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家庭教育》2014,(10):30-31
主持:如今,大部分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如何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使孩子平平安安地长大,健健康康地成人,这已经成了所有中国家庭最关心的一个问题。因为只有孩子的安全得到了保证,幸福的种子才可能在一个个家庭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所以,在家庭中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是非常必要的。为此,我们走进浙江省衢州市新星小学,与部分家长探讨如何利用生活细节培养孩子安全意识的体会和经验。  相似文献   

2.
刘庆 《考试周刊》2012,(72):193-194
本文提出要教育孩子讲道理可从四方面入手:为孩子制定合理的规则:对孩子采取适宜的惩罚;对孩子适时适宜地教育:对孩子的教育要有张有弛。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同志指出,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家庭是孩子生存、生活、生长的第一场所,而家长又是孩子的第一启蒙老师和终身老师。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有显教育和潜教育之分,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则主要是潜教育。无论显教育还是潜教育,对孩子来说都是最早期的影响,是巨大乃至终身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家庭是素质教育的第一学校。  相似文献   

4.
挫折教育是贯穿在日常生活中的、终身的教育方式。从小培养孩子的抗挫能力,对孩子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家庭教育中,家长要从生活点滴入手,关注孩子的情绪调节能力、意志力、心理素质等,对孩子正确进行挫折教育。  相似文献   

5.
自我保护能力是一个人在社会中保存个体生命的最基本能力之一。为了保证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安全,使孩子顺利成长,我们应该从幼儿期开始就加强对孩子的自我保护教育,提高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  相似文献   

6.
家庭教育中怎样对孩子进行品格与理想教育、能力与智力培养。家庭是孩子最早的学校,父母是孩子最早的老师,家庭教育是是大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基础,又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从某种意义上讲,家庭教育的成功与否决定孩子的成功与否。  相似文献   

7.
唐志琴 《文教资料》2009,(15):92-93
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对孩子的教育越来越重要,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在孩子成人、成才过程中发挥着巨大作用.本文从家庭教育的优势、家庭教育的误区,以及如何正确进行对孩子的教育三方面阐述了如何进行正确的家庭教育.  相似文献   

8.
“秘密”的教育学意义及其教育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刊在2006丰第1期行动版上所刊登的“没有秘密长不大”专栏文章,引起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高度关注,他们纷纷在理念透析与实践作为方面对孩子的秘密展开了相关研究。本期刊发《“秘密”的教育学意义及其教育实践》,从与孩子生活密切相关的家庭和学校视角出发进行了分析,希望继续促进广大教育者思考并实践秘密对孩子的教育意义,尊重并保护孩子的秘密,充分发挥秘密对孩子成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使得人们对孩子的教育越来越重视,但是很多的家长将孩子的教育重心放在学校内,认为学校才是孩子成长的重要场所,其实不然,家庭才是孩子接受教育的第一场所,其对孩子成长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本文就将对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进行分析,并对新形势下家庭教育的"应然"和"不然"进行合理的讨论,希望对于孩子的教育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王琼 《华章》2010,(17)
儿童是未来的希望,是二十一世纪的接班人,如何使孩子健康的成长,培养社会中的有用之才,教育是重中之重,因而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一直以来都受到家长、教育者的重视.孩子的教育不只是幼儿园老师的职责,也是每位家长的重大任务.因此,如何家园同步对儿童进行合理的教育,使孩子健康成长呢?它有哪些秘诀?我结合曾经研读了一些成功家长的教子方法和秘诀,从几方面着手对孩子进行教育,有效地促进孩子健康的成长.  相似文献   

11.
餐桌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小舞台,小觑不得。从孩子上餐桌的第一天起,我们就应该对他们进行"餐桌教育"。这里的餐桌教育并不是要求父母平时不教育孩子,到吃饭时再进行教育,更不是让父母在吃饭时训斥甚至打骂孩子,而是充分利用餐桌上全家人共同进餐的机会,适时适当地对孩子进行教育,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用餐习惯,学习良好的进餐礼仪,形成良好的素质和性格。  相似文献   

12.
杨秀芹 《幼儿教育》2001,(10):37-38
要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提高他们应付挫折的能力,是做父母的有远见、爱孩子的表现。如何恰到好处地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请看下面三篇文章。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父母开始关注孩子的早期教育,他们把对孩子的早期教育寄托在早教中心,认为每周上几节早教课就可以开发孩子的多元智能,却忽略了自身以及其他家庭成员对孩子教养的作用,从而走进了早期教育的误区。德国科学家巴甫洛夫说:"婴儿降生的第三天开始教育,就迟了两天。"日本教育家井深大说:"孩子的教育从出生那一瞬间即已开始。"因此,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我们要从孩子一出生就开始教育。要抓住孩子在感知觉、视觉、运动觉、情感以及语言等各  相似文献   

14.
家庭是对孩子进行性教育的最佳场所。对孩子进行性教育的过程,也是分享家庭价值观和家庭理念的最佳时机。父母双方具有同等的责任。双方要相互配合,共同承担责任,并在教育理念、策略和方法上协调一致。提前做好回答孩子各种性问题的准备。父母应该尽早了解孩子的性发展特点和他们可能提出的性问题,不要站在成年人的立场上揣摩孩子的性动机和性行为。对孩子任何有关性的提问,父母都应该有所回应。如果父母总是回答孩子  相似文献   

15.
什么是教育中的可持续发展观呢?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观是指对孩子施加的教育既能满足孩子当前发展的需要,又不对孩子今后的发展构成隐患,坚持今天的教育有利于孩子明天的发展:在关心孩子学习知识的同时,关注孩子的德智体全面的健康成长,坚持孩子身心整体协调发展;允许孩子在不断犯错误的过程中逐渐长大,最终求得孩子良好个性的养成。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观的意义表现在三个方面:时间上的可持续发展,空间上的可持续发展,矛盾运动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批评,是指出孩子错误,督促孩子积极改正错误的一种有效教育方式。实践证明,在采用批评的方式对孩子进行思想教育时,只有讲究艺术性,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关于批评教育的艺术,可从以下四方面进行尝试。 微笑教育 孩子犯了错,家长心平气和  相似文献   

17.
有人说中国的家长是最累的,尤其是现在这些独生子女的家长,从孩子出生就开始为孩子的一生谋划:要让孩子上最好的幼儿园,进最好的小学,入重点中学,考名牌大学,做最体面的工作……这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往往使家长们迷失自我,要么对孩子百般迁就,要么对孩子疾言厉色,使家庭教育走入误区,给我们的学校教育带来困难。针对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我和家长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沟通,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一、再富也要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从这句国人皆知的口号中,可以看出我们发展教育的决心。作为一个教师,每每在报刊上…  相似文献   

18.
现代社会中大多是独生子女家庭,那么独生子女,使家长倍感孩子的可贵,家长的普遍心态是生活上宁可自己苦点,也让孩子少受委屈,学习上则竭尽全力让孩子从幼儿园起就能接受最好的教育。社会的发展,经济水平的提高也给家长对孩子的过度宠爱提供了物质基础,使孩子处于一种极为特殊的地位,他们在家庭中被过度溺爱。这种对孩子过分的照顾和宠爱,使孩子失去了必要的锻炼机会。另一种情形是,家庭对孩子期望太多,造成孩子压力过大的伤害远大于溺爱,  相似文献   

19.
唐田 《家教指南》2006,(8):24-25
5岁左右的孩子开始上中班了,相对于小班孩子来说,中班孩子的身心发育水平提高了,教育内容和要求也随之相应提高,但是对孩子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宗旨是不变的。  相似文献   

20.
本刊2011年1月的杂志上刊登了一篇题为《国内青春期性教育的现状与前瞻》的文章,其中提到,从北京地区对中学生家长的抽样调查显示,47.0%的家长从未对孩子进行过青春期教育,36.8%的家长"只有在孩子问及时才告诉他/她",仅有15.2%的家长会"主动积极地向孩子宣传"青春期相关知识。由此可见,家庭的青春期教育明显薄弱。如何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帮助青少年平稳地度过青春期这一人生关键时期,家长是否作为、能否作为,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徐勤玲和韩健从家长的视角为我们提供了非常智慧的教育策略,无论是教育形式还是教育内容上,都贴近孩子的实际,教育而不灌输,引导而不强求,引领孩子自我走向价值。这种巧妙的谈话方式不仅对家长,而且对广大学校教育工作者都不无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