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原文阅读】墨萱图[元]王冕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甘旨日以疏,音问日以阻。举头望云林,愧听慧鸟语。【字词注释】(1)萱草花:中国的母亲花,它还有另一名字——忘忧草。《博物志》记载:“萱草,食之令人好欢乐,忘忧思,故曰忘忧草。”  相似文献   

2.
<正>氢气是初中化学学习的重要气体之一,需要学生掌握氢气制备、性质检验等实验操作及实验现象。目前,已有学者对教材实验进行了多方面的改进。例如,林海彬等[1]、侯晓琼等[2]、潘国荣等[3]支持氢气制取与性质实验装置一体化设计;周正祥等[4]采用洁厕灵与电池锌皮等反应制取氢气;林燕岚等[5]、侯晓琼等[2]使用注射器、U形管、V形侧泡反应管等器材做反应容器。以上实验是从药品选择、器材类型、实验装置三个方面进行改进,还存在不足之处,如实验装置复杂、所用器材多、反应时间不好把控。  相似文献   

3.
本文作者(以下简称"我")十年前在兼任数学教育在职专业硕士导师的鞭策下,开始思考数学教育的"公理",即理论基础.我补读了大量有关数学教育的教材,均未见到答案.于是尝试创立一种可以涵盖数学教育的由自然科学出发的交叉学科体系,却徒劳无功.三年前同时读到四本书:《数学教育哲学》[1]、《课改背景下的数学教育研究》[2]、《数学教育原理》[3]、《中国数学教育哲学研究30年》[4],一些数  相似文献   

4.
<正>《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1]指出要重视真实问题情境的创设,开展“素养为本”的教学。教学情境是教学具体情境的认知逻辑、情感、行为、社会和发展历程等方面背景的综合体[2],也是解决学生认知过程中的形象与抽象、感性与理性、理论与实践及旧知识与新知识的矛盾的师生互动的载体[3],对培养学生认知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落实化学核心素养起着重要的作用[4]。  相似文献   

5.
<正>[原文阅读]春日郊外[宋]唐庚城中未省(xǐng)有春光,城外榆槐已半黄。山好更宜余积雪,水生看欲倒垂杨。莺边日暖如人语,草际风来作药香。疑此江头有佳句,为君寻取却茫茫。[字词注释]①未省:还没知道。②黄:鹅黄色,指榆树、槐树新芽非常娇嫩。  相似文献   

6.
心清意自闲     
<正>【原文阅读】夏意[宋]苏舜钦别院1深深夏簟23,石榴开遍透帘4明。树阴满地日当5午,梦觉6流莺时一声。【字词注释】(1)别院:正院旁侧的小院。(2)夏簟(diàn):夏天的竹席。(3)清:清凉。(4)透帘:穿透帘子。(5)当:正当、正值。(6)觉(jué):睡醒。  相似文献   

7.
<正>教育部2018年印发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中10次提到“大数据”一词,并提出各区、各校要开展信息化教学与教研活动,强调要大力提升教师信息素养,积极有效开展教育教学[1]。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点中提到推动区域教育创新发展,强化数据的挖掘与分析,构建基于数据的教育治理新模式[2]。教育部2023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中,强调“强化教研专业引领”和“推进数字化赋能教学质量提升”[3]。由此可见,国家越来越重视数据赋能的教研活动和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8.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中国式现代化”进行了系统阐释和战略擘画,在治理维度提出未来五年“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入推进”[1],到2035年“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1]的目标要求。教育通过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能有效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而“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2],  相似文献   

9.
<正>水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1977年,联合国曾向全世界发出警告,水资源危机不久将成为继石油危机之后的下一个危机[1]。我国淡水资源人均占有率低,仅为世界人均淡水占有率的1/4,存在人均水资源匮乏、供需矛盾加剧、水资源利用率低、污染及浪费严重等问题[2]。2019年4月1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发布了《国家节水行动方案》,  相似文献   

10.
<正>电解质溶液中的三个守恒——电荷守恒、物料守恒和质子守恒,是培养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好素材[1],也是近十余年高考的选材热点(见表1[2])。本文将从质子守恒的知识本源出发,构建混合溶液质子守恒的速写模型,以期提升学生创新思维和临考破解难题的效能。  相似文献   

11.
<正>一、试题设计半城市化地区是指在大城市边缘地带和非农化产业显著的乡村区域涌现出的一类具有“非城非乡、半城半乡”特征的过渡性地域[1]。苏州市下辖姑苏、虎丘、吴中、相城、吴江5个区及苏州工业园区,代管常熟、张家港、昆山、太仓4个县级市,各区县经济水平差异较大。图1为苏州市行政区划简图[1]。图2为2010、2015和2018年苏州市半城市化地区面积统计[1]。  相似文献   

12.
<正>大概念源于西方教育界,威金斯等人较早对大概念作了界定。[1]国内关于大概念的研究多见于2018年《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颁布之后,2020年的修订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下称“20版新课标”)也提及大概念。[2]从学术视角看,学界强调大概念教学的旨趣是“追求理解”。如威金斯主张以“追求理解”作为大概念教学的目标。[3]也有学者认为大概念教学的追求是从讲授专家结论转向培养专家思维。[4]但仅将教学目标定为追求理解是不够的,本文将尝试结合课例探讨寻求认同的大概念历史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3.
写在社日     
<正>唐代诗人众多,如李白、杜甫一般的大诗人也多,他们的传世作品数量都相当可观。但也有仅靠一两首诗便留名千古的,晚唐诗人王驾就是其中之一。今天,我们来读一首他的诗。社日1[唐]王驾鹅湖山2下稻粱3肥,豚栅4鸡埘5半掩扉6。桑柘7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相似文献   

14.
<正>计量史学,“一般意义上讲,它是对所有有意识地、有系统地采用数学方法和统计学方法从事历史研究工作的总称”[1]。众所周知,计量史学的典型特征是应用数学和统计方法进行定量分析。李伯重先生曾经引用和强调过:在所有社会科学中,对历史学影响最大的是经济学,并指出对于那些可以获得大量数据的研究对象,只有依靠统计学方法,才能进行研究[2]。跨学科主题学习是当下的热点,其与计量史学存在一种天然的融通便利,现就计量史学视域下,跨学科主题活动突破教学难点提出一点看法以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5.
1.计算例1若a=-0.42,b=-4-2,c= (-1/4)-2,d=(-1/4)0,则( ) (A)a相似文献   

16.
<正>一、狠抓基础知识的复习和巩固例1 80℃时,纯水的pH值小于7,为什么?参考答案:已知室温时,纯水中的[H+]=[OH+]=[OH-]=10-]=10(-7)mol·L(-7)mol·L(-1),又因水的电离(H2O幑幐H++OH-)是吸热反应,故温度升高到80℃,电离度增大,致使[H(-1),又因水的电离(H2O幑幐H++OH-)是吸热反应,故温度升高到80℃,电离度增大,致使[H+]=[OH+]=[OH-]>10-]>10(-7)mol·L(-7)mol·L(-1),即pH<7。答案是:因室温纯水的pH=7,升高到80℃,电离度增大,使[H(-1),即pH<7。答案是:因室温纯水的pH=7,升高到80℃,电离度增大,使[H+]=[OH+]=[OH-]>10-]>10(-7)mol·L(-7)mol·L(-1),则pH<7。  相似文献   

17.
<正>2018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人工智能、物联网、工业互联网、5G等定义为“新型基础设施”;[1]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提出要加快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1]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提出要加快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2]2020年4月,国家发改委首次提出启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简称“新基建”);[3]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相似文献   

18.
桑苗 《语文学习》2024,(1):44-48
<正>“把小说艺术戏剧化”源于现代小说理论奠基人亨利·詹姆斯对小说真实性的执着追求,是其小说理论的一个核心理念。詹姆斯认为“真实的气氛是一部小说至高的品质”[1],“一部小说得以存在的唯一理由是它确实意图表现生活”[2]。詹姆斯曾痴迷于戏剧和戏剧创作,他坚信“小说艺术的真实性以及展示过程中犹如戏剧一般的直接性”[3]。为此,詹姆斯倡导“最大限度地降低作家的叙述声音,同时将作为完整有序的‘有机体’的小说直接呈现在读者面前,使得阅读的过程与观看戏剧一样,具有直接的戏剧效果”[4]。  相似文献   

19.
<正>一、问题的提出国内基于网络平台的教学研究,主要分为两类:一是多种平台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研究,比如刘海燕等[1]对“职教云课堂”和“腾讯课堂”在食品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索;吕滋建等[2]对“1个平台+多种直播互动”的线上教学模式展开分析;童冬梅等[3]构建了基于微信公众号、QQ群课堂、问卷星等多维教学平台的线上教学模式;二是运用单一网络平台的教学模式研究,  相似文献   

20.
<正>加拿大著名学者迈克尔,富兰认为深度学习能重构学习过程,驱动知识的创造和目的性应用[1]17。美国惠利基金会认为深度学习是学生为敏锐理解学科内容并将知识用于解决课堂和工作中的问题而必须掌握的一系列素养[1]19。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认为深度学习是为迁移而学习的过程[1]19。深度学习的学习目标指向知识的完整度、理解度和迁移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