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针对信号分析与处理实验课程教学情况,以巩固学生理论知识、提高实际动于能力为目的,利用Simulink软件平台,对“信号分析与处理”课程的综合性实验设计思路、方法和内容进行了探讨和研究.通过综合性实验的项目化实施与管理,使学生深刻地掌握信号分析与处理的理论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创新、工程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相似文献   

2.
针对数字信号处理实验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内容单一、知识点零散等问题,以巩固学生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为目的,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平台,对"数字信号处理"课程的综合性实验设计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在课程中引入信号的幅度调制与解调综合实验,使学生在了解调制解调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灵活运用所学到的数字信号处理知识,如频谱分析、滤波器设计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直观地观察实验结果,以此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达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善于创造、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CDIO模式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模式,代表当代工程教育的发展趋势。文章将CDIO模式应用于创新实践课程的实验设计中,通过设计课程的实验内容、构建"生—师—生"全方位的互动模式、设计实验评价方式,能够促进学生多种能力的养成,有效地提升实验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在教育改革体制中权重不断提升,日益增强关注度的的高中化学实验课程以其探索性及创新性成为化学课程教育中的重要教育方式。化学实验课程的发力研究及发展也是为了能从化学教学的角度去提升学生的自主实践能力及自主创新意识。而这些能力的培养正能彰显出改革教育理念中对学生探索能力培养的重视及关注。为此,本文在化学教学所提倡的创新实验设计理念的基础之上,就创新实验的设计、教学意义来初步分析化学实验并在后文中进一步提出相应的实践对策,为加快创新化学实验与实际的教学生活有机融合及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5.
"信号分析与处理"教学过程中增强学生参与环节及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环节,增加教学过程中学生创新实践的教学内容,并将课程理论知识与实践运用相结合,学生的"学"能直接运用于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研究、探索及应用的能力。综合性实践的教学方法改革,使得"信号分析与处理"的课程教学具有综合性、设计性、趣味性、创新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针对药学专业人才培养要求,结合课程建设、教学研究、教学实践,设计出"博落回质量标准研究"学生综合性实验设计实验。并开展了药学专业综合性实验的实践。实验设计内容综合性较强,对提升学生的科研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学效果表明该实验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了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综合理解和应用,扩展了学生的思维和知识,有效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实践能力,教学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光纤通信的原理及应用,分析了实验的可行性,提供了线路的设计参数及对光电器件的要求,使用实验室自制的光纤耦合装置。要求学生自行完成实验板的设计、安装、调试的全部过程。分析对频率解调的对策,蓝牙信号输出与发射电路的对接方式等实验常见问题。学生完成此实验可加深对理论课程的理解掌握,从理论到实践对光纤通讯的实验设计获得更深入的理解,提升自己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推动光电技术及系统课程的改进,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后续课程提供课题研究的学习模式和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8.
通过学生自主设计性实验提高学生的综合科研素质,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机能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尝试。面对当前设计性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我校实际尝试选拔优秀的实验设计,深入开展探索性、创新性实验,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系统培养,有效提升了设计性实验课程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将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数字信号处理、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等实验课程有机结合,采用正交试验法设计注塑模参数优化实验方案,由Matlab进行极差、方差分析确定影响成型质量的工艺因素显著性,通过回归分析建立工艺优化模型,通过遗传算法对模型寻优,获得最佳工艺参数。拓宽了实验的广度与深度,提高了综合实验质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提升了科研能力。  相似文献   

10.
针对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割裂、实践环节脱节、创新意识和能力欠缺等问题,以渗透创新设计思维的创新创业公共课程和以创新创业成果导向的设计专业实践课程两个维度,分别从创新设计要素、环境、成果层面和课程体系、教学环节、要素重组、提升服务层面展开课程交叉融合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针对汽车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进行创新实验研究,探索将验证性实验进行改革,引导学生参与创新实验设计,以创新能力培养为实验目标,通过改革教学方法、改进实验内容,缩短培养目标与实践能力之间的"鸿沟",有条件地开放实验室,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实验设计,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相似文献   

12.
构建一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实践能力以及科研能力的医学综合实验课程。开设了以医学热点问题为主线的"医学综合实验"课,该课程围绕当前医学热点问题,与临床实践密切结合,充分应用多学科基础医学的实验技术。在教学方法上,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对临床病例的讨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设计实验,通过实验探讨医学问题。从实验设计到实验的全过程均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主完成。经过教学实践,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了学生对科研工作的兴趣。  相似文献   

13.
在校本课程中,教师可以深入把握项目式学习、趣味实验与核心素养三者之间的内在关联,系统地设计课程体系。校本课程实践两个学期后,基于四个典型趣味实验设计了明确的项目任务和学生活动。通过深入解析趣味实验,巧妙设计项目式学习任务,促进了学生深度学习。在趣味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促进学生思维力、创造力和团队合作力等多方面素养的提升,提高了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4.
为了加强学生对所学信号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从研究性教学的理念出发,设计了地震面波去噪应用型综合实验项目。详细阐述了实验设计的思路、内容和方法。实践表明,该实验选题新颖,学生参与积极性高,能够有效将信号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结合,不仅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所学理论知识,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扎实基础,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  相似文献   

15.
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通过创新教学模式,整合教学资源,以国际研究热点氧化物薄膜晶体管(TFT)作为实验对象,为薄膜材料与技术实验课程设计了以应用为导向的综合性实验。该实验设计采用全面贯穿"应用导向驱动学生好奇心"的实践教学模式,通过模拟科学研究全过程,将典型薄膜材料、传统制膜技术以及多种薄膜表征手段等课程知识要点有机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对课程重点知识的掌握,提升学生运用综合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研素养。  相似文献   

16.
实验课程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核电子学实验课程经多年探索形成了教学特色鲜明﹑实验项目丰富,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目的的课程。为满足社会需求,紧跟时代步伐,探索改革核电子学实验课程的项目设计及教学模式,实验教学中心通过开展核电子学综合设计性实验,采用"以任务为主线,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全程参与"的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实验积极性,提升了实验教学效果。并以"单道脉冲幅度分析器综合设计实验"为例,阐述该实验项目的 3个重要环节:实验设计规划、实验执行策略及实验质量控制。实践结果表明,学生的实验积极性及实践能力都有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17.
探讨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实验课程的改革方向,充分利用及建立校内外实践基地,优化实验项目,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进行文献查阅、实验设计、实验过程管理、实验结果分析等步骤,提高学生的自觉思考和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巩固理论知识,提升专业素养,为将来考研或走上工作岗位奠定良好的专业基础。  相似文献   

18.
实践是创新的摇篮,实验设计是一个动手动脑并可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的过程。通过学生自己思考设计实验,既可以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设计的能力,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实验设计时,可引导学生阅读查找一些实验小窍门、实验药品及仪器的代用品、实验装置的改进等有关资料,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启迪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19.
围绕电子信息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以学生工程能力培养为目标,提出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实验教学的改革思路。兼顾传统实验项目的同时,在课程设计的设置中向由FPGA芯片到系统设计延伸,培养学生的系统观念和软、硬件一体化设计能力。在序列信号发生器自启动特性验证实验设计中,设计了不能自启动、慢速自启动、中速自启动和快速自启动等4种方案,比较几种自启动方案的自启动时间,强调多实现方案中的优化方案选择,引导学生关注实际工程问题。设计的FPGA实验电路板,能够保存4个不同的配置文件,可不再依赖计算机完成4个设计文件的重配置,该实验电路板可作为口袋实验室,用于学生课下自主学习,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为以后面对复杂工程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起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课程思政”是促进高等教育更好地发挥“四个服务”功能的理念创新、制度创新和实践创新,是育人的“根”与“魂”。针对目前高校能力本位教学中职业能力开发不够深入导致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本研究对新时代课程思政内涵进行分析,以跨境电商阿里巴巴国际站产教融合项目平台为依托,以能力本位为理论指导,确定人才培养体系,并进行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跨境电商英语课程能力本位教学设计与实践。应用研究结果表明,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能力本位教学设计,不仅在学生的知识、技能与就业等三个维度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且有助于提升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工匠意识,以及树立正确价值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