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兼语句是汉语所特有的语法现象之一,与英语中的例外格标记ECM现象有着相通之处.本文通过考察兼语句的句法特征,并参照前人的研究标准,旨在对现代汉语兼语句与英语中ECM现象进行对比研究,以此对汉语语法及兼语句这一特殊句式更进一步地认识.  相似文献   

2.
给予类动词带双宾语加谓词句式的句型归属和命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给予类动词带双宾语加谓词句式是现代汉语中很有特色、却很少受到关注的一种句式。有人把它叫“兼语句”,认为句中的两个宾语有一个是兼语;有人把它叫“双兼语句”,认为句中的两个宾语都是兼语。我们认为这种句式在句型分类上应该属于兼语句,但又不同于一般的兼语句,因此命名为“双宾兼语句”更合适。双宾兼语句只有一个兼语成分,这个兼语有时是直接宾语,有时是间接宾语,但直接宾语和间接宾语不能同时作兼语。因此把这种旬式笼统地叫做“兼语句”不能反映它与一般兼语句的区别,把它认定为“双兼语句”,又混淆了句法结构中显性语法关系和隐性语法关系的界限,二者都是不恰当的。  相似文献   

3.
黄胜兰 《考试周刊》2023,(17):47-50
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一些学者围绕可以得兼句式的选言命题性质和归属问题发起了研究和争论。在文章中,我们将通过对可以得兼句式的选言命题的概念、句式特点及逻辑性质的阐释,论证其是否相容的性质以及最后分句的功能问题,得出关于可以得兼句式的选言命题的逻辑性质及其推理规则,从而为我们以后遇到该命题类型的分析研究服务。  相似文献   

4.
比较王力的"递系式"和黄伯荣、廖序东的"兼语句" 的不同,归纳出兼语句的范围和分类,将其与易混句式相比较.  相似文献   

5.
在汉语兼语句内部语义关系分析的基础上对该类特殊句式的时体问题进行探讨,认为兼语句在语义上可分为两大类,各类在使用的时体形式上体现各不相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基于程度补语句下位分类研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度补语句是汉语语法学界研究的热点内容,学者们对组合式程度补语句的关注程度远高于粘合式程度补语句。关于其下位分类,学者们亦有不同的看法。本文考察了现有程度补语句下位分类研究成果,从不同角度分析了现有研究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以期更进一步认识这一重要句型,并为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把"字句是现代汉语中普遍使用的句式,同时它也是十分特殊的句式。一直以来,都有学者和大师们不断地从不同的角度研究"把"字句,在句法研究、语义研究、语用研究和教学研究等领域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试图对"把"字句有定宾语与无定宾语的研究状况做一概述和评说。  相似文献   

8.
贾浩静 《语文知识》2012,(4):118-120
本文对兼语句和主谓短语作宾语句式进行了界定,并运用三个平面的语法理论对这两种结构形式相近的句子进行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9.
"使"字句和使令兼语句的关系历来备受争论。本文主要考察"使"后名词N2与其前后动词的关系,认为把"使"字句看做兼语句并不符合语言事实,并尝试从句式语义的角度对"使"字句和使令句呈现出来的差异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10.
"打碎了他四个杯子"这类句式一直以来都争议不断,各家观点不一。有些学者认为"他"和"四个杯子"具有领属关系,这是一个单宾语句,"他"是指物名词"四个杯子"的定语;也有学者认为"他"是动词支配的间接宾语,与受事宾语"四个杯子"一起构成双宾语。我们认为该类句式是双宾语句式。以徐杰的约束理论三原则为基础,结合其他学者的观点,来具体论证说明该句式为双宾句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1.
兼语句是人们经常争论的谓语类型。它有时和连动句套用,有时和双宾语套用,构成复杂的兼语句。在形式上,它和主谓短语作宾语的动词谓语句很相似。我们从兼语句的特点、兼语句的类型、兼语句与主谓短语作宾语的动词谓语句的区别、兼语句和双宾语句的区别四个方面探讨“兼语句”。  相似文献   

12.
双宾兼语句是指双宾语句中带兼语的句子,是现代汉语中很有特色的一种句式。从三个平面的角度对双宾兼语句的语法、语义和语用特征进行分析,能够更全面了解这种句式的特点,从而加深对现代汉语句法结构系统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主题句、连动句、兼语句和流水句是汉语中的几种特殊句式,在我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中表现突出,占很大比重。这些句式是进行汉英翻译时的难点。以《红楼梦》的有关句子为例,结合这些句式的结构特点,讨论宪益译文中的得失问题。  相似文献   

14.
兼语句是由兼语短语做谓语或独立成句的句子,它是现代汉语中一种特殊的动词谓语句。以张爱玲小说《十八春》中的兼语句为语料,从V1的语义特点、N2的语义特点、V1和V2的语义关系三个方面,对兼语句做了简要语义分析。  相似文献   

15.
高考英语单项选择题含what的it-分裂句一直困扰着英语教学工作者。本文从it-分裂句的特征视角出发,以英国国家语料库(BNC)数据为例,通过对比含what的it-分裂句,分析了其特征及其与it引导强调句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存在句是英语中的一种特殊句型,其形成具有其语言认知基础。文章基于认知语言学理论框架视角,运用语法化、象似性原则、图形—背景法则理论,在认知语言学范畴内,探析与揭示英语存在句"there-"句式的认知特点和规律。  相似文献   

17.
白莉 《甘肃高师学报》2010,15(4):62-63,84
名词谓语句在现代汉语中是一种常见的句型,尽管所占比例不大,但它却能很好地体现汉语词类与句法成分之间并非简单的一一对应的特点,它是现代汉语句型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其它主谓句相比,名词谓语句在句法和语义等方面有着许多特点。  相似文献   

18.
以往对分裂句的研究是在句子层面上进行的,而且往往忽视假拟分裂句。本文在分析假拟分裂句的形式特征的基础上,尝试从认知语法的图形-背景理论的角度探讨假拟分裂句的成因。本文认为,拟分裂句作为一种语法现象,它的使用与人们的交际目的密切相关。在认知语言学层面上对假拟分裂句进行研究,不但可以揭示假拟分裂句在语言交际中的作用,而且可以阐释假拟分裂句的运作机制,从而为假拟分裂句的研究开辟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19.
《颜氏家训》里有大量的被动句,这些被动句有不同的类型。从总体上又可分为两类,一是没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一是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其中,有形式标志被动句中,根据标志形式的不同,这类被动句可分为"蒙"字类被动句、"可"字类被动句、"于"字句、"见"字句、"被"字句、"为"字句等。这些被动句基本体现了古汉语被动句的特征,也基本反映了南北朝时汉语被动句的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