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劳动力商品学说是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马克思在创立剩余价值理论时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因为要在价值规律基础上说明剩余价值就只有借助于劳动力商品学说。所以,研究马克思劳动力商品学说的形成,是研究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创立的一个重要步骤。本文就马克思劳动力商品学说的形成做一初步探讨。早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马克思就产生了劳动力商品的思想萌芽。如在1844年写的《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第一手稿《工资》一节中说:“国民经济学把劳动(力)  相似文献   

2.
张锰 《文教资料》2008,(21):75-76
马克思把劳动二重性理论看成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劳动二重性学说的重要意义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随处可见.本文在论述了劳动二重性的含义及其与商品二因素的关系后,提出马克思劳动二重性学说的重要意义在于:一、为劳动价值学说奠定坚实科学基础;二、为剩余价值理论奠定坚实科学基础;三、解决了政治经济学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科学的理论体系,其中"商品"、"劳动二重性"、"剩余价值"和"资本"是四个基础性概念。马克思以此为基础,深入研究商品与劳动、商品与货币、劳动与价值、劳动与资本、资本与剩余价值,以及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创立和发展了"商品及货币理论"、"劳动价值理论"、"剩余价值理论"、"资本理论"等主要理论,从而构建了完整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阐明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揭示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  相似文献   

4.
有些同志主张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也必须成为商品,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劳动力商品的概念和学说是由马克思提出和建立的,因此我们只有首先弄清楚这一概念和理论的本来含义,才能对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劳动力是不是商品做出科学的回答。众所周知,劳动力商品学说是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建立的前提和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的理论分析是从G—W—G’这个资本总公式开始的,通过对资本总公式矛盾的分析和研  相似文献   

5.
对劳动力成为商品这一现象的探讨与对其本质的叙述,是马克思劳动力商理论从对劳动的研究到对资本的研究、从现象到本质的转折点,是劳动力商品理论的根本问题,是马克思劳动力商品理论的基石。而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以市场为资源配置决定性条件必然要求劳动力以商品形式流通并进入生产领域。因此,辨明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不仅是深入学习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劳动力商品理论的必要条件,也是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与我国具体国情结合起来指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需要。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径自己的科学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并且以这一学说为武器彻底批判了资产阶级经济学,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运动的规律,建立了以剩余价值理论为中心的政治经济学的完整体系,实现了政治经济学史上的伟大革命,从此反映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诞生了。列宁说:“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石。”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的工资理论是他的剩余价值理论的一个重要补充。在剩余价值理论中,马克思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资本主义的剥削是以劳动力成为商品作为前提的。资本家购买了劳动力这种特殊的商品,使之与生产资料相结合,而开始了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在资本主义的生产中,资本家使劳动日延长到再生产劳动力价值(必要劳动时间)以上,从而无偿地占有了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内所创造的剩余价值。但工资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因为在工资上的表现是:好像工人的全部劳动都是有酬的,好像资本家没有剥削工人。马克思的工资理论揭明了这种假像,并进一步证实了他的剩余价值理论的  相似文献   

8.
机器人会不会创造价值的问题,是在现代自动化生产条件下,资产阶级向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提出的一个挑战性题目。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奠定政治经济学及其理论基石的剩余价值学说的理论基础。能否正确回答机器人会不会创造价值的问题,不仅是对劳动价值论,而且也是对剩余价值学说的严峻考验,甚至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整个科学体系都将发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必须严肃对待,并且作出马克思主义的回答。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础,马克思赖之以阐明剩余价值的来源和本质.马克思在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唯物史观研究中系统形成了劳动价值理论.马克思之所以能够确立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其关键的一点就是他在政治经济学研究上逐渐形成了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劳动价值论也因为有了历史唯物主义作为自己的哲学基础而具有不可战胜的生命力.在劳动价值理论研究中坚持唯物史观方向在现实中具有重要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传统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在劳动力商品的交换形式,劳动力是劳动者的简单商品还是资本商品、劳动力商品与劳动者企业主人地位的关系等问题上存在的模糊认识,阐明了如下思想:劳动力商品的实现形式是租赁而不是买卖;在资本主义传统市场经济中,劳动力是劳动者的简单商品,而在现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劳动力表现了资本化的趋势;在劳动力简单商品关系下,劳动者是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的工具,而在劳动力资本关系下,劳动者在  相似文献   

11.
《资本论》是论资本,阐述剩余价值学说的巨著。剩余价值的发现,是马克思的伟大功绩。剩余价值学说是建立在科学的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的,而劳动价值论的核心则是劳动二重性学说。所以,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是分析剩余价值生产的金钥匙,也是认识商品经济的指南。因此,本文试从《资本论》第一卷的学习体会中谈谈劳动二重性学说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马克思创造性地研究了商品经济条件下,劳动者生产商品的两个方面,提出了劳动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的资本主义分配理论之我见马学路,任宝旗我国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在论述马克思的资本主义分配理论时存在以下三个缺陷:第一,在分析马克思的劳动力商品理论时,忽视了马克思的平均劳动力理论;第二,未能探讨马克思的平均利润理论的前提条件及在现实生活中的实现形...  相似文献   

13.
伊藤诚在《马克思危机理论形成》一文中对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形成进行了研究,基于对《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剩余价值理论》和《资本论》三个文本的考察,他认为资本过剩论和商品过剩论构成了马克思经济危机的两种不同的类型。但马克思未能在其著作中呈现出完整的危机理论,缺乏这样一个完整而系统的理论,就无法理清资本主义周期性危机的内在逻辑必然性。因此有必要沿着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的路径去探寻其经济危机理论的形成脉络。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在马克思的全部经济理论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列宁说过,“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石。”只有揭露剩余价值的秘密,发现剩余价值规律,才能了解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及其产生、发展和必然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规律。《资本和剩余价值》这个讲题,就是要学习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我们讲好这个讲题,对学生学好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的其它  相似文献   

15.
十九世纪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马克思以其《政治经济学批判》和《资本论》建成了一座巍巍的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科学大厦。自四十年代初马克思开始研究经济学算起,至此已化费了二十余年的心血。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马克思还没有完成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批判工作,也没有完成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科学体系的创建,所以,这一时期是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的早期阶段。马克思早期经济学研究所获得的主要成就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即发挥异化劳动理论,发现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客观经济规律;改造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并孕育着剩余价值理论的萌芽。下面,我们对这几方面分别地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16.
政治经济学教材可以不讲"资本总公式的矛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长期以来,政治经济学教材中按照《资本论》的逻辑结构,先论述“资本的总公式”和“总公式的矛盾”,然后才提出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产生剩余价值的前提条件。本文认为有必要对“资本总公式”和“总公式的矛盾”提出一些需要斟酌的问题,并指出,政治经济学的教材与教学中不讲“资本总公式的矛盾”,不但不会削弱剩余价值理论,反而有利于消除疑点,更简明地阐述和把握剩余价值理论。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是剩余价值理论创立的基础,也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关键。讲好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首先要理清劳动价值理论从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脉络及二者的异同,其次要系统阐释构成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核心范畴及结构层次,再次要紧密跟踪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研究的最新动态。  相似文献   

18.
商品是拜物教理论的逻辑起点,马克思从商品入手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揭示了资本运动的奥秘。通过对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和资本拜物教的批判,马克思建构了劳动价值理论与剩余价值理论,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科学性。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提出“物化”理论与“符号拜物教”理论,其实质仍然是拜物教性质的,需要加以批判与超越。马克思的拜物教批判仍然具有鲜明的现实意义,并且具有更为广阔的理论意蕴——在实践哲学层面的“未来预见”,通过批判旧世界发现新世界,阐发关于共产主义的学说。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认为 ,商品价值的源泉是生产商品的活劳动 ,这无疑是正确的。然而 ,长期以来 ,学术界往往以“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作为衡量创造价值与否的依据 ,陷入了理论上的困境。马克思关于生产劳动的科学含义是指导资本相交换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 ,没有与资本交换的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则是非生产劳动。因此以生产商品的劳动和非生产商品的劳动划分并作为分析商品价值创造的理论工具 ,才是马克思关于价值走向的科学起点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价值的源泉是生产商品的活劳动,这无疑是正确的。然而,长期以来,学术界往往以“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作为衡量创造价值与否的依据,陷入了理论上的困境。马克思关于生产劳动的科学含义是指导资本相交换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没有与资本交换的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则是非生产劳动。因此以生产商品的劳动和非生产商品的劳动划分并作为分析商品价值创造的理论工具,才是马克思关于价值走向的科学起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