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储冬生 《中国教师》2005,(12):27-29
“教学反思”是这几年被不断强调和凸显的一条教师专业成长的路径,它被解释为优秀教师成长的一个共性特征。古人说,“每日三省吾身”,强调的就是内省。但仅仅知道教学反思的重要性,还是远远不够的。目前教师教学反思最大的问题在哪里?我觉得不少老师的教学反思都存在“自欺”或“自虐”这两种倾向。这两种倾向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实则都源于肤浅、源于急功近利、源于为“反思而反思”,都源于对于教学反思缺乏最起码的认识。下面我就截取几个片段,说说我对于教学反思的认识。反思之一:是什么带来了教师的转变?有一段时间学校要求我们上好每一节…  相似文献   

2.
丁霞 《学前教育》2010,(12):8-10
反思已经成为教师必备的专业素养之一,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开放多元化的幼儿教育、教师的专业成长都需要每位教师具备反思教学的能力。教育活动能否“促进每个幼儿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是幼儿教师教育实践反思的重点。在园本教研活动中,我园要求教师写教育小随笔、教育小贴士、教育后记等对教育活动进行反思。反思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但教师在反思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现通过具体案例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3.
高职英语教师要适应新课程改革教育理念,从“经验型”教师成长为“学者型反思型”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教学反思被认为是一种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催化剂,它提高了教师教学工作的自觉性,有利于教师总结和提炼教学经验,形成优良的职业品质。教师的专业成长应以教学反思实践为基本路径,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增强反思意识,实践反思活动;学校应该建立教学反思的长效机制,创设反思的文化氛围,促进教师在教学反思中不断成长。  相似文献   

4.
“学起于思”“学而不思则罔”“所有的思都是诗”……众多的名言警句都启迪我们“凡事三思”。尤其是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学反思更被视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要素。经过多年教学积累,我感到“教学反思”的内容广泛且多样,多元的教学反思,就像催化剂一样,促进我们成长。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研究性学习”是促进教学从“灌输”转型为“对话”的一种教学创新,这种对话式教育在教师专业发展方面同样具有方法论意义。教师成长=经验+反思,这一公式简明地回答了这一个问题,我想就此与大家交流,以期抛砖引玉,有不当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我认为可从三个方面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6.
王丽丽 《成才之路》2011,(25):12-12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笔者深切体会到教学反思是一种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活动。本文结合农村教师的教学实况从农村教师教学反思的必要性、存在的常见误区以及如何正确有效地进行教学反思三个方面探讨农村教师如何有效反思教学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7.
教学反思是一种很好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手段,对“教学预设”这一环节的反思也是如此,它可以促使教师更有针对性地预设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可以使教师积累教学素材,便于总结提高,丰富经验;有助于教师反省自身教育教学理念,利于教师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8.
为教师建立“成长记录”,是我园尝试的一种引领教师专业成长的新途径。教师成长记录成了教师自我反思与提高的源泉,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9.
课改以来,广大学校都把教师的教学反思作为一项管理手段,作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反思热”的背后,存在着种种低效的反思。如何克服反思的低效性,使反思成为教师自我发展的重要机制、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即对此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10.
随着教师教育的发展,“反思性实践”和“反思型教师”作为一种时尚逐步流行,受到了教育理论界和广大教师的追捧,认为反思型教师是迎合新课程改革的新型教师,认为培植教师的“反思”能力,使其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行为,实现内省.不断自我调整、自我建构,从而获得持续的专业成长。诚然.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的反思能力是必要的,但作为单一的价值取向,笔者认为,有一种舍本逐末的倾向,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审视。  相似文献   

11.
随着教师教育的发展,“反思性实践”和“反思型教师”作为一种时尚逐步流行,受到了教育理论界和广大教师的追捧,认为反思型教师是迎合新课程改革的新型教师,认为培植教师的“反思”能力,使其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行为,实现内省.不断自我调整、自我建构,从而获得持续的专业成长。诚然.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的反思能力是必要的,但作为单一的价值取向,笔者认为,有一种舍本逐末的倾向,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审视。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教学反思对于专业成长的意义已经得到了广大教师的一致体认,但是广大教师空有反思意识而欠缺反思习惯和能力的现状仍然不容乐观,这直接导致了反思行为的偏差和低效。因而,如果我们想成为一名真正的反思型教师,就必须要反思“教学反思”:弄清“反思什么”和“怎样反思”这两个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13.
苏翠娥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3):231+246-231,246
教师在教学中能进行教学反思是改善课堂教学,提高教育质量,加速教师专业发展和促进教师自我成长的必由之路,是现代教师必备的素质之一。本文分析了教学反思的重要性、教学反思的内容、教学反思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14.
“反思”是教师立足岗位提升专业素质的一种有效培训途径。毋庸置疑,教学反思对于中小学开展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大有裨益。但是,任何一种新的研修形式都不可能在一开始就尽善尽美。通过调研,笔者发现,我们当前的教师反思某些方面走人了误区。在认识和行动上产生了偏差,也达不到教师迅速成长的目的。本文试图尝试着对此作一个思考.并且提出反思后的反思与教师专业化成长一些政策。  相似文献   

15.
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是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的基础,也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有力保障。一位学者曾经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可见“课后反思”不失为一种促进教师改进教学策略,不断提升自己教学水平的好办法。随着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撰写课后教学反思成为促进专业发展的有效方法和手段,因此深受专家、学者的大力倡导和职业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专业教师对课后教学反思的含义、形式、内容等往往缺乏一个较为科学的认识,在操作过程中产生了不少困惑。深入分析、探讨课后教学反思问题,对转变教师观念,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无疑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王君雯 《甘肃教育》2011,(17):23-23
教学反思是一种通过提高教师的自我认识水平来推动教师专业成长,改善教师教学行为,促进教师能力发展,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有力手段和有效途径。幼儿教师要提高自我认识水平和自身的专业水平也必须进行教学反思。现在很多幼儿教师都在从自己的教育实践中反观自己教学的得失,通过教学案例、活动方案、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标准明确强调“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本文立足于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教学的新要求,提出“反思教学”会促进教师的成长,并从“反思教学”的三个阶段,结合高一新课程教学中运用“反思教学”的案例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思政教师要实现专业成长、发挥立德树人的关键作用,必须增强专业成长自觉,变被动发展为主动发展,增强内驱力。课堂教学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土壤,思政教师必须立足课堂,对教学进行深度反思,以教学反思促进专业成长。本文结合四个课例,主要探讨运用教学反思促进思政教师专业成长的策略,以及相关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作者对杭州城区及下沙镇幼儿园青年教师教学反思现状的调查表明,城区和农村幼儿园青年教师教学反思能力存在显著差异,教学反思能力有明显的学历和教龄差异,幼儿教师能意识到教学反思的重要性并能在一定程度上运用反思,但不能充分理解教学反思及其过程的科学内涵,教学反思并未成为一种习惯。  相似文献   

20.
“反思”是教师立足岗位,提升专业素质的一种有效培训途径。毋庸置疑,教学反思对于中小学开展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大有裨益。但是,任何一种新的研修形式都不可能在一开始就尽善尽美。通过调研,笔者发现,我们当前的教师反思的某些方面走入了误区,在认识和行动上产生了偏差,也达不到教师健康迅速成长的目的。本文试图对此作一个思考。并且提出反思后的反思与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