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正>分享,是一种公开的"见证";分享,是一种"给予";分享,就是敞开了心,让阳光照射进来的感觉。你愿意分享吗?你有一颗美如橘瓣的心吗?一个孩子手持一个橘子,问:"妈妈,为什么橘子不能拿来就吃,而要剥皮呢?""孩子,那是橘子在告诉你,你想要得到的东西,不是伸手就能得到,而是要付出相应的劳动。"母亲说。"妈妈,为什么橘子里的果肉是分成一小瓣一小瓣的,而不是一个完整的呢?""孩子,那是橘子在告诉你,生活的甘甜  相似文献   

2.
橘子的心     
吴明  成静 《高中生》2010,(22):34-34
一个孩子手拿一个橘子,问:"妈妈,为什么橘子要剥皮呢?""孩子,那是橘子在告诉你,你想要得到一样东西,是要付出相应的劳动的。"母亲说。  相似文献   

3.
学习教育的艺术强调共情。婴儿从一开始就有共情的表现——别的宝宝哭了,他也哭,你对他笑,他也对你笑。如何让孩子学会感受别人的感受,关键在于家长。如果孩子用玩具打了小朋友的头,一定要让他知道小朋友会很痛,同时问问他如果别的小朋友打了他,他会有什么感受。言行一致。如果你希望孩子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你就必须以身作则。如果你为了避免买全票而谎报孩子的年龄,或者在邻居背后说他们的闲话,你的孩子会和你有什么不同吗?而且,仅仅做一个榜样是不够的。Lickona博士说:“你必须用语言清楚地告诉孩子怎样做是正确的。”所以,你要明确自己…  相似文献   

4.
孩子逆反心理的产生与消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父母在教育孩子时,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你让孩子做这,他偏做那;你让孩子这样做,他偏那样做。有时还和你顶嘴、闹别扭。这种现象,就是心理学所说的逆反  相似文献   

5.
玩雪的孩子     
夏日的炎热,让我怀恋冬日里凉凉的、柔软的、灿烂的雪花,盼望着冬天的来临。于是,我开始做梦了,在纷纷扬扬、漫天飞舞的雪花中,我看见一个孩子,一个玩雪的孩子——戴着一顶鲜红的油纸帽,两颗黑葡萄镶嵌的眼睛,红辣椒的鼻子,橘子瓣的嘴……他那么专注、那么开心地堆雪人、滚雪球,没有理会妈妈的呼唤,没有担心身上的衣服被弄脏。这个孩子是谁呢?是妞妞?是毛毛?还是磊磊?亲爱的小朋友,请你告诉我,他是谁?主持人:夏梦  相似文献   

6.
网友     
<正>寂静的冬日的夜晚,晚饭过后,当大人们都坐到电视机前看电视去了的时候,孩子们也开始上网了。奥列格也坐到了电脑前,他等待了一天的这一时刻终于到来了。他每天都和一个叫阿廖娜的网友联系,这对他来说已经是一种习惯,一种慰藉。"你好,朋友。"他敲着键盘,"今天还好吧?奶奶没骂你吧?又不让你去这儿不让你去那儿了吗?让你去跳迪斯  相似文献   

7.
一、家长是幼儿教育的第一承载者 家长是幼儿教育的第一承载者,也是幼儿阶段主要的教育者.在"不要让你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再穷不能穷教育"的教育口号的影响下,他们从怀孕的那一刻起,就开始忙活着对孩子教育的准备工作,参加各种准妈妈培训班、亲子教育班;买回大摞的有关宝贝教育的书籍、光碟.孩子慢慢地长大了,要入园了,他们又开始为孩子进哪个幼儿园操心了.孩子终于入园了,他们又忐忑不安:我的孩子在幼儿园怎样呢?他适应吗?他受的是怎样一种教育?这种教育适合他吗?会对他的将来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等等.因此,幼儿园有义务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园的一切情况,并让家长知道,幼儿园教育是开放型的而不是封闭型的,他们可以并有权利参与幼儿园的一切活动,幼儿园是孩子教育的合作者,而不是权威者.  相似文献   

8.
胡珍 《动漫界》2022,(4):39-41
周末回来,一群孩子聚在一起聊天:"星期天,爸爸妈妈带我去摘橘子了.""我最喜欢吃橘子了!""我也喜欢吃橘子,可妈妈说橘子不能多吃,每天只能吃一个.""为什么每天只能吃一个橘子呢?"……《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要让幼儿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教师抓住幼儿对橘子充满...  相似文献   

9.
小时候,我手持一个橘子,好奇地问母亲:妈妈,为什么橘子不能拿来就吃,而要剥皮呢?孩子,那是橘子在告诉你,你想要得到的东西,不是伸手就能得到,而是要付出相应的劳动的。母亲说。  相似文献   

10.
橘子的心     
一个孩子手持一个橘子,问:"妈妈,为什么橘子不能拿来就吃,而要剥皮呢?" "那是橘子在告诉你,你想要得到的东西,不是伸手就能得到,而是要付出相应的劳动."  相似文献   

11.
怀孕的时候,我读了一些美国的育儿书。美国人在孩子刚刚出生时,就开始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让他们与父母分床、分室。当孩子逐渐长大,父母便开始刺激孩子独立自主的欲望。“你想做什么,你可以去做,你可以失败。”到孩子十几岁时,便让他自己开车,自己赚钱,自己作决定……美国人是不  相似文献   

12.
问:有人说教育孩子生活自理,有时要让步,有时要不让步,这分寸怎么掌握呢?答:简单说,非原则的要让步,原则的要不让步。比如,孩子什么时候开始做作业,这就是非原则的问题。作业做得怎么样,这就是原则问题。他什么时候开始做作业,你让他自己作主,不要过多干预。早一点,他抓得  相似文献   

13.
小朋友,你会平均分吗?不会也没关系,现在我就来教你,相信你很快就能学会的。要想学会平均分,我们首先应该知道什么叫平均分。现在让我们来看一看下面这道题:聪聪用8个橘子招待他的4个小伙伴,那么这些橘子怎样分好呢?  相似文献   

14.
“孩子其实很重视别人对他的评价,所以作为家长的千万不要在别面前数落孩子,而是要多对孩子说‘你能行’,鼓励是自信的开始……”这是五(1)中队家长培训班上辅导员的一段话。为了让家长掌握科学的教育孩子的方法,走出  相似文献   

15.
要让七八岁的小朋友懂得一个道理,最好通过讲故事的形式,而且这个道理要不着痕迹地含蕴在故事里面,让小朋友知道你不是在刻意地教育他。不让孩子知道你在教育他,这是很重要的。对此,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者的意图,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  相似文献   

16.
家长教育孩子时难免会被情绪控制,事后往往又会后悔。有一次和孩子发生冲突,我跟他道歉时,他说:"我就要朝你吼叫,因为你有时也这样,我要你也尝尝被吼叫的滋味。可我以前不敢跟你说,怕你生气。"我当时挺欣慰他能这样说,因为至少我的态度让他觉得安全,他才会告诉我他内心的真实想法,让我反省。  相似文献   

17.
做什么事都得讲究效率,教育孩子也应该如此。如果你有心你也会发现:快乐教育总比枯燥教育效果好;感觉不到在教育他的教育总比气氛庄重态度严肃的教育效果好;孩子自己教育自己总比大人出面教育效果好。下面是一位年轻妈妈让孩子自我教育的实践活动。妈妈是教师,孩子上小学二年级  相似文献   

18.
合肥张女士来信问:我的孩子成绩不好,我有时候打他,有时候骂他,久而久之,这孩子就越来越怕我,但他还是不喜欢学习,请问怎样才能让孩子喜欢学习呢? 答:首先,你教育孩子的方法不得当,不是打就是骂,自然他会怕你;其次,是孩子自身的原因。你不妨参考下面几条建议:  相似文献   

19.
要教育好你的孩子,就必须学会不理他。 为什么孩子懒得动脑? 因为你不许他独立思考。当他在摆积木、玩沙子,甚或独自出神时,你赶忙打断他,给他讲故事,教他唱歌,帮他制作,替他动脑筋。等你发觉他已经落后时,就开始埋怨,继而灰心又奇怪:  相似文献   

20.
《小学生》2005,(11)
教育专家敬告家长:时代在迅速发展,在这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中,父母应放心孩子、信任孩子,让他做自己的主人,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其实孩子绝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遇到诱惑马上学坏,遇到危险手足无措。只要你平时下了教导的工夫,你信任孩子,孩子就会愈发值得你信任,你就会对他愈放心。记住,你的教育最终目的是让他们学会独立,做自己的主人,而不是越来越依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