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储晖 《教育》2010,(3):33-35
“你会花钱吗?”“你能自由使用金钱购买你想要的东西吗?”近日《教育》旬刊记者在北京一些中小学校进行调查采访时,70%的学生给出了否定的答案。他们给出的理由大同小异:父母不给钱怎么去花?父母不同意怎么去消费呢?然而当记者询问他们有没有零花钱时,几乎90%的孩子都给出了肯定的答案。在北京海淀区某小学任教的黄老师告诉记者,他曾调  相似文献   

2.
一次教研活动中,外校一位老师借用我班执教《月光启蒙》。作为班主任和语文老师,我自然要随班听课,更要借此关注一下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教学中,教师亲切动听的话语、优美轻柔的音乐、素净淡雅的画面营造了和谐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学完课文第一自然段,老师问道:“作者说‘这是孩子眼里最美的时辰’,到底美在哪里呢?你能联系课文内容说说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吗?”  相似文献   

3.
学校举行了主题班会公开课活动,聋部二年级班主任郭艳玲老师的主题班会“你能管住自己吗?”使我特别感兴趣。下午课外活动时间。我来到郭老师的办公室“取经”.发现一个小男孩在办公室门外徘徊。我问郭老师:“这孩子找你有事吧?”郭老师眼睛里闪烁着喜悦,轻轻地说:“他是来要‘笑脸’的。这些天孩子们都争先恐后地表现自己——能管住自己的情况越来越多了!”  相似文献   

4.
前不久.我曾聆听一位老师借班上课.教学内容是五年级下册《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当教者板书课题之后.就有学生迫不及待地举手发言:“老师,你把‘德’字写错了!'’堂下哗然.老师也愣住了。要知道.这是一节县级公开课.教室后面坐着几十位来自县、镇的领导和兄弟学校的老师呀!我不禁为他捏了一把汗.这该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5.
8岁时就出版了第一本书——《告诉你我不笨》,此后4年间,又先后出版了3本书:《告诉你,我不是丑小鸭》、《童年,只有—次》、《快乐伴我成长》。这是多么不可思议的事情呀!同学们一定会问:她是谁?她就是广州市暨南大学附属小学六年级的学生、人称小作家的张蒙蒙。日前,趁中央电视台邀请她来北京录制节目,我采访了这位胖乎乎的小女孩。记者:你是怎么成为小作家的张蒙蒙:小作家?我可不敢当因为出书实在是偶然。有—天,花城出版社的编辑阿姨到我家里来,正好看见我在电脑上写文章,她看了一会儿,觉得还不错,就想给我出书。当时我…  相似文献   

6.
“童心传真”是孩子抒发心声的好地方,也许有许多话你不便于向家长、老师、基于朋友倾诉。那么,拿起笔写出来,寄给我们,好吗?主持人/弓立新老师就像一面镜子,孩子们从老师的一举一动中衡量自己的价值,作为老师,您是否有偏心的、不公正的时候?当您一碗水端不平时,您知道孩子们内心的真实感受吗?不久前,记者在北京海淀区、朝阳区的几所小学采访了一些学生。他们的话也许会给老师们一些启示。宋凯(小学3年级学生):我早就发现我们老师有些偏心眼儿了。她对我们班学习好的同学从来都是笑嘻嘻的,而对待我们这些学习一般的同学就…  相似文献   

7.
笑林     
《家长》2003,(4)
谁来参加老师:“星期五晚上的家长会,我希望每个同学的家长都来参加。”学生:“老师,叫爸爸来,还是叫妈妈来?”老师:“这没规定,反正你们家谁说话最有威信,就叫谁来。”学生:“那只好我自己来了。”?(供稿李平)爱太多了儿子考试不及格,爸爸打了他。心平气和之后,爸爸说:“孩子,爸爸处罚你,是因为爱你。你难道没有听人说过‘打是亲,骂是爱’吗?”儿子含着泪点了点头说:“这我知道,爸爸,但是,我不应该得到这么多的爱!”?(供稿张艺生)老师:“小明,请你回答,作为一个学生,从小就要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这是为什…  相似文献   

8.
两包加碘盐     
做小学教师的妻子近几日为两包加碘盐坐卧不安。盐是她的学生——一个十来岁的小女孩送开的,她的父亲在盐业公司工作,可以搞到每包比市场价格便宜两角钱的加碘精盐。可是,在妻拿出两元钱准备付盐钱的时候,那女孩却撒腿跑了,说她父母吩咐过了,这盐不收钱。妻很为难,不知怎么处理这件事。我说:“不就两包精盐嘛,有什么大不了的?人家请客送礼成千上万的都政收,你怕什么?反腐败还能民着你?”“两包盐虽然事小,但在孩子心目中的份量却很大。作为一个老师,应该时时处处为人师表,我如果无偿地接受了这两包盐,就‘良可能在孩子的心…  相似文献   

9.
从教13年了,我一直记着临别师范校园时,那位教《文选》的张老师对我说的话:“做一名小学教师,面对着‘性本善’的孩子,你必须以你细腻的爱心叩响他们心灵的钟……”在教学生涯中,我不断尝试着叩响学生心灵的钟。送一句话2004年的秋天,我又迎来了一班带着稚气笑脸的孩子。报名结束时,我发现还有一个叫刘政江的学生没有来,我赶紧找五年级时教这个班的王老师打听:“没事,他知道今天是报名,不会上课,所以没有来,明早一定来,你不要找。”王老师告诉我:“不过,你千万别惹他生气,要不然他会连影子都让你见不到,别去他家,他奶奶管不住他……”听了王…  相似文献   

10.
贾老师: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种文学体裁——寓言。同学们读过寓言作品吗?学生:我读过《伊索寓言》。贾老师:那是古希腊的作品。学生:我读过《克雷洛夫寓言》。贾老师:很好!那是俄国的作品。别光说外国的啊,寓言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相当盛行.在先秦诸子百家的著作中,经常通过寓言阐明道理。时至今日,我国的文学作品中保存了许多当时流行的优秀寓言呢。谁能从小学课本里举几个中国古代寓言作品的例子说说?  相似文献   

11.
校园幽默     
单数和复数   老师:“尼克,你懂得单数和复数了吗 ?”   尼克:“懂得了。”   老师:“那你说说看,‘裤子’是单数还是复数 ?”   尼克:“上面是单数,下面是复数。” 信口回答   彼得是一个聪明的孩子,但因其贪玩,所以学习成绩不是很好。有一次,语文老师问他:“你知道《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谁的作品 ?”彼得懒洋洋地回答:“我怎么会知道呢 ?像我这么大的孩子是不喜欢看莎士比亚的作品的。” 喝酒与读书   “瞧你愁眉苦脸的,什么事呀 ?”“写篇文章,题目是《昨天我干了些啥》。”   “那好说,你昨天干了些啥呀 ?…  相似文献   

12.
张小武 《教育》2008,(7):43-45
6月15日下午2点30分,在北京市朝阳区垂杨柳中心小学低年级部,《教育》旬刊记者向一位刚从教室里跑出来的小学生问道:“你认识郑老师吗?”小学生一回头:“那个用‘削悄话’教学的郑老师吗?知道啊!  相似文献   

13.
王老师家。一个年轻的妈妈带个小女孩进门来。“王老师,我看您来了。”王老师:是田英啊!十几年没见你了。这是你的孩子吧?田英:是。娇娇,快叫爷爷!娇娇:爷爷好!王老师:好!好!真是好孩子!几岁了?娇娇:5岁。田英:上幼儿园了。王老师:怎么样?田英皱眉,刚要说话,被王老师制止。王老师(递给孩子吃的和玩具):娇娇好孩子,到那屋去玩,好吗?爷爷跟你妈妈说会儿话。娇娇走了。田英:这孩子不好好学习,就爱臭美。看电视里面的时装模特儿上瘾着呢,老在屋里来回扭,把枕巾、床单披在身上……王老师:这孩子真漂亮。田英:可…  相似文献   

14.
张彪 《江苏教育》2022,(47):79-80
<正>微信上传来一张照片——五个孩子满脸通红、大汗淋漓,比着表示胜利的手势,灿烂的笑脸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张老师,我们爬上紫金山啦!感谢你!因为你,我们才能来这‘钟山龙蟠,石城虎踞’的‘金陵毓秀’之地!”看着这几张熟悉的面孔,我的思绪被拉回了那年秋天……初识: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冰“什么?你要去做艺术班的班主任?”“对付这帮‘混世魔王’,你这一年得脱层皮喽!”同事们的同情、慨叹在脑海里回荡,沉重的脚步拖着沉重的心,我从教室后门挪到前门。  相似文献   

15.
李霞 《辽宁教育》2006,(7):48-48
从音乐教室回到办公室,我心里仍然充满着深深的愧疚…… 下午第一节课是一年一班的音乐课。把学生带进音乐教室,当我告诉他们今天要学唱歌曲《柳树姑娘》时,一张张小嘴叽叽喳喳地说道:“老师我会唱!”‘老师我会唱!”看着他们那跃跃欲试、争先恐后的劲头,看着那一张张灿烂纯真的笑脸,我心里暖洋洋的,溢满了激情和感动。我笑着问他们:“你们是怎样学会的?…‘我们在幼儿园学过。”“那谁来唱给老师听听?”一只只小手争着高高地举起:“老师我唱!”“老师我唱!”我笑眯眯地盯住苏雪说道:“苏雪,老师请你来唱好吗?”没想到刚刚还满面笑容的她脸色一下子暗淡下来,她把小嘴一抿,躲开我的注视,轻声说:“我不唱!”我很纳闷:  相似文献   

16.
王若懿 《教育》2007,(10S):28-29
《教育》旬刊记者在采访有关学生饮品问题时发现这样一个问题:不少孩子并不知道碳酸饮料对他们身体的危害性,甚至有的孩子还视碳酸饮料为“最爱”。那么,造成孩子们错误认识的根源在哪里?我们又该如何引导他们树立健康意识?记者采访了几位专家。[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输&#183;赢     
喜讯传来,我们班的王珊珊同学被评为“县优秀班干部”、“三好学生”了1这一年来,她一直是同学的“小老师”,我的好帮手。荣誉当之无愧属于她。当我郑重地把大红奖状呈给王珊珊母亲时,她不以为然地撇撇嘴说:“奖状?老师,你来得正好,我要向你告状!”我懵了:“告谁的状?…‘告王珊珊的状呀。”我简直难以置信了。  相似文献   

18.
告诉     
某日听某年轻老师的课——《牧场之国》。 课始,教师让学生质疑。某孩子问道:“老师,牧场之国指的是哪个国家?”教师欣然作答“我告诉你吧!牧场之国是——荷兰。”“哦。”该生满意而坐。  相似文献   

19.
前些天翻看《读者》,看到这样一个小故事:美国有个六岁的小女孩指着家里瓶盖上“open”的“o”说:“妈妈,我已经认识它了。”妈妈说:“那你说说看,它是什么?”孩子说:“是字母‘o’。”“你真聪明,是谁告诉你的?”“是幼儿园的老师。”第二天,这位妈妈就把老师告上了法庭。她认为在此之前她的孩子能把“o”说成鸡蛋、月亮、苹果等等,现在幼儿园的老师使她的孩子缩小了许多想像的空间,抹杀了孩子的创造力,要求教师赔偿8000美元的精神损失费。我真为自己和众多同行捏一把汗,假如每个家长都这样珍惜孩子想像创造的机会和能…  相似文献   

20.
教学要求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说真话,表真情。2.指导学生把自己的真实想法写出来,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3.提高学生评价作文的水平。教学过程师:同学们,你们都羡慕当老师,是吧?(生点头)今天,我们也来当当老师好不好?生:好。师:我们班四十位老师和李老师一道来评一评一位同学的作文,大家可以各抒己见,看谁的老师当得好。师:(出示灯片1:《夸妈妈》)这儿有一篇文章,请一位同学读,其余的同学边听边思考:你觉得这篇文章怎么样?请评一评。(生念文章《夸妈妈》———夸妈妈一天晚饭后,我和爸爸妈妈在家看电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