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本文基于Mastercam曲面加工的特点,研究了凹、凸形曲面平行铣削、放射状、等高外形等典型的粗加工和精加工的加工方式,比较它们的加工路径、加工质量及加工效率,得出了高效、优质、省时的曲面加工方法。同时为其它自动编程软件的曲面加工的高效加工研究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2.
叙述了实现模具高速切削加工所必需的机床、刀具、工艺等关键技术,通过加工实例说明利用高速加工技术加工模具提高了模具的加工精度,缩短了加工时间。  相似文献   

3.
晋太洋 《滁州学院学报》2010,12(2):37-39,43
在数控铣削加工中,常遇到工件加工尺寸大于机床加工行程的情况,利用移位加工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以冰箱发泡模为例,对移位加工法在使用中的移位方法选择、加工坐标系设置、零件模型构建、刀具路径设置及加工操作中涉及的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一套实用性较高的加工方案,为中、小企业的数控铣削加工中的具体应用提供相应的指导。  相似文献   

4.
浅析Pro/E数控加工中的参数设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控加工中的参数设置是数控加工工艺中的重要内容,它不仅影响数控机床的加工效率、待加工工件的加工精度,而且直接影响加工机床的使用寿命。当前,采用CAD/CAM技术,在计算机上完成加工模型的设计、制造工艺的制定及编程并在数控加工中直接利用CAD的设计数据联机加工已日益普及,文章主要分析和探讨Pro/NC软件环境下数控加工的参数设置。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15,(A5):112-113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数控技术的应用不断延伸,螺纹铣削作为一种新型加工工艺,相比于传统螺纹加工,在加工精度、加工效率方面具有极大的优势,它是使用三轴数控机床进行加工的,具有加工效率高、螺纹质量好、刀具通用性好和加工安全性好等诸多优点。本文从具体实例出发,分析螺纹铣削加工的工艺分析及手工编程方法。  相似文献   

6.
特种加工作为先进制造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制造业的作用日益重要.特种加工方法就是将电、磁、声、光、化学等能量或其组合施加在工件的被加工部位上,从而实现材料被去除、变形、改变性能或被镀覆等的加工方法.特种加工具有区别于传统机械加工方法的一些特点;特种加工有多种加工方法;特种加工对机械制造及结构工艺性具有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7.
在数控加工过程中,切槽加工是很常见的加工内容,常见槽的类型有简单的直槽加工,比如外圆直槽、内孔沟槽等.形状稍复杂的异形槽类,比如矩形槽(宽槽)、多槽、深槽、V形槽等.直槽、沟槽的加工方法较为简单,异形槽零件因加工工艺和加工特点,其编程加工较为复杂.本文就槽的加工方法和编程思路进行了概括.  相似文献   

8.
金工实习的内容包括普通加工和特种加工两大类,普通加工即指传统的加工工艺如(数)车、钳、(数)铣、刨、磨、铸、锻、焊等,特种加工则包括电火花加工、激光加工、超声波加工、快速成型等。目前学生金工实习既包括传统的如(数)车、钳、(数)铣、刨等,也包括近年来逐渐兴起的特种加工,如电火花加工、  相似文献   

9.
平面内圆周均布孔的加工方法很多,但加工的效率、设备成本、刀具消耗、加工质量有较大的区别。用卧式车床加工平面孔系,实质上是扩大机床使用范围的一种手段。本文介绍的一种新式夹具就是讲解如何在车床上进行平面圆周均布孔的加工。这种方法不仅加工质量有保证,而且加工效率高。  相似文献   

10.
随着高新技术企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数控机床的占有率也逐年提高。数控加工成为机械制造业中最基本、最广泛、最重要的一种工艺方法,它直接影响生产的效率、成本、能源消耗和环境保护。通常采用一般的加工方法是很难保证零件加工精度的要求。必须合理的安排工艺,同时合理选择零件加工的装夹方式,切削刀具,切削用量及冷却液,以减少工件加工时产生的误差,保证加工精度,从而提高加工的效率。零件数控加工的程序的编制同样是加工技术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手工编制程序已经不能够满足零件加工的质量和效率的要求,CAM软件编程是未来数控加工程序编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在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中,特别是在领导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进程中,认真探索了社会主义本质的问题,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命题,即“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其探索的目的所在,一方面是为了探索发展马克思主义;另一方面也正是为了理顺人们的思想,为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实现四个现代化开道。从这个角度来说,邓小平探索社会主义本质是为了探寻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为当时正在进行的四个现代化建设扫清思想上的障碍,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发展和完善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2.
基于职业的流动和基于能力的发展是职业教育促进社会流动的本质特征。现实中,职业教育在促进受教育者转变思想观念、拓展区域空间和职业领域、提高收入水平和就业层次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与此同时,职业教育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难以支撑受教育者向乡村流动,受教育者难以向高层次就业发展和通过职业与技能向上流动,以及他们返乡后生存发展遭遇新困境等。为此,有必要提升职业教育赋予受教育者发展能力的水平、拓展职业教育促进社会流动的范围空间、构建旨在强化职业教育促进社会流动功能的制度保障,以此加快类型职业教育的发展步伐,增强人才的社会性流动,提升人才的社会配置效能。  相似文献   

13.
杨雅  苏芳 《中华家教》2022,(1):25-32
媒介为我们认知外部世界的图景搭建了桥梁,而技术赋权也使得家庭媒介使用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社会的面貌.家庭是贯穿我们生活的重要空间和重要传播场域,是代际沟通的关键场景,也是媒介技术驯化的重要情境.在后喻文化时代,子代开始向亲代进行数字反哺,共同增强家庭传播中的代际沟通效果.这不仅成为家庭传播中的新现象,也给代际沟通带来新的挑...  相似文献   

14.
在恢复性司法模式下,犯罪人、被害人以及社区等各方参与司法过程,尊重各方的权利,充分发挥各方的作用。首先,可以让犯罪被害人倾诉感受,找到平衡,以求抚平创伤,为犯罪被害人提供具体帮助。其次,有利于犯罪者深刻认识犯罪性质及后果,明确罪责,便于其内心的平衡与真正服罪,利于其悔过自新。再次,充分发挥社区作用,在发生刑事案件时,可以有更多的人出来制止和抵抗犯罪,有更多的人来帮助受害人和犯罪者,从而减少和预防新的犯罪和重新犯罪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出现了一种对系统知识依赖程度极高的"知识型实践"。与这种实践形态对应的实践能力的形成过程,主要是一种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其基本环节包括:发现并确认问题、生成问题解决方案、实施方案、监控并调整方案以最终解决问题。为促进学生能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知识学习过程应同实际生活情境密切沟通,以达到知识学习与知识运用能力的双向建构。知识运用与实践的能力培养,要求教学目标的定位、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教学过程与方法的组织等,均要做出相应的变革和调整。  相似文献   

16.
科学与艺术的追求不同,科学"求同"而艺术"存异"。学生的个性化是声乐教学的重要特征,原创性是学生个性化的潜能。在教学中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培养学生原创性,是对学生个性化潜能的挖掘和声乐教学的需要,有利于学生对歌唱基本技能技巧的掌握,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声乐作品的分析理解、鉴赏创作和音乐表现能力。  相似文献   

17.
"订单式培养"模式的运作程序及其实现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订单式培养”模式是职业院校的发展方向。该文结合“订单式培养”模式在我国的具体实践,分析了其作为发展方向的必然性,并重点探讨了“订单式培养”模式的运作程序及其实现条件。  相似文献   

18.
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荣辱观,把知荣明耻放在树立荣辱观的首位,这是邓小平荣辱观的逻辑起点:崇尚教育和科学,尊重知识和人才,尊重劳动,这是邓小平荣辱观的突出内容;把处理义利关系作为荣辱观的基础,强调“义”对“利”的反作用,并由此出发弘扬良好的社会风尚,主张积极推进社会道德建设,是邓小平荣辱观的鲜明时代特色;关注人格和尊严,并由此生发出重视国格和民族尊严,是邓小平荣辱观始终强调的一个基本点;把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党作为终生追求的目标,始终是邓小平荣辱观的核心。  相似文献   

19.
单志艳 《中国德育》2007,2(7):14-17
教育的起点是人的生命。生命是有限与无限的统一、独特性与自主性的合一、创造性与超越性的契合。学校教育应遵循生命发展的规律,促进生命成长,引导生命走向自主与自控、和谐与无限,让生命在创造中找到永恒的幸福。具体而言,要培养学生积极情感;增强学生自我效能感;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培养学生创造幸福的能力;提高教师自我创造幸福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文化高速公路"旨在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开发现代旅游资源,实现文化站点的连接和站点文化的高速传播,探索开放大学背景下文化建设模式。研究从学术层面和教学层面切入,挖掘西柏坡至北京沿线的历史文化,力图还原历史。学术层面旨在挖掘西柏坡及沿途红色资源的学术价值,提升学术品位。教学层面重在普及红色知识,传承伟大的革命精神和民族精神。结合当年中共中央的实际行程设计选取"西柏坡—北京"路线图,途经五处红色基地,组织多种学习活动。采用历史研究方法,同时开展社会调查,注重搜集口述史料、组织图片展等。在方案实施中,充分发挥电大优势,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制作"虚拟路线图",以提高红色文化教育传播的广度与时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