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柳诗在宋代的接受与宋代的诗学思想有着紧密关联,诗学思想与人格境界之"平淡"追求,深深的影响了柳宗元诗歌在宋代的传播过程。宋代对柳宗元诗歌的接受主要从"陶柳"诗风异同论、"韩柳"诗风不同论、柳诗深得"骚学"论等三条路径展开的。  相似文献   

2.
辽代诗歌创作中的唐诗接受,主要体现在两个维面:一是在体裁运用上,辽诗直承唐而下,几乎唐代各种体裁诗皆备;二是从诗人而言,辽代诗歌创作多方面受容了白居易、李白、杜甫等人的诗风,从诗作传统而言,则着重受容了唐人边塞诗传统和晚唐诗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郭祥正对李白的审美接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祥正是宋代学习李白诗歌并取得较大成就的杰出诗人。他从生活方式及创作思维方式、诗歌内容与形式、艺术风格三个方面接受了李白的影响,从而形成了自己“豪迈精绝”的诗风。郭祥正对李白的接受在文学史上有其独特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李白以浪漫纵逸的诗风以及潇洒放任的举止为宋人所称颂。通过现存宋代有关李白的绘画作品的分析,一方面揭示了李白作为禅道结合的理想人格加以推崇,此外也揭示了宋代文人与宫廷之间对李白不同层面的接受。  相似文献   

5.
无题诗在宋代发生了诸多变化,主题上不再拘泥于男女情爱,风格上也融入了宋代诗歌的理性色彩和平淡的审美追求。不论是意象的选择、表达的方式,还是语言的风格,都与晚唐李商隐的《无题》大有不同。这些变化反映了宋代《无题》作者与李商隐艺术思维的差异,继而印证了宋代诗风较晚唐诗风的新变。  相似文献   

6.
<正>【教学创意】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把豪放飘逸的李白诗、沉郁顿挫的杜甫诗、新天下耳目的东坡词、龙腾虎掷的稼轩词单列为四个专题,可见,李杜苏辛四人是唐诗宋词史上四座并峙的高峰,他们都爱诗、爱酒,都是"国家不幸诗家幸"的代表。李白的《将进酒》是苏教版选修课本《唐诗宋词》"豪放飘逸的李白诗"专题最后一首诗,它既是李白豪放诗风的代表,又很好地阐释了中国古典诗词的酒文化和儒家文化,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笔者认为,成就《将进酒》的原动力是孔子早已给中国古代文  相似文献   

7.
书院记是以书院为题材,以"记"这种体裁为形式载体撰写的文章.起源于北宋初期,南宋时出现第一次兴盛局面.宋代书院记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即议论化倾向,表现手法多样,文学性增强."记"展现了当时书院教育的发展状况和学术思想的兴盛,反映了宋代"记"体文的创新与变革.  相似文献   

8.
宋代诗论颇多新辟创获,其中"以书喻诗"的诗歌批评方式很值得关注,其论涵盖诗变、诗风、诗法等多方面内容,典型体现着宋代诗论的特征。"以书喻诗"之所以在宋代形成并流行有其原因所在:对诗歌与书法互通性的认识上升为"诗书一律"的艺术观念是其根本来源,而打破艺术门类固有规定性的"出位之思"的美学追求最终促成了这一论诗方式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郭金培 《现代语文》2005,(10):25-25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陕西成纪(今甘肃省境内),出生于碎叶城.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二十五岁离蜀,长期在各地漫游.李白的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富有积极浪漫主义精神.<夜宿山寺>恰体现了李白诗的这些特点.  相似文献   

10.
闫伟哲 《文教资料》2009,(27):10-11
"诗仙"李白诗风豪放飘逸,"诗豪"刘禹锡诗风刚毅雄豪.刘禹锡在追求建功立业和独立的人格、强烈的主观情感的抒发、恢宏壮大的景物描写等方面都承袭了李白的诗风,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