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威廉·福克纳作品的一大特点是善于描述小说中的恶人形象,在福克纳笔下的恶人都是行径卑劣、无爱心、无道德意识的恶棍。文章以其代表作品《喧哗与骚动》,《村子》、《小镇》、《大宅》三部曲以及《圣殿》等详细的阐述了其作品中的恶人形象,并透过这些罪恶的表象揭示福克纳作品中的悲剧叙事特点,作家旨在关注人类命运,为人类指出从罪恶到救赎的光明之路。  相似文献   

2.
论《熊》的双重神话原型及主题刘道全福克纳小说创作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对神话原型的自觉运用,通过隐含的神话原型参照使作品突破具体内容,获得一种超越时空的象征意义。《熊》曾被人称为“了解福克纳全部作品的关健”,①在这部篇幅并不长的小说里,福克纳却运用了两个原...  相似文献   

3.
这篇文章通过对福克纳作品《八月之光》中的人物分析,探讨作者是怎样体现人物的个体特征和群体特征,人物个体特征和群体特征的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换。  相似文献   

4.
福克纳热爱大自然,这集中表现在他的荒野小说《去吧,摩西》中的三篇作品《古老的部落》、《熊》、《三角洲之秋》即所谓的“大森林三部曲”,《去吧,摩西》常常被看做是关于荒野和环境问题最有影响力的美国小说之一。本文试从生态批评的视角出发解读这一文本,以期找出福克纳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的思想以及找出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相处的正确方式。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献给艾米莉的玫瑰》、《熊》和《夕阳》为例,从布局谋篇和语言特色两方面探讨威廉.福克纳短篇小说的写作艺术。福克纳的短篇小说风格独特、手法多样化,尤其是以花样百出且引人入胜的布局谋篇和丰富多彩的语言成功地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读者。  相似文献   

6.
W.福克纳是美国南方文学最优秀的代表作家之一。神话因素的运用是福克纳作品的一大特点。他的《喧哗与骚动》被推为20世纪杰出的意识流小说。但许多读者对该小说的无时空性和神话因素感到难以理解。以弗莱的神话原型理论为基础,从圣经原型人物分析角度出发,探讨这部小说中的人物与圣经中人物的置换与对应,则可为我们提供一个赏析作品的新视角,进而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福克纳的创作特色。  相似文献   

7.
美国作家麦尔维尔的《白鲸》、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和福克纳的《熊》是世界文学史上三大著名的动物史诗。《白鲸》中"佩阔号"船长亚哈与白鲸莫比·迪克势不两立的殊死对抗,《老人与海》中桑迪亚哥与马林鱼、鲨鱼的冲突又和谐的关系,《熊》中猎人艾克对大熊老班的敬畏,都是人与自然关系的象征,体现了美国文学丰富的生态意蕴。  相似文献   

8.
福克纳的小说《熊》中的荒野与莫言的小说《红高粱家族》中的高粱地都因为时代与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在社会转型期的人们感到迷惘和焦虑。在寻找失去的家园的同时,作家通过艺术与行动赋予荒野与高粱地新的意象。荒野是意志和力量的结合,是智慧与野蛮的统一。高粱地则构建起一个以生命意志和酒神精神所组成的生气勃勃的民间世界。  相似文献   

9.
小说《熊》选自福克纳晚期代表作《去吧,摩西》,讲述了少年艾萨克·麦卡斯林参加当地狩猎队,追捕一只名叫"老班"的大熊的故事。本文将《熊》视作艾萨克的成长小说,着重分析其主体构建过程中彻底的"祛中心化"意识。且基于这一意识探讨其与"人类中心主义"相异的异质性,及无法与"自然中心主义"形成统一的裂痕。  相似文献   

10.
自然主义文学流派对20世纪美国文学有着深远的影响.福克纳早期作品《喧哗与骚动》、《我弥留之际》、《圣殿》和《八月之光》中带有明显的自然主义倾向,体现着诸多自然主义的主题.如它们通过作品标题及人物结局体现的悲剧性观点,通过众多人物命运体现的决定论倾向,作品中渗透着"适者生存"思想,反映着暴力、死亡、恐怖等等主题.福克纳作品中的自然主义倾向自有其源头,他明显受其成长经历的影响,也颇受英法书籍及医学书籍熏陶.但是,作为一个伟大的现代派作家,他又远远超越了自然主义的局限,体现了他个性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福克纳的创作历程及其代表作《熊》和《老人》,证明福氏不仅是描写失败、背叛和死亡的大师,更是寻求人性回归的圣者。由揭露恶到弘扬善,福氏写出了自己的“现代启示录”。  相似文献   

12.
尽管福克纳重点关注的是内战和旧南方,但他作品的历史背景主要是处于20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的新南方时期。福克纳作品中充斥着大量与这一时期相关的建筑物景观描写。本文主要借助物质文化的理论视角着重考察福克纳作品中新南方时期农业文化的五种建筑物景观书写,以期证明福克纳深知因社会变革而过时的物品可以通过记录到文本之中这一特殊的方式保存下来。  相似文献   

13.
福克纳对大自然十分迷恋,他把自己的狩猎经验写进了作品《古老的部族》、《熊》和《三角洲之歌》中,人称“大森林三部曲”。这三部作品在表现福克纳对大森林的感情的同时,也不乏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其中着重描绘了人类文明对自然的破坏,强烈批判了它的毁灭性和邪恶性,呼吁人们尊重热爱自然,同自然和解,形成了回归自然、返朴归真的思想。他对自然价值的认同和崇尚和现代生态学所倡议的基本立场是不谋而合的。在人类面临环境恶化和生态危机的今天,从生态批评的角度来研究福克纳的自然观,无疑会增进对福克纳的研究,也将对人类如何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有着极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梳理福克纳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分析出福克纳并不是单纯意义上的"厌女主义者",而是对女性存在着一种敬与畏的复杂情感。对于继承了传统美德的女性,福克纳表现出了深深的敬仰,而对于那些背离传统、反抗传统的女性,他却表现出了恐惧厌恶之情。  相似文献   

15.
《我弥留之际》中福克纳呈现了一个荒诞的世界里现代畸零人病态扭曲的心灵和现代家庭逐渐消亡的亲情。小说自出版以来广受好评,批评家们亦从多个方面对文本进行阐释。然而,作为一位实验主义先驱,福克纳在该小说中彰显和延伸荒诞感的艺术手法却鲜少有人关注。该文旨在从小说语言和写作手法所传递的荒诞感出发,深入分析其荒诞艺术及效果,意图为荒诞文学及福克纳作品研究提供新的理解思路。  相似文献   

16.
福克纳是美国文学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作家之一。本文简单介绍了国内外对福克纳作品的研究现状,其后重点对福克纳的作品特点进行了深入分析,并结合自身教学实际总结了福克纳经典作品对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小说《熊》是进行揭露和技巧实验的复杂之作。福克纳与众不同的时间哲学显示出过去、现在、未来不可分割的特征;他的意识流手法更多地渗入了作家的参与,呈现出厚重的历史感;他的多重视角叙述加强了故事的立体性、整体感;变异时空的结构表现了作家对整个南方历史的思索。  相似文献   

18.
韩松落 《大学生》2014,(17):67-67
正科恩兄弟的《大地惊雷》,让我想起福克纳的小说《熊》。小说里,少年艾萨克跟随老猎人们,去大森林里追捕一只巨熊,福克纳开宗明义地说明了这只熊的意义:"在那片土地上,这只老熊却享有盛名,在这荒野里飞跑的甚至都不是一只会死的野兽,而是一个从已逝的古老年代里残留下来的顽强不屈、无法征服的时代错误的产物,是旧时荒蛮生活的一个幻影,一个缩影与神话的典型。"它是一个幽暗而庞大的存在,人们每年一次的追捕,更像是一次拜会,甚或一个仪式,它让少年成长,让土地滋  相似文献   

19.
从生态批评的视角解读福克纳的经典小说《熊》,故事中的老熊是森林之神,它和山姆都是荒野的守护者,他们的荒野精神体现着人与自然的原始关系,这深深地影响着主人公艾萨克的成长,他们的死亡却又折射了人类对大自然的强取豪夺,同时也控诉了资本主义工业文明是造成自然毁灭的罪恶根源。主人公最后对荒野之路的选择是福克纳对生态危机和人类残暴行为的反思,更是对建立新的生态伦理秩序以及应对生态危机的可行性探索。  相似文献   

20.
福克纳将《熊》作为一个现代实验室,使殖民地思想中的"另外化"与欧洲现代时间与历史时间相关联,将历史的记忆糅合浣熊皮英雄、基督教和杰斐逊民主的神话,试图构建一个与基督教"伊甸园"相似的理想乐园,以救赎人类自纪元时代继承并延续至美国奴隶制度的"原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