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拐角如黑夜中的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前方的路;拐角如蓝天上的一轮红日,温暖了我们彻凉的心扉;拐角如音乐家手中的一把吉他,丰富了我们枯燥的生活。人生在世,谁没有遇到过拐角?但又有哪些人走过了那些拐角?无难处的人少之又少,走过拐角的人亦少之又少。但是,走过拐角的人一定能看到"柳暗花明",走过拐角的人一定能体会奇迹创造的惊喜,走过拐角的人一定能收获生命的厚礼。因为,人生的拐角,挡不住强者的人生之路。拐  相似文献   

2.
鲍坚勇 《考试周刊》2008,(5):186-187
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人的发展.生命教育是真正充满生命活力的人的教育,是引导人生走向美好和完美的教育.我们谁也不希望如花的生命过早地凋谢,那么,作为一个历史教师,让我们把生命教育渗透到我们的教学中去,让我们不断地探索与完善生命教育的方式和途径,以史为镜,照亮年轻一代的生命旅程.  相似文献   

3.
人生旅途     
天地悠悠,人生如寄。有人说,人生其实只是一段短暂的旅程。把生命的轨迹视作旅途而非征途,也许代表了很多人的愿望吧。有谁不希望自己过得洒脱安逸呢?  相似文献   

4.
让心飞翔     
落花纷纷谁能强求它往昔的色泽。流水匆匆又有谁能片刻挽留它的清澈?生命的消殒在岁月的长河中只是一瞬。虽然短暂,但每个生命存在的意义却不尽相同。在芸芸众生中,没有人可以活出同一个模式的人生,更没有人可以给人生下一个权威的定义,也许这才是人生之所以复杂、美妙、平凡而又令人感慨万千的原因吧。  相似文献   

5.
生命     
赵云慧 《云南教育》2008,(22):39-39
空的什么也没有,黑的沉静可怕。 生命就这样结束。你不存在了。数年之后,活着的人又有几个会记着你呢?人生就是这样,谁又说得清呢?  相似文献   

6.
人生,是一个奇妙而又未知的世界。未来是一个什么样的色彩,谁也不知道,谁也不能预计,但人生我们可以用自己的生命去创造。  相似文献   

7.
导引:英国的巴特勒说过这样一句话:“人生像在群众面前拉小提琴,边拉边学.”这话说得多么形象!对人生,何尝不是一个逐渐加深认识和体验的过程?有谁天生就能熟练地驾驭人生?有人说,人生是本书,是一本难懂而耐读的书,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在一生中慢慢品尝和体味……[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发现快乐     
人生在本质上是快乐的,快乐的理由有很多。每个人都是幸运的。只要我们对自己如何来到这个世界稍加追问,那么我们就会发现,原来幸运属于自己。我们的确应感谢大自然的造化。大自然不欠谁,它完全可以不把你带到这个世界上来。然而,它却对你慷慨大方,从冥冥之中造就了你,使你有了生命,有了酸甜苦辣,有了七彩人生。实际上,能来到这个世上,是人最大的幸运,其他的东西便不足挂齿了。每个人也许命运不同,那只是生命体验方式和细节不同,而生命的本质是一样的,生命的宝贵程度是一样的,生命的神圣是一样的。事实上,每个人都是富有者…  相似文献   

9.
我们到处卖唱,/我们到处献舞,/谁不知道国家将亡,/为什么被人当作商 女? 为了饥寒交迫,/我们到处哀歌,/尝尽了人生的滋味,/舞女是永远的漂流。 谁甘心做人的奴隶?/谁愿意让乡土沦丧?/可怜是铁蹄下的歌女,/被鞭挞 得遍体鳞伤!  相似文献   

10.
"让家园寂寞的花自开自落吧。"若要问起谁将这寂寞的滋味品得最深透、最美好;谁将他的人生赋予满满的清愁,当四月的蔷薇落地,又发出清脆如金的纯音,令倾听者陶醉;谁把他的生命活  相似文献   

11.
当我们呱呱坠地、嗷嗷待哺,是父母咀嚼自己的青春年华,把幼小的生命喂养成人。“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们对他们永怀感恩之心。当我们走进学校,“传道受业解惑”的师长辛勤地校正我们的人生坐标,为我们的点滴进步,为我们的少不更事,或激动,或惋惜,如燃烧自己的红烛,“替人垂泪到天明”,我们对他们永怀感恩之心。在我们生命的旅途,时或风雨蔽天,时或关山险阻,是谁撑过来一把雨伞?是谁伸过来一只有力的臂膀?是心心相印、生死与共的挚友。“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我们对他们永怀感恩之心。感恩于祖国的富强繁荣,使我们的黄皮肤闪出金子…  相似文献   

12.
锦言录     
我们活着不能与草木同腐,不能醉生梦死,枉度人生,要有所作为。 ——方志敏 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短促的,如果我们要把短短的生命过程使用得更有效力,我们最好是把自己的生命看成是前人生命的延续,是现在共同生命中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后人生命的开端。  相似文献   

13.
钟芳 《老年教育》2013,(11):1-1
人的一生究竟有多少不如意呢?一位作家说过:“人活一辈子不容易。忧伤是活,开心也是活,既然都是活,为何不开开心心地生活呢?”道理虽然很浅显,但真正能做到的有几人?生活中,谁都会有磕磕绊绊,谁都会有苦恼忧愁。只不过有人走得平稳,有人走得坎坷,有人走得壮美辉煌,有人走得暗淡无光……无论怎样,生命的精彩不会因平凡而短暂,生命的意义也不会因伟大而延长。人的一生就是一次生命的旅行,怎样对待这次旅行,其实就是一个心态的问题,保持良好的心态,就可以让生命的旅程变得美好。  相似文献   

14.
生命从哪里来? 人为什么活着? 我们该怎样生活,才能使生命之花开放得更加鲜艳? 随着时代的发展,这样一些重要的人生课题,将越来越多地摆到每一个人的面前,让我们去思考、去探索……我们需要关于生命教育的启蒙与引领!  相似文献   

15.
语丝     
△谁也不敢说自已一生走过的道路最适合于自已。△如果我痛苦得还不够,那是因为我爱得还不够。△我们的理智使我们一次次看透人生,我们的激情又使我们一次次重受蒙蔽。△人有时会失去自已,所以人确实应该经常要去寻找自已。  相似文献   

16.
生命的价值     
树,砍断枝条还能再生;草,烧光了还可以再长。悬崖峭壁上的一棵小松树茁壮生长着,不需要谁来施肥,也不需要谁来灌溉。一粒种子,可以掀翻压着它的石头,顽强地向上生长。但,人的生命,却只有一次。不同的人对待人生的价值观是不同的,有的人活得平平淡淡、懒懒散散、索然无味,有的人却活得轰轰烈烈、精精神神、有滋有味。  相似文献   

17.
小学毕业,脸上那抹没心没肺的灿烂笑容还来不及退去,不少人就被直截了当地扔进了青春期。变成中学生以后,心事多得全写在脸上,大脑沟壑似乎都变沉重了,大到宇宙、人生、前途问题。小到一次考试的失利、脸上多长了一颗痘痘,都能让人感到迷茫。这个时候,谁能告诉你这人生要怎么活?  相似文献   

18.
一个人跌入痛苦的深渊,不堪承受生命之重,往往是因为他难以摆脱心魔的缠缚,无法实现自我超越。所以,常言说得好:“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谁也无法把你打倒,能打倒你的只有你自己”。闫超这篇习作所讲述的一个心理医生和他病人的故事,可为此类哲理名言添加一个生动而形象的注脚。该文有如下一些值得称道的地方:第一,从内容上看,它真实地反映了人类常见的一种精神现象和意识状态,昭示人只有战胜自我,将心魔逐出自己的精神家园,才可能获得心灵的静谧、生命的和谐。这表现出作者对生活有比较细致的观察,对人生有比较深刻的感悟。第二,对人物…  相似文献   

19.
肖川 《师道》2008,(4):17-17
我们一生最终能走多远,最终能取得怎样的成就,恐怕谁也说不准。但有一点我们可以掌控的是,如果愿意,我们可以始终走在通往博学的路上。按照词典上的解释,博学,不仅指学问的广博,也指学问的精深。 我以为博学是具有生命价值的。“非学无以广才”(诸葛亮:《诫子书》),非学也无以明智。博学能够拓展我们生命的宽度,开掘我们生命的深度,提升我们生命的高度,使我们的人生变得丰富、纯净和厚重。走在通往博学的路上,是一种姿态,一种开放的姿态,  相似文献   

20.
命运的出口     
只要永不放弃,就会找到命运的出口。也许是特意的安排,在我们每个人出生之后,上帝便把我们放在生命的迷宫中。如果谁能找到生命的出口,那么他就会成为真正征服命运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