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在美国历届的总统中,哈里·杜鲁门是同新闻界的关系比较紧张的一个。从就任初期开始,他对新闻界就充满了敌意,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敌意越发浓厚。在写给亲人的一封私人信件中,他写道:“在我看来,白宫的每一位主人都被所谓的自由报界折磨过。他们被丑化、被歪曲,甚至遭人诽谤,而他们却不得不接受这一切。”杜鲁门很少掩饰他对记者的职业及对他们本人的蔑视。但到了晚年,情况就好多了。据一则资料记载,在他83岁那年,美国《纽约时报》记者阿尔登·惠特曼从大老远来到密苏里州独立城,准备访问杜鲁门。正当他考虑着怎么把自己的意…  相似文献   

2.
正1945年4月12日,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在第四任总统任期中去世,时任富兰克林·罗斯福副总统的哈里·S·杜鲁门临危受命,第一时间接任了总统职务。哈里·S·杜鲁门出身世代农家,是20世纪内唯一一个没有大学学历的美国总统,但杜鲁门发起了影响世界政治格局长达半个世纪的冷战,成为美国历史上又一位铁腕总统。  相似文献   

3.
毕利·格雷厄姆作为牧师,工作地点却不在教堂,而是长期在白宫总统办公室里。他是专职为总统及其家人服务的。从杜鲁门总统开始,半个世纪以来,毕利得到了十一位总统对他的信任和爱戴,他已经成为美国公众宗教事务最高形象代表。  相似文献   

4.
忆杨刚同志     
1986年4月,我在美国密苏里大学堪萨斯城分校讲学。经校方介绍,去独立城杜鲁门图书馆查阅战后初期英国对华政策的总统档案,意外地从一个卷宗中发现40年前杨刚向志写给杜鲁门总统的一封信。信用打字机打在两页白色打字纸上。第二页上信的末尾有用蓝墨水写的Yang Kang两字的签名。发信日期:1946年1月20日。地址:纽约市西69街116号。这是杨刚同志留下的一份珍贵的文献。全文翻译如下: 亲爱的总统先生: 本人是中国重庆一家中文报纸的驻外记者。不过我现在只是以一名中华民国公民而不是以我的报纸的代表的身份写这封信。  相似文献   

5.
忆杨刚同志     
1986年4月,我在美国密苏里大学堪萨斯城分校讲学。经校方介绍,去独立城杜鲁门图书馆查阅战后初期美国对华政策的总统档案,意外地从一个卷宗中发现40年前杨刚同志写给杜鲁门总统的一封信。信用打字机打在两页白色打字纸上。第二页上信  相似文献   

6.
现象种种不加核实,抢先发表。新闻媒体和记者都希望在第一时间获取独家新闻,并以最快的速度刊发,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是,不加核实,抢发新闻是造成新闻虚假的一个重要因素。1948年,杜鲁门与杜威竞选美国总统。  相似文献   

7.
举行记者招待会由来已久。19世纪上半叶,美国第六任总统约翰·亚当斯,他的总统任期是1825年到1829年。一年秋天,亚当斯正在流经白宫的波多玛河里游泳,河岸出现了一位女记者安妮·罗耶尔,要求采访总统。当时总统游得正高兴,没有答应记者的要求。罗耶尔是个大胆又倔强的记者,她不但没有走开,而且干脆坐在总统的衣服上,庄严地向总统发誓,如果总统不接受她的采访,她  相似文献   

8.
刘源 《新闻知识》2007,(3):80-81
1945年4月18日,美联社记者从日本的伊江岛发回了一份电传:“同事们和将士们所喜爱的战地记者厄尼·派尔,今晨被日军一名狙击手的子弹击穿左太阳穴……”罗斯福刚去世六天,总统杜鲁门很快在美国白宫对外宣布:“全国将很快为厄尼·派尔的死再次陷入悲恸之中。”这位卓越的战地记者,就这样带着美军官兵的怀念,长眠远东小岛,身后留下的,  相似文献   

9.
美国总统是联邦政府的首脑,杜鲁门总统曾经说过:“美国总统个人所担负的责任之大是无可比拟的。……在世界历史上,无论是波斯国王或是亚历山大大帝,无论是拿破仑或是路德维希十四世,都没有一个美国总统那么大的权力”,所以,总统  相似文献   

10.
今年二月初,菲律宾总统选举前夕,西方记者云集菲律宾。三十多个国家,临时派往菲律宾的记者、编辑以及与采访有关的工程技术人员一下膨胀到千余人,足足有一个团的“兵力”。当地报纸把这种现象称为外国记者“入侵”菲律宾。马科斯在里根政府的压力下,决定提前十六个月,于今年2月7日举行总统选举。这个决定在去年11月一宣布,美国新闻界就掀起了一股新闻“淘金热”。一位美国记者俏皮地说,美国新闻界时刻听从里根总统的召唤,他把脖子伸向哪个国家,美国记者  相似文献   

11.
美国白宫有位传奇式的女记者,她从不放过接近总统的任何机会,但又十分懂得一个新闻记者应有的分寸——不与总统做朋友.因为她认为:“记者与官员之间是不必发展私人友谊的”,华盛顿近日为她五十周年记者生涯举行了一个盛会,数位总统特别来信向她致意.  相似文献   

12.
聂云 《航空档案》2005,(6):68-71
杜鲁门的最后核妄想 1951年7月10日,鉴于朝鲜战场的僵持局面,杜鲁门政府不得不坐下来和谈。朝鲜战场进入了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的复杂局面。1952年,杜鲁门面临总统换届问题,又想到了在朝鲜战场上使用原子弹的问题。杜鲁门对原子弹的再次看重,实在是对朝鲜战场的无奈和失望所致。  相似文献   

13.
美国合众国际社著名女记者海伦·托马斯的知名度是和美国总统联系在一起的。自1960年肯尼迪时期出任驻白宫记者以来,她已先后采访过8位总统,是迄今为止在白宫采访时间最长的记者。海伦·托马斯那富有传奇般色彩的记者经历以及她作为女性记者所获得的成功,对我有一种渴望了解的吸引力。 我是在一个色彩斑斓的秋天见到她的。海伦·托马斯身穿一件大红毛衣、胸前挂着一长串银白色珍珠项链以及她每天必戴的白宫记者证,准时站在她每天工作的地方——白宫  相似文献   

14.
1988年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哈特,在他政治前途一片光明,准备问鼎白宫总统宝座之际,“突然”被新闻界抖出一桩风流韵事,结果“愤而”退出竞选以示“清白”。这位长得一表人材的总统候选人,被指摘与一位年轻貌美的女明星唐娜,有不寻常的关系,两人辟室幽会的一举一动,都落入《迈阿密先驱报》记者的眼中。“如果你们对我的私生活不信任,尽管来盯梢吧!”1988年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哈特,在他声望正隆时向记者群发出了这样的豪语。这位标榜清纯、诚实、有正义感的候选人话说得太快了——5月1日,《迈阿密先驱报》的记者抢先驱进,抓住了哈特的“把柄”!  相似文献   

15.
对一些常驻第三世界国家的中 国记者来说,采访驻在国总统不算太难,有的可能相当容易。但要采访世界超级大国的总统,这简直比登天还难,除非碰到非常特殊的情况。在中国常驻美国的记者中,我们算是非常幸运的,因为我们有机会在白宫采访了当时正受莱温斯基性丑闻困扰的美国总统克林顿。 这是一次难忘的采访,发生在l998年6月。克林顿总统应邀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的消息公布后,我们立即向白宫提出采访克林顿的要求。但我们得到的答复是“不可能”,因为克林顿在这以前几乎没有接受外国记者专访的先例。一位政府官员还私下对我们说,蒙…  相似文献   

16.
四年一度的美国总统竞选正选战犹酣。志在连任的美国总统布什,动用自己的竞选班子,展开了全方位的竞选战略。广告战是布什面临的重要一役。一位以专门报道政治新闻著称的美国记者曾说过:“只要给我足够的资金,我能使一块砖头被选为州长”,广告在美国政治生活中的作用的确如此。美国总统候选人的广告战役汇集美国广告界精英和上百年广告实践之精华,历届总统候选人都要全力以赴地接受广告战役的考验  相似文献   

17.
世界上拥有最多总统签名的信函,是一封1932年10月26日由罗斯福总统寄给德州达拉斯的理查·柯比思的私函。稍后此函又为胡佛、杜鲁门、艾森豪威尔、约翰逊、福特、卡特、里根及乔治·布什总统署名。其中尼克松第一次先以圆珠笔签名,后来又特地  相似文献   

18.
张宁 《中国档案》2012,(2):53-55
2011年11月28日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并发布了主题为"政府文件管理"的总统备忘录。该备忘录的发布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它标志着自杜鲁门政府以来,美国政府首次正式且大范围开展联邦政府文件管理改革活动。备忘录明确规定了一系列  相似文献   

19.
1948年11月2日,美国大选即将揭晓的前夜,《芝加哥论坛报》在头版刊出通栏标题,宣布“杜威击败杜鲁门”。然而,第二天宣布的选举结果却是杜鲁门获胜。这件事,连同那幅杜鲁门当选后拿着宣告他被击败的《芝加哥论坛报》摆拍的照片,成了美国新闻史上最大的笑话之一。52年后的今天,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 美国第43任总统的选举被认为是美国历史上争夺最为激烈的一次大选。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小布什和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戈尔的支持率不相上下。随着各州投票结果的陆续公布,到11月7日当地时间傍晚时分,两人仍难分胜负,但有一点已十分清楚:谁赢得佛州,谁就将获胜。于是,佛罗里达成了万众瞩目的焦点。美国选民和世界各国都把眼光集中在对选举进行全天24小时不间断报道的美国传媒上。然而,美国媒体却在众目睽睽之下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混乱。  相似文献   

20.
冷战气氛导致了政府的明显分裂。在国会,一个由南方民主党人和北方共和党人共同组成的联合战线指责哈里·杜鲁门总统的政府被共产主义者深深渗透。杜鲁门急于洗清自己,宣布了9,835号命令——忠诚保卫计划。在这个方案下,耗资数百万美元对250万名联邦政府雇员进行了审查。成立了忠诚审查委员会,仔细研究来自FBI和其他来源的材料。克拉克(Tom Clark)总律师还准备了一份他认为是“颠覆性的”组织的名单。这种忠诚保卫审查只适用于政府雇员。但科尔委员在一次批评这个计划时间道:“政府的例子会停留在政府本身吗?一旦这种做法建立起来,被接受下来,它的影响能不被扩展到企业界、报界和我们的学校吗?……”事实已经作出了回答。1947年10月,众院非美活动委员会首先就电影界的共产主义问题召开听证会。NBC、CBS、ABC的电视和广播记者都出动了。几十位知名人上被集中到一排排泛光灯和枝形吊灯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