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话剧通史》(葛一虹主编、左莱副主编,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是第一部系统的中国话剧史专著,它一出版,就被学术界誉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拓荒之作。《通史》把话剧艺术的发展放到整个  相似文献   

2.
出版界同人对张静庐的七卷八册的《中国近代出版史料》是非常熟悉的。由于仅仅收录近现代,读者更感不能满足。编纂一部丰富些的通史性质的《中国出版史料》,是我国出版界许多同志期待很久的愿望。  相似文献   

3.
《新闻世界》2009,(4):128-128
【内容介绍】《中国出版通史》以大出版的视野,涵盖了各个历史时期出版业概貌、出版管理机构及制度、出版人物、重要出版物等等。不仅反映出编辑、印刷、管理、发行、版权及书籍装帧等图书出版活动的各个环节及其之间的相互联系.  相似文献   

4.
1998年末 ,集中国印刷源流之大成的《中华印刷通史》(以下简称《通史》)的繁体字本在台北出版了。《中华印刷通史》的编纂和出版凝聚着海峡两岸众多印刷出版同仁的心血 ,是海峡两岸出版印刷同仁合作的结晶。一编纂《中华印刷通史》(当时称《中国印刷史》)的动议 ,始于80年代中期。1988年初 ,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李兴才教授率团来京 ,笔者与李先生面晤并讨论了印刷史问题 ,彼此在“应从科技史角度研究和著述印刷史”等方面达成共识。为尔后用“大印刷史观”研究和著述印刷史奠定了理论基础。1993年12月 ,在中国印刷博物馆奠…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和近现代两部出版史是中国书籍出版社的重点选题,是国家“九五”重点图书规划项目,又是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的重点科研课题。为进一步推动《中国古代出版通史》的编纂工作,中国古代出版通史座谈会不久前在山东济南召开,来自8省市的17位代表出席会议。会议对编纂《中国古代出版通史》的意义、指导思想、框架、组织机构和措施以及对《中国古代出版通史》的学科定位等进行了讨论,认为应从出版角度来审视出版史。古代出版事业是很复杂的现象,要立足于事业发展、社会发展,实事求是地分析研究出版史的内涵和外延。《中国古代出版通史》应全面系统地介绍中国出版事业的发展历程,反映古代出版事业的源流、演变和发展脉络,探讨古代出版事业  相似文献   

6.
叶再生著《中国近代现代出版通史》(1~4卷)系国家九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系统论述自清末至新中国成立前的出版历史,填补了出版史著述在这方面的空白。为华文世界第一部中国近代现代出版通史著作。本书资料丰富,观点鲜明,信息密集,有许多新的研究成果和鲜为人知的史实。本文系作者重写稿,并补充了最新发现的新史料和新内容,我们发表在这里,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一个由澳大利亚图书史专家组成的小组自1993年起开始实施一批有关澳大利亚出版业专著的出版计划。这批著作的出版将是规模宏大的重点工程,涉及自欧洲殖民时期一直到目前整个澳大利亚印刷文化的研究,具体内容涵盖印刷、出版、图书销售、图书馆、阅读情况等,书中还将特别阐述儿童文学、年鉴、名录、音乐作品及教科书等的出版;其他出版业的相关行业也将有所介绍。 这批著作共有三部: 1.《澳大利亚图书史》,计划2001年出版; 2.《澳大利亚图书辞典》,计划2004年出版; 3.《澳大利亚报刊史辞典》,计划2006年出版。  相似文献   

8.
1999—2000年,编辑学界有几件值得注意的事:按时间先后,中国编辑学会筹备创刊《中国编辑》(河北教育出版社承办,邮局发行),10卷本《中国出版史料》辑注工作起动(山东教育出版社、湖北教育出版社联合出版),《出版史料》新刊创刊(开明出版社出版,自办发行),国家“十五”重点图书、社科基金项目8卷本《中国出版通史》(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主持)起动。至今《中国编辑》已出版4期;《出版史料》已出版6期;《中国出版史料》已出版5卷,其余5卷不日即可出版;《中国出版通史》已有3卷交稿。热气腾腾,可以说是乔木同志建议开展编辑学研究20年以来,预示着…  相似文献   

9.
由中国书籍出版社2008年出版的《中国出版通史》,共9个分册,作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总体来说是一部有价值的大部头著作。美中不足的是,该书第8册《民国卷》,对民国时期(1912年1月-1949年9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进步出版业历史有重大遗漏。对众多出版人为传播新文化而抛头颅、洒热血所付出的惨重牺牲,只字不提。进步出版业和出版界先烈,  相似文献   

10.
《中国出版通史》是一部意义重大的出版史专著,其学术价值主要表现在详细地勾画了长达三千年出版历程,梳理了少数民族文字的出版脉络,推进了学科建设,并体现出尊重史学规范、把握时代风貌等特点。  相似文献   

11.
作为国内第一部研究中国近现代教育实验的专著,《中国近现代教育实验史》出版后受到了教育界学者专家的肯定,引起了广大教育实验研究工作者  相似文献   

12.
《出版文化史论》(以下简称《史论》)是章宏伟新近结集出版的出版史论文集,分上下两编,上编研究中国古代出版史,下编研究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出版活动。 本书虽然是单篇论文的结集,却有统一的构思和体例,并不使人感到零散杂乱。例如:上编关于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和两宋出版业的四篇考述,都包括社会概况、图书政策、图书形态或形制、编校活动、出版物、图书贸易等方面的内容(隋唐五代和两宋增加“刻书事业”),已涵盖构成出版活动的编辑、复制、发行三要素,颇符合现代比较公认的出版定义。上编还有《论毛晋》、《中国古代编辑发展历程》和《雕版印刷术起源问题》三篇论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元、明、清出版业和古代出版技术的发展概况。读者从上编收入的七篇论文中,可以了解中国古代出版业的发展全貌,上编也可以说是一部简明扼要的中国古代出版史。  相似文献   

13.
中国当代新闻史的缺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80、90年代 ,中国当代新闻史研究被提到日程上并掀起了小小的高潮 ,其标志是若干部专著的问世 ,如1992年新华出版社出版的方汉奇和陈业劭主编的《中国当代新闻事业史》、经济日报出版社出版的张涛著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史》 ,1993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方汉奇主编、宁树藩和陈业劭副主编的《中国新闻事业通史》(三卷 ) ,1997年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的“当代中国丛书”之一种的《当代中国的新闻事业》 (两卷 ) ,1998年新华出版社出版的白润生编著的《中国新闻通史纲要》等。这还不是全部 ,但相信这几部著…  相似文献   

14.
作者写的是民国出版史,心中装的是当今出版业,故行文中时时可见感慨之语,感悟之论。言外之意,会心人当能体会更多。《民国出版史》的写作基础应该是《中国出版通史》(民国卷)(中国书籍出版社2008年版),作者吴永贵曾是《中国出版通史》(民国卷)的主要  相似文献   

15.
一部由众多的广播电视史专家学者精心撰写的大型历史性图书《中国广播电视通史》历经十余年,终于在近日由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出版。《通史》系统梳理和剖析了自中国广播电视诞生伊始至2 0世纪末的成长历程,是迄今国内涉及最为全面、时间跨度最长的一部广播电视史学专著。在该书问世之日,笔者专门采访了《通史》主编,我国著名广播电视史学专家赵玉明教授,以探求其十年磨一剑,只为豁显历史真实的治史之道。范晓晶(以下简称“范”) :据我所知,《中国广播电视通史》是北京广播学院获得的第一个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今天面对它的结项,您最想说的是什…  相似文献   

16.
广东有悠久的出版历史。早在唐宋时期,广东已有官私刻书。迄至明清时期,广东的刻书业更臻鼎盛,名播全国。近代以来,随着西方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宗教的东渐和传播,现代印刷出版活动也由东南亚、港澳地区进入广东,是为中国现代出版业的发端。广东在中国出版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留下了丰富的出版史料。在中国革命的各个历史时期,广东总是中国革命宣传出版活动的突出地区,书报刊阵地的争夺也异常激烈。以《广东出版史志》辑刊为代表的一批史料编撰、整理成果,展现了广东地区的出版历史与成就,为大型史志著作的编写以及当今的出版实践提供了重要的资源。  相似文献   

17.
范军 《出版参考》2021,(11):33-35
出版通史的编纂与刊行,当以史料的整理和个案研究为基础.近现代出版史领域,大学出版史研究至今是薄弱环节.加强出版机构史尤其是我国大学出版社社史的编写,当引起学界和业界重视.近期刊行的《哈佛出版史》《厦门大学出版社社史(1985-2020)》都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中国近代现代出版通史》和《出版文化史论》的评介,着重阐述了中国出版史的起源和分期问题,提出中国出版丈化史分为刻写出版、印刷出版和电子出版三个阶段的观点,并指出,将出版文化的内容审选组合,编制成可供储存和传播的符号媒介,主要靠编辑出版活动。  相似文献   

19.
《新闻爱好者》2012,(18):55
胡正强,江苏省睢宁县人,新闻学博士,现为南京理工大学设计艺术与传媒学院新闻传播系教授,研究方向为新闻史论、媒介批评,先后在《新闻与传播研究》、《国际新闻界》、《现代传播》、《当代传播》、《江苏社会科学》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多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年鉴全文转载,出版《中国现代媒介批评研究》、《中国现代报刊活动家思想评传》专著两部,  相似文献   

20.
宋原放在《出版科学》1993年1期中撰文指出,自叶德辉的《书林清话》以来,系统地结集谈出版的书籍大约有200部左右。而其中亮出中国出版史专著的有四种,即《中国出版简史》(杨寿清著)、《中国出版史概要》(张奎著)、《中国出版史(辛亥革命以前部分)》(宋原放、李白坚著)、《中国出版简史》(吉少甫著)。从这四部书看,在总结历史经验,寻找出版规律成就方面并不理想。史料是研究工作的基础。前些年,有些学者急于求成,有重著述轻资料的倾向,不愿在史料上下功夫,这就难免随便抓个材料,胡编乱说,贻误读者。十多年来,已发现了不少新史料,也出版了不少史料书刊,但还有不少第一手材料有待进一步发掘。社会主义出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