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多种调研表明:当代大学生对语言文字规范化的重要性有一定认识,但缺乏重视;语言文字规范化能力偏低,但对自身评估过高;对具体的语言文字规范知识缺乏明确了解;对提高语言文字规范能力有所期待,但需要具体引导。相关课程设计和专业教学内容的缺位等,是导致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有必要将抽象的"语言能力"落实到具体的"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上,加强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课程建设与汉字应用技能训练,提高汉字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2.
有一句谜语这样说:“不是蜜,但是可以粘住一切.”它的谜底是:“语言”.写作能力,从本质上说就是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的能力.一个写作者,只有下苦功学习语言文字,通过写作实践增强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才能得心应手地驾驭语言文字,使语言文字为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服务.本文试对写作者的语言运用能力及有关的问题作一些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3.
著名语言教育家吕叔湘先生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郭沫若也曾指出:"语感的培养,在儿童时代的教育很重要。"语感是指人们对语言文字正确、敏锐的感受力,是理解一切语言文字的基础,也是人们直觉地感受、领悟、把握语言文字的能力。培  相似文献   

4.
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是母语能力的基础与核心。大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培养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价值。池州学院大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及其培养目前均处于较低的水平,要扭转这种局面,就应对大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培养进行改革。根据池州学院的实际情况,改革的路径有五条:1.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的设计;2.课程结构安排;3.教学方法体系;4.校园语言文字环境建设;5.考核与评价制度。  相似文献   

5.
正语文课程标准在"前言"中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品味语言,是培养学生语用能力的途径之一。何谓"品味"?就是细细地体味语言文字中的意蕴,就是对文章语言的细心揣摩与辨析,品出语言文字的内涵,品出语言文字的味道,感受语言文字的宽度与深度,从而提升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沙漠中的绿洲》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八册的一篇课文,主要讲了"我"去阿联酋访问,了解到阿联酋人民花了巨大的代价培植花草树木,并精心侍弄着这些花草树木,让  相似文献   

6.
丁巧英 《新教师》2019,(8):56-57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应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有以下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7.
我一直以为:语文教学的独当之任是发展学生的言语智能,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既要正确地理解语言文字蕴含的思想感情,更要准确地理解语言文字的表达形式及其内在规律。因此,阅读教学要努力实现三个转变:  相似文献   

8.
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敏锐的感觉,这是语文学科有别于其它学科的一种独特能力。据研究,这种能力大致由以下几个因素构成:第一,在感知描述性的语言文字时,能准确而迅速的在脑子里呈现有关的表象,并进行必要的联想、想象活动;第二,阅读具有感情色彩的语言文字时,能迅速引起感情上的共鸣;第三,能深刻体会语言文字表达的本质意义;第四,能体味语言文字的美;第五,凭借直觉,对语言文字的正误、优劣,有较强的辨析能力。  相似文献   

9.
语言文字能力是当代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之一,是其他职业能力的基础。然而,高职院校尤其是理工科高职院校学生语言文字能力现状令人担忧。高职院校应明确语言文字能力在学校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从学生职业发展的角度,建立科学有效的语言文字培养体系,多层次多维度共同努力,提升学生语言文字水平。  相似文献   

10.
文章首先基于抽样调查简述高职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培养现状,其次分析高职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测评标准,最后从几个方面探讨高职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测评方法.要基于职业能力要求完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测评体系,构建集知识、技能、实践为一体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测评模型,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测评模式,同时组建高职院校内...  相似文献   

11.
浅谈品味语言文字的有效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品味语言文字的重要性 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生提出了品味语言文字的要求.为什么要品味语言文字呢?语文课程标准中已明确地说明:"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2.
语感是人们对于语言文字直觉地感知、领悟和把握的能力.叶圣陶说:"语言文字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于语文的敏锐的感觉."吕叔湘也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由此可见,语文教学如果注重了学生语感能力的训练,也就使语言文字训练落到了实处.  相似文献   

13.
一、培养学生的语感是语言教学的主要任务语感是语文学科有别于其它学科的一种特殊能力,这种能力大致由以下几个要素构成:第一,通过直觉对语言文字的辨析能力;第二,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感知,在头脑中呈现有关表象,并根据这种表象进行联想、想象的能力;第三,阅读语言文字时,能快速引起感情上的共鸣的能力:第四,能深刻理解语言文字的本质意义、隐含意义,并能品赏语言美的能力;第五,准确、通畅地使用语言的能力。如果一个学生具有以上五种能力,我们便可以肯定他具备较强的语感。由此可见,语感能力是一个人是否具有较高语文水平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4.
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能够反映出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和一个群体的文化程度,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不容乐观,为了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本文在分析当前高职院校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培养高职院校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以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少数民族教师为研究对象,从少数民族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水平、教学能力以及教学水平提升三个维度对少数民族教师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能力进行调查分析,分析了影响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能力提升的因素,并提出了提升少数民族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能力的措施。具体而言,应对少数民族教师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同时增强其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能力的内生动力,为他们创设良好的语言文字环境和语言能力提升氛围,加强少数民族教师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建立长效帮扶与跟踪服务机制等。  相似文献   

16.
黄成沐 《教师》2014,(21):39-40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学生学习文本,最终的目的是"学以致用",学会运用语言文字。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就应当致力于在"品味"和"实践"上下工夫。"品味表达"与"实践运用"是阅读教学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根本形式。"品味表达,是为了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实践表达,便是直接的语言文字运用。"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阅读课在初中语文学科中占的课时最多,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符合学生的阅读心理过程与身心发展规律,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将读与写结合起来,以读促写,以写促读,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18.
<正>一、设计依据语文课程是一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语言实践活动,积累言语经验,培养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学习任务群4指出:培养学生丰富语言积累、梳理语言现象的习惯,观察、探索语言文字现象,发现语言文字运用问题的过程中,自主积累语文知识,探究语言文字规律,增强语言文字运用的敏感性,提高探究、发现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堂教学的实质是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发展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要理解语言文字训练的内涵,采取语言文字训练的有效方法,切实提高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赵迎阳 《阅读与鉴赏》2009,(9):51-52,50
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听说读写的训练。多角度、多层面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并在实践中加以提升,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