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明代玉器总体上看逐渐脱离了五代两宋玉器形神兼备的艺术传统,形成了追求精雕细琢、装饰美的艺术风格。明代民间玩玉、赏玉之风日盛。明初玉器风格继承元代,造型上粗犷豪放,做工较严谨精美;中期,玉器雕琢趋向简略,花卉题材多采用折枝和缠枝花卉组成图案,具有清新活泼的特点。随着元末明初文人文化的兴起,出现  相似文献   

2.
冯元 《收藏界》2013,(3):44-47
玉与国人有着不解之缘。生长于亿万年前的玉在中国人眼中是至高无上的,崇尚美好品德的中国人,把玉看作民族的精魂,赋予了玉优雅、宁静、含蓄、纯洁、坚贞和正直的美好品性,提及玉的词汇、成语、典故无不和高贵、美丽、幸福、吉祥有关。中华民族的先民们早在距今8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便开始制作和使用玉器。从商周的神秘礼玉到战国的精美佩玉,强秦制传国玉玺,两汉的金缕玉衣,大唐金镶玉带的富贵奢华,宋代玉器清丽高雅,元代秋水件生气勃勃,明代子冈牌独领风骚,清代的巨型玉山子,不但王公贵族对玉器趋之若鹜,民间赏玉、藏玉也蔚然成风。一个个玉器制作的巅峰时代,使玉文化贯穿于整个中华文  相似文献   

3.
刘继卿 《收藏界》2011,(7):41-43
本文谈谈收藏类艺术精品玉器中的俏色精品玉器。俏色精品玉器是艺术精品玉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类玉器是把玉材局部上的天然色彩部分设计制作到玉器的某些部位上,使这些部位产生符合玉器造型表现的物体实际色彩,或者使玉器内容产生某种特定的涵义。将玉料上的  相似文献   

4.
《收藏界》2007,(8)
玉器的质量优劣是收藏玉器的首要条件,优质玉石材料对于一件玉器来讲至关重要。近年来,玉材及玉器的辨别在玉器鉴定中已提到非常重要的位置。由于各个时代使用玉器的产地、种类、质地都不相同,确定玉器的产地、种类、质地对玉器鉴定中断代、评定价值等能提供可靠的依据。特别是购藏近现代玉器、玉材,质地的优劣更为莺要。材料是载体,是一  相似文献   

5.
洪殿旭 《收藏界》2012,(7):39-41
古.代玉器的鉴定,除了掌握历史上各个时期玉器的地域范围、玉器的类型等基本特点之外,还要多读一些记载出上玉器的考古报告,选择知名度较高的博物馆、  相似文献   

6.
刘继卿 《收藏界》2014,(11):35-39
在玉器收藏品中有一个最值得收藏的类别——俏色玉器,它们是构成艺术精品玉器的重要组成部分。俏色玉器的主要特征:玉器造型的局部或整体所呈现出来的色彩,与它所表现的器物应有的色彩相同或比较相似;或者出现在玉器的某些特定部位上,使玉器产生某种特定的涵义。对这种玉器制作的要求原则是:俏色玉器上所出现的色彩必须是天然存在的,即便是通过一定的工艺手段而让人视觉上产生色彩、光泽或质感的变化,也不存在任何人工添加色彩的情况。  相似文献   

7.
判断玉器的收藏价值大小,应该从玉器的文化价值、艺术感染力价值、装饰佩带效果价值、玉器的制作工艺价值、玉材的种类和材质价值、玉器表现的题材价值、器型的得体适宜性价值、玉器制作者的知名度价值、玉器的各种稀少性收藏价值等几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判断。  相似文献   

8.
武贞 《收藏界》2013,(11):28-31
陈设用玉 陈设玉器是专门用来观赏的玉器,是玉器品类中的佼佼者。各种陈设玉器雕琢精湛,构图变幻莫测,纹饰繁复华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尤能体现汉代玉器特色和工艺水平。两汉中山王墓出土的陈设玉器,采用圆雕、透雕、游丝毛雕等工艺,设计新颖活泼,纹饰超凡,整体形象充满动势和灵气,充分显示了汉代自由浪漫的时代风貌,弥足珍贵。  相似文献   

9.
《收藏》2008,(5):100-104
中国古代玉器的生产贯穿了从新石器时代至清代的整个历程。玉器风格在六朝与隋唐之前后有明显不同:魏晋以前,玉器的生产受制于封建礼制,有森严的等级和形制限制;从隋唐开始,产生了清新活泼、贴近生活的世俗化玉器体系,器形以实用的玉佩饰和玉器皿为大宗。在玉器皿中,除了传统的碗、杯、盘造型,还有一种肖生式的玉器皿。  相似文献   

10.
玉器专家杨伯达先生在谈到史前玉器时说:"北系玉器没有或少有平面的,器表均有不同程度的凹凸或有意磨出瓦垅状。"北京刘学贤先生说:"我们可以看到虽然仿制者极想做到玉器的仿真程度,  相似文献   

11.
董千 《收藏》2016,(11):76-83
杭州博物馆藏有一批精美的古代玉器,本文拟以馆藏春季意蕴玉器为对象,选其精要,通过对宋,元,明,清各时期此类玉器的梳理,探讨其所表现出的时令自然物候,分析玉器所传达的文化信息。  相似文献   

12.
崔兴众 《收藏》2014,(11):86-90
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地下的玉器遗存十分丰富,几乎涵盖从史前到明清的各个时期。玉器的种类主要包括装饰玉、礼玉、葬玉、器具等门类。西安博物院的玉器专题陈列,以“天地之灵”为主题,展示西安出土的各时代玉器精品。  相似文献   

13.
戴应新 《收藏》2008,(6):88-95
本刊2008年1斯刊发戴应新先生《又见齐家文化玉器》一文,在玉器研究者及收藏者间引起了较大反响。有藏友打电话给编辑部,认为戴文对一批新见齐家文化玉器加以认定,值得赞扬。也有很多藏友打来电话或撰写文章,认为这批玉器的玉质、工艺都 有明显问题,纯属赝品,有的还指称其为近时兰州或甘肃某地所造。为了进一步展开讨论,本期我们推出“聚焦齐家文化玉器”专题,发表戴先生有关齐家文化玉器的另一篇文章《兰州齐家文化玉琮记述》;同时刊发陈国英、李江平、李焕三位先生《齐家文化玉器初探》一文,介绍出土齐家文化玉器的材质、工艺、沁色等特征;以及檀瑞林先生《真假齐家文化玉器辨析》、刘继涛先生《质疑〈又见齐家文化玉器〉》二文,对戴文商榷、质疑。本刊提倡学术民主,鼓励不同意见的互相辩难。我们认为,这对净化收藏市场,规范收藏行为,提高鉴赏水平,都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4.
刘继卿 《收藏》2011,(2):80-85
玉不琢不成器。我们评价玉器价值时,应该从玉材和雕工两大方面入手,还要看琢玉工艺在玉器价值构成之中是起正面作用还是负面作用,如果琢玉工艺十分粗劣,还会降低甚至报废原玉材的价值。玉器材质的优劣、制作工艺的繁简难易和精细粗率程度,以及造型的艺术神韵、制作者的知名度,都是评价现代玉器的重要因素。由于这些因素在玉器中所占的价值比重不同,使玉器形成了两个价值大类型——普通商品类和收藏类,以及4个小类别——  相似文献   

15.
檀瑞林 《收藏》2009,(7):98-100
《收藏》志于2008年第6期推出了《聚焦齐家文化玉器》专题,刊出一组介绍齐家文化玉器的文章,并加了编者按,为开展齐家文化玉器的讨论搭建了一个平台,提供了齐家文化玉器多方面的信息,这对齐家古玉收藏的健康发展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6.
有幸结识齐家文化玉器,且十分偏爱齐家文化玉器,不仅仅因为地处齐家文化发源地域,占据地利之便,更重要的是因为齐家文化玉器所独有的美深深吸引了我们。材质好齐家文化玉器所用材料大多是就地取材或就近取材(这主要受制于当时的经济条件和交通条件),其  相似文献   

17.
2007年玉器市场最大特点:一是和田玉拍品的数量创历史新高,二是玉器拍卖从原来的单一性向多元化发展,出现了众多所谓的玉器专场及和田玉专场,有的专场玉器总量甚至近一吨。其他古董  相似文献   

18.
董寓榕 《收藏》2009,(10):174-175
如果把中国玉器史比喻成一段五线谱的话,那么汉代玉器绝对是一个不可或缺的主旋律。两汉玉器上承先秦,下启唐宋,具有鲜明的时代魅力,发挥着文化过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礼仪、祭祀用玉在中国很早就使用,《周礼》中最早记载了玉器使用的规章制度。周代的玉器向礼仪性玉器方向发展,开辟了玉器"道德化"、"宗教化"、"政治化"的新时代。古代玉器的研究、兴起较早,始于汉碑上的《六玉图》,宋人聂宗义的《三礼图集注》,其后的《宣和博古图》以及吴大徵的《古玉图考》等。新中国成立以后,发掘数量众多的西周墓葬,大量玉器出土加上国  相似文献   

20.
我酷爱玉器,特别是明清玉器。因为明清玉器传世品较多,收藏起来也不是太困难,另一方面,明清玉相对于高古玉而言,也比较容易辨认。在明清玉器中,我特别对明代龙纹带板情有独钟。不仅因我生肖属龙,还因为龙纹带板器物的规格高,而且还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是明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