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语文素养”是指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其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情感、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不只是普高语文教学的目标和要求,同样也是职高语文教学的目标和要求。  相似文献   

2.
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一个人的语文素养至少包括他的:语文能力、语言积累、语文知识、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认知能力、人文素养等.本文主要阐述了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3.
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一个人的语文素养至少包括:语文能力、语言积累、语文知识、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认知能力、人文素养等。本文主要阐述了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4.
语文素养是指以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为核心的一种综合素养,语文教师语文素养的高低决定着学生语文素养的高低。为了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教师应从更新观念、学习与磨练、以身作则、跨领域学习与研究这四个方面来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5.
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语文素养包括学生的语文能力、语言积累、语文知识、学习方法、学习习惯以及认知能力和人文素养。阅读教学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的关键,是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其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新课程标准》中语文素养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它绝不是一种纯粹的语言技能,而是一种综合的文明素养。语文素养直接影响学生的思维深度与广度。语文素养不仅表现为较强的阅读能力、作文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而且表现为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和一定的语言文化积淀。  相似文献   

7.
张妮 《成才之路》2010,(28):81-81
阅读和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能力、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而语文能力、语文素养的提升决非一朝一夕之功。如何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找到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8.
王萌 《教学随笔》2016,(8):23-23
小语文教学不应是以传授知识为主,也不应仅仅是培养本学科解题的能力,它应该是以语文素养为立意,旨在培养学生为适应社会和自身发展的一些基本能力,以培养和提升人的基本素养和品质的学科。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其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听、说、读、写)、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品德修养、审美情趣等。小学语文教师应转变教学思想,扎实课堂教学,延伸语文课堂,让语文素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落地生根。  相似文献   

9.
小语文教学不应是以传授知识为主,也不应仅仅是培养本学科解题的能力,它应该是以语文素养为立意,旨在培养学生为适应社会和自身发展的一些基本能力,以培养和提升人的基本素养和品质的学科。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其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听、说、读、写)、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品德修养、审美情趣等。小学语文教师应转变教学思想,扎实课堂教学,延伸语文课堂,让语文素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落地生根。  相似文献   

10.
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其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新课程标准》中语文素养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它绝不是一种纯粹的语言技能,而是一种综合的文明素养。语文素养直接影响学生的思维深度与广度。语文素养不仅表现为较强的阅读能力、作文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而且表现为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和一定的语言文化积淀。  相似文献   

11.
王帼凤 《考试周刊》2011,(10):67-69
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其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等。积累和语文素养有着密切的关系,是提高语文素养必备的条件之一。要让学生受到高尚情操和趣味的熏陶,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具有深厚的文化素养,教师必须不断让学生掌握积累的方法,喜欢积累,养成良好的积累习惯。  相似文献   

12.
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和人文素质等。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良好的写作能力是学生必备的基本素养,也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能提高学生的语言、情感表达能力,不断丰富其人文情怀。  相似文献   

13.
袁文丽 《考试周刊》2012,(39):38-38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制定,解决了素质教育所必须解决的具体问题,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以语文能力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文积累、思想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语文素养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语文素质,因此,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将是语文教师的不懈追求。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14.
沈肇景 《学语文》2010,(6):52-52
语文课程的目标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一个人的语文素养应该包括语文能力、语言积累、语文知识、学习方法以及人文素养等等。一般来说,语文学习可以归纳为两点:课内得法,课外受益。而无论是哪一点。都离不开记忆与思维。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三步论述语文能力基础这个问题:一、语文基础知识不能单独构成培养语文能力的基础。因为对基础工具性质的语文学科而言,语文基础知识与语文能力不具备必然的对应性。二、中学生语文能力的基础是语文素养结构,语文素养结构不仅包括语文理性知识,更包括语文具体材料的积累储备,还包括与语文学科综合性特点相适应的必要的社会生活经验与人生感受的积累。三、提高中学生语文能力首要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结构。为此,现在应从四个方面着手:(一)把语文课外阅读作为语文学习的必修课。(二)严格要求学生牢固地熟记规定量的语文具体材料。(三)坚持知行统一,学以致用的原则,鼓励学生勤于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积累社会生活经验,优化学生语文素养结构。(四)改革语文知识教学。  相似文献   

16.
陆义 《广西教育》2013,(26):32-33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那么,什么是语文素养呢?语文素养是指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它包括语文能力、语言积累、思想感情、思维品质、品德修养、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认识能力、人文素养等。语文素养作为语文综合能力的核心内容,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而中学阶段又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17.
陈爱华 《语文天地》2012,(22):13-14
新课程标准要求:要把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放在重要位置。"语文素养"是新课标提出的全新理念,是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语文学科应该致力于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素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应该致力于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那么,语文 素养是什么呢?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 养。一个人的语文素养至少包括他的语文能力、语言积累、语 文知识、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认知能力、人文素养等。语文教 学是培养小学生语文素养的主要途径,而语文课堂教学是语文 教学的主阵地,而在整个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发挥着至关重 要的作用,它是积累语文知识的保证,提高语文素养的最好途 径。那么,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素养,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 面来实践。  相似文献   

19.
周头云 《现代语文》2009,(5):103-104
巢宗祺先生在《谈谈“语文素养”》一文中,对语文素养的定义是:“语文素养,指学生平时在语文方面的修养,包括对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语言的积累、语感、思维,也包括一些语文能力,如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习作能力,另外还有品德修养、审美情趣等。”一个学生语文素养的高低决定着他的语文能力的强弱,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对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以及丰富学生的知识视野、搞好教师的语文教学等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怎样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有那些途径?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