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金邻”     
付宁 《老年教育》2010,(9):30-30
在无锡市黄巷社区,有一位七旬老伯和一位八旬老翁,这两个原本毫无血缘关系的老人却亲如家人。自打两人做了邻居,老伯自愿当起了老翁的“男保姆”,吃喝洗涮照顾得无微不至。  相似文献   

2.
《家教世界》2015,(3):48
汝州农村有个老翁,家道殷实,十分富有。可是他祖祖辈辈都是文盲,连"之乎者也"等最简单的字都不认识。不识字干很多事都极不方便,老翁尝够了苦头,决心让儿子念书识字。有一年,老翁聘请了一位楚国的读书人教他的儿子认字。第一天上学,老师用毛笔在白纸上写了一笔,告诉他儿子说:"这是个‘一’字。"他儿子学得很认真,牢  相似文献   

3.
气节     
《同学少年》2016,(11):34-35
<正>季札遭讽春秋时期,有一天,延陵(今江苏常州)名贤季札到南郊游玩,看到一位身披羊皮的老翁,背着柴禾很吃力地慢慢走着。就在老翁的脚边,有一块被人遗落的金子,闪闪发光,老翁却像没瞧见一样,只管走路。季札站在高处,看得明白,招呼老翁说:"喂!老人家,你的脚边有一块金子,快拾起来吧。"老翁停下来,乜斜着眼睛看着季札说:"你这个人虽然站得高,却看不远,只是表面上像个君子。你想要金子就自己拾,不要以为我穷得夏天还披老羊皮,就会不劳而获拾这金子!"季札十分惭愧,问他尊姓大名,老人头也不回地走了。  相似文献   

4.
陈尧咨练射     
正古时候有个叫陈尧咨的人,擅长射箭,没有人能和他相比,于是就自负起来,以为天下无双了。有一天,他在自家的园圃里射箭,正好有个卖油的老翁经过。那老翁放下担子,站在一旁,斜着眼看他,久久地没有离去。老翁见到陈尧咨射出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就微微地点点头表示赞许。陈尧咨问道:"你也懂射术?难道我射箭的本领还不够精湛吗?"老翁说:"没有什么奥秘,只不过是手熟罢了。"陈尧咨听后生气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  相似文献   

5.
一缕阳光     
此文字里行间蕴含"老翁是我的一缕阳光"之意——"我"在见到老翁前,"失神";"我"在认识老翁后,"蜡烛的火焰不会熄灭"——此意为第一个层面(果)。第二个层面(因)是——"再有一年就可以挣更多的钱了"——老翁对未来充满信心。此文可变格用于2007年高考江苏卷以"怀想天空"为题的作文。  相似文献   

6.
《后汉书.方术列传》上记载着一个奇异的传说:东汉时有个叫费长房的人。一日,他在酒楼喝酒解闷,偶见街上有一卖药的老翁,悬挂着一个药葫芦兜售丸散膏丹。卖了一阵,街上行人渐渐散去,老翁就悄悄钻入了葫芦之中。费长房看得真切,断定这位老翁不是等闲之辈。他买了酒肉,恭恭敬敬地拜见老翁。老翁知他来意,领他一同钻入葫芦中。他睁眼一看,只见朱栏画栋,富丽堂皇,奇花异草,宛如仙山琼阁,别有洞天。后来,费长房随老翁十余日学得方术,临行前老翁送他一根竹杖,骑上如飞。返回故里时家人都以为他死了,原来已过十余年。从此,费长房能医百病,驱瘟疫,令…  相似文献   

7.
小哲理     
老翁的忧愁 有个老人富贵双全,子孙满堂。在过百岁生日的时候,祝寿的客人挤满了家门,老翁却很不快乐。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张一平《〈杜甫《石壕吏》中的老翁和石壕吏〉辨讹》一文所提出的三个问题,逐一答辩,认为:"张文"认定杜甫写作《石壕吏》一诗时,府兵制"早已灰飞烟灭"纯属杜撰;"张文"强行把"老翁"二字拆分为"老"和"翁",并取这两个字若干个字义中的一个字义,来证明老翁必有六十岁以上是一种"不严谨、不科学"的治学态度;以历史史实说话,证明《石壕吏》中的石壕吏的确是一位法律的执行者,而老翁也的确是一个逃兵。  相似文献   

9.
台阶     
一八旬老翁,拄着根榆木棍子在乡道上走着,不时一阵阵咳嗽。  对面驶来一辆客运汽车,停在路旁。这是一个途经小站。车门开了,无人下车,只有一个小伙子想上车。可小伙子抬了几次腿都迈不到车门踏板上,显然腿脚有病。老翁见状,迈着稍快的步子来到车门前,想扶小伙子上车,可是胳膊不吃力。老翁迟疑了一下,随即趴到地上,冲着小伙子说道:“来,小伙子,踩着我的脊梁骨上去。”  “这,这可不行!”小伙子望着老翁,吃惊不小。  “别口罗 嗦,快,车要开了。”老翁瞪着眼睛呵斥。小伙子看看,不情愿地使劲抓着门框,轻轻地踩着老…  相似文献   

10.
朝三暮四     
狙公赋芋,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庄子·齐物论》 这则庄子寓言讲的是,养猕猴的老翁给猴子们分发橡子,老翁说:“早上发三个,晚上发四个。”猴子们听了都非常愤怒。老翁便说:“那就早上发四个,晚上发三个吧。”猴子们又都高兴起来。  相似文献   

11.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是杜甫《石壕吏》的结尾。可千万不要忽略了这个最后,古人云:余音绕梁,三日不绝,这“独与老翁别”就是回味无穷的、绕梁三日的余音。咱们先算一算,老翁全家的人口:老翁、老妪,这是老俩口,是老一代。“三男邺城戍”,是  相似文献   

12.
开心一刻     
看戏小蚊子央求母亲准许他去看戏。苦苦地求了半天之后,母亲同意了,并叮嘱他说:“去可以,但在别人鼓掌时,你要当心点。”一个下着大雨的下午,两辆消防车从两个小学生的身旁疾驶而过。甲:雨下这么大,怎么可能有火灾?消防车出来干吗?乙:你真笨!消防车是出来装水的。消防车一个老外娶了一位中国太太,还给自己取了个中文名字:魏特茂。某日,这名老外上街遇到一位中国老翁,两人寒暄起来。老翁:“您贵姓?”老外:“我姓魏。”老翁:“魏什么?”老外:“为什么?我姓魏还要说明为什么?”魏什么老师拿了一张写着“手”的卡片走到豆豆桌前,问:“豆豆,这个…  相似文献   

13.
“没有任何人的路是一帆风顺的,也许你遭遇了失败、挫折、痛苦,但如果你笑着面对,那将是另一番风景:海阔天空。”记得老师对我说过这句话,但当时我还不能透彻理解。现在想来,倒记起了《塞翁失马》的故事,如果不是老汉的马丢失,怎会有良驹入门?如果不是有良驹入门,其儿又怎会落马受伤?若不是其子受伤,又怎会逃过征兵这一难呢?若不是逃过了征兵从军之难,老翁如何会有与儿子安定的生活之福?说到头来,老翁笑着面对生活,生活也用微笑回报了她。生活需要微笑,不是吗?爷爷曾经是个平凡却又不平凡的人。说他平凡,他不过跟大家一样,每天拥挤在人流中,…  相似文献   

14.
角度与广度     
一位老员外,特别喜欢牡丹花,庭内庭外都种满了牡丹.老员外采了几朵牡丹花,送给一位老翁,老翁很开心的插在花瓶里.隔天,邻居激动地和老翁说:你的牡丹花,每一朵都缺了几片花瓣,这不是富贵不全吗?  相似文献   

15.
一位老翁在河边垂钓,两个年轻人走来,都非常羡慕老翁渔篓中闪耀金光的大鲤鱼,其中一个聪明人说:“老丈,您的鱼太好了,我想得到它。”于是老翁将金色的大鲤鱼送给了他。另一个愚钝的说:“老丈,您的渔艺太神了,我想得到它。”于是老翁让他坐下来静心学习垂钓。  相似文献   

16.
一位老员外,特别喜欢牡丹花,庭内庭外都种满了牡丹。老员外采了几朵牡丹花,送给一位老翁,老翁很开心的插在花瓶里。隔天,邻居激动的和老翁说:"你的牡丹花,每一朵都缺了几片花瓣,这不是富贵不全吗?"  相似文献   

17.
相传,清代辽宁辽阳有个才子叫王尔烈,他在进京赴考的路上遇到一位砍柴的老翁,老翁见王尔烈温文尔雅,便有意考考他,于是指着他刚砍的一捆树枝,出  相似文献   

18.
一位老翁在河边垂钓,两个年轻人走来,都非常羡慕老翁渔篓中闪耀金光的大鲤鱼,其中一个聪明人说:“老丈,您的鱼太好了,我想得到它。”于是老翁将金色的大鲤鱼送给了他。另一个愚钝的说:“老丈,您的渔艺太神了,我想得到它。”于是老翁让他坐下来静心学习垂钓。  相似文献   

19.
一、课堂实录师:中国古代历来有“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的传统,那么你能读读这首诗,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在你的头脑中会出现怎样一幅图画呢?生:自由朗读,闭目想象。生:老翁。生:老翁身穿蓑衣、戴着斗笠在钓鱼。生:重重的山,没有一只鸟。生:画中有漫山大雪。生:没有一个人来过这里。师:今天来了没有?(生读)生:以前有很多人来过这里,脚印都被大雪覆盖了。师:雪很大,而作者却没有直接写雪如何大,这是古人的妙处呀!我们在一起来体会一下。(师读一遍,学生要求再读一遍。)生:一根孤独的钓竿。师:钓竿本是无情物,是因为……生:我发现诗句最后一个字的…  相似文献   

20.
奇妙的酒杯     
中央电视台,在《正大综艺》“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五十周年”专辑中,展示了一个荷叶形的酒杯,与普通酒杯的最大不同是在杯底有一小孔,林中有一站立的老翁.倒酒入杯,当液面低于老翁肩膀时,并无异样,一旦液面超过肩膀,酒将从杯底小孔流出,并全部流干.他告诫倒酒的人不要偏心,不能在有的杯中倒得太多,要公正对待每一位客人,所以称之为平心杯,杯中的老翁叫公道翁.平心杯何以如此?是因为它巧妙应用了虹吸现象和连通器的原理.所谓虹吸现象,是指液体能够从液面高的容器里,通过管子向上跨过容器壁流到液面较低的容器里去.液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