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结合作文教学培养人文素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学生真善美的熏陶,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虽然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但在"新课程标准"的名义之下,各省纷纷"自编"的教材,不仅增  相似文献   

2.
潘加卓 《语文天地》2014,(32):37-38
初中阶段正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这个阶段当中,如何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已成为整个教育工作的重要课题。语文学科是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基础,现行的语文课程涵盖了丰富的人文内容,充分挖掘教材内涵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但是,有些教师在语文实际教学中只是硬性地灌输知识,这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没有丝毫作用。我们在教学中应该适当地增添一些情感教学,让教学  相似文献   

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爱国主义始终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是语文教学应努力实现的重要目标,也是语文学科人文性特点的重要体现。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应深入挖掘文本内容,  相似文献   

4.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的基本特点”,这是对语文本质的重新、科学而又全面的认识。从全面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理念出发,《语文课程标准》把“加强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放在了首位。也就是说,将“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即“人文性”作为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由于语文课程中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因此语文教师:  相似文献   

5.
王春花 《考试周刊》2013,(40):36-36
<正>《语文课程标准》中将语文的学科性质定义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由此可见,语文课程不仅体现出了工具性,而且体现出了"丰富的人文内涵"。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制定以掌握学科知识及基础技能为中心取向教学目标比比皆是。教师较少关注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个性情感体验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偏离了正确的语文教学根本目的与任务,忽略了学生在语文课堂上"人"的本质,语文教材渐渐偏纯知识化、公式化、标准答案化渐渐丧失了丰富的内涵和生命。语文教师该如何实践语文课堂的人文性呢?一、营造和谐课堂,彰显人文关怀。人文关怀首先体现在为学生创造和谐的语文课堂。要让学生学语文学得轻松、愉快、高效、实在。首先,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学生观"。在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对待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应该从多方面、多角度积极评价学生,给予其适当的激励评价,培养学生浓厚的语文学习兴趣增强其语文学习的自信心。课堂教学应该少一些限制,多一些自由,少一些苛刻,多一些宽容,多一些鼓励。使学生在宽松自由的课堂中进行师生平等对话,在与同学无拘无束地交流中表达自我。只有从学生的差异上关注每一个学生,从学生的多样性上挖掘优点,打造和谐语文课堂,为学生营造人文性的学习环境,才能让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才能使语文教学成为学生生命历程中情感、兴趣、需要的自然体现。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了语文教学的基本理念:"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教学要关注人的发展,重视开发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承担起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  相似文献   

7.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指"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必须遵循语文的特点和学生学习语文的特点,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应得到积极的提倡和践行;语文课程必须容纳学生的生活  相似文献   

8.
曹霞 《语文天地》2013,(8):63-64
语文是具有人文色彩的基础性学科。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包含语文教学中的文化知识和文化精神,它渗透在语文教学的方方面面。语文课程的人文精神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关注人文精神不是应该与否的问题,而是一个自觉与否的问题。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包含"思想教育"、"情感教育"、"品德教育"、"文化教育"、"美感教育"等诸种因素。但是,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并非是前面诸种因素的简单相加就可以达到。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总是对丰富的人文内涵置之不理。因此,语文教师要将培养人文素质作为语文教育的重要目标来追  相似文献   

9.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指"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必须遵循语文的特点和学生学习语文的特点,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应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由此可见,“人文性”被提升到了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本着“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理念,重新探求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从人文主义观念出发,使课堂生活成为一个涉及学生认知活动、情感活动、意志活动和道德活动等方面的整体。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就要求学生既要掌握语文工具,又要接受人文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是完成人文教育的有效途径,也就是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把作品的情感传达给学生,让他们产生共鸣,完成作品思想与学生情感的交流,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那么,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呢?  相似文献   

12.
李莉 《现代语文》2011,(10):89-90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强调的是语文学习的文学熏陶、文化价值、审美教育、情感培养、人格完善等内容。重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有益于发挥语文的审美功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有利于学生的情操陶冶、人格完善和悟性发展。  相似文献   

13.
语文是一门飞扬着作者灵性,饱含着浓郁人文特色的学科。每一篇课文都是作者主观感受的表达,是内心情感的流露,是个人见解和智慧的展现,无不积淀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人文精神。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和以往的教学大纲不同的是,新课程标准在确定语文学科为工具性的同时,首次强调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倡导人文性,意味着语文教学必须突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体现对学生个性的尊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阅读是语文课程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具有传授知识、培养语文能力、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审美情趣等功能,也是实施人文教育的重要途径。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要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4.
人文性是语文课程核心性质之一。为了使人文性更好地在语文教育中得到贯彻和落实,需要从多层面思考人文性的所指:从人的培养目标上看,既要体现全人的理念,又要注重个性的培养;从语文课程内容上看,是使学生更好挖掘和感悟具有丰富的具体形象、带有个人情感和主观色彩的人文内容;从人际关系上看,语文教育要特别提倡师生、学生之间的平等与对话,在对话中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有独创性的理解,从而达到认知的高度融合。  相似文献   

15.
<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  相似文献   

16.
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程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语文学习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的人文情感体验的过程。在阅读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好对话,很有助于这种人文情感体验的张大而进入学生情感内存的体系。  相似文献   

17.
正《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征。"语文本身的特性决定了语文课堂既要培养人使用语言工具的基本能力,更要着眼于学生思想情感的熏陶和感染,无论是工具性还是人文性特点,统一于人的人文素养的全面发展。以文本材料为载体,全面发展与建构学生的人文素养,必须依托于学生为主体的科学理念,以生本的感悟为课堂交流的主要内容,可以更加紧密  相似文献   

18.
正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人文性是指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阅读的主体,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基础上,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自我感受和感悟,实现与文本的对话,与作者的心灵沟通,从而更好地理解作品中的思想情感和艺术手法及其传达出来的人文精神。《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因此以人文精神为指向,注重人文性的开发是高中语文阅读  相似文献   

19.
叶来 《家教世界》2013,(7X):176-177
<正>《新课程》早就倡导:语文课程目标应该是三维度的,其中的情感品质是语文素养结构中情意因素的重要部分,它包括语文学习活动中形成的对语文的情感态度和对人生的价值观以及思想品德的反映,具体体现了语文人文性的要求。语文课程通过人文资源的实施关注学生的人格、个性、精神世界的培养,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教学决不仅仅是培养学生掌握一种工具技能,而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操情趣,培养学生的灵性和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发展学生的个性,引领学生用情感和生命去诠释语文的内涵,从而真正地享受心中的语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