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碎片化阅读是高中阶段学生在阅读当中存在的共性问题。碎片化阅读可以解决高中学生对碎片时间的利用,碎片知识的习得,碎片内容的涵养;带来的不良影响在于导致知识积累走向碎片,语文思维走向碎片,阅读过程走向碎片。在高中语文阅读当中通过对碎片化阅读内容进行整体建构,是解决阅读信息的表层化、随意化、零碎化的有效路径,是培养学生言语思维整体建构的主要方法,让高中语文阅读进入"以生为本"时代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2.
正这是一个无"微"不入的时代。正如弗里德曼所说:"世界变平了,从小缩成了微小。"微博的兴起,推动大众阅读和传播进入碎片化、瞬时性、扁平化状态,微传播、微政务、微支付、微电影和微视频共同构筑起中国新媒体发展的"微时代"景观。当媒体业态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微改造"时,伴随手机短消息、网文、口袋书、手机报、微博出现而兴起的"微阅读",亦在少儿群体中渐成趋势,并对其发展成长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
秋野 :陈村先生 ,很高兴能够采访到您 !我今天主要想和您聊聊阅读与写作这方面的话题 ,您看好吗 ?陈村 :好的。在我的中学时代极少课外阅读 ,课内也几乎没有什么阅读 ,课内只是读一些鲁迅作品、毛主席的文章 ,几乎全是政治读物。阅读不正常。那时候文学不讲文学性的角色 ,没有挑选的余地 ,即使有了些杂书也是朋友之间的交流 ,拿到什么就读什么。当时读了《李太白全集》 ,全文照抄 ,是向朋友借的 ,限时归还。那时不像现在 ,家里有很多书 ,书上有很多灰 ,那是不可能的。我读书多的时候是在中学以后 ,西方古典名著 ,罗曼·罗兰、托尔斯泰、卡夫…  相似文献   

4.
<正>物欲泛滥的碎片化时代,碎片信息的确唤醒了部分人重拾文字的想法,而正如窗花不可幽禁落霞,书籍的领会也不是星点碎片就能取代。碎片化阅读止步于引导,不能概括书籍本身的思想与灵魂。从前信息闭塞,对书籍的了解仅来源于师友推荐,周国平若是遇不见郭世英也许不会开启哲学的大门。而现在碎片化阅读也可以引导你发现兴趣所在,甚至智能搜索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升级,微博、微信、微小说、微电影等"微"产品将我们带入一个全新的"微时代"。在这个时代里,我们传统的阅读方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也因如此,对传统阅读的坚守就显得弥足珍贵。2013年4月,一场主题为"微时代的阅读"的讲坛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来自出版界、评论界、文学界的专家和普通读者,在这里对我们今天的阅读生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刘阳 《教师博览》2013,(8):54-55
<正>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升级,微博、微信、微小说、微电影等"微"产品将我们带入了一个全新的"微时代"。在这个时代里,我们传统的阅读方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也因如此,对传统阅读的坚守就显得弥足珍贵。4月23日,一场主题为"微时代的阅读"的讲坛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来自出版界、评论界、文学界的专家和普通读者,在这里对我们今天的阅读生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阅读新媒介层出不穷,碎片阅读成为了一种越来越普遍的阅读状态。这种以浅阅读、片段阅读、图像阅读为特点的碎片阅读现象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中学生身上,出现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基于此种情形,我们语文教师应该考虑从中学生文学鉴赏能力形成的角度入手,进行问题分析,寻找解决途径、达到优化碎片阅读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正>笔者在检查毕业班学生初读鲁迅《故乡》一文的预习作业时,赫然见到这样的句子:长胡子的杨二嫂,一看就不是好女人。讶然之余,笔者问其这么说的依据,居然是"我"回乡时杨二嫂的第一句话"哈,胡子都这么长了!",令人不由感叹学生阅读的走马观花。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特别是微博、微信、QQ等媒介的出现,人们进入了"微时代"。微时代,即以微博等作为传播媒介代表,以短小精  相似文献   

9.
正自人类进入书籍时代以来,经典书籍就是阅读的首选和重点,这本是常识。进入到网络时代以后,阅读的情况有了新变化,人们开始从经典阅读越来越向轻文化阅读或者浅文化阅读转变。诚然,网络时代不可逆转,社交媒体给人们的交流带来了革命式的便利。从早期的QQ、博客,到后来的微博、微信及社交网站等,总有  相似文献   

10.
学校经典阅读生态的建设与学校教育追求"美好生活"息息相关,更是新时代教师重要的文化使命。正视传统经典阅读生态遭遇被"互联网+"时代的习得性阅读习惯(移动化、交互化与碎片化)冲击的事实,新时代重建经典阅读生态,必须顺势而为,采取如下策略:以"精神漂流感"统摄移动式阅读;以"多元化邂逅"拓展交互式阅读;以"新形态经典"牵引碎片式阅读。  相似文献   

11.
正时下,流行微博,140个字,一事一议,言简意赅,嬉笑怒骂,俨然成体。用微博之体,述历史之事,借专家之笔,识大师之容。民国大师,蔚为大观,历史碎片,真实性情,一睹为快。  相似文献   

12.
读者关注并订阅(免费)《中学生阅读》(初中版)新浪微博"@中学生阅读初中版",即可获取免费的读写辅导服务。关注本刊新浪微博有两种方法:1.通过扫描二维码关注。先用手机注册(登录)自己的微博,点开二维码扫描工具,扫描本刊目录页的本刊微博二维码,加关注。2.通过搜索功能关注。先注册(登录)自己的微博,在"找人"搜索框中输入"中学生阅读初中版",搜出本刊微博,加关注。  相似文献   

13.
碎片化阅读是指在零碎的时间内进行零碎化的阅读,一般需要以移动终端设备为媒介,是互联网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碎片化阅读时代,人们可以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来获得碎片化的信息,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来完成阅读,也有着独特的优势。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这种碎片化阅读有效提升学生语文阅读能力,促进语文阅读教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当代大众文化已经进入"读图时代"。我们正面临着一个视觉文化时代,异彩纷呈的图像环绕着、簇拥着甚至时刻追逐着我们,从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家庭装修,到服装、美容和时尚,文化符号趋于图像化已是不争的事实。我们已逐渐步入到后影像阅读的"读图时代"——从时间转向空间,从深度转向平面,从整体转向碎片。在比尔·盖茨、乔布斯等天才人物的推动下,电  相似文献   

15.
<正>从我个人的观察来看,影响教师专业成长的或许有诸多因素,但主要因素是阅读。这不仅关乎教师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整体素养,而且直接影响教师的专业水平。就阅读形态来说,我想大概可以分为消遣性阅读、专业性阅读、超越性阅读。从广义上讲,这是一个全民消费阅读的时代,网络的兴起,以微信、微博为标志的消遣性阅读已经全面占据了生活的各个角落。我们的大脑中塞满了各种资讯,但唯独  相似文献   

16.
随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下称《课标》)的出炉,"非连续性文本"成为语文教育界高度关注的词语。要想实现非连续性文本的教学价值,必须遵循应用性、准确性、渐进性、规律性原则。一、顺应时代旋律,突现文本的应用性当今是信息爆炸时代,大量信息以碎片方式出现在人们面前,需要人们选择性阅读、快节奏阅读、跳跃性阅读、海量性阅读。江苏省教研员李亮说:"‘非连续性文本’的引入则赋予了修订后的‘课标’以时代的气  相似文献   

17.
“存在的便是合理的”,微博从上线之日起便注定引发网络媒体的新一轮转型:微博诞生,冲破传统整合思维,掀起互联网碎片革命。如果失去微博,社会能否抵御由此引发的网络世界2012?  相似文献   

18.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给教育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与生机。把握时代的新特点,利用新技术、新手段,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组建"学习朋友圈"在高中语文阅读与写作活动中的应用。在阅读方面,有利于完成整本书阅读与研讨活动和充分利用碎片时间阅读;在写作方面,有利于点燃学生写作的热情和提高作文批改与点评的实效性。实践证明,"学习朋友圈"在高中语文阅读与写作活动中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微博,在中国已经成为了近一半网民最重要的互联网应用。微博独特的裂变式传播模式大大加快了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广度,但是每个节点上的信息都被局限在一定的字数范围内,这就导致了微博传播的“碎片化”特征。微博的“碎片化”传播不仅意味着事实性信息的碎片化,而且还体现为观点性信息的碎片化,导致观点的分裂性和异质性。因此,有效整理微博信息就成为了这些“碎片”的价值实现路径。“短、平、快”的碎片化传播,提高了微博选择的概率,使微博成为当下最活跃、最有力的传播媒介;同时,碎片信息的有效拼贴也有利于传播叙事的立体化与系统性。当然,微博碎片化的传播方式也加速了语言和思维的碎片化。  相似文献   

20.
"后现代阅读"就是借助先进的新媒体和数字化技术进行阅读的方式。数字化的"后现代阅读"已成为21世纪文化浪潮中的先锋。"后现代阅读"的范式主要包括网络阅读、微博阅读、手机阅读和电子阅读器阅读等形式。基于"后现代阅读"范式,当下的文学教育应与时俱进,采用全新的教育机制与策略,建构适应"后现代阅读"时代的文学教育新理念,探讨契合"后现代阅读"的文学教育新模式,以便积极应对"后现代阅读"时代给文学教育带来的新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