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作为人来说.各有各的性格.这样.我们的社会.我们的生活才多姿多彩。那么.作为一家媒体.也只有具备自己鲜明的性格特征,才能在媒体的竞争中吸引受众。农村广播虽然处于基层,但是,我们不可否认,由于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时代的影响和办台理念的局限,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居高临下.“小”台“大”办,游离实际、游离生活、游离群众的现象。农村广播要发展.要在受众中有影响、有地位.塑造广播的农字特性是关键。  相似文献   

2.
农村有线广播的生存与发展,取决于它自身宣传作用的发挥程度。而农村广播宣传质量好坏,归根结底在于有没有一支阵容整齐、能征善战的新闻队伍。然而,农村广播工作队伍的现状远远不能适应新的要求,有线广播工作者任务重、条件差、受冷落,因而出现了“跳槽”、“攀高枝”现象,妨害了广播宣传事业。如何抓好新闻队伍的自身建设?我感到,需要在“建”、“稳”、“训”三个环节上下一番功夫。  相似文献   

3.
曾几何时,有专门研究广播电视的专家学者面对汹涌而来的网络媒体大呼“我们将成为泡沫”。十年过去了,如今,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谁也没有成为“泡沫”,但谁也没有吃掉谁。虽然,我们没有成为“泡沫”,但并不是说,就没有竞争,相比之下,在众多媒体中,广播媒体的弱势越来越显现。那么,面对网络媒介,广播、尤其是农村广播应该如何作为,本文就此作一肤浅探讨。  相似文献   

4.
打造精品栏目 提升广播品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听众服务是广播工作不变的宗旨。在频率林立、栏目迭出的竞争中,谁精心打造精品栏目.多办精品栏目,谁就能够抓住听众,赢得市场,就能更好地实现广播的喉舌与产业功能。2004年中广学会在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评选中首次设立“十佳栏目”奖,获奖的广播“十佳栏目”,是全国广播系统精品栏目的荟萃,对广播精品栏目的标准和如何打造精品栏目等问题,做出了示范性回答。  相似文献   

5.
国家广电总局将2005年定为“农村服务年”,要求村村通广播和电视是其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对广播电视行业来说,这一要求既是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的具体要求,也是发展壮大对农产业经营的机遇。如何有效地调动60%多的农村人口受众群,盘活农村广电市场?笔者在几年实践的基础上,从破解广播有效覆盖难和频率定位难两个方面,提出广播服务农村的新构想。深入探索有效覆盖途径是实现广播“村村通”的关键广播的覆盖率不等于到达率。广播“村村通”必须解决好覆盖率与到达率的关系,要以到达率来衡量广播“村村通”建设水平,衡量广播服务农村的…  相似文献   

6.
1996年,上高县广播电视局选准发展路子,务实苦干,全县农村广播务业建设有了长足进步,被评为全省事业建设先进集体二等奖。代表宜春地区参加全省事业建设评比,成绩名列前茅。当年,全县用于广播事业建设的投资有200多万元。一、以电祝事业发展带动广播事业发展广播与电视是宣传媒体中的“两兄弟”,过去,广播带动了电视的起步,而现在,农村广播事业建设却被一些人忽视了。事实上,广播与电视各具优势,并不能相互取代。作为全县广播电视的行政管理部门,对待这个问题,应该着眼于全面,在事业建设中更不能人云亦云,“厚此薄彼…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的广播事业已发生了一系列新变化。有些省级台正从混合台发展为专业台,成立了新闻台、经济台、文艺台、教育台、交通台等系列台。这是新时期广播事业发展的一种趋势。但在办系列台中,不要忘记农村这个广阔天地。笔者认为,也应考虑办农村台(或叫“农民台”),这是广大农民群众的殷切期望,也是农村节目的必然走向。办农村台,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一、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民和农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中央对农业和农村工作历来都非常重视。党的十  相似文献   

8.
“书记的嘴,主任的腿”这是南城县农村基层干部群众对有线广播的作用的由衷称赞。由此,笔者联想到,在实施村村通广播电视的工作中,固然应该重视调频广播、广播与电视共缆传输等先进的传输手段的椎广运用,但也不应该忽视现有有线广播的巩固和适度发展。尤其是在行政村一级,建设村广播室和小面积有线广播仍然十分必要。这也与电视不能取代广播一样,调频广播不能取代有线广播。因此,在事业建设的指导思想上,不仅要考虑如何扩大广播信号的有效覆盖问题,还要考虑到怎样使农村广播发挥更大作用的问题。六、七十年代是我省农村有线广播发…  相似文献   

9.
广播电视报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商品,凡商品都必须进入市场参与竟争。扬长避短是竞争的重要手段,因而,在报纸如林的报业市场上要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办出自己的特色,保持自己的特色。谁没有自家的特色,谁就没有地位。广播电视报来来的发展,一方面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大力度强化“依附性”,突出特色;另一方面又必须善于借鉴,优化“超脱性”,以满足多层次读者的需求。也许真正操作起来,前者较易行,后者却更难办。超脱性对于广播电视报是十分重要的。它是广播电视报特性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它的存在,不仅可以拓宽读者…  相似文献   

10.
一直以来,广播作为弱势媒体,被其它媒体所排挤、冲击。从早期的电视、到后来的互联网,广播的空间不断缩小,受众也不断流失。因此,广播不能仅把互联网等新技术作为自己本身发展的辅助手段,而是要作为全新的结合模式来探索,才能摆脱目前低迷的状态,网络电台正是这方面的探索,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网络电台不能只作为“广播的网络版”或“为广播办一份全球性的、无需注册的节目报”目标而存在,而要成为一个不属于任何一个“母媒体”的新媒体。  相似文献   

11.
乡镇广播是农村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主要宣传工具,是乡镇党委、政府的喉舌及联系群众的桥粱和纽带。然而,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现代化传播媒体的影响不断扩大,形成了对农村广播生存与发展的挑战,在这种种情况下,如果消极地认为乡镇广播落后过时了,那就不可能办好乡镇广播。应该看到在当前农村,乡镇广播是电视、收音机、报刊等传播媒体无法替代的一种传播形式。乡镇广播办得成功,对于促进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维护农村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具有重大意义。如何办好乡镇广播,充分发挥乡镇广播在农村两个文明建设中的独特作…  相似文献   

12.
现在的听众,分众化倾向日趋明显。就县(市、区)广播听众而言,有的是为了寻求致富信息而关注广播;有的是为了掌握政策、关心会不会出现农民负担、学生负担新动向而听广播;也有的可能会为了喜爱某个音乐节目主持人而经常打开收音机;还有的是一些干部晨练、坐小车无聊怕打磕睡而对广播情有独钟。至于哪个台哪个频率?谁的功率强,就听谁的。这不能不说是值得县级广播从业人员深思的一种现象。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细究起来主要是我们广播节目办得没有地域特色和个性特色,“百台一面”、“千频一腔”,听谁的还不一样?县级广播新闻要形成自身的特色,…  相似文献   

13.
在电视日益发展壮大,因特网又进入家庭的新形势下,农村广播还要不要办?还能不能办好?高安市筠阳镇以建好广播、用好广播、管好广播,充分发挥广播在农村两个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的实践,做出了最好的回答。  相似文献   

14.
《视听纵横》2005,(6):117-118
今年.我省作为全国文化管理体制改革的试点,按照“政事分开.管办分离”的原则,将广播电视台从原来的广播电视局中分离出来,集中精力从事宣传工作和事业建设。分离出来的广播电视台没有了原来的行政执法职能,而新成立的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所属的文化执法机构尚未健全。如何加强农村有线电视的服务和管理.成了摆在基层广播电视台而前的一项重要工作。同时.今年又是国家广电总局提出的“农村服务年”.作为基层的广播电视媒体,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召开以后,各级党政组织和广播电视部门加快了“村村通广播”的建设步伐,并为此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但是,农村广播网络建设几起几落的曲折历程告诉我们:建设农网难,巩固和发展农网更难。解决这个难题的“钥匙”是:务必重视村村通广播的组织管理、政策落实和队伍建设的三大问题。——组织管理:这是巩固和发展农村广播网络的根本保证。目前大多数地方舍得花钱,舍得花力气办广播,一是由于党中央作出了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决—议,必须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二是已经认识到办广播的重要性并尝到了办广播的甜头…  相似文献   

16.
自1996年10月广东人民广播电台在我国内地建立第一家广播网站以后,至今已有31个省级电台建起了自己的广播同站,它标志着中国的网络广播开辟了新纪元。然而,这从多的网站的现状怎样、前景如何?它们与传统的广播各有什么不同的特点?这些问题不仅引起了广播受众的关注,也受到了广播业内人士的重视。本对全国内地广播网站的“三种形式”“九个方面的特点”以及“四个方面的宏观趋势”作了认真的研究和详细的分析,这对于正在致力办好广播网站的网行也是一种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许涯文 《视听界》2006,(1):164-167
2005年,江苏广播电视总台在全国广电媒体集团中率先进行了CI设计,使用了新的台标。台标符号的背后传达的是总台“以人为本,与您同在”的办台理念。理念只有八个字,落实到实践层面却要复杂得多。广播与电视不同,广播各频率也各有个性,因此,怎样理解和实行这个理念也会相应地表现出各自不同的特色。依据总台发展战略,经济频率对商业937进行整体升级,已于2005年12月19日成功推出全国第一家“居家广播”,这是改革五年来,经济频率又一个重大的战略突破!在此时对“以人为本、与您同在”进行思索,既是理论的前瞻,也是实践的探索。本文将从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我有机会读了由张家先主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的《对农村广播研究与实践》一书。50年代,我曾在一个省电台主管过对农村的广播宣传;80年代,在广播电影电视部地方宣传局工作时,也管全国农村有线广播台、站的宣传工作,对于“对农村广播”很有兴趣,也很有感情。因而看到这本书就爱不释手了。《对农村广播研究与实践》是我国第一部关于论述“对农村广播”的文章、讲话、经验总结和稿选集。全书选编了“对农村广播”的专论51篇,优秀稿件26篇,共35  相似文献   

19.
<正>如何有效地调动60%多的农村人口受众群,盘活农村市场? 笔者认为,应从破解广播有效覆盖难和频率定位难两方面入手, 着力建立广播服务农村网络,办好对农广播,让农民从中受益。一、探索有效覆盖途径是实现广播“村村通”的根本笔者理解,真正意义上的广播“村村通”必须解决好覆盖率  相似文献   

20.
一、当前我国对农村广播宣传的现状一分为二的讲,当前我国对农广播宣传的成绩是主要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1、省级及特区以上大台,多数台未把对农广播宣传列入“重点栏目”。据1996年出版的《中国广播电视总汇》提供的资料,我国省级及特区以卜大台50多家,其中把对农广播宣传列入“重点栏目”的只有17家,仅占1/3左右。连有的农业大省的骨干台都未把对农广播宣传列入“重点栏目”。多数是放在经济栏目或综合栏目中,而且只是作为其中的一个“节目”。(真正当作“重点栏目”在办,办得最好的,当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他们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