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问题的提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民以食为天,人类生存首先要解决吃饭问题,获得充足的营养是人类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最根本的权利.中国政府决定每年“世界粮食日”所在周作为全国“爱惜粮食、节约粮食”宣传周,目的是唤起公众注意粮食问题,鼓励我国人民发展粮食生产,上下支援农业生产,满足人们对粮食的需要.“有人必有土,有土必有财,有财必有用”,这体现了我们的祖先对宝贵土地的认识.耕地是土地的精华,它提供人类生活80%以上的热量和25%以上的蛋白质,人类88%的食物来自耕地.在农业生产中,耕地不仅是劳动力和其它生产资源的活动基地,而且直接参与产品的形成.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我国“九五”至2010年重大的战略,要求到2000年粮食总产量达到5000亿kg,耕地面积不少于13.95亿亩,这就要求长城内外大抓粮食生产,大江南北共管耕地资源.粮食与耕地都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它们之间的矛盾处理好坏,直接关系着我国到本世纪末能否实现小康,也将深刻影响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2.
正所谓"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如果说农业是一个国家最根本的产业,那么粮食则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之基础,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需品,更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物资。目前世界粮食危机日益严重,粮食供需矛盾不断突显,粮食安全问题威胁着各国人民。中国作为产粮大国,粮食基本实现了自给,但在新时期下依然面临严峻的粮食安全问题。只有了解粮食危机产生的原因、分析中国粮食问题面临的现状,才能直面挑战,灵活应对,切实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更好地促进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3.
粮食安全问题始终是关系到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一个永恒的主题。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放缓背景下如何继续强化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确保粮食安全,是必须破解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立足于新常态这个宏观背景,深入分析当前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对创新粮食安全的保障机制作一些探究,以期为"十三五"期间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粮食安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国民经济产业结构多元化,土地用途多元化,导致耕地日益减少;由于人口增加,社会对粮食的需求不断扩大,要求我们必须拥有一定数量的耕地(粮食安全保障的需要)。保护耕地,就是在生存与发展间寻求最佳平衡点。一、亟待建立耕地保护机制1.耕地的变动态势“民以食为天...  相似文献   

5.
湖北省当阳市地处鄂西山区向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带,农业人口32.8万,总耕地66万亩。近几年来,我市始终把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作为农村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行农科教结合,加大科教兴农的力度,农村经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1997年,全市粮食、棉花、油料总产达  相似文献   

6.
我国粮食生产利益补偿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以粮食直补为主体的粮食生产利益补偿机制,对稳定粮食生产、保护粮食安全和增加农民收入有着较大的促进作用;但也存在补贴额度较小、粮食最低收购价偏低、补贴标准不统一、行政成本过高等问题,而且没有考虑粮食主产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公共产品不足及其政府的积极性,同时,粮食补贴普惠制本身也有局限性。应加大粮食补贴力度、改变补贴方式、统一补贴发放标准、降低行政成本,适当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增加粮食主产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补贴。  相似文献   

7.
论农户行为模式转型与中国粮食安全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户行为模式是粮食供给体系借以建立的基础。在农户多行为模式的框架下,可以很好地分析市场化及农产品、要素价格变动对农户行为转型和粮食供给机制变更的影响,描述以传统农业市场的弱势均衡和专业化农业市场的非对称调节机制为核心的抑制粮食产业发展的机制系统,以及可能形成的粮食产业退化。价格、补贴政策具有很大局限性,确保粮食安全的关键是建立一个主力农户群体+定价权的产出体系。  相似文献   

8.
全球爆发的金融危机使世界粮食安全面临严峻挑战,粮食安全是关系到国家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问题,尤其是对于我国这样拥有13亿人口的农业大国来说,粮食安全显得更为重要。在新的国际和国内环境下,我们更要重视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探索解决我国现阶段粮食安全的新思路和新策略。  相似文献   

9.
农业是我国最基础也最重要的产业,为了让补贴政策更好的发挥促进中国农业发展的作用。本文通过探析中国农业补贴政策的演变、贡献、不足,在与其它国家对比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具体国情给出建议。研究结果显示:对农业进行补贴是各国通用的做法;我国农业补贴政策是连贯的,进入21世纪后补贴力度逐渐增大,现行的补贴政策对保障粮食安全、耕地安全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但还存在导向性、操作性不足等问题;与国外农业补贴相比在资金和体系完善上还有差距。未来,我们要从做好增量和变量这两个角度继续深化农业补贴政策的改革,让其更好地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全球爆发的金融危机使世界粮食安全面临严峻挑战,粮食安全是关系到国家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问题,尤其是对于我国这样拥有13亿人口的农业大国来说,粮食安全显得更为重要。在新的国际和国内环境下,我们更要重视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探索解决我国现阶段粮食安全的新思路和新策略。  相似文献   

11.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业发展速度加快,用占7%的耕地,解决了占世界22%人口的吃饭穿衣问题,令也界刮目相看,但要实现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二个战略目标,农业的压力还较大,农业已不仅是解决我国人口基本生存条件的基础,而且是保证和支持整个国民经济正常运转,持续和稳定发展的基础,但农业发展的唯一出路是在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①用现代化工业装备农业,打破小生产的自然农业局面;②  相似文献   

12.
我国盐碱土分布广泛,对盐碱土进行整理是增加耕地资源的重要手段,是土地整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确保粮食安全、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推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河北沧州盐碱地的现状及成因入手,进而提出中国现行的法律法规对盐碱地污染与防治规制的不足。在此基础上,对建立或完善我国的盐碱地污染与防治的法律法规进行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3.
将清代河南省粮食种植中夏粮和秋粮分开考量,传统农业区河南省以口粮为主的粮食生产在长时期内保持着优势地位,农民家庭根据生存理性合理地安排着种植结构。这种状况一直保持到清末,随着市场价格走高、交通运输改观、农业技术革新等因素的刺激,油料作物、烟叶、棉花等为代表的经济作物开始挤压口粮主食作物的种植,出现了真正的与粮争地。这同样是农家经济行为选择中的理性表现,也是中国工业化变迁过程中出现的主要现象之一。  相似文献   

14.
促成粮食主产区农户粮食生产亲环境行为是有效推进我国粮食安全、耕地生态循环发展的重要抓手。采用我国重要粮食主产区河南省种粮农户的调研数据,依据Lewin行为理论,设定“环境—刺激—反应—行为”的发生机制,利用Logit-ISM模型分析农户粮食生产的亲环境行为影响因素及其层次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年龄、环保制度、生态效益认知、亲环境宣传力度、亲友关系、村庄治理水平等是影响农户粮食生产亲环境行为发生显著因素。基于研究结果,从宣传引导、人才培养、政策体系等方面提出强化粮食生产新环境行为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根据研究区域的人口、粮食单产水平、复种指数、粮播比等指标,基于分析耕地需求量和耕地供给量,根据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确定2020年西双版纳州耕地和基本农田预测指标:2020年耕地保有量为17.89万公顷,基本农田面积为16.13万公顷。  相似文献   

16.
撂荒、弃耕、退耕还林与休耕转换机制谋划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撂荒、弃耕一直困扰着我国耕地红线和粮食安全,而土地过度开发引起的地力下降、环境破坏是不争的事实;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前提下,休耕是把撂荒、弃耕以及二调新增的耕地与退耕还林、土地整治有机结合的有效方式,可恢复地力、修复环境。应继承我国休耕的优秀传统,并借鉴欧美休耕的先进经验,建立计划和市场有机结合的撂荒、弃耕、闲置、退耕还林、二调新增耕地与休耕转换的有效机制:运用计划手段把休耕纳入国土规划,并把撂荒、弃耕、闲置、退耕还林、二调新增耕地纳入休耕计划;运用退耕还林等休耕补偿和撂荒、弃耕、闲置赔偿以及土地收回等市场手段,把休耕市场化。  相似文献   

17.
粮食贸易所隐含的虚拟资源流动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提出的,除供需配置和流域配置之外的另一种重要的粮食和农业资源配置形式。本文借鉴“虚拟资源”的概念和方法,分析了我国玉米“北粮南运”的虚拟耕地资源流动,并重点分析了其对于区域耕地资源配置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每年从北方运往南方的玉米将近4000万吨,相当于向南方调运了590~950万公顷的虚拟耕地。作为主要调出区,东北地区资源优势明显,玉米流动的资源配置方式较为合理,华北地区的优势则不明显,资源配置欠合理。虽然虚拟耕地资源流动满足我国南方地区的粮食需求,却承担着巨大的经济、生态、社会公平代价。Tony Allan提出的虚拟资源贸易是具有利益倾向性的,为了弥补虚拟耕地调出区的损失,有必要合理配置耕地资源,给予我国耕地资源流出区一定补助,对耕地资源给予补偿,并将耕地资源和土地资源纳入统一的核算模式中。  相似文献   

18.
生态环境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世界正面临着十分严峻的“人口膨胀、粮食短缺、生态恶化、环境污染”等难题,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一个综合性的重大理论问题,可持续农业又是当今世界农业和世界持续发展领域的前沿课题。我国的基本国情是庞大的人口规模,即占世界人口的22%,农业能否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我国政府关注的焦点,而我国的农业正面临诸多不利于持续发展的环境问题。因此,探讨如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确保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9.
粮食是人类生存和生活的必需品,粮食的状况,关系到农业的全面发展和整个国民经济的繁荣,世界与中国的现实状况,要求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粮食问题.通过追溯中国历史上的粮食危机,可以使我们看清人均耕地减少,人地矛盾日益突出是我国古代一直以来的粮食危机的根源,所以必须从解决人地矛盾入手应对可能的中国粮食危机.  相似文献   

20.
农业问题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具有多种表现形式,如耕地保护问题、粮食安全问题、农业生态问题等。农业问题的长期性、国际性和公益性特点,决定了它的解决是一个艰难的过程,需要着重解决好传统生产方式与农业现代化之间的矛盾,农业主体缺位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矛盾以及农民增产不增收的矛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