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古代马背兵器不少,有远兵的弓箭,有长兵的矛、枪、槊、稍、大刀;有软兵的鞭,还有挝、槌、剑等。其中马稍是兴起于晋南北朝的一种马背兵器。这种兵器形似矛,近于槊,上举可达树梢,放下可以拖地,柄很长,便于快马刺杀,曾在几百年的战争史上留下深深的痕迹。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马背兵器不少,有远兵的弓箭,有长兵的矛、枪、槊、矟、大刀;有软兵的鞭,还有挝、槌、剑等。其中马矟是兴起于晋南北朝的一种马背兵器。这种兵器形似矛,近于槊,上举可达树梢,放下可以拖地,柄很长,便于快马刺杀,曾在几百年的战争史上留下深深的痕迹。  相似文献   

3.
通过文献、逻辑、综合、归纳等方法,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对我国古代马背武艺进行深入研究。文章将古代马背武艺主要划分为:马射武艺;马背长兵武艺;马背短兵武艺。这三种马背武艺在用途、功能和武技方面各有特色,并在不同的朝代发生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姚古 《中华武术》2001,(9):26-28
扇,在我国古代十八般兵器中,虽然榜上无名,但它作为一种奇门兵器,常见武士使用。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兵器有长、短、直、弯、环等状,型制多样,无奇不有。古人又把兵器一端或两端做成尖、锥、锯、棘刺和钩形,使兵器攻击时更具杀伤力。“钩”就是古代一种末端尖锐似剑的兵器,一般有长钩、短钩。又有单钩和双钩之分。 “钩”即钩引之用。《释名》说:“钩镶两头曰钩,中央曰镶。”又见《汉书·韩延寿传》颜师古注:“钩,亦兵器也,似剑而曲,所以钩杀人也。”可见,钩这种兵器使用时,是用其似剑的弯曲部位来钩伤人体的。 从一些历史记载来看,“钩”这种兵器最早可以追溯到五帝的蚩尤时代。例如《东观汉记》记载:“诏令  相似文献   

6.
我国古代的兵器有长短之分,所谓长兵,多指戈、戟、矛、枪、棍、叉、钯、弩……等。而短兵多指匕首、剑、刀、斧、盾……。古人对使用兵器是非常讲究的,他们在长期的生活和残酷的战争中总结出一套使用长兵短器的理论,其中一些理论至今仍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广大的武术爱好者也能从中得到不少启发。  相似文献   

7.
王教健 《精武》2012,(8):80-81
中国古代兵器种类繁多,古有"十八般兵器之称",可以说都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兵器的产生和发展与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军师、信仰等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视野下对古代兵器产生和发展、兵器分类、兵器的政治意义的解读,使之更透彻的了解中国兵器的发展史及传统文化的辉煌。  相似文献   

8.
镗八与铲叉     
在斑驳陆离、五光十色的古代兵器当中,有一组多刺多刃的兵器。它们虽不如刀剑枪矛那样雄光万丈、风采照人,但却以其独有的特色引人注目。那就是可归于杂式兵器之列的镗八与铲叉。  相似文献   

9.
中华武术自古以来之所以具有吸引千百万人的无穷魅力,不仅因为它有着变化多端的徒手拳法,还在于具有多种多样眼花缭乱的器械武艺。在成都体育学院博物馆的"武术"展区成列着不同时代的器械,其中晚清民初时的十八般长兵器和各个时代的短兵器最为耀眼。古代的武器品类繁多,约80余种,按长度分,有长兵、短兵:按性能分,有勾兵、刺兵等,所谓"十八般兵器"是多种武术器械的概略,十八般兵器的具体器械也随着时代不同和兵器的流行而更迭。  相似文献   

10.
伍秋鹏 《收藏》2006,(7):54-55
什么是使用磨损痕迹 古代陶瓷作为一种器物,不同的造型具有不同的功能和用途,或用于实用,或用于陈设欣赏,或作为明器随葬。陶瓷器一经生产出来,它就需要被运输和销售,进而被使用、损坏、丢弃或埋藏、随葬。在这些过程中,陶瓷或多或少会被磕碰、撞击和摩擦,所有这些原因都可能会在陶瓷表面留下使用磨损痕迹。这些痕迹有的可能是明显有,有的则可能是不明显的(图1)。  相似文献   

11.
文章重点阐述了梁山好汉使用的短兵器"刀",同时阐释了整部《水浒传》没有哪位好汉使用的剑的原因,这些短兵器犹如一个万花筒,不仅突显出梁山水泊一百零八将复杂多样的性格,而且也折射出人类智慧的光辉。  相似文献   

12.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三国演义》进行精读,统计出《三国演义》中武将使用最多的兵器是“枪”,并运用对比分析法,对武将使用兵器“枪”的作战场景进行研究,充分证明罗贯中在他那个时代对于描写兵器反映出的古代武术印记与对现代武术中枪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中国武术博大精深,各种武术门派林立,各派都有各自独特的短兵器,其各种短兵套路及练法千变万化,并有极强的技击、健身功能。本文试从中国短兵运动的历史演化中,研究探索中国古代短兵运动的历史及现代武术短兵运动发展前景,为进一步提高人们对武术短兵运动的认识提供历史依据。  相似文献   

14.
弓箭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兵器。弓箭最初是作为原始狩猎工具而产生的,进入阶级社会,弓箭才成为远射兵器,在战场广泛应用。箭是搭在弓上发射的武器,箭包括箭镞、箭杆和箭羽。箭镞又称箭头,安在箭杆的前端,锋刃锐利,具有杀伤力。1963年在山西朔县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中发掘出一枚石制箭镞,经测定其年代为28000年前,由此可证明早在2.8万年前我国先民就已经使用弓箭了。  相似文献   

15.
论剑的形成及古代剑和剑术的发展与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剑,双面刃,顶端锐尖,素有“百兵之君”、“百兵之帅”等美称,它是古代一种刺击性的短兵器,是古代武术中常用的器械。关于剑的起源《中国古代体育》〔1〕、《璀璨明珠——中国古代体育史》〔2〕等一些有关体育史的书籍中认为它源于西周。近来我们在研究中华武术器械...  相似文献   

16.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阐述了古代兵器文化是武术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武术文化最好的形象载体。古代兵器虽产生于古代,但在新的时期具有继承、发展和创新的价值。新的时期,我们要利用武术兵器文化自身优势,充分开发武术相关产品,推动武术市场化,产业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矛”是我国古代一种长兵器,从它在战争中的使用来看,至少可以上溯到商周时期。《淮南王书》说:“古之兵,弓剑而已,槽矛无击,修戟无刺”。就是说,远古时候(商周以前)使用的主要兵器是弓剑之类,而矛、戟尚未用之于战争。  相似文献   

18.
苏光 《搏击·武术科学》2011,8(9):30-32,112
北宋时期在中国兵器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是处在一个冷、热兵器交替使用的开始阶段,在研究北宋军队兵器之前,先深入了解北宋之前各朝代军队作战兵器的发展,以正确认识北宋军队兵器发展历史。解读北宋时期的历史,了解北宋军队中的新生武器——火器的应用,以及北宋时期统治者对军队发展的战略方针政策,从而解读此时期军队中兵器的发展,对以后军队兵器装备和武术器械的发展进程的影响,我们可以探究中国古代兵器在现代社会生活领域中是否依然具有使用价值并继续发挥其作用,是否依然对现代化的军队武器装备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八卦风火轮     
张全亮 《中华武术》2007,(11):38-39
八卦风火轮是在八卦掌门内流传的一种奇特的双短兵器,它和“八卦子午鸡爪阴阳锐”“八卦钩镰剑”等形状怪巧的双短兵器一样,都是八卦掌创始人董海川先生所创传,现在会练的人已很少,濒临失传。  相似文献   

20.
    
殳(音舒)是一种古兵器。古代的车战,车上用的兵器是戈、长戟、短矛、长矛和殳。 据古书《考工记》说:“殳,长寻有四尺。”古代以八尺为一寻,所以殳的长度是一丈二尺。当时的一尺等于今日的23.1厘米,则它的长度应是277.8厘米。 1971年2月,湖南省长沙浏城桥楚墓发掘出两枝“积竹棒”。一枝长303厘米,一枝长3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