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古埃及金字塔里许多木乃伊都有一段传奇故事,但有一具怪异木乃伊的面孔让人好奇不已,而发生在他身上的故事则更是非常离奇。  相似文献   

2.
美国教育家威廉·格拉瑟曾说过:"如果学生不愿意读书,任何处罚都无法逼他们就范,所有的动机都源自于内心,一个学生在学校里表现得不好,是因为他在学校里没有找到令他努力学习的动力。"换句话说,他没有找到他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曾筝 《百科知识》2003,(11):37-38
人是理性的吗?经济学家一般回答说,是。所以翻开任何一本经济学著作,无论是暗示还是明示,他都预先假定人一定是理性的。例如在买衣服的时候,谁都会对一件衣服值多少钱有个合理的评估;在开始做任何事情之前,总会有一个预先的计划;对于多人参与的同一件事情,别人是怎么考虑的一定有  相似文献   

4.
一具骸骨折磨了美国田纳西州的大卫·阿克德侦探7年时间。在这7年里。他一直试图将这具白人女性的骸骨与某个失踪人员匹配起来,却始终未能成功。后来,一个名为ForDisk的程序帮助他将这具骸骨与已辨明身份的数千具骸骨的特征重新进行了比对,  相似文献   

5.
三人聚会     
正在东印度公司工作的3个年轻人——英国人A、法国人B和荷兰人C都住在印度某城的一个小巷里。一天,3人商量哪天聚会一次,但因为3人的性格不同,意见很难统一。其中A是个爱找麻烦的人,他说晴天或阴天可以聚会,雨天绝对不出去;B是个爱钻牛角尖的人,他说阴天或雨天可以聚会,晴天他不出去;C是个性格爽朗的人,他说雨天或晴天可以聚会,阴天他不喜欢。如果明天聚会,你觉得这3人能聚到一起吗?当然明天的天气是无法预测的,但不管明天是什么天气,晴天也好,阴天或雨天也好,这种天气都将持续一天。  相似文献   

6.
煤气炉史话     
最早研制煤气炉具的是法国人菲利普·鲁本 ,他于 1799年 9月 2 1日获得了用煤气照明和取暖两用装置的专利权。第二年 ,鲁本在巴黎的一家饭店里 ,自己花钱装置这种设备。由于鲁本的装置会散发出难闻的臭味 ,所以不受人欢迎 ,没有得到推广。尽管如此 ,他仍以极大的热情继续研究和改进这种装置。180 4年 ,在拿破仑举行加冕礼的那天 ,鲁本在巴黎的一条街上被人杀害 ,煤气炉具的研制工作中断了。世界上第一只供厨房用炒菜的煤气炉具是由英国北安普敦瓦斯公司的副经理詹姆斯·夏夫在 182 6年发明的。他将自己发明的煤气灶装在自己的厨房里 ,用来烤…  相似文献   

7.
<正>在生活中,我们偶尔会看到关于“笨贼”的新闻,个个都让人啼笑皆非。比如,头上罩着塑料袋偷东西,但是没挡住脸;以为自己是飞毛腿,抓起商店里的东西就跑,但分分钟被附近的警察拿下;贩卖的毒品被偷了,毒犯去警察局报警,结果自己先被抓。1995年,一个美国人在光天化日之下抢劫银行,被警察逮捕时,这名歹徒说:“我的身上涂了隐形药水,你们是怎么找到我的?”他所谓的隐形药水,其实只是柠檬水,根本没有任何隐形的功能。  相似文献   

8.
最好的证明     
正一天,在意大利米兰的一家餐厅,突然闯进来几名陌生人,将正在就餐的马尔克绑起来就走。周围发出一片惊愕声,大家都以为发生了绑架案,甚至有人要拨打报警电话。马尔克被架到餐厅外面的一辆大篷车上,车门关上,里面光线马上暗了下来。他想大声嘶喊,喉咙里却发不出任何声音,隐约中看见还有两个和自己一样被绑的人。他正寻思这  相似文献   

9.
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墨子·明鬼》载:公元前551年,齐国有两位臣子,一个叫王里国,一个叫中里徼。此二人相互告发,打了三年的官司,齐王庄公始终不能作出谁是谁非的裁决。庄公想把他们两人都杀了,又怕有人无辜被害;想把他们两人都放了,又怕放走真正的罪犯。齐王无奈,只好让这两个人在神社里供一头羊,并将羊的脖子割破,将羊血涂在二人的嘴巴上,然后让他们分别面对这头羊起誓。当王里国起誓时,那头羊无动于衷;当中里徼起誓时,那头羊却突然向他发起进攻,直至把他顶死。当时站在齐王身边的人没有不看见的;远离齐王身边的人没有不听说的。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技信息》2003,(7):49-49
他的经历充满了传奇,是因为他具有挽救企业摆脱绝境的能力;他的起起落落不能让人轻易地做出任何定义,他带领的企业却总能带给人们惊喜;他自诩充满了江湖的侠气,却偏偏是这侠气,让他在软件的江湖里一次又一次写下让人满意的数据。  相似文献   

11.
日前 ,神奇的“中国模拟人”在成都研制成功 ,并参加了在深圳举办的首届中国国际高新成果交易会 ,获得专家一致好评。在实验室里 ,被誉为“中国模拟人之父”的四川大学林大全教授打开日光灯 ,墙角赫然立着一具“男人躯干”,其“皮肤”和“肌肉”都是由高分子材料制成的。这具“模拟人”五脏俱全。从X光片上看 ,可清楚地看见“他”的“骨骼”、“器官”,与医院里所拍摄的真人 X光片效果一模一样。林教授介绍说 ,“他”的全身装有 10 0 0多个传感器 ,能将实验所需的各种数据传给计算机。据介绍 ,“模拟人”的使用使人类找到了自己的替身。在…  相似文献   

12.
吉姆·莱斯(Jim Rice)戴着两只手表,左手是火星时间,右手是地球时间,他同时在两个星球的三个时区里工作。因为他这个美国亚里桑那州州立大学的太空地质学博士是火星探测者团队的一员。 "地球上的工作时间对我们已经毫无意义,因为我们和火星上的两个探测器一样,用的都是火星时间。"吉姆·莱斯说,"在火星探测者团队里,多数人每天大约睡4到5个小时,我甚至不知道是  相似文献   

13.
青青的麦穗 麦子成熟的季节,麦田里一片金黄。农人们都在忙着收割。有位割麦人突然发现,他的麦田里还有一穗麦子泛着青色。于是他决定等这一穗麦子黄了再来割。这是他一贯的风格。他的眼睛里容不得半粒沙子。等这一穗麦子黄了的时候,他发现满地的麦子都已经掉头了。  相似文献   

14.
欧阳 《知识窗》2006,(2):12-12
奥地利小提琴家克莱斯勒,有一次在安特维尔平街上溜达,看见一家旧货店的橱窗里摆着一把小提琴,很感兴趣。他就走进店里,从自己随身带的琴盒里拿出琴来,与橱窗里陈列的小提琴作比较。店主对他说:“您等一会儿!我先出去一下。”不一会儿,店主带着警察回来了。他喊道:“快逮住这个人,他偷了克莱斯勒的小提琴!”克莱斯勒身上没有带任何证件,怎样辩解店主都不相信,后来,克莱斯勒拉了一段自己作曲的《美丽的迷迭香花》,店主才相信他面前的这个人就是著名的小提琴家克莱斯勒。  相似文献   

15.
吸尘器发明趣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吸尘器发明之前,人们除尘的方法都是用抹布或小笤帚。英国的铁路部门使用大功率的压气机,把空气压进车厢里,然后再用空气把垃圾杂物吹出窗外。这时车厢附近的人可受罪了。1992年,英国土木工程师舒伯特·布特从这种吹气机受到启发。他想,如果鼓风机不是把灰尘向外吹,而是通过一个“嘴”吸进带有过滤装置的封闭容器里,那不是更好吗?于是,他信心十足地在自己的工作室里研制起吸尘器。不久,他的发明问世了,不过那是一架很大的机器。它有一个气泵、一个装灰尘的铁罐和过滤装置,都安装在一辆马拉的大篷车上,由两个人共同操作。…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个童话故事的主角,哈利·波特已经在现实世界中施下了太多的魔法,有关他的书籍已经售出上千万本,而有关他的电影也创下了20亿美元的高票房纪录。可是你知道吗,这样一个巫师与魔法的故事里,居然也有能用遗传科学讲得通的地方。在波特的世界里,大多数人都是平庸的,都是没有任何超能力的平常人。但有些人却拥有神奇的巫术,这种神奇的能力一般是遗传的,大部分小巫师的父母也都是巫师。少数小巫师的父母当中,有一个是巫师。偶然也会有一些出身平常的小孩,与生俱来就拥有这种神奇的能力,就像哈利的朋友赫尔·迈厄尼。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相似文献   

17.
正家住美国新墨西哥州陶城市的约翰原本是个完全正常的人,但连续几个季度了,每天深夜里,他都必须睡在公园的椅子上,每个白天,他都不得不在城市中心的广场上闲逛,而他的妻子则负责带给他食物和饮料。他怎么过上了这种生活?因为约翰无论在这个城市的哪个角落,耳边都萦绕着一种挥之不去的"嗡嗡"、"隆隆"、"辘辘"的莫名噪音,只有城市中心广场和那个公园才能让他摆脱这种噪音对他的烦扰。全球低频噪音风波这种噪音不只让约翰一个人变成了"怪人",在他的城市,还有很多人深受这种所谓"低频噪音"的  相似文献   

18.
《科学与文化》2010,(10):17-17
<正>美国媒体近日报道,公司废弃的复印机存在泄露信息的风险,这类信息多是具很强私密性的社会保险号码、出生证明、银行账户及个人收入。但是许多公司或个人对复印机的这项功能却毫不知情。目前,每一台数码复印机都带有一个硬盘驱动器,能储存任何经它复印、扫描、发送过的图像,复印机由此成为记录高度私人和敏感数据的"定时炸弹"。对从事身份盗用的人来说,复印机是个"金矿"。  相似文献   

19.
<正>他说:当一个医生,一辈子能治好多少病人?如果发明一种预防方法,就可以使亿万人不得传染病。他是第一个投身病毒研究的中国人,是开辟了微生物学新篇章的医者,是推翻日本人人尊崇、号称"发现沙眼病毒体第一人"医学家野口英世论断的中国医生。英国科学技术史专家李·约瑟称他是"预防领域里一位顽强的战士""他祖国的优秀科学公仆""一个必须写在世界医学史上的中国人"。时至今日,中国知道他名字的人,依然很少。他就是世界著名微生物专家汤飞凡。  相似文献   

20.
一天,一家公司的总经理对人事部负责人说:“立即给我找一个特别优秀的职员过来,我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交给他去办。” 人事部负责人接到命令后,很是认真。在公司里几万名职员中,认真地进行筛选,终于找到了一个人。人事部负责人拿着这个人的资料兴匆匆地来到总经理办公室,对总经理说:“这是我们公司一个非常难得的人才,我查了公司所有的资料,只有他十多年来,在公司里没有犯过任何错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