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4 毫秒
1.
高校信息公开是国家信息公开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信息公开在教育领域中的延伸。在高校信息公开背景下,高校档案馆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和巨大的挑战。本文从提高档案保护意识,加快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正确处理档案信息公开与保密的关系,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素质等方面进行阐述,对高校档案馆创新工作提出了建议对策。  相似文献   

2.
谢瑞霞 《情报科学》2005,23(12):1852-1855
在电子政府建设中,处理好政府信息的公开与保密是发展我国电子政府的关键性因素之一。本文对政府信息的公开与保密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电子政务的一般网络模型对政府信息公开与保密的范围进行了界定,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政务信息化建设中的信息公开与信息保密立法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现有信息公开与信息保密法律的分析 ,构建了政务信息化建设中的信息公开与信息保密的立法体系 ,并对这一立法体系的建设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政务信息化建设中的信息公开与信息保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政务信息化建设中的信息公开与信息保密是发展我国政务信息化的关键性因素。电子政务网站分为核心政务网、政务专网及外网三部分。本文以电子政务系统的网络模型为依据,对该模型中不同网站信息公开与保密的范围进行了界定。  相似文献   

5.
政府信息公开立法受我国现有政府信息立法所确立的制度变迁路径的影响。现有的政府信息立法遵循的是以“保密为主,公开很少甚至不公开”立法思路,与现行政府信息公开立法所提倡的“公开为主,保密为辅”的立法思路不相一致。因此,政府信息公开立法应该避免路径依赖的影响,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走以地方立法或部门立法先行的制度变迁路径。  相似文献   

6.
政府信息公开立法的调整对象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信息公开立法的调整对象是指政府信息公开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义务关系。政府信息公开的义务主体是政府机关,权利主体是社会公众,其客体是政府公共信息,法律应明确界定政府信息公开主体的权利与义务。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旨在为提高政府公开信息质量提供参考。[方法/过程]在界定政府公开信息质量内涵的基础上,对贵州省相关政策进行文本分析,整理出高频关键词表,并从质量维度和时间维度两方面分析政府公开信息质量的相关保障措施及存在的问题。[结果/结论]贵州省政府信息公开政策对公开信息质量的保障主要集中在信息的及时性和公开范围两个方面,而较少关注公开信息的一致性和信息公开效率;不同时间点发布的政府信息公开政策,其内容侧重点不同,且表现为更加细化和具体;"保密性"在政府信息公开的初期较为重视,但随着相关政策实施的成熟,对保密性的要求稍有宽松。建议进一步建立政府与公众的双向互动机制和社会评议制度,平衡政府信息公开与信息保密之间的关系,并将大数据技术应用于政府信息公开中。  相似文献   

8.
雷蕾 《中国科技纵横》2010,(21):107-107
自1999年全国高校扩招以来,高校基建热不断升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以及《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抒拳磐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指导下,高校基建工程招标投标活动不断发展,日趋规范。本文通过对相关法律法规的研究,从招标项目相关信息公开与保密的角度对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政府信息公开视野中的工作秘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全胜 《情报科学》2006,24(10):1473-1476,1500
工作秘密就是各级国家机关在其公务活动和内部管理中产生的不属于国家秘密而又不宜对外公开的事项,工作秘密范围的不确定性和随意性导致了政府信息公开与保密的界限不清,进行政府信息公开立法就必须对我国的工作秘密进行严格界定与限制。  相似文献   

10.
文章探讨了澳大利亚政府信息资源公共获取所具有的成功经验,包括完善的法律法规、较大整合力度、制定战略规划、妥善处理公开与保密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对我国政府信息资源公共获取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1.
贺延辉 《现代情报》2012,32(4):25-30
按《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的规定,高校应在学校网站设置信息公开专栏,为此,逐一对810所本科院校进行网络调查,了解并分析当前我国高校信息公开网建设的基本情况,包括建设信息公开网的高校数量及局域分布、信息公开网建设的质量和方式、信息公开网内容建设等,在此基础上分析我国高校信息公开网建设中存在的信息公开制度不完善、信息公开深度层次不够、信息公开范围限定与不确定、信息检索系统或缺少或简单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我国高校信息公开网建设的建议对策。  相似文献   

12.
基于2015—2019年重污染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研究环境信息披露与企业价值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重污染企业环境信息披露与企业价值呈"U"型关系;创新产出在环境信息披露与企业价值的关系中具有部分中介作用,即环境信息披露可通过创新产出来影响企业价值;管理层能力对环境信息披露水平与企业价值的"U"型关系存在正向调节作用。进一步研究表明,环境监管力度较强的企业,信息披露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更显著。这为企业引进人才、科学开展环境信息披露、加强政府信息披露制度建设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3.
吕彩霞 《科技广场》2011,(9):104-107
现代计算机网络面临着信息泄露、黑客攻击、病毒感染等多种威胁,使用密码学可以保障信息的机密性和完整性,防止信息被篡改、伪造。本文概括介绍了密码学在现代网络信息安全体系建设中的地位,同时对如何合理地利用密码学技术来保障网络信息安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王艳春 《现代情报》2015,35(12):152-155
管理信息公开制度建设是高校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和关键环节,本文从信息公开制度角度切入高校教育教学管理研究,阐述高校管理信息公开的价值定位,分析高校管理信息公开制度的内涵与重点领域,并试图探索高校管理信息公开制度建设的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雷丽萍 《科教文汇》2012,(23):199-200
本文分析了电子政务信息公开存在的问题及其对保密的新要求,剖析了保密工作面临的新挑战,最后提出了一些保密工作的新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6.
信息披露质量与资本产出效率——理论及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米建华 《软科学》2010,24(8):123-126
从信息披露质量角度探讨了信息披露质量对资本产出效率影响的机制,并从实证角度探讨了中国股票市场信息披露质量与资本产出效率的关系:发现信息披露质量在1%的显著水平上与资本产出效率正相关,说明提高企业的信息披露质量是提高我国股票市场资本产出效率和资本配置效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利用深交所提供的信息披露质量考评指标进行实证检验,发现我国机构投资者持股、持股规模和参与持股家数与信息披露质量正相关,表明我国机构投资者能促进资本市场信息质量提升。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2011-2016年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的非平衡面板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了环保投入与企业价值的关系,以及环境信息披露质量的调节效应。研究表明,环保投入与企业价值呈U型曲线关系,随着环保投入的增加,企业价值先减少后增加,且目前更多地表现为环保投入的价值减损效应。高质量的环境信息披露能够缓和环保投入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使U型曲线更平缓,在一定范围内能够提升U型曲线的整体水平;此外,在环境信息披露质量较高时,企业需要更多的环保投入才能实现环保投入的价值增值效应。  相似文献   

19.
Based on the Elaboration Likelihood Model (ELM), this study identifie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perceived privacy risks and privacy concern. Furthermore, the study analyses how perceived privacy risks and privacy concerns affect the disclosure intention and the actual information disclosure behavior of Internet users. In addition, the study discusses the moderating effects of platform typ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ivacy elaboration likelihood. By applying meta-analyses and SEM on 104 independent studies with 42,256 samples from existing empirical studies, we attempt to systematically revea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ivacy cognition and information disclosure. The results show that perceived privacy risks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personal information disclosure intention, as well as actual information disclosure behavior. However, privacy concerns only affect disclosure intention, but do not have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actual information disclosure behavior. The study also verified that platform types have moderating effects on the privacy decision making of Internet users. The findings yield important and useful implications, both for research and for practi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