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非正式媒体关系活动导致的媒体伦理失范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关人员开展的非正式媒体关系活动会导致特定媒体伦理失范现象发生。媒体关系领域的研究者以公关人员与媒体人员之间的关系为出发点,对相关现象进行了关注。本文通过文献研究,试图对非正式媒体关系活动及其导致的媒体伦理失范现象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2.
社会化媒体改变了公益传播的模式,为整个社会营造出一个"人人可传播、人人可公益"的大环境,推动公益在全社会的普及.但是,社会化媒体平台的公益传播也存在明显的伦理困境,各种传播伦理失范现象层出不穷.本文分析我国社会化媒体公益传播伦理失范的表现和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以期推动我国公益传播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新浪微博中的热门事件为例,对媒体官方微博在新闻报道中的伦理失范问题进行梳理,认为其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媒体立场的偏颇、媒体报道的失实和人文关怀的缺失。媒体的官方微博代表着媒体的形象,在微博中所展现的伦理失范也同样给媒体的公信力造成了极大的损害,也扰乱了正常的舆论环境。因此相比于对传统媒体从业者的职业伦理教育,网络媒体从业者更应该重视伦理失范问题,并积极反思。  相似文献   

4.
黄诗涵 《今传媒》2023,(3):18-20
移动互联网时代,自媒体迅速发展,成为了舆论引导、信息传播和公众快速了解信息的重要渠道之一,但是,也带来了一些媒介伦理失范问题,产生了消极的社会影响。为减少自媒体的伦理失范现象,营造一个和谐、稳定、有序的新媒体发展环境,本文以自媒体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分析法并结合案例,探究了自媒体媒介伦理失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和表现,从媒体、受众、技术监管和法律法规四个方面提出了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媒体出现了一系列医疗报道失范现象,这些现象都是媒体违背新闻伦理而造成的。本文对医疗报道失范现象背后所体现的新闻伦理问题进行分析,并对我国医疗报道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6.
刘雯雯 《东南传播》2016,(5):114-115
以微信、微博、博客等平台为依托的"自媒体时代"悄然到来,其发展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滋生了诸如失真性信息大量传播、网络侵权问题激增、社群聚合引发极端行为等伦理失范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有信息传播中把关人角色的缺位、用户自身社会责任意识淡薄以及消费主义思想对伦理的侵蚀,为此完善相关法制建设、社会各界强化舆论监督、用户自身提高素质修养显得至关重要。对自媒体传播中的伦理失范现象进行深入思考,并对其提出解决对策,有利于为建立和谐清朗的自媒体环境,促进社会主义先进网络文化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新传播环境下,自媒体已沦为新闻伦理失范的重灾区。本文梳理了自媒体充斥着巨量低俗新闻和虚假新闻等新闻伦理失范的现象,从传播学"把关人"、"议程设置"理论和经济学"注意力经济"理论的视角,剖析了流量变现的市场利益驱动、自媒体平台监管不力、自媒体从业者缺乏法制意识的三大失范成因,最后切实提出了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完善相关法规条例、加强平台监管与行业自律等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8.
自媒体是大学生相互联系、发表意见、表露情感的场所。大学生自媒体伦理困境主要表现为内在的价值迷失与外在的行为失范。自媒体环境下大学生道德自律偏失、社会大气候的负面影响是大学生自媒体伦理困境的内外根源。责任伦理是破解大学生自媒体伦理困境的新思路,因此从以人为本、伦理精神、共生共存三个维度建构大学生自媒体责任伦理。  相似文献   

9.
新的传播手段的运用、新的传播理念的产生以及传播领域的扩展,在促进传媒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诱发和加剧了更多的媒体伦理失范问题.本文对当前涉及媒体伦理失范的几个常见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思考.  相似文献   

10.
随着信息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微博、微信等众多自媒体平台纷纷发展起来。自媒体以其信息传播的便捷化、平民化等特征已经成为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主要途径,自媒体时代悄然到来。自媒体的出现使人们的生活充满乐趣,增加了信息获取的快捷性与方便性,然而,自媒体新闻信息的传播也存在虚假新闻信息、低俗信息泛滥、媒介审判现象等新闻传播伦理问题。探究自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伦理问题,找出新闻传播伦理失范的原因,提出自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伦理建设途径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全媒体时代的来临标志着传播速度的快捷和信息资讯的发达,人们在享受新闻"无死角"直观便捷的同时,报道过程中凸显出来的媒体伦理失范问题也被高度关注。媒体伦理失范,究其原因,主要与法制建设、新闻环境和新闻从业人员的素质有着密切的关联。因此,完善法律法规、构建全方位的社会监督体系和强化新闻从业人员的道德意识已是刻不容缓,应采取相关措施,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12.
彭莉 《新闻世界》2014,(3):190-191
本文对近几年新媒体尤其是自媒体发展带来的新语境下,新闻媒体出现的新闻伦理失范现象进行分析,总结了当前媒体在新闻伦理方面面临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13.
乔春霖 《今传媒》2023,(2):12-14
随着5G网络技术与新媒体的快速发展,自媒体平台越来越多,但是,部分自媒体用户的媒介素养不高,容易导致新闻伦理失范问题。基于此,本文对东航空难事件报道中出现的获取流量、借机营销;消遣灾难、缺乏人文关怀;缺乏素养、虚构内容等新闻伦理失范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要加强自媒体平台的管理体制,自媒体用户在灾难报道中要遵守职业伦理与道德准则、减小伤害原则、人文精神伦理准则等倡议。  相似文献   

14.
赵男 《新闻世界》2014,(12):179-181
郭美美事件前后持续发酵近三年,作为网络红人的她不断地制造舆论泡沫,今年8月全国各大媒体“起底郭美美”的报道使她再次成为舆论的焦点。对于这次媒体统一口径的海量报道,明显出现媒体伦理失范的现象,引发不少质疑与批评。本文以“起底郭美美”报道为例,阐明报道中媒体伦理失范行为的表现,探析其中的原因并提出规避媒体伦理失范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在“3·21空难”发生后,相关信息传播过程中出现了造谣传谣、虚假新闻、情绪引导失当、搭车营销、网络暴力、宣扬伪科学和过度炒作遇难人员赔偿金额等诸多伦理失范现象。灾难信息传播的伦理问题具有特殊性,随着新的媒介形态、新的信息技术的介入,以及大量未受过专业训练和伦理教育的自媒体从业人员的加入,这一问题变得更加复杂。以传统媒体伦理约束为主的伦理体系和约束体制,已经难以适应社交媒体环境的变化,有必要加以优化。  相似文献   

16.
王威 《青年记者》2010,(8):28-28
一 近年来,无论国内还是国外,无论中央传媒还是地方传媒,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一些职业道德失范现象。媒体公信力的缺失,直接反映出媒体工作者的道德素质,因此,人们又把道德失范现象叫做"道德腐败"。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媒体市场化进程的加快,行业竞争日趋激烈。为使自身新闻能够实现价值效应最大化,媒体从业人员从事件的各个角度挖掘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与此同时,新闻报道中的伦理问题也日益凸显。本文从灾难新闻报道出发,通过对报道中新闻伦理失范现象的剖析,追寻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探讨新闻伦理与新闻价值在报道中共生的可能性,以期对媒体从业者走出新闻伦理困境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媒体在灾难事件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5.12大地震发生后,国内绝大部分媒体反应迅速、报道深入,表现出了良好的新闻素质和悲悯之心,受到了群众的高度赞誉,但也有个别媒体出现了一些有违新闻职业道德的“失范”行为,值得警惕和反思。笔者从这些媒体道德“失范”现象入手,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结合自身的工作实践,为今后的灾难报道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在传媒经济大潮涌动和新闻自由高唱的时代背景下,媒介竞争日益激烈,媒体从业人员压力空前。为了满足当前时代受众对信息量与速的渴求,媒体从业人员积极追求高收视率以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这在某些方面促进了我国传媒事业的发展,却也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消极的负面影响:媒体职业道德缺失问题逐渐显露。面对媒体职业道德失范现象的频出,我们又该采取什么样的具体应对措施呢?  相似文献   

20.
人工智能技术与媒体产业的深度结合促进了媒体智能化的发展。在创造巨大变革的同时,也加剧了诸如隐私侵犯与个人信息的不当使用、信息质量与多样性的侵蚀、机器人作品的版权纠纷等问题。在综合考察人工智能和新闻媒体的伦理基础上,本文提出媒体智能化应遵循三大伦理准则,即人性化、可信任、可归责。以此为基础,本文为每个准则提出了执行方案,使其具有实操的可能,从而实现媒体智能化的伦理失范匡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