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 ,人类已开始对造成二者矛盾的原因进行深刻反思。在反思的过程中 ,传统人类中心主义首当其冲遭到批判。西方学者提出了诸多新的学说以作为自然保护的哲学依据 ,但这一切是以“人类”、“我们”这样的全称命题为表述形式来谈自然保护的 ,掩盖了“正义”问题。在汲取西方理念的精华 ,明确我们对自然保护的道德义务的同时 ,更需明确 :在“保护自然”的统一认识下 ,不同国家、不同地域应该有自己的保护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
自然中心主义的“内在价值”和“独立价值”学说,带有浓郁的后现代色彩,不仅在理论上将价值导向神秘主义,而且在实践层面上几乎解构了人类所有行为的合法性,还会打乱自然界的秩序和循环。我们应该用科学的价值论来审视与反思环境问题的根源与出路。  相似文献   

3.
当代人类实践活动的主体性效应空前增长的同时,反主体性效应也日益增长,构成为当代人类实践的内在张力。反省当代人类实践活动的内在矛盾,合理规约人类的实践活动,减少和避免实践负效应,是当代人类面临的突出问题。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以建立和谐社会为目标,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皈依,人类的实践活动才能获得最大化的实践正价值,避免和降低实践负价值的生成。  相似文献   

4.
随着实践活动不断拓展和深化,实践的反主体性效应所凸显的全球问题已经逐渐唤醒人们的自我反省和自我批判意识。反思实践活动的价值,合理规约实践活动,积极消解实践活动的价值张力,既是当代实践面临的突出问题,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只有以和谐社会的构建为价值指针,重建实践价值观,才能使人类摆脱实践反主体性效应不断凸现的现实困境。  相似文献   

5.
对物理教学反思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成华 《物理教师》2006,27(12):4-6
1问题的提出教师的教学能力是在教学实践中提高的,新的教育观念也只有在教育教学实践探索中才能逐步提高.美国学者波斯纳曾提出教师的成长公式:“老师=经验 反思”,该公式体现了教师成长过程应该是一个总结经验、捕捉问题、反思实践的过程.“反思是一项满怀希望的活动,从事反思  相似文献   

6.
狭隘的实践价值观念表现为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它对人们行为的束缚在工业化进程和科学技术被滥用的条件下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人和自然的矛盾引发当代全球性问题,暴露出这种狭隘实践价值观念的历史弊端和现实危机;为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对它进行文化哲学批判反思和彻底变革,从而确立同人与自然和谐协调相适应的科学合理的实践价值观。  相似文献   

7.
构建大学生的文明生态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对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我们不得不深刻支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中人有克服“人类中心主义”错误的理念,对自然承担起道德责任,才能做到与自然的和皆共处,才能从自然中得到更多的恩赐。  相似文献   

8.
英国著名小说家哈德森的代表作《绿厦》中包含丰富而深刻的自然观。在小说中,哈德森通过展现阿贝尔和里玛的爱情悲剧,生动地表现了人类对自然的永恒依恋,深刻地揭示了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及其与自然之间的永恒矛盾和冲突,无情地批评了人类在发展经济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行为,呼吁人类尊重、热爱和保护自然。在哈德森看来,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融应该成为人类的道德理想或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9.
和谐──跨世纪的哲学主题──谈和谐与和谐思维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本世纪人们在改造自然和社会过程中出现的诸多不和谐或矛盾的分析,认为和谐是下个世纪哲学和人类智慧关心的主题。在世纪之交人们应该由本世纪的征服控制性思维方式转变为和谐思维方式。和谐思维方式是以追求“对立面统一”和“往返流动”、“融合”为价值目标的思维;是系统的、美的和实践性的思维。下个世纪人们只有用这种思维方式才能更好地改造自然和社会,创造人、社会和自然和谐发展的美好世界。  相似文献   

10.
环境伦理学以自然价值理论作为学科构建的基础,为人类反思自然的价值及规范自身对待自然的行为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撑。以两种不同的主体和向度为标准,自然价值可划分为使用价值和系统价值。自然价值平衡是指自然使用价值与系统价值、自然使用价值内部诸价值间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均衡发展的动态过程。它的实现需要自然使用价值与系统价值的平衡,自然各项使用价值的平衡,人类对于自然界权利与义务的平衡及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等。  相似文献   

11.
“性本善”思想是孟子“性善说”的核心。“四心”是“性本善”基本内涵,“四德”是“性本善”发展、完善的目标和内容,“人心”是“性本善”发展的中介,“思”是“性本善”被认知和获得发展的重要途径,“反求诸己”是主体发展“性本善”的主要方式。“性本善”发展为“四德”,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今天的学校道德教育中,我们更应重视人“性本善”的认知教育,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反求诸己”中持之以恒地践行人性之善。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的新哲学以实践思维方式改变了以往哲学思考价值问题的根本路向,以一种实践思维方式系统地思考了有关价值问题并使之理论化、系统化。由于受到当时革命和理论需要的制约,马克思著作中也没有具体的价值论著作,但是,其崭新的价值论思想却贯穿于整个思想体系之中。用实践来理解价值的本性时,必然把价值理想确定为实践活动内在本性的必然结果,即人的全面解放、全面发展与共产主义的实现。这正是从实践思维出发,深刻揭示实践活动的内在矛盾及其运动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3.
针对儒家的仁义道德教育,老庄提出了道德教育的减法原理。他们认为,道德境界是不可以通过教来达到的:人们不能像传授自然知识那样,通过传授道德知识让一个人变得道德;在道德教育上,知识的积累是无效的,儒家的道德教育不仅没有使人变得更道德,反而造成了道德的进一步堕落。符合自然的道德教育,应该沿着相反的方向进行,即通过减损知识进而减损人的欲望,清除文明对于人的心灵的污染,复现人的素朴本性。  相似文献   

14.
基于时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对人的本质问题的表述、争议的一些问题的提出;揭示出对象化是理解和把握人的本质问题的关键;且对对象化作了界定,认为对象化,事实上就是人的本质的外在物化,是人根据自己的主观需要和主体价值包括审美价值而对自然进行的加工和改造,是人的本质的自我确证,对象化不同于异化;提出了劳动是人的对象化活动的最重要形式。人的对象化的形式或方式是社会实践。通过社会实践才能形成人的对象性关系;人的本质具有的多样性、多重性必须通过相应的对象关系来体现、反映.人的对象性关系的形成和结构都是人对象化的结果。进而反映人的不同侧面的本质。  相似文献   

15.
人的现代化与社会现代化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同时二者也是一个双向建构的过程,但人是社会现代化的主体。在全球化与现代化交互并行的今天,人的现代化所面临的困境与挑战需要引起普遍性的回应与关注。中国社会发展中三者交糅与冲突的客观存在以及解决路径的考量探寻,是以人为本思想提出的一个重要动因。  相似文献   

16.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对自然界内在价值的否定的认识,对人与自然“主客二分”关系的主观方面的绝对化和认为人的价值绝对高于自然界价值是造成人与自然关系不协调、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科学的发展观是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自然生态价值是存在性价值的价值观,坚持发展是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综合协调的发展而不是单一的经济产值增长的发展观,尤其要坚持生存意识与发展意识相统一的价值观,才能从根本上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保证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人类的基本感情源于人性,即人类的基本需要,其核心内容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任何法律制度都必须以人类的基本感情为基础而不能与之背离。刑事立法的基础也只能是出自人心、合于人性的人类最基本的感情。真正的法治只能是人心之治、人性之治、人情之治,这就要求我们,在司法实践中如果严格按照法律的字面规定来办事与人类的基本感情发生冲突的时候,只能以人类基本感情为限度、为依据来理解解释法律,而不能作出明显违背人类基本感情的司法判决。唯其如此,法律才可能为老百姓所接受,才尽可能得到大家的遵守与拥护。因而,刑事司法的主线应当是“法融于情”,所谓的“法不容情”只不过是“恶法亦法”的诡辩。  相似文献   

18.
本体论问题一直是西方哲学特有的一种形态,从古希腊发展至今,作为最高的认识对象,它一直试图成为“科学的科学”,虽然在这个过程中有过怀疑主义的质疑,也有康德对其的批判,但作为人类的一种“终极关怀”,作为人类的价值对象,本体论的存在却有着深刻的价值和意义,特别是在物质文明飞速发展,精神文明逐渐缺失的当今社会,对本体论的追求更是与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的。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课程评价理论是价值中立取向的,视课程评价为事实判断活动,将人与物等量齐观,这造成了课程评价实践中的许多弊端。课程评价改革应该从对人的价值重新认识出发,不但要评价人的工具价值,更要关注人的内在价值和交往价值。只有这样,课程评价才能促进被评者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城市化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引发了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人的城市化是城市化发展的本质。在中国的城市化由成长期向成熟期过度期间,必须把人的城市化作为发展方向,才能真正解决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和矛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