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教育的落后 ,首先是教育理念、教育思想的落后。研究现代教育的内在矛盾和发展趋势不仅是教育科学发展的需要 ,而且是教育变革的理论前提 ,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一、个性教育与共性教育的矛盾是现代教育的根本矛盾  现代教育是为适应现代社会和人类文明进步发展的要求 ,适应传播和创造科学文化知识的要求 ;适应生活方式现代化和人的身心发展的需求而逐步发展完善起来的新的教育模式和观念体系的复合体。现代教育是在继承古代教育优良传统的基础上 ,在近代产生 ,在现代发展完善起来的崭新教育。现代教育的内在矛盾是教育思维和价值观层次的…  相似文献   

2.
教育本质问题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过程中所要面临的首要问题,对教育本质的不同认识,决定了不同时期的教育体制、教育发展方向,影响不同时期的社会意识形态。随着发展,现行教育体制弊端逐渐显现,因此重新认识教育本质、转变教育观念是必要的,更是急需的。从三个教育案例探讨其背后的教育本质得出:教育本质的标准不是唯一的,是变化的历史唯物的;对人的本质的认识有助于理解教育本质;研究教育本质发展的量变轨迹意义重大;设置教育目的本身即含功利性。  相似文献   

3.
对于个体而言,教育的均衡将保证其科学技能和人格培养的完善结合。对于不同的国家、区域而言,价值观、历史文化继承的不同,导致对待事物的观点、策略的不同。现在,教育的两种不均衡已产生了某种潜在的危机。  相似文献   

4.
本文认为教育就是教育,无所谓产业与非产业,非此即使的研究是一种走入误区的研究。我们应整体地、辨证地、全面地认识教育,积极发挥教育的整体功能。  相似文献   

5.
不容忽视的“挫折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挫折,是指人们在追求某种目标的活动过程中,由于遇到干扰、障碍,遭受到损失或失败,致使目标、目的不能实现时所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和情绪反应。  挫折普遍存在,任何人都无法避免。挫折也具有偶然性,即挫折随时可能产生,难以预料。  纵观古今中外名人的人生道路,不难发现,他们无一不是从挫折与坎坷中成长起来的。因此,认识挫折、战胜挫折,是任何一个成功人士必备的心理素质。一、“挫折教育”的必要性  人们常说:“失败是成功之母”,“挫折孕育着成功”。挫折能够增长人的聪明才智,激发人的进取精神,磨砺人的意志。人在…  相似文献   

6.
7.
网络化教育的几点深层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网络化教育是一种个性化的、价值观念与功能多元化的、更具公平性的教育,它将带来教育制度与组织的深层变革。  相似文献   

8.
高职通识教育旨在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和自我发展潜力的职业人,通过职业(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的共同作用,使受教育者具备扎实的职业素质和相应的社会文化素质。实施通识教育可采取以下途径和方法:明晰目标与理念,建立通识教育的管理体系;从院校实际出发,构建具有少而精、综合性、渗透性,适宜高职教育的通识课程体系;建立多样化的教学实践活动体系;改革考核内容与方法,设立科学的通识教育课程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9.
"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重大转型,转变教育发展方式将成为教育"十二五"规划的主线。本文从教育的目标、任务、驱动力、体制等方面,从宏观视角分析,运用定性定量方法,对转变教育发展方式进行了研究和讨论,认为"十二五"时期我国教育应追求大国办强教育,提高质量、公平和适应性,全民教育驱动,完善制度体系和提高全社会教育总投入等等。  相似文献   

10.
洋务教育与中国教育的近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洋务教育是洋务运动的重要内容,它由兴办外国语学堂、学习外国语言文字为开端,而后发展到创办新式实业学堂,学习外国先进科技、军事技术,再到派人出国留学,以便更直接、更迅速地掌握先进技术.洋务教育事业的兴办,首次改革了中国传统的教育体制,培养了一批新型人才,客观上为中国传统教育向近代新式教育的转化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