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1 毫秒
1.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不仅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而且在混凝土加固工程中具有施工操作简单、质量轻等优点,所以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依据被广泛的应用于土木工程之中。混凝土结构一般处于恶劣的自然环境中,FRP加固混凝土结构能否长期有效的安全服役与其耐久性密不可分,本文分别从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与混凝土粘结、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固混凝土结构三个方面简单介绍影响较小因素的研究进展,对上述三个方面主要面临的耐久性问题进行具体介绍。  相似文献   

2.
会议强调复合材料的研究重点应放在界面层的的表征和界面层的控制与设计。因为没有前者对界面层的足够认识,也就难以有针对性的措施来控制和设计界面层。另外,对界面层的控制与设计,其目的在于提高材料整体的力学性能。而界面层的残余应力对力学性能有严重影响。要定量地解决这个问题,采取微观细观宏观相结合的方法可望得到解决。目前最大的困难是无法直接测定界面层的刚度。  相似文献   

3.
<正>本文针对复合材料纤维截面的优化设计,提出的观点。在复合材料的应用行业起到提升产品性能作用。如付诸现实将产生潜在的较为可观的经济效益。复合材料纤维束的截面形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复合材料整体的力学性能。本文使用拓扑优化方法设计了在热应变作用下的纤维束的截面形状,使整个复合材料结构的总应变能达到最小。优化结果可为  相似文献   

4.
《科技风》2020,(15)
近年来,计算材料科学发展突飞猛进,利用计算机进行分子动力学模拟,进行新材料的设计也成为探索复合材料的主要方式。在本文中,提出利用纳米二氧化硅作为PMMA基体的增强体,从而克服PMMA力学性能不良的缺点;对纳米二氧化硅粒子进行表面改性,增强与PMMA基体的相容性,增大分子间作用力,进一步提高力学性能。本文主要使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的研究方法,对纯PMMA、PMMA/Si O2复合材料和PMMA/改性Si O2复合材料体系进行分子动力学模拟和力学模拟。  相似文献   

5.
宗晟 《中国科技信息》2007,(20):47-48,51
碳纤维、玻璃纤维、芳纶纤维等纤维复合材料因其优异的物理力学性能常被用来做为工程加固的主要材料,但工程实践证明,加固构件的失效往往最先是由于纤维复合材料与混凝土的粘结界面剥离而导致,使得材料性能无法完全发挥。本文采用新型玄武岩纤维复合材料加固梁的试验,尝试研究采用几种锚固措施来避免由于纤维过早剥离破坏而发生的构件失败。  相似文献   

6.
强度是金属基复合材料重要的性能指标,对其强化机理的分析非常重要,本文从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特点和种类出发,介绍了基体、增强体和界面对强度的影响,分析了几种典型的强化机理。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纤维片材、树脂基体及混凝土材料的热膨胀系数不同因素出发,结合复合材料的相关知识,采用细观力学的方法,定量分析了碳纤维片材(CFRP)加固混凝土梁结构的温度应力,并给出了界面剪应力的解析式,使解析解更加合理化.  相似文献   

8.
木塑材料中的木质纤维极易受到细菌和霉菌侵蚀,影响材料的外表美观和力学性能。本文首先以PP和天然小麦秸秆作为主要原材料,加入吡啶硫酮锌作为抗菌剂,制备了秸杆/PP复合材料,然后研究了POE和吡啶硫酮锌含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以及吡啶硫酮锌含量对抗菌防霉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POE含量的增加,秸杆/PP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呈现下降趋势,而冲击强度呈现上升趋势。随着吡啶硫酮锌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弯曲模量和冲击强度呈现轻微下降趋势,而抗菌和防霉性能呈现提高趋势。当吡啶硫酮锌含量为4wt%时,有强抗菌性能,防霉性能达到0级。  相似文献   

9.
高分子微纳米纤维支架的力学强度是组织工程支架设计与计算的重要影响因素。本论文建立了一种具有随机分布特征的高分子微纳米纤维支架的弹性力学模型,综合考虑了纤维之间拉伸、弯曲及剪切力的影响,并通过微纳米纤维支架的有限元分析数据对模型计算结果进行验证。结果显示,该模型可以用于模拟计算随机分布型高分子微纳米纤维支架的整体力学性能与纤维支架密度、高分子纤维直径等结构参数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谭晓东 《科教文汇》2007,(10X):216-217
本文从纤维片材、树脂基体及混凝土材料的热膨胀系数不同因素出发,结合复合材料的相关知识,采用细观力学的方法,定量分析了碳纤维片材(CFRP)加固混凝土梁结构的温度应力,并给出了界面剪应力的解析式,使解析解更加合理化。  相似文献   

11.
分别将钢纤维、聚丙烯纤维按照0.25%、0.5%、0.75%的体积掺加率,以体积比1∶1、1∶2、2∶1混杂后掺入C60混凝土基体中共浇筑12组抗渗试件,通过对其进行试验研究,分析纤维掺量和混杂比对高强混凝土抗渗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纤维掺入降低了混凝土基体的抗渗性。单掺聚丙烯纤维对混凝土基体的抗渗性能影响较大,单掺钢纤维对混凝土基体的抗渗性能影响较小;混杂纤维系列对混凝土基体的抗渗性能降低幅度影响随着纤维体积掺加率的增加大致呈逐渐增大的趋势,且相同体积掺加率下,混杂纤维系列对混凝土基体的抗渗性影响大于单掺钢纤维系列但小于单掺聚丙烯系列。  相似文献   

12.
多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不仅可以限制裂缝,同时可以更好地提高梁的抗弯承载能力,对于改善混凝土构件的适用性和耐久性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关于RC梁板表面嵌贴多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抗弯加固缺乏研究,工程应用中对于嵌贴多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固方法更无章可循。提出一种RC梁板表面嵌贴多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抗弯加固研究方法,从梁弯曲开始的机理出发,增强纤维复合材料对棍凝土梁弯曲的限制作用,定量分析了对弯曲角度和曲面宽度的影响,同时考虑了桥梁初始荷载效应,结合公路桥梁提出了粘贴纤维布加固后的抗弯计算方法。仿真实验通过5片混凝土简支T梁的模型试验,结果证明RC梁板表面嵌贴多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抗弯加固合理性。  相似文献   

13.
聚丙烯(PP)由于其成本水平低、性能优等方面的优势之处,引起其得到了较为广泛地应用。为了满足产品的特殊性能,上个世纪四十年代,随着纤维增强塑料复合材料的产生,玻纤增强PP复合材料得到非常广泛地应用,尤其是被应用于工程领域。由于GF增强的PP在性价比方面,要比其他常见的工程塑料更加优越。所以说,对玻纤增强PP复合材料的研究也是现阶段增强树脂复合材料非常活跃的一个重要内容。因将玻璃纤维引入其中,势必会对PP材料性能产生较大的影响,尤其是在力学性能方面产生的影响非常之大。本研究通过试验的方法,着重探讨了工艺条件对高粘度增强PP材料性能产生的影响,旨在为优化高粘度增强PP材料性能提供切实可行的依据与参考。  相似文献   

14.
李欣 《科技风》2014,(19):66-66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性能及复合材料的应用一直是研究和实践的热点,本文着重介绍该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性能以及其民用价值,希望能够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在民用领域的发展有所影响。  相似文献   

15.
《科技风》2020,(24)
作为一种新型复合材料,混杂纤维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性能。它由混凝土和纤维构成,其中,纤维材料中必须至少包含两种纤维。相对于一般混凝土而言,混杂混凝土的性能更为优越,原因在于多种纤维可以弥补一般混凝土的各种缺点,进而提高混凝土的整体性能。此外,相对于只掺杂一种纤维而言,多掺杂纤维显得更为经济,这有利于节约建筑成本。基于混杂纤维混凝土的优势,本文将深入研究其力学性能,归纳并总结混杂纤维混凝土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并对当前力学性能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有针对地提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6.
针对北方寒冷地区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产生干缩裂缝和低温收缩裂缝,选用水泥稳定砂砾作为基体材料,通过添加聚丙烯纤维,进行半刚性复合材料抗裂性能研究,并结合东察高速公路的建设修筑试验路进行观测。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发展,科学技术不断提高,各种新型材料层出不穷,其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具有重要的作用,有很多的独特的优点,例如强度-重量比大,比模量高,具有较高的耐腐蚀性以及较长的使用寿命等,被广泛应用到了各个领域中。但是,如果使用过程中这些特性出现问题,就会对复合材料的性能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本文就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机械加工技术进行了研究,首先阐述了复合材料的种类,然后介绍了复合材料的加工特性,最后重点对复合材料机械加工技术进行了分析,为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机械加工技术更好的应用提供了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冲击能量和几何尺寸对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合板冲击损伤的影响规律,对三种不同厚度、几何尺寸为600 mm×700 mm的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合板试样分别进行5J-65J能量的冲击试验,并采用游标卡尺对层合板试样的冲击凹坑深度和基体裂纹长度进行检测。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冲击能量的增加,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合板的冲击凹坑深度和基体裂纹长度均呈增加趋势;相同冲击能量作用下,随着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合板试样厚度的增加,冲击凹坑深度和基体裂纹长度呈减小趋势。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石墨烯因为具有良好的物理和化学性能,已成为复合材料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本文采用Hummers法制备得到氧化石墨烯(G0),通过异氰酸苯酯对GO进行有机化改性得到能够在DMF中均匀分散的石墨烯材料,将改性后的氧化石墨烯材料采用原位聚合的方法引入到聚脲材料中得到聚脲/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采用红外、透射电镜等对氧化石墨烯以及改性后的氧化石墨烯(iGO)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氧化石墨烯多以单片形式存在,经异氰酸苯酯改性后能够较均匀的分散在DMF中.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TEM等考察了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发现改性后氧化石墨烯片层能够较均匀的分散在聚脲基体中,均匀分散的氧化石墨烯片层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聚合物基体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耐热性能以及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20.
界面性能对复合材料整体性能起决定性作用,本文建立顺排、插排两种模式均匀化RVE三维模型,采用非线性弹簧元渐进适应模型模拟界面分离,计算界面不分离和分离时的陶瓷基宏观性能。结果表明:界面不分离时纤维含量对材料横向有效弹性模量影响较大;界面分离时横向有效弹性模量随界面分离逐渐减少并趋向于基体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