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从本期开始,本栏目将通过采访联合国记者协会主席、美国合众社资深记者等一些境外高端媒体人士,从不同角度了解他们对中国媒体和对外传播现状的看法,他们是用什么角度、方法做好“软”的对外传播工作,希望这些专家的观点和经验能够为我们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点评:2005年6月,美国两个著名的调查机构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美国少数族裔的媒体受众高达5100万人,几乎相当于美国成年人口的四分之一。调查还发现,来自中国、韩国和越南的移民非常依赖于从本民族语言媒体获取信息,即使他们方便接受主流的英语媒体, 但他们还是喜欢本民族语种媒体提供的信息,他们需要靠本民族语种的媒体来表达他们的声音。这个调查结果让美国人大开眼界:原来在英语主流媒体之外,那些  相似文献   

3.
正要在法国讲好中国的故事,首先要了解法国人是如何认识中国的。法国民众对中国传统文化普遍持有强烈的好奇和一定程度的好感,但他们对现实中国则普遍印象甚为负面。因为在法国人认识当今中国的主要渠道——媒体、书籍和影视作品中,有关中国的信息基本上负面占据了主导地位。因此,如何对法国民众讲好中国故事,是一个挑战。如何通过影视作品来影响中国海外形象,不是本文之主题。但这是一个重要的主题①。负面影视作品对中国  相似文献   

4.
<正>2016年6月29日,美国独立性民间调查研究机构皮尤研究中心发布了关于中日形象互评——"敌对的邻居:中国vs日本"的调查报告。数据显示:86%的日本人对中国持负面看法,仅11%的日本民众对中国做出了正面评价。近年来各种民调机构的调查结果也表明,日本对中国的好感度持续走低,这一现象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5.
中国外宣期刊的受众群体主要是外国读者。这就提出一个问题,即外国读者的口味是怎样的?相信不少人看过20世纪30年代美国人埃德加·斯诺所撰写的《红星照耀中国》,也读过今天的美国人库恩写的《江泽民——他改变了中国》,我们试图从他们看中国的视角中,了解外国读者的需求。最终,我们发现那些曾被中国记者忽略的细节,那些不曾被中国记者提出的问题一一出现在他们的笔端。经了解,能经常有机会与中国记者同行,并不断亲自写稿的外国专家当属中国外文局各期刊社的专家为“最”。这些生活在中国的外国专家,一次次走到中国百姓的生活中去,将自己看到的原汁原味的东西传递给那些对中国感兴趣的海外读者。中国外文局近几年来组织了数十次外国专家采访团,赴中国各地采访,他们采写的稿件的确有新的视角,字里行间透着对发展中的中国的一份新奇,他们又将这份新奇传达给了更多的海外读者。本刊推出这组选题,就是要使我们的外宣工作者通过“外国专家‘写’中国”了解:中外媒体人之间,对同一个事物不同的表述,同一个过程不同的角度,以此进一步探讨新时期外宣工作“三贴近”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国有企业员工思想政治工作特点和现状 一是职工主体的知识性。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对象是广大工作者。包括科技工作者,他们的文化知识水平较高,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较强。因而思想比较活跃,对事物有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这些特点既是国有企业科技工作者思想政治工作的有利因素。也是一般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难以奏效的原因。因此,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着眼于人的发展和人的需要,全面提高工作者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7.
<正>美皮尤研究中心2015年6月发布的《均势报告》显示,仅38%的美国民众对中国持正面评价,全部被统计的39个国家对中国持正面评价的中位数为55%,这一统计数据直观显示了当前中国在美国民众眼中的消极印象,由于一系列原因,中国的发展道路、理念、制度、文化等常被美国媒体和民众误解、误读。那么,影响美国民众看待中国的因素有哪些?一、美对华偏见的原因分析(一)历史在塑造当今世界秩序方面,没有哪个国家像美国一样  相似文献   

8.
正从近两年西方一些调查机构发布的数据看,中国在全球民众当中的好感度呈稳步、小幅上升之势,对中国持正面和负面看法的人大体相当。因此,我们可以用两句话简要概括中国所面临的全球舆论态势:"大国崛起"与"挨骂"时代同时到来;全球民众对中国的看法可谓"喜忧参半、爱恨交加"。近年来,纪录片成为形塑我国国家形象的重要手段之一。《中华的故事》(The Story of China,以下简称《故事》)由英国广播公司(BBC)和美国公共电视网(PBS)  相似文献   

9.
作为改革开放后中国发生的一场大规模作战行动,对越自卫还击作战已成为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个热点时刻。对比分析中国《人民日报》与美国《纽约时报》在过去40年里的相关报道后发现,中国媒体侧重于建构"英雄记忆",而美国媒体则侧重于渲染所谓"红色中国的扩张"。中国集体记忆建构策略是基于多变而复杂的国际环境,以及中国国内经济发展需要的考量;美国的建构策略则大多依据美国与中国的国家关系,并最终旨在建构美国在全球范围内意识形态的主导性。美国媒体通过对国际议题的讨论,在世界范围内积极争夺国际话语权。美国媒体的态度几乎不受中美两国关系的影响,对于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也从未有过正面评价。  相似文献   

10.
海外书情     
《对外大传播》2020,(1):80-80
《权力、差异和平等:消除中美之间的误解与分歧》该书由全球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的荣誉退休高级合伙人彼得·沃克撰写。他曾80多次到访中国,与中国企业家、政府官员和普通民众进行了大量互动。作者以自己在中国的亲身经历为基础,从四个方面对如何增进中美关系发展进行了思考。首先,中国的实际情况与美国媒体上负面的中国形象有很大不同。作者指出,中国普通民众大多是开心并且充满干劲,他们很为自己的国家感到自豪。  相似文献   

11.
又是一年一度“两会”时,每到这个时候,普通民众会关注关系到国计民生的话题,中国媒体会捕捉、解读“两会”释放出的新信息以及反映社会变革的新气象,而外国媒体也会通过契机寻找新闻源,让他们本国的政府和民众了解中国政治生活的动态。  相似文献   

12.
从新闻传播史上来看,公益广告(PSA或public service advertisement)兴起于上世纪4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美国。为了加强对国内外民众的传播效果,美国政府成立了半官方性质的"战时广告委员会",专门制作以战争动员和宣扬美国价值观为主题的公益广告,通过各种印刷媒体和广播媒体向国内外受众传播美国的  相似文献   

13.
熊蕾 《对外大传播》2008,(11):25-26
2008年5月,我和美国爱奥瓦大学新闻传播系教授朱迪&#183;波罗鲍姆合作的一本书,在美国出版了,这就是关于中国新闻界变化的口述实录——《中国墨水:中国新闻界变脸》(China Ink:The Changing Face of Chinese Journalism)。我们采访了20位年龄在40岁以下的新闻记者,他们有的来自中央媒体,有的来自市场媒体。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传媒大学第二期"发展中国家国际传播硕士班"有来自非洲12个国家的17名学生,均为政府官员或媒体机构骨干,年龄在20-35岁之间。为了解中国媒体在当地的影响力、结合当地需求改善中国对非传播,笔者在他们毕业回国之前,对他们进行了访谈。非洲人接触国外媒体情况受访非洲学生普遍认为本国民众愿意使用各种媒介,接触最多的是广播电视,其次报纸,再次网络。互联网不够发达,年轻人接触网络多些;城市互联网发展迅速,农村则缓慢。经济相对发达国家网络普及率较高,经济落后  相似文献   

15.
中国西藏自治区一直是西方社会涉华舆论关注的热点话题,他们关注的重点往往偏重于宗教自由、民族压迫以及所谓人权等角度。受限于西方民众对西藏地区情况的信息源以及对中国政府和中国媒体的偏见,大部分西方民众不能对该地区实际情况形成正确认知,从而强化了其对中国民族政策和中国政府的偏见与刻板印象。在目前国内媒体在西藏形象对外传播中国际话语权较为弱势的背景下,通过影视作品向国际社会展现真实的藏区社会,成为西藏对外传播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6.
过去二十多年,以美国对中国的整体民意来论,基本保持在50%以上人群持有负面消极看法,而40%左右持有积极正面看法的框架中窄幅震荡。在这二十多年中,中美两国各自经历了数位领导人的执政统领,尝试了多种不同的双边关系定位,彼此之间的磨合冲撞也是持续不断。然而,在这样一个不断变换的大背景下,普通美国人并没怎么改变对于中国的认知和态度。这是为什么呢?总体来说,普通美国人对于中国的整体看法主要受制于五类核心要素和一种外在诱因。这五类核心要素分别是:政治意识形态、经济竞争态势、社会文化因素、宗教信仰因素、军事与地缘政治,外在诱因则是美国媒体对华报道的定式与偏见。  相似文献   

17.
印度尼西亚作为东南亚最大的经济体,是“一带一路”东盟地区的关键一环。印尼民间故事蕴含着印尼丰富的历史文化,可以真实地反映印尼的社会现状和印尼民众的生活状况。该文通过对在校大学生进行网络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印尼民间故事在中国传播的认识和看法,分析结果显示,印尼民间故事在中国的传播存在传播渠道单一、覆盖范围不广等问题,建议充分利用网络自媒体渠道、举行线下文化活动等改善传播情况。印尼民间故事的汉译和传播有助于人们更深入地了解印度尼西亚,从而更好地推进中国与印尼的文化交流,助力“一带一路”建设。  相似文献   

18.
近10年来,不少美国公民陆续来到我国领养了一批中国儿童,这些远渡重洋的中国孩子在美国生活得怎样?收养他们的家庭情况如何?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于去年应邀到美国考察访问。  相似文献   

19.
日本文化名人、中川美术馆馆长中川健造先生及夫人,应邀于2008年8月6日至11日来华出席北京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回国后,中川健造先生追忆奥运,先后接受了《读卖新闻》及日本多家媒体采访,把自己的亲身感受通过日本主流媒体传递给日本民众。其中,日本《读卖新闻》从8月28日起连续3天,以上、中、下的形式刊登了中川先生的文章《文化金牌——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亲历记》。中川健造先生的文章以"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是一块文化金牌"为主题,详细描述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盛况。文章说,开幕式展现了中国五千年的悠久文明,向世人展示了中国和平友好的国家形象。邀请中川健造夫妇来华观看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所取得的外宣效果是明显的。一个有影响的日本文化人在日本主流媒体上所作的客观介绍,展示了一个充满活力、蒸蒸日上的真实而生动的中国,让那些没能亲临开幕式现场或者不了解中国的普通日本民众加深了对北京奥运会以及中国的了解。这是我们外宣工作一直追求的目标,是国务院新闻办和外文局领导周密部署、相关接待单位辛勤工作所取得的可喜成果。这种让外国人亲历亲为、顺其自然、"眼见为实"的方法,对于今后利用外力的工作不无借鉴。现将日本《读卖新闻》连载的中川健造先生的文章译载如下,让我们一起来体味一个日本友人笔下的奥运开幕式。  相似文献   

20.
刘康 《对外大传播》2011,(10):38-39
《美国人眼中的中国实汪调研》让我们可以从美国人的视角看中国,以及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作用和角色,同时可以深层次地比对我们所宣传的“中国形象”和美国民众眼中的“中国形象”之间的异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