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20世纪70年代,在东方文明古国的广阔土地上,爆发了一场震撼世界的“绿色革命”,中国培育成功被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的杂交水稻,被公认为是继墨西哥矮秆小麦培育成功之后又一项对解决世界性粮食短缺有重大意义的科学发明。  相似文献   

2.
绿色革命是60年代中期在发展中国家兴起的,以采用农作物高产良种为中心的一场新技术革命。主要内容是大规模地推广矮秆、半矮秆、抗倒伏、产量高、适应性广泛的小麦和水稻等优良作物品种,并配合灌溉、施肥等技术的改进,获得高产、稳产,以解决急剧增长的粮食需要。这一农业技术革命取得了惊人的成果,因而被誉为“绿色革命”。“绿色革命”在中国开展得  相似文献   

3.
一必要性和紧迫性人类所面临的食物安全、清洁能源、人口健康、环境优化和脱贫致富等自然与社会问题,都与生物种质资源的利用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所以说生物种质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种质资源对人类的贡献是巨大的,如科学家利用日本矮杆基因,育成了“奇迹”的墨西哥小麦,一举使这个粮食进口国成为出口国;国际水稻研究所的科学家利用中国低脚乌尖水稻的矮杆基因,培育出了系列水稻品种,从而掀起了闻名世界的第一次“绿色革命”;我国科学家利用海南岛野生稻的不育特性,进行杂交水稻研究并大面积推广,大幅度提高了水…  相似文献   

4.
1.袁隆平学术思想的意义 袁隆平院士是世界著名农学家,誉称"杂交水稻之父".他带领一班人,培育籼型三系杂交稻,较常规稻一般增产20%左右,又相继培育出两系杂交稻和超级杂交稻.1976-1998年,全国推广应用2.2亿公顷,增产稻谷3亿吨.目前已在美国、越南、缅甸、印度等多个国家引种推广,为解决我国和世界的粮食问题发挥了重大作用,被称为"第二次绿色革命",他荣获我国第一个科技特等发明奖、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和九次国际大奖.根据由国家国资局授权的湖南四达资产评估事务所评估认定: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袁隆平"品牌价值为1008.9亿元.这是我国迄今为止无形资产评估价值额最大的一宗项目.  相似文献   

5.
当公元进入20世纪70年代,在东方文明古国的广阔大地上,爆发了一场震撼世界的"绿色革命"。它向世界宣称:中国人不仅可以自己养活自己,而且可以为解决世界的粮食问题做出贡献。这场几乎可以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媲美的"绿色革命"就是杂交水稻。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技信息》2003,(10):42-42
根据国际农业生技应用推进协会年报(ISAAA)指出:全球基因转殖作物2002年成长惊人,再创历史新高,比2001年增加12%,总种植面积为5870万公顷,自1996至2002年的7年间,种植面积增加了35倍,分散在美、加、阿根廷、中国、南非、罗马尼亚、澳洲、墨西哥、保加利亚、西班牙、德、法、乌拉圭、印尼、印度、哥伦比亚及洪都拉斯等17个国家。  相似文献   

7.
小麦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重视产量的提高。三十多年来取得很大成绩。以本省为例,1984年小麦产量比1949年总产量增加3.6倍,亩产增加4.4倍。但对品质有所忽视,推广品种籽粒蛋白质含量比地方品种有所降低。自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开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小麦品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引起国内领导和科学工作者的重视。许多农业院校和科研机构将小麦品质的研究列入科研计划,并取得了不少成绩,为今后改进和提高小麦品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正56.5亿公斤,这是2020年我国粮食生产比上一年增加的产量,实现"十七连丰"。这样的成果并不容易,中国农科院近日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我国小麦2020年播种面积比2011年减少2700万亩(1亩≈666.7平方米),但产量增加1300万吨;水稻2020年播种面积比2011年减少393.6万亩,但产量增加897.7万吨。中国农科院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万建民说:"一减一增的背后,是科技的力量。"从育种、栽培,到灌溉、病虫害防控,粮食生产的各个环节都需要科技的助力。其中,  相似文献   

9.
1999年,我国农技推广将围绕抓好“主要作物、重大技术”开展工作,突出粮食生产,抓好主要作物(水稻、小麦、玉米、油菜)的重大技术推广。计划推广的10项重大农业技术是:(1)水稻抛秧技术;(2)水稻旱育稀植技术;(3)  相似文献   

10.
文章回顾中国开展水稻和小麦的杂交育种工程,揭示农业科研必须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的神圣使命。中国农业科研体制发挥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坚持顶层设计和规划引领,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促使农业科技进步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作出巨大贡献。70年来,中国培育了一大批稻、麦新品种,实现了作物矮秆化、杂交化、优质化的3次跨越,完成了6次新品种更新换代。此外,在稻、麦高产栽培方面取得了重大的创新性技术成果,推动了中国粮食生产的跨越式进步。  相似文献   

11.
部长之声     
未来粮食生产思路已定农业部部长刘江在全国农业工作会议上提出,未来粮食生产要按照扩大面积、提高单产、增加总产、改善品种的思路来安排,作物上突出抓水稻、玉米和小麦,区域上着重抓南方水稻、北方玉米和黄淮海小麦区。  相似文献   

12.
中国水稻品种改良以及对水稻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分析了中国25个水稻主产省主要种植的水稻品种,探讨我国水稻品种改良进程和水稻品种性状的变化,并采用水稻成本数据研究品种改良对水稻生产的贡献。结果表明我国品种改良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对水稻生产贡献份额达30%。与20年前相比,水稻审定的品种个数增加了1.5倍。抗病虫害品种的种植面积提高了10%;优质品种的种植面积增加了50%。然而,从90年代中后期品种改良对水稻生产的贡献逐渐下降。鉴于此,政府应鼓励育种人员进一步发掘优异种质,提高水稻育种水平,突破目前单产停滞不前的现象,从而更好的为水稻生产服务。  相似文献   

13.
谈提高杂交稻种子发芽率和成苗率的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水稻种植已经由传统的人工插秧、人工收割的模式转变为目前农业机械化的生产模式。虽然农业机械化大大提高了水稻的产量,但对于我国的人口众多的国情来说,仍然很难满足需求。如何提高水稻的产量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科研方面研究的重点对象。20世纪70年代,我国的著名科学家袁隆平通过不懈的努力,成功培育了三系杂交水稻,并在我国得到了大面积的推广种植。使我国水稻的总产量增加了好几倍,为我国粮食增产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时至今日,杂交水稻的种植已经遍布我国大江南北。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杂交水稻的产量和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本文就如何提高杂交水稻种子的发芽率和成苗率这一问题上,通过浅析相关的技术措施,向大家作以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4.
<正>水稻是蒙自县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8000公顷左右,种植面积在粮食作物中占第二位,占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23%。但产量居第一位,占全县粮食总产的47%。由此说明,水稻产量的丰与欠对蒙自县粮食生产十分重要。2008年在省、州农业部门的关心支持下,超级稻示范推广面积又有新的突破,单产得到不断提高,使全县的粮食产量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15.
根据联合国最新的人口预测,按中等发展预测方案,世界人口将从1950年的25亿增加到200年的61亿,2050年为94亿,2000~2050年期间世界人口净增33亿。21世纪中叶,为90亿人口提供所需的粮食,将是人类文明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一、技术进步促使20世纪农业大发展 20世纪是世界农业大发展的世纪。耕畜大部分被拖拉机所取代,普通玉米、小麦和水稻被高产品种取代,本世纪以来,世界灌溉面积扩大了6倍,化肥的施用约使世界粮食产量增长40%,技术进步使世界农田生产率提高3倍,粮食产量从1900年的约…  相似文献   

16.
以小麦为主食的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一。据联合国粮农组织1982年的资料,世界小麦种植面积为35.9亿亩,约占谷类作物的32.6%,其总产量9621亿升,占谷类作物总产的28.4%。小麦在我国是仅次于水稻的第二位粮食作物。1982年全国种植面积4.14亿亩,总产1260亿斤,占全国粮食面积的29.8%,占全国粮食总产的20.5%。  相似文献   

17.
袁隆平传奇     
很多人知道杂交水稻,却有不少人不知道袁隆平,不知道袁隆平是“杂交水稻之父”,更不知道袁隆平的传奇经历与业绩。袁隆平在中国开创杂交水稻研究与应用的先河,引发了一场震撼世界的“绿色革命”。现在全国有一半以上的水稻面积是种植的杂交稻。杂交稻的研究成功与推广应用,为解决我国农民的温饱问题、为促进中国粮食登上新台阶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本刊从本期起,连载“杂交水稻之父”、国家特等发明奖获得者、功勋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袁隆平的传奇事迹  相似文献   

18.
科技人物     
《中国科技信息》2011,(20):16-18
科技支撑粮食单产创新高——访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程式华、农业部玉米专家指导组组长赵久然全年粮食看秋粮,而秋粮大头是水稻和玉米。据农业部玉米、水稻专家实地调查分析,今年玉米、中稻的亩穗数、穗粒数和千(百)粒重都比去年增加,预计秋粮单产高于去年,全年粮食单产将再创历史新高。日前,记者采访了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程式华和农业部玉米专家指导组组长赵久然,请他们详解科技在今年粮食生产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优化水稻种植技术,增强水稻种植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的种植可以为我国带来粮食,国家有了粮食才能开展其他的经济活动。因此,国家在发展中要重视水稻的作用,提高水稻的产量,使我国的粮食供应充足。可是在实际种植中,水稻受到病虫害的影响产量下降,在加上我国的水稻种植技术远远落后其他发达的国家,没有了先进的种植技术,水稻的产量下降。因此,面对这样的问题,国家要采取措施,优化水稻种植技术,提高水稻的产量,增加水稻的效益。本篇文章主要阐述了水稻种植技术优化的方法,为提高水稻的产量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70年代,一场被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的风暴震撼世界:中国培育出杂交水稻。这场“绿色革命”的领军人物是享誉中外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而与他并肩作战,最早育成“野败”籼型不育系,实现杂交水稻三系配套的人,则是颜龙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