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闫梦  梁梅红  张鑫 《海外英语》2016,(4):216-217
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网络流行语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体语言已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观念,网络流行语的普遍传播已引起语言学界的关注。模因作为文化信息单位,在流行语的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们的复制、传播为丰富流行语提供了一条有效、快捷的途径。该文以模因论为视角,分析网络流行语中模因的复制和传播途径,并分析网络流行语传播的原因,从而为研究网络流行语语言的发展与模因相结合提供借鉴和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网络语言作为一种语言变体已成为人们日常言语交际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中的网络流行语也成为语言界的一个研究热点。然而,网络流行语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还是一个认知语用现象,它是交际者对典型语用场合的知识的运用,与人们的认知紧密相连。通过对网络交际平台中汉语网络流行语的语料分析,从语言与所指的象似性和认知视角两个方面尝试探讨新认知语用视角对网络流行语的生成机制的阐释力。  相似文献   

3.
随着网络虚拟空间与现实社会的不断交融,网络流行语作为主要的网络交流语言,不仅在网络空间广泛使用,也对现实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网络流行语发展的日臻成熟,使规范化、理性化成为网络流行语的新趋势。网络流行语作为话语的一种,不仅仅是人们用来表情达意的语言工具,更是一种社会实践形式,反映着当今时代人们的思想变化和文化发展,其背后蕴藏的种种话语力量和意识形态更反映了社会变迁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4.
<正>语言是沟通交流的工具,每一个时代的变化总会在语言变化中曲折地表现出来,对流行语变化进行探究可推知时代变化一些特征。本文所探讨的流行语主要指人们在网络和日常生活交往时所使用的语言,特别是网络用语构成了流行语的主体。这些流行语从传统的角度讲,还不足以进入规范语言的范围。但从语言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语言学界从模因论的角度对网络流行语进行了一些相关的研究,而许多网络流行语都是原创于网络论坛。论坛语言是一种交际语言,但是目前学界仍未有对网络论坛语言的模因机制进行过研究。本研究从语言模因的角度来分析网络论坛流行语的复制与传播现象,并通过实例来印证语言模因对网络论坛语言表达的作用,从而丰富人们的网络及生活语言。  相似文献   

6.
网络流行语已经成为现实世界的另一种编年史,看2012年的网络流行语更是发现整个社会进入一个造词时代.这些流行语不仅影响着我们的语言、思维模式,也在逐步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因此流行语越来越受到关注.模因论为分析网络流行语的模仿、复制和传播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和方法.本文拟从模因的视角探讨网络语言流行的现象和内在机制,进而分析流行语进化和发展的趋向.  相似文献   

7.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从网络中衍生出的流行语以独特新颖的特点影响着人们的语言,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从动态对等理论的视角,采取直译、音译、意译和创新译法的手段来探讨网络流行语的英译,使网络流行语英译真正凸显其意义和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8.
模因在网络流行语的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它们的复制、传播为丰富网络流行语提供了一条快捷、有效的途径。本文介绍了模因的概念,以模因的周期理论,说明成语、俗语、名言、名句等模因在网络流行语中成功复制和传播的原因,着重分析了基因型(genotype)的网络流行语模因和表现型(phenotype)的网络流行语模因。文章以模因论为基础,通过对网络流行语言中的模因现象的探析,为人们打造网络流行语言中的强势模因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语言作为人交流的工具,是人类社会心理最集中的体现,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依托网络得以发展的网络流行语逐步成为网络语言文化的一部分,本文从网络流行语和社会心理的联系入手,分析了“给力”作为网络流行语的形成机制,认为“给力”的流行之所以能够被人们所接受,离不开社会的繁荣和网络的发展,以及人们审美观念的变更,文章最后对网络流行语“给力”的流行进行了总结,认为现当代人们的社会心理状况和中国以后现代为精神标签的文化表征是流行语产生的最主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网络流行语的秘密:模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语言作为网络交际的工具,闯入了人们的语言交际世界,丰富了人们的语言,同时也引起了各方面专家的强烈兴趣。模因的复制和传播为网络语言的发展提供了一种快速有效的途径。以模因论为理论基础,分析当前网络流行语中的模因现象,提出"网络流行语的秘密是模因"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网络流行语的语言经济学原则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章初步讨论了网络流行语所遵循的语言经济学原则,指出网络流行语的产生、动态发展,以及其构词法和泛洪传播特性恰恰体现了语言网络效应,均衡和省力的语言经济学原则,认为网络流行语的发展符合一般语言的发展规律,考察它可以丰富语言经济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在移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网络流行语在新媒体的传播中层出不穷,它以独特的风格和迅猛的传播速度延伸至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已经成为网络交际中不可忽视的一种强势语言。本文先对网络流行语的生成及原因进行了分析,而后从社会文化背景出发,收集整理了2016—2018年的"十大网络用语",对其分类并在此基础上归纳网络流行语的特点,最后对现行网络流行语的规范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模因论是基于达尔文新进化论解释文化进化规律,语言模因论为研究网络语言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本文从语言模因论对2012年"舌尖上的中国"迅速蹿红网络的现象进行研究,指出"舌尖上的中国"是一种语言模因,并且通过互联网这一强有力的媒介复制和传播,成为最走红的网络流行语。它的传播和影响也揭示了网络流行语与文化的传播规律。  相似文献   

14.
在网络快速发展的今天,处于学习语言关键时期的小学高年级学生正日益受到部分网络流行语的影响。网络流行语早已成为一种客观存在,它不仅以独特的方式反映现实生活,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以至于改变了人们的思维和表达方式。面对铺天盖地的网络流行语,我们既需要开阔胸怀,也需要理性鉴别,最大限度发挥其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在网络快速发展的今天,处于学习语言关键时期的小学高年级学生正日益受到部分网络流行语的影响。网络流行语早已成为一种客观存在,它不仅以独特的方式反映现实生活,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以至于改变了人们的思维和表达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的产生与兴起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重大的改革,一场关于语言的革命正在这个高效的网络时代进行着。网络流行语作为这个网络时代的产物,随着人们之间的信息交换也被越来越频繁地使用,如何准确地翻译网络流行语成为紧迫的话题。本文旨在跨文化视角下研究汉语网络流行语的英译,因为语言承载于文化中,所以该方向的研究不仅可以丰富中国语言词汇库,也有助于对外宣传中国文化,从而实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流行语越来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表达内容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网络流行语是在互联网媒介等技术发展和公众网络资源普及基础上的产物,它作为一种语言现象,不仅属于语言学的研究范畴,本身所具有网络文化的特性更是一种社会文化发展的结果,也属于社会学研究范畴。网络流行语具有深厚的社会文化意蕴,本文试析网络流行语的特点、网络流行语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网络流行语的产生理据认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互联网的出现,网络语言作为一种新的语言现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网络流行语不是人们凭空臆造的,其产生与现实世界中的某些事物存在一定的象似性,是有理据可循的。现从"象似性"的角度深入分析了包括新型网络语"被XX"结构在内的网络流行语的产生理据,并据此重新认识网络流行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网络流行语在修辞手法和手段上的应用呈现出独特多样的修辞特点,让网络流行语生动形象,富于情感。网络流行语的修辞特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它常常使用比喻、借代、夸张、仿拟等各种不同的辞格,使语言变得鲜明,风趣幽默,同时达到针砭时弊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随着网络的发展和普及,网络流行语,作为一种独特的语言形式,越来越受人们的喜爱和关注。如何翻译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网络流行语,有效传播中国文化,成为广大翻译爱好者研究的话题。本文从接受理论的视角出发,探讨几种以译文读者为中心的中文网络流行语英译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