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韩涧明 《收藏》2010,(9):13-15
对于当代艺术陶瓷来说,景德镇陶瓷的位置毋庸质疑,但是如何入手收藏景德镇陶瓷,又是横亘在每一位收藏者面前的难题。为此,记者采访了有着十几年收藏与推广经验.在业内有着专业口碑的“了了亭”主人陈也君.从她口中我们也了解到.当代景德镇陶瓷收藏的“水”并不浅。  相似文献   

2.
《收藏》2016,(9)
正F麦溥泰,香港泰华古轩主人,香港著名收藏社团敏求精舍和求知雅集的会员,收藏瓷器20余年,其藏品数量、质量都非常可观。日前,麦先生在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举办大陆第一个个人藏品展,展示280余件套精美的瓷器,除了吸引全国各地博物馆专家、收藏家、爱好者外,台湾、香港、日本的一些藏家也受邀而来,一时成为京城文化盛事。记者特别就古瓷器鉴藏等问题采访了麦先生。从茶具到茶酒香花器《收藏》:您是如何开始收藏的?麦溥泰:我在20多年前开始收藏宋瓷。过去的几十年,我一直在从事零售批发业,直到2015年,开始从零售业逐渐  相似文献   

3.
《收藏界》2006,(9)
曾几何时,“收藏爱好”这一高雅轻松的文化活动不知不觉中变成了“艺术品投资”,文人雅士闲暇之余的业余爱好也成了很多人寻求的一种“发财手段”,于是一场全民艺术品投资热潮迅速蔓延开来,以至于在一段时间里,业内“涨疯了”之声不绝于耳。直到去年下半年,火热的艺术品收藏市场开始呈现逆转趋势,今年春拍过后,很多人开始冷静下来,更多的人显得茫然和疑惑:中国的艺术品市场究竟怎么了?  相似文献   

4.
“文革”艺术品是近年来兴起的热门收藏品,随着市场行情的日益走高,“文革”艺术品的收藏也日趋稳定。收藏范围不断扩大,参与人群不断增多,已成了颇有特色的庞大收藏领域。2005年以来,随着抗战胜利60周年和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纪念等一系列大型纪念活动,一个强大的“红色经典”收藏热潮已全面兴起。作为“红色经典”收藏重要组成部分的“文革”艺术品收藏也是热点不断、亮点频现,成为收藏市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5.
收藏老相机     
刘超 《收藏》2006,(11):86-87
20世纪80年代,上海专业出售老相机的特色店不过数家,价格便宜,所经营的新中国初期的“红旗”“上海”及“海鸥”牌经典品种老相机大量流失到了海外收藏品市场。值得高兴的是,近年来,青年收藏群体明显增加,这些老相机发烧友不仅具备丰富的收藏知识,同时还了解国际收藏动态及市场行情,因此,从一开始收藏就有较高的起点。目前,老式折叠镜头相机、原苏联相机及新中国初期的相机在市场上十分畅销,就连老照相机的使用说明书、老式胶卷也成为收藏者追捧的对象。  相似文献   

6.
于学岭 《新体育》2014,(8):95-95
侯琨想通过世界杯主题系列藏品的展览告诉球迷,除了比赛,世界杯还蕴含很多的文化和历史。在体育收藏交流活动中,笔者认识了一位收集毛主席“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题词相关纪念品的老先生、今年73岁的金景芳老人,上世纪60年代存部队就开始了收藏,1993年退休,1998年开始涉猎体育收藏。  相似文献   

7.
尕丁 《收藏》2007,(8):167-167
今年是《收藏》杂志创刊15周年,为配合定于9月下旬在太原举行的“纪念《收藏》杂志创刊15周年全国万里行”活动,《收藏》杂志社从今年3月份开始与山西省收藏家协会合作,共同决定在《收藏》杂志今年第10期上隆重推出“山西文物收藏”专号。山西省收藏家协会对此非常重视,协调动员全省文物、文化、教育、出版和收藏界的力量,积极主动地开展组稿工作。  相似文献   

8.
陈飞武 《收藏》2008,(3):168-168
我从2007年第4期《收藏》杂志上看到一篇《〈收藏〉助我淘得“文革”年画原稿》的文章后,很替该文作者汪先生高兴。本人也有类似的收藏经历,不过我收藏到的是“文革”油画原作,而非“文革”年画原稿。  相似文献   

9.
韩涧明 《收藏》2009,(11):10-12
有着“奥运收藏第一人”之称的赵晓凯.最近在北京爱家收藏品市场开了家”奥运文物第一店”。这位从北京奥运会前夕就开始崭露头角,屡屡在奥运收藏领域制造新闻的民间藏家,在亲历了2008年前后的种种变化后,对奥运收藏市场的理解又会是怎样的呢?  相似文献   

10.
《收藏》2001,(12):75-76
有关文房杂项,《CANS艺术新闻》2001年6月号,曾经就上海博物馆所举办的馆藏“文房四宝展”委请“盛和堂”主人黄玄龙做了一篇鉴赏评析。黄玄龙指出,过去骨董玩家看不起文房杂项的价值,认为这只是文人雅士闲暇之余的偶兴之作,但随着社会对明代文人生活的好奇及处乱世却能怡然自得的处世之道有所了解后,属于文人系统的雅赏之作便开始被收藏界广泛的重视。曾小俊是北京的一位水墨画家,同时也是文房杂项的鉴赏家,他对于明代文人美学品味有深刻的认识。他说,收藏玩赏文房雅品得先了解明代有哪些知名的文人,这些文人彼此是如何交往、如何生活的,只有从研究明代文人生活入手,甚至进入明代文人生活情境,才能真正欣赏、收藏文房雅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