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5 毫秒
1.
价值规律 是商品生产的经济规律,即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按照价值量进行交换的客观规律。 在私有制下,价值规律是自发表现的。通过竞争,商品价格自发地围绕着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价值量上下波动,而价格总是以价值为它的基础。由于竞争和生产无政府状态,商品供求经常脱节。供求状况的变化,影响价格的波动:当供不应求而买者抢购时,价格就会高于价值;当供过于求而卖者兜售时,价格就会低于价值。 可是,绝不能说供求状况是价格的决定者。决定价格的是价值,不管供求状况变化多大,价格总不会远离价值的。比如一个手表值一两黄金,相当于一百小时社会必要劳动,手表的价格就会在一两黄金左右波动,不会远离到十两黄金或一钱黄金。同时价格的波动反过来又调节供求:当价格高过价值时,生产者有利可图,纷纷投进这种商品的生产,供应量就增多,原先供不应求的状况就变成供过于求,价格便降下来,当价格低过价值时,生产者无利可图,纷纷改行,供  相似文献   

2.
价值规律作为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它的基本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价交换,它的表现形式是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它通过价格、供求和竞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挥基础作用.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人们发现不论是生产、生活、就业,还是资源配置、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企业的经营成败等,价值规律都在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高一“价值规律”这一节内容的教学过程中,笔学认为教材的编写存在以下几处疏漏和不足,为教师的教学带来一定难度,值得我们探讨和商榷。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这些不足拓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一、引起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的因素仅是供求关系吗价值规律要求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在货币出现后,等价交换要求商品的价格应该与价值相符合。但在现实生活中价格并不总与价值相一致,价格总是围绕价值上下波动,那么引起价格上下波动的因素是什么呢?教材指出:“在市场  相似文献   

4.
理解“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是高一《思想政治》的教学难点之一。我认为,要突破这个难点,必须讲清概念,抓住前提,逐层推理。 一、讲清概念,是突破难点的基础 1.商品价值量。价值量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价值量即价值的大小。商品价值量通常指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人们在考察“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时,不仅考察单位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而且考察商品价值总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什么是商品价值总量呢?商品价值总  相似文献   

5.
一、课堂再现本学期初我们到区内一所重点中学观摩了政治教研组的一节研究课,内容是商品价值量计算。该教研组把《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第二课第一框题"影响价格的因素"中的"商品价值量计算"单独抽出来作为一课时的教学内容进行研究,无疑是在围绕教材的重点和难点、高考的考情和趋势开展教研工作。该堂课的主要教学流程是:(1)复习影响价格的两个因素(供求和价值)、商品价值量的决定因素(社会必要劳动时间)。(2)讲授劳动生产率  相似文献   

6.
政治练习题     
(政治经济学部分)一、判断以下观点是否正确,并运用政治经济学原理加以简要分析。1.劳动力天然就是商品。2.商品的价值决定商品的价格,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所以价格的每一次涨落都反映价值量的变化,都是由价值量的变化引起的。3.劳动生产率越高,商品所包含的价值量也就  相似文献   

7.
课本第9页阐述新航路开辟引起“价格革命”时,对“价格革命”这样解释:“由于西方殖民者的掠夺,大量贵金属源源流入欧洲,造成金银价值下降,物价猛涨。”我认为,“价值”一词用法错误,应该是“价格”。理由如下:①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所消耗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价格自发地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强制贯彻其作用的表现。②金银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金银货币可以代表一切商品的价值,金银的价值是由生产金银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而其表现形式是金银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③…  相似文献   

8.
1、价值规律及其作用是什么?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其基本内容是: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商品的价值量为基础进行等价交换。 在私有制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是通过价格围绕着价值上下波动的形式来发挥作用的,其作用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相似文献   

9.
高一政治教材 (人民教育出版社 1 999年 1 2月第 1版 )中讲到两种不等价交换 :一为现实生活中卖者与买者在商品交换中价格与价值不等价 ,二为世界市场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进行的国际贸易中商品价格背离价值的不等价交换。我们如何区分这两种不等价交换呢 ?1 .产生的根源不同( 1 )根据商品经济中的价值规律要求 ,商品交换应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但在现实生活中 ,以货币来表现商品价值的价格并不总与价值相一致 ,甚至可以说 ,经常是不一致的 ,即不等价交换成为经常的事。在市场上发生价格与价值相背离 ,主要原因是市场上的商品供给…  相似文献   

10.
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与价格水平变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政治经济的传统观点,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不会增加社会商品的价值总量,进而影响商品价格总水平的变动。本文通过对劳动生产率的分类分析,认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不构成商品价值量成比例下降的必然性,劳动性产率的提高,会引起社会商品价值总量的增加及价格总水平的上升,以不变人格计算的当年国民生产总值按一定的比例增长,是对增加了社会价值总量的反映。  相似文献   

11.
理解“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是高一《思想政治》的教学难点之一。我认为,要突破这个难点,必须讲清概念,抓住前提,逐层推理。 一、讲清概念,是突破难点的基础 1.商品价值量。价值量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价值量即价值的大小。商品价值量通常指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人们在考察“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时,不仅考察单位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而且考察商品价值总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什么是商品价值总量呢?商品价值总量就是指一定时间内生产的所有商品的价值之和,它等于一定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与单位商品价值量  相似文献   

12.
商品的价格是由市场形成的五○四厂中学董绍安普通中学高一《思想政治》上册在叙述商品的价值与价格的关系时指出:“用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的价值,就是商品的价格。换句话说,价格就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这就是说,商品的价...  相似文献   

13.
答:这两种说法不矛盾,而是一致的,只是考察的角度不同而已。一、从商品经济看,“价值决定价格”是从商品价值的表现和实现的角度来说的。价值规律是商品价值决定和实现的规律。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是价格的基础。商品价值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但价值必须在商品流通过程中借助价格才能实现。等价交换要求价格与价值相符合。但要受供求等市场因素的影响。即  相似文献   

14.
在高一思想政治学科<经济生活>中有很多复杂的关系需要学生去理解,如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收入与消费的关系,价格与供求的关系,价格与价值的关系等等,其中最让学生头疼的是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价值总量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商品的价格围绕其价值上下波动”,是不是商品经济的一个规律?如果是一个客观规律,那么到底是不是价值规律?原玉廷同志在一九八九年《经济问题》第八期《关于价值规律的几点质疑》的文章中得出了否定的结论.对此我就这个问题发表浅见,愿向原玉廷同志讨教.所谓价值规律到底是什么?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他们的著作中的大量论述,可以概括为“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按照价值量进行交换.即按照等价的原则进行交换.”  相似文献   

16.
价值和生产价格是既不相同,但又有着密切联系的两个经济范畴,它们都是在商品交换过程中商品的市场价格所围绕着上下波动的中心。市场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和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代表着商品经济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在简单商品经济中,市场价格是围绕着商品的价值而上下波动;当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的高度,商品的市场价格才发展成为围绕商品的生产价格而上下波动。马克思写道:“商品依照它们的价值,或近似依照它们的价值进行交换,比之依照生产价格进行交换,要求一个更低得多的阶段。要依照生产价格来交换,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的高度,就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现行高中一年级教材《思想政治》上册第 2 6页在分析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表现形式时 ,有这么一个结论 :“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不仅不违背价值规律 ,反而正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而且是惟一可能的表现形式。”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其基本内容是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商品的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 ,实行等价交换。价值规律“就象一根无形的指挥棒 ,哪里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 ,价值规律就在哪里起作用。”(教材第 2 7页 )我们知道 ,规律是物质运动过程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它是…  相似文献   

18.
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及其实践意义濮存德讲清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这一重要原理.必须抓住“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这一根本观点,进行逐层分析。商品的价值量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商品价值的大小,即价值量,是由生产这种...  相似文献   

19.
错题笔记     
《中学生阅读》2007,(7):39-45
误区警示 本题考查等价交换原则的有关知识。货币产生后,商品的等价交换变为商品的价格与价值相符。由于供求关系的影响,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从单个交换过程来看,价格与价值完全一致是偶然的;但价格的波动始终以价值为轴心,从一个长期、动态的角度看,上涨部分与下跌部分是可以抵消的。这说明,价格总的来说仍与价值相符合,商品交换贯彻的仍是等价交换的原则,可见等价交换是在动态中通过价格波动实现的。B说法错误;C否定了市场的作用,不选;D项不是等价交换实现的形式;故选A。  相似文献   

20.
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问题是高一《思想政治》教材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问题。同学们在学习中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区别三对概念1.商品的价值量和价值总量。商品的价值量是指商品价值的大小。商品的价值总量是指某部门、某行业或某一生产者在一定时间内所生产的商品价值量的总和,即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使用价值量(或商品数量)的乘积。2.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个别劳动时间是指某一生产者在生产某种单位商品所消耗的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