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采访时间:2021年9月采访地点:线上网络采访记录及文字整理: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博士研究生任小奇问:孟老师您好,感谢您接受此次访谈!您是德国史研究的专家,请问您是如何走上德国史研究之路的呢?可以先介绍一下您的求学经历吗?答:好的。很早我就对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过那时并没有想到会读历史学专业。当我获得保送华东师范大学的资格时,  相似文献   

2.
<正>采访时间:2021年12月采访地点:线上采访记录及文字整理:《历史教学》编辑部编辑豆艳荣问:章老师,您好!在很多大学生还懵懵懂懂、不知何为历史学研究路径的时候,您在本科阶段就已开始撰写并公开发表学术研究论文了。请问您是如何快速地适应并走上史学研究之路的呢?  相似文献   

3.
笔者:王老,您能给我们谈一下您青年时代的求学经历吗?王:我是福建福州人,1923年出生。我的家庭很普通,我三岁时父亲就去世了,我由叔叔养大。叔叔在国民党海军工作,叫王致光。1936年,我考上马尾海军学校。这个学校是清朝左宗棠在“甲午之战”前二十几年就...  相似文献   

4.
<正>■:南先生,非常高兴有机会采访您。我们知道,您在1961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南开大学,请您谈一下您是如何选择历史学作为您的专业的?并请略谈一下您大学期间的求学经历。●:高考中取得了理想的成绩,俄语离满分只  相似文献   

5.
徐丽遇:说到中考,我们的家长和考生们总会有各种各样的纠结,考试成绩怎么样?到底能够选择一所什么样的学校?那么,就目前来讲,上海学生在高中阶段的求学途径究竟有哪些?  相似文献   

6.
正采访时间:2021年1月采访地点:东北师范大学采访记录及文字整理:《历史教学》编辑部编辑王向阳问:梁老师您好!感谢您接受《历史教学》编辑部的采访。您在本、硕、博求学阶段跨了两个学科三个研究领域,令人钦佩!请您谈谈为什么最终选择了历史研究这条道路?跨学科的求学经历对您的研究有什么影响呢?  相似文献   

7.
正采访时间:2020年11月采访地点:暨南大学采访记录及文字整理:暨南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杨蒙问:李老师您好!很高兴您能接受此次访谈。请问,您是如何走上历史研习这条道路的?可以跟我们分享您的求学经历吗?答:跟大多数历史学者不一样,我不是通过高考录取和院校专业填报这条途径走上历史研习之路的。我出生在晋东南的一个小山村,  相似文献   

8.
杜鲁门当选总统后不久,美联社记者采访了杜鲁门的母亲,他问总统母亲:“请问您的儿子在哪里?我希望能采访他。”母亲说:“请问您要采访哪一位?我有两个儿子,如果是做总统的那个,那么他在白宫;如果是种土豆的那个,那么他现在就在地里挖土豆。”记者惊愕地问道:“您的儿子一个做了总统,另一个却在种土豆,您有什么想法?”总统母亲平静地...  相似文献   

9.
正采访时间:2019年10月采访地点:厦门大学图书馆采访记录及文字整理:厦门大学历史系博士生王宇谦问:钞老师,您好!感谢您百忙中接受采访。首先想请您谈谈求学经历,您是如何走上史学研究道路的?答:我的中学阶段是在家乡陕西省渭南市的瑞泉中学度过的,这是一所位于渭南老城的省级重点中学。那个年代的物质条件十分匮乏,需要每周背着馒头上学,现在仍清楚记得,一周6天在  相似文献   

10.
中国德育:黄局长您好!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我们知道您有多年在中小学当老师和校长的经验,能否结合您从学校到行政部门的经验,谈谈您个人对当前中小学德育现状的认识?当前德育工作中存在哪些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上课、考试,都是学生耳熟能详的学习场景,但美国的高中如何上课?复旦附中4名赴美国交流一年的学生讲述了在美国的求学经历。好玩、好看、好吃的“三好”课堂,大考小考无人监考的考试制度,学术型的探究课程……不同的教育模式让他们备感新鲜。  相似文献   

12.
正采访时间:2019年12月采访地点:清华大学历史系采访记录及文字整理:清华大学历史系博士研究生吴羚靖问:您通过多年的探索、积累,在2016年策划、主持了国家社科重大项目"环境史及其对史学的创新研究"。您能介绍一下这个项目的策划、研究的目标以及目前的研究进展吗?答:2018年,这个项目顺利通过中期检查,并得到了进一步的资助。这一次的资助主要是用来研发环境史数据库的,我们已经与清华大学统计  相似文献   

13.
茶馆闲聊     
《甘肃教育》2010,(9):32-32
本期话题:"重庆今秋启动高中新课改,修马桶、换灯泡列入会考内容——您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版主:水晶下期话题:①重庆一中学校长当着上千人的面给母亲下跪洗脚。——您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②牺牲公平的教育也一定会牺牲效率。  相似文献   

14.
万祎 《留学生》2009,(5):37-39
《留学生》:请谈谈您的个人经历,您如何看待留学对一个人的影响? 葛甘楠:从我个人来讲.我有两次当国际留学生的经验.我父母是保加利亚人.1985年.我随他们到新西兰念高中.直至大学,那时候,我其实就是在新西兰的留学生。  相似文献   

15.
刘奔海 《河北教育》2006,(10):48-48
转眼,离开您已经二十多年了,您还记得我吗?我是您的学生刘奔海:二十多年来,求学、工作、奔波!我一直没有再去看过您,您身体可好?前几天听一位小学同学谈起您,说您还在三尺讲台上辛勤地耕耘,我突然想给您写一封信,表达我的思念和敬意。  相似文献   

16.
在草长鸢飞的四月,我来到“水木清华”的清华大学。走进校园,迎面走来一清纯女孩,她看我东瞧西看,就问:“请问老师,您在干嘛?” “我要到教研楼采访”我说。 “噢,您是记者!哪家报刊的?能告诉我吗?” “我是中国职工教育杂志社的,您是?” “老师,您帮我个忙行吗?” “什么事?你说说看。” 我俩漫步走在校园的林荫小路上。她落落大方地对我侃侃而谈: 我叫梦桐,是大三的学生。去年一个夏日的夜晚,我骑车回家,走到世纪坛后路,遇到两个骑自行车的男人,路上空空的,只我们三人,我惶惶恐恐,紧紧张张地飞奔着。 两个男人大…  相似文献   

17.
<正>采访时间:2019年6月采访地点:南开大学历史学院问:余老师,谢谢您接受采访。您在冯尔康先生的指导下完成了硕士、博士论文,冯先生是如何引导您进行研究,您又是如何进入医疗史研究领域的呢?答:在读大学的时候,我比较早就对民众的生  相似文献   

18.
日前,记者来到南县,就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相关话题采访了该县县委副书记、县长张运和。 记者:作为一个经济比较落后的湖区县,近几年南县教育的发展令人瞩目。您如何看待南县的教育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19.
正采访时间:2021年4月采访地点:南京大学采访记录及文字整理: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研究生茆静问:马老师您好!很高兴您能接受此次访谈。能请您分享一下求学经历吗?您的历史研究之路是如何开始的?答:小学时我没读过什么书,整天忙于没完没了的农活,经常逃课去打柴割猪草。家中本来有不少书,但后来大部分被造反派烧掉了,只留下《毛主席语录》《毛主席诗词》《星火燎原》《赤脚医生手册》《东方红》等。  相似文献   

20.
记者:据我们了解,自您任市教育局局长以来,就一直力主推进学校文化建设,您对此有着怎样的理解?诸戈文:学校文化建设是我市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措施。常德是一方重教热土,教育基础一直较好。早在2002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