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四库提要的具体所指有:七阁库书提要,或称"原本提要",指《四库全书》所收三千四五百种图书,每种皆冠《提要》一篇;七阁《总目》提要,指四库馆缮写本《四库全书总目》二百卷(含库书提要加存目提要,并四部总叙、四十三类小序暨子目案语等核心内容),分置《四库全书》经、史、子、集四部之首。此外还有:《钦定四库全书荟要》、《武英殿聚珍版书》所载《提要》近六百篇,以及邵晋涵、翁方纲、姚鼐、戴震、周永年、任大椿等人的《四库提要》分纂稿,等等。《荟要》内四百六十三篇提要,《聚珍版书》内百馀篇提要,经总纂官纪昀等删润、修改,已经写入库书提要之中;邵晋涵等分纂稿,皆为草稿、初稿,  相似文献   

2.
《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七六《集部·别集类存目三》:"《洹词别本》十七卷,附录四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明崔铣撰。"又云:"是集原本为赵王所刊,仅十二卷,编年排次而不分体;此本乃嘉靖甲寅池州知府周镐命贵池教谕  相似文献   

3.
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二月,朝廷开馆修《四库全书》。《四库》馆纂修官对经办之书均需拟定提要,交总纂官核定。我们目前普遍见到的提要收于《四库全书总目》或是各阁本《四库全书》的书前提要。但是,这些提要是经总纂官修订过的,与各纂修官初拟的提要稿有或多或少的差异。因此,通过比较提要草稿与定本,可以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认识《四库全书》编修情况。可惜的是,目前存世的提要稿不多(主要是余集、邵晋涵、翁方纲、姚鼐四人的提要稿),尤其是大典本提要稿就更少。近日获读陈昌图《南屏山房集》,发现其卷21保存有12篇大典本提要,是目前所知个人拟就的数量最多的大典本提要  相似文献   

4.
近日,笔者阅读乾隆五十八年《直隶遵化州志》,是书艺文志存明戚继光《葺汤泉记》、《重修三屯营城记》、《景忠山死事祠奠文》等文三篇及诗《景忠山景忠庙》、《宿石门驿闻马嘶》二首。其中《景忠山景忠庙》一首不见载于戚继光诗文集《止止堂集》中。戚氏诗向称"亦伉健,近燕赵之音"(《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三十五·集部·别集类存目五》),兹抄录如下,以飨同好。  相似文献   

5.
中华书局1993年出版的《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经部易类中,著录有清人侯起元所著《固村观玩集稿》二卷。关于作者,尚秉和先生在提要中提到:“起元里居事迹均不详,惟据书中屡引及《周易折中》,又凡‘颐’字皆避讳,知其为嘉庆间人。”其他一些著录此书的文献,提及作者时均言之“无考”。  相似文献   

6.
《四库全书总目》于《崇文总目》一书下标注其底本为"《永乐大典》本",后来学者多信其说,误以为《四库全书》本《崇文总目》为从《永乐大典》中所辑出。本文根据提要及翁方纲提要分纂稿等材料证明《四库》本《崇文总目》为主要从《欧阳修集》和《文献通考》辑出,与《永乐大典》并无太大关系,翁方纲当时也并不认为其辑本为"《永乐大典》本",今本《总目》标注当为失误。  相似文献   

7.
《四库全书总目》(以下简称《总目》)是清代乾隆年间在编纂大型丛书《四库全书》时,将采入和未采入《四库全书》的古籍,撰写提要,再将提要按经史子集分类编排而成的一部分类目录。《总目》共二百卷,所收书基本上包括了乾隆以前中国古代的重要著作。《总目》无论在目录的分类、编排,提要的撰写方法方面,还是它作为读书治学的门径,都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主要谈一下对《总  相似文献   

8.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由于种种原因,存在诸多错误,本文对其中清别集类35条加以纠正。  相似文献   

9.
《四库全书总目·易类存目一》著《周易订疑》一书,云:"旧本题董养性撰,不著年代。考元末有董养性,字迈公,乐陵人。至正中尝官昭化令,摄剑州事。人明不仕,终于家。所著有《高闲云集》。或即其人欤?"《四库全书总目·别集类存目一》《高闲云集》(两淮盐政采进本)条下云:"元董养性撰,养性有《周易订疑》,已著录。养性人明不仕,作《高闲云赋》以自况,因以名集。"《四库全书总目》这两条错误颇多,《周易订疑》著者与《高闲云集》著者虽皆名董养性,但并非一人,前者为清初山东乐陵人,后者为明初江西乐安人。  相似文献   

10.
两董养性考     
綦维 《图书馆杂志》2004,23(1):79-79
《四库全书总目·易类存目一》著录《周易订疑》一书,云:“旧本题董养性撰,不著年代。考元末有董养性,字迈公,乐陵人。至正中尝官昭化令,摄剑州事。人明不仕,终于家。所著有《高闲云集》。或即其人欤?”《四库全书总目·别集类存目一》《高闲云集》(两淮盐政采进本)条下云:“元董养性撰,养性有《周易订疑》,已著录。养性人明不仕,作《高闲云赋》  相似文献   

11.
论文根据董康《书舶庸谭》中的材料,论述了董康与东方文化事业总委员会的设立与《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的编修之关系,同时对董氏所拟的《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提要稿与《嘉业堂藏书志》的渊源关系作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2.
学术界对《四库全书》书前提要相较于《四库全书总目》的优长状况及程度的认知,尚多属臆测.本文在系统比勘中华书局本《四库全书总目·易类》和相应文渊阁本书前提要的基础上,录列书前提要优长处多则,并作辨证,以见《总目》之误.经统计,两种《易》类提要差异间所呈现之正误状况,亦略可确知.  相似文献   

13.
《周元公集》,宋周敦颐文集及史料之合编,其成书、流传、版本诸事,今考辨如下。《四库总目》卷六十传记类存目《周元公集》提要: 周元公集十卷,编修朱筠家藏本,明周沈珂编。沈珂,吴县人,周子裔也。是集卷一为图像,卷二为世系年谱,卷三为遗书,卷四为杂著,卷五为诸儒议论,卷六为事状,卷七为褒崇优恤,卷八为祠墓诸记,卷九、卷十皆附录后人诗文。虽以集为名,实则周子手著仅五之一。今入之传记类中,从其实也。(中华书局拼版影印乾隆浙江刻本《四库全书总目》,下同。)又紧随本书,另有《周氏遗芳集》提要:  相似文献   

14.
苏虹 《图书馆学刊》2005,27(5):130-131
《四库全书提要分纂稿》是四库馆臣邵晋涵为《四库全书总目》所撰提要原撰稿。通过对《分纂稿》和《总目》的比较,概括分析了《分纂稿》和《总目》的关系以及《分纂稿》的应用与价值。  相似文献   

15.
文津阁《四库全书》集部宋别集类共收书396种,经与台湾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核对,发现有236种书存有不同程度的差异。产生差异的原因很多,其中重要原因之一便是对辑佚书抄录的不同。这里所讲的辑佚书,即是从《永乐大典》中辑出的失传之书,在《四库全书总目》中注"永乐大典本"。一《永乐大典》是明成祖永乐年间修纂的一部综合性大型类书。全书按照《洪武正韵》的韵目,"用韵以统字,用字以系事"的编  相似文献   

16.
文童首次从张羲年的《瞰蔗全集》一书中发掘出了三篇四库提要稿,并与《四库全书总目》中的同名提要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7.
清代《四库全书》的编纂,是中国文化史上的重大事件,研究它的纂修情况离不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当时提要的编写是由纂修官分别拟定,再经过修改和补充,然后由总纂官纪昀修订并总其成,因此提要分纂稿与总目提要两者之间存在差别。这些差别对探讨当时全书及提要的编纂有着重要价值。但分撰稿传世无多,甚为研究者遗憾。当时的总目协勘官张羲年所著《噉蔗全集》有分纂提要稿三篇,为辑佚者所未见。  相似文献   

18.
徐大军 《图书馆杂志》2006,25(6):73-74,51
本文据中华书局1965年出版的《四库全书总目》,对其集部总集类存目提要中的某些讹误与疏漏之处分别进行考证、订补,凡得8则。  相似文献   

19.
徐大军 《图书馆杂志》2005,24(10):73-75,61
本文据中华书局1965年出版的《四库全书总目》,对其集部总集类存目提要中存在的某些讹误与疏漏之处分别进行补正,凡得十一则。  相似文献   

20.
《四库全书总目》与阁书提要异同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库全书总目》是在《四库全书》纂修过程中产生的一部目录著作。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三月,《四库全书》开馆不久,总裁根据纂修工作的实际需要,以及传统学术发展的客观要求,决定在编纂《四库全书》的同时,将收入《四库全书》的各种书籍“均仿刘向、曾巩等目录序之例,将各书大旨及著作源流详悉考证,诠疏崖略,列写简端,并编列《总目》,以昭全备。即应删者,亦存其书名,节叙删汰之故,附各部总目后。这些书目提要,除分别抄列各阁《四库全书》著录各书卷首外,还特别汇为一编,排纂成《四库全书总目》二百卷,镌板刊行。《总目》卷首《凡例》在述及提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