念。 在丹霞地貌分布区,赤壁丹崖上色彩斑澜,洞穴累累;山间幽谷清静深邃;山石造型变化万千。其雄险可比花岗岩大山,奇秀不让喀斯特峰林。是具有较高美学价值和保护利用价值的独特地质遗迹。  相似文献   

11.
破碎岩体中的渗流会引发如溃坝、煤矿突水等动力学灾害,对于破碎岩体结构的物理力学性质及渗流特性的研究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文章基于中国矿业大学深部岩土力学和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的MTS815岩石力学伺服实验系统,通过室内模拟环境,选取不同粒径的石灰岩进行了多组全面的渗流实验,研究了非Darcy渗流的渗透特性。给出了破碎岩体的介质粒径和渗流速度对渗透率的具体影响趋势:在一定的轴压作用下,不同的岩石随着颗粒直径的逐渐变大,渗透率逐渐增大;不同颗粒直径的岩石都有类似的压实渗透特性,随着岩石的压力逐渐增大,其厚度被逐渐压缩,渗透率逐渐变小。  相似文献   

12.
用空气洗手     
如果把用水洗手换成“用空气洗手”,那样会大大地节约用水。水能洗手的原理是:在静态水中(如水盆中)洗手,手中的一些污垢会溶解在水中,而油脂则不会;在水流状态下,手中的一些污垢被水溶解并冲走,而且一些油脂也会在水流冲击力下减少一些,这就是用水流洗手效果比较好的原因了。谁都知道用肥皂洗手效果比较好,它的作用原理这里暂时不谈。水能洗手的原理可以归为两点:一是溶解一些污垢,二是水流形成的冲击力“冲”走一些脏物。那么,空气也是流体,它也应该能代替水。当用空气洗手时,手中的污垢会在流体作用力下被“冲”掉,一些油脂也会减少,此时…  相似文献   

13.
美国“战略石油储备”项目是在1973~1974年石油禁运危机中,美国总统福特拍板上马实施的一项国家级能源储备工程。“战略石油储备”项目由美国能要在墨西哥湾沿海地下挖掘体积为纽约市世贸大厦那样大小的洞穴50到100个,而且要求这些洞穴深居地下,上顶部低于地表2000英尺,挖掘的量是非常巨大的,挖掘的困难水,被控制排出洞穴,或用于去泵入另一个盐穴做驱动液体,或直接排放于墨西哥湾中不再循环使用。而将5亿桶原油灌入这些地下盐穴储藏后,其提油而上的技术也非源部一手担纲实施,在美国墨西哥湾沿海地带的地下共设…  相似文献   

14.
王静  宋林华 《资源科学》2005,27(3):161-166
云南弥勒县白龙洞发育于三叠纪灰质白云岩中,洞中碳酸钙景观的风化现象比较明显.本文从洞穴风的影响和碳酸钙沉淀条件两方面分析风化的原因,结果表明:土-岩系统的特点在其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①它可以通过控制洞腔形态影响洞穴风速变化;②水中CO2排放通量受滴速影响成为新洞积石形成的决定条件之一;③利用HYDROWIN程序,证明了洞穴滴水的主要矿物成分对景观物质组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洞穴是地球自然景观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天然的地下空间资源。早在50—60万年之前,在浙江大约是5—6万年之前,古人类就利用天然洞穴的特殊环境,作为人类穴居、劳动、生息和繁衍之处。故有人称洞穴是人类发展的“摇篮”。随着经济生活的繁荣,洞穴作为一部分旅游资源在世界各国得到蓬勃发展。仅东半球而言,每年就有1500万人次游览洞穴,美  相似文献   

16.
土-岩系统对洞穴景观风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静  宋林华  王静 《资源科学》2005,27(3):161-165
云南弥勒县白龙洞发育于三叠纪灰质白云岩中,洞中碳酸钙景观的风化现象比较明显。本文从洞穴风的影响和碳酸钙沉淀条件两方面分析风化的原因,结果表明:土-岩系统的特点在其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①它可以通过控制洞腔形态影响洞穴风速变化;②水中CO2排放通量受滴速影响成为新洞积石形成的决定条件之一;③利用HYDROWIN程序,证明了洞穴滴水的主要矿物成分对景观物质组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居住在德国纳德林根的居民们认定他们的脚下有宝,因为他们耕种的土地异乎寻常地肥沃。这个只有1.8万人口的城市保持着中世纪的风貌,小城被一道建于600年前的城墙围着。墙外是一片田野.一道环状山岗围住了这片肥沃的田野,像个盘子一样。“盘子”的外围地表覆盖着奇形怪状的石头。“盘子”被称为雷斯.纳德林根在盘底的中心。  相似文献   

18.
高寒草地“石漠化”是指植被、土壤覆盖的草地转变为岩石裸露和砾石覆盖、土壤严重侵蚀、草地生产力下降的一种草地退化过程,其对青藏高原地区的生态安全造成威胁。文章在滇西北喀斯特石漠化分类和程度分级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青藏高原“石漠化”现状与景观特征实地调查,选取基岩裸露、植被覆盖、小生境组合、砾石含量、土层厚度和坡度6个因子为指标,通过聚类分析划分草地石漠化类型,将高寒草地“石漠化”划分为草地喀斯特和草地砾石化,通过构建石漠化程度指数模型RDI(Rocky desertification index),初步提出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石漠化”等级划分标准和图斑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9.
徐霞客(公元一五八六——一八四一年),名宏祖,字振之,霞客是他的別号,故乡在今江苏江阴县南歧县。他是我国古代一个偉大的地理学家,《徐霞客游記》是他的主要著作。徐霞客从二十二岁起到五十六岁逝世时为止的三十四年中,几乎年年外出旅行,他到过江苏、安徽、浙江、山东、河北、河南、山西、陝西、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貴州、云南十六个省,游历了南北名山,特別考察了西南石灰地貌发育規律。石灰岩地貌又称为“喀斯特”,它原是南斯拉夫西北一带石灰岩  相似文献   

20.
大山 《今日科苑》2011,(12):81-82
在地面上,他们可能是四处搭讪的公牛精子推销员,或是提着公文包的法务专家。但当吊着粗麻绳到达地下100米甚至更深处,他们都是戴着矿灯、浑身泥浆的地下洞穴探险者。英国人提姆?艾伦就是一支地下洞穴探险小队的队长。洞穴是"人能进入的天然地下空间",其中一小部分是与周围岩石同时形成的原生洞穴,大部分是在漫长的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