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在校院两级管理体制下,着手高校人事管理机制创新既是学校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适应我国产学研协同创新这一大趋势的迫切需要。现有的高校人事管理机制却阻滞着产学研协同创新。实施以合理划分校院人事管理的权限,建立服务于产学研战略联盟的人力资源共享系统,构建基于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为基础的多层级动力系统的联动机制等3条路径的人事管理机制创新,可以有效提升高校在产学研协同创新中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科学是技术之基,技术是产业之源,而高校是科学技术创新的发祥地,是产学研创新的源头活水。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对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创造能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与继续创新,具有重要作用,可以从建立战略协同机制、建立资源协同机制、建立利益协同机制、建立管理协同机制、构建专利协作模式和建立网络协同模式等六个方面对高校产学研协同机制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3.
高校自主创新和产学研合作创新作为两种主要的创新方式,在创新驱动发展模式中占据重要的基础性地位。从整体来看,我国高校自主创新与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协同度虽存在地区性差异,但整体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从稳步提高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对产学研合作创新的投入力度入手,持续推进产学研合作创新体系的利益分享机制改革,有利于提升高校自主创新与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协同度,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模式向创新驱动转变。  相似文献   

4.
文章针对当前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生态系统研究的不足,借鉴模糊数学理论,结合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生态系统的特征,从创新主体、创新资源、创新生态环境3个维度着手,采用层次分析法为各指标赋值,通过调研问卷收集数据,采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构建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生态系统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将定量与定性结合起来对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生态系统进行评价。以浙江省高校为研究样本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可以为优化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生态系统结构提供指导与借鉴,促进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系统的稳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产学研协同创新是高校的重要使命和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当前协同创新的瓶颈和障碍主要是各协同主体在价值观念及利益趋向上的背离、资源条块分割、管理上的各自为政以及保障机制的缺失。高校在协同创新链条中应协助政府作好规划、协调各方利益、推动行业技术创新以及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6.
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能够使多个主体之间共享信息和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和整体大于局部的协同效应。通过对美国、英国、德国、日本以及我国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的比较,在分析不同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的保障机制、高校主体功能及内容与层次的基础上,提出了推进我国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产学研协同创新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产学研协同创新经过管理协同、组织协同、战略协同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当前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科研管理存在着整合力度不强、管理过程和管理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建议应强化政府主导作用,加强科研项目管理,建立完善科研评价和激励体系,强化学科科研协同机制,建立科技创新平台。  相似文献   

8.
产学研协同创新不仅是实现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新要求。要实现产学研之间有效协同创新,需要政府从组织管理、创新激励、风险控制、利益分配以及融资投入等方面构建起长效动态的机制,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不断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成为推动区域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重要力量。在集约型发展模式下,产学研合作还存在转型困难、合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区域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对产学研协同创新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因此,政府、高校、企业等参与产学研合作的相关部门,要通过打造阳光政务平台、构建科技金融体系、建立战略联盟合作机制等方式,构建面向区域发展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  相似文献   

10.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增强了区域高校科技创新协同发展,为科技协同创新提供了良好保障,但仍然面临着行政体制壁垒依然存在、高校内部协同动力不足、科技活动管理尚有难度、利益分配机制有待完善等问题,为推动区域高校科技创新协同发展,应强化统筹协调机制、完善信息化交流平台、激发多元主体合作、建立利益互惠机制.  相似文献   

11.
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的利益相关者有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和校内学科院系,还有师生个体等。利益相关者的视角有助于我们理解"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即:协同创新中心的科研应与区域的产业技术创新相对接,政产学研各方应依托中心促进区域创新网络的完善;中心应加强与校内学科院系协同发展,促进相关学科的创新能力提升;中心的建设应把"人才"放在第一位,营造促进师生发展的学术环境。基于长三角多个协同创新中心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互动实践,论文针对以上三个方面提出一些具体的实践性策略。  相似文献   

12.
产学研协同创新在高校不仅是一种技术合作、技术转让等活动,而且是与学科发展、技术合作等方面紧密有关,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推进学校与企业的广泛合作,逐步建立高校教育与社会生产相结合的教育机制,提高学生培养的水平,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建立校企协同创新平台,实施产学研协同创新,利用科研反哺教学,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建立良好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  相似文献   

13.
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是要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本文通过分析当前我国产学研合作发展现状和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必要性,尝试从促进企业主导产业技术研发创新、提升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服务能力、营造产学研协同创新政策环境等方面,对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提出一些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14.
自主创新能力是衡量当今世界各国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产学研协同创新实践是国家建设创新体系的重要力量,良好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实践模式是提升创新效率的重要环节。在分析美国、法国、日本及韩国产学研协同创新实践的基础上,通过发挥高校的科技创新资源汇聚优势,深化校企平台建设,完善产学研协同创新法律政策体系,争创科技创新服务型政府,建立高度市场化的协同创新中介组织,着力培育协同创新文化等方式,可为我国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5.
政产学研协同创新作为产学研合作的深化,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上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我国政产学研协同机制还不完善,合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运用协同创新理论,建立政府、企业、高校及科研单位四位一体协同创新机制,对推动政产学研合作由封闭式技术合作创新向全方位、开放式协同创新合作新机制迈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产学研协同创新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国家创新体系建设需要而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我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中的重要内容。法国产学研协同创新致力于科技带动创新的理念,以科技成果转化和组建方式为模式基础,以发挥特色区域优势以及创新性人才培养为导向,重视优化产学研投资环境和创新体制保障建设,以实现产学研协同创新突破。以法国产学研协同创新为鉴,我国应从加强内部创新型体制建设和外部保障体系构建入手,即:健全法规,完善法律保障体系;转变观念,培育协同创新文化;强化政策,推进企业主体战略;深化改革,加强政府引导调配;加强协作,完善利益分配机制;锐意进取,培养战略合作能力。以此达到强化创新理念、完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提高产学研协同创新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首先,评述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研究现状,指出产学研协同创新研究存在的信息化平台研究缺失问题;其次,将产学研三方比作一个虚拟的"企业",分析了其协同创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借助协同管理系统(CMS),对产学研协同创新工作的实现进行了探究,论证了协同管理系统可作为支持产学研协同创新的信息化平台。从管理信息化手段出发,探究产学研协同创新,将会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发展和研究。  相似文献   

18.
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三方面在产学研结合过程中具有各自的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这些不同的利益即是产学研结合的动力,同时也对产学研结合的有效形成产生了一定的阻碍,因此建立产学研合作的股份合作制、股权分配制、股权激励机制等利益分配模式,是解决高校产学研结合中利益分配问题的有效办法,同时要提高对高校产学研结合重要性的认识,构建利益与风险共担的产学研合作创新机制,明晰知识产权归属,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建立有效的科技成果价值评估体系,以建立健全产学研合作中的利益分配机制,保证产学研合作健康有序进行.  相似文献   

19.
高校与地方共建校外产学研基地是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长效机制的重要方式。加强产学研基地建设模式与机制创新,促进产学研基地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产学研工作领域的研究热点。文章以更好地推进高校校外产学研基地建设为目标,介绍了国内高校校外产学研基地建设现状,分析当前产学研基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就进一步加强高校校外产学研基地建设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产学研协同创新是当代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而在知识互补的基础上研究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问题在当前是一个新热点。针对当前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现状及激励不足,在知识互补性视角下,应着重从合理利用产学研协同创新各方的优势资源、加大激励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知识的交流和优化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环境三个方面,寻找适合我国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激励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