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我认识圣陶先生是在成都,1941年春天的一个细雨濛濛的上午。那时候我在华西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工作,圣陶先生在四川省教育科学馆工作。教育科学馆计划出一套供中学语文教师用的参考书。其中有一本《精读指导举隅》和一本《略读指导举隅》,是由圣陶先生和朱佩弦先生合作编写的。计划里边还有一本讲文法的书,圣陶先生从顾颉刚先生那里知道我曾经在云南大学教过这门课,就来征求我的意见,能否答应写这样一本书。  相似文献   

2.
圣陶先生永远离开了我们,我受圣陶先生的挚爱深,自然更加悲痛。我认识圣陶先生已经39年了。1950年,圣陶先生任出版总署副署长兼编审局局长,我在教育部工作,由于圣陶先生的提议,我从教育部编审室转到总署的编审局。圣陶先生提携后进的事例很多,我就这方面谈谈自己是怎样受到圣陶先生的提携的。我只谈两件事。第一件事。有一天下班后,我吃过晚饭回到自己的办公室,过了一会,圣陶先生来了,他是特地找我说几  相似文献   

3.
叶圣陶先生是我终身之师,他对我的教诲,我永记不忘。远在六十年前,我是一个边远地方师范学校的学生,对教育,对人生,正怀着天真的幻想。圣陶先生的《倪焕之》,教给我认识到那个时代的青年从失望到希望、从幻想到理想的追求,认识到教育和社会的不可分割的联系。在那风雨如晦的年代,一个正直的人,应该象圣陶先生在《古代英雄的石像》里说的,做一块小石头,和别的石头一起,“铺成真实的路,让人们在上面高高兴兴地走”。受到这个教诲的岂止我一个人?是那  相似文献   

4.
在科学馆这块阵地上,常常并存两类展览:常设展览和临时展览。这两类展览有明显差异。常设展览的主要表达形式为参与型,决定科学馆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临时展览的表达方式基本上为传统的版面、模型和实物陈列,在科学馆教育功能中只起辅助作用。东莞科学馆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充分发挥临时展览快速及时和对常设展览内容的补充和开拓作用,有效解决"临时展览"短板,迅速扩大科普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对推动东莞市科普教育工作的发展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一叶圣陶先生(1894~1988)是我国著名的现代作家、儿童文学作家、教育家。原名绍钧,字秉臣,主要笔名有叶匋、圣陶、桂山等,系江苏苏州人。叶老是大家对叶圣陶老先生的尊称。叶老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非常丰富。养成教育  相似文献   

6.
现代阐释学认为,任何理解都是历史的,一切理解永远只是相对的。因此,圣陶先生语文教育思想的本文,在过去的文化语境里,我们对它是熟悉的;而在当前的文化语境下,它对我们又有些显得陌生。哪里有陌生的东西,哪里就需要阐释,是谓重读。  相似文献   

7.
古诗教学如何渗透思想教育黄晓红叶圣陶先生对中小学生语文教学的论述可以说是浩如烟海,然而对中小学诗歌教学的单独、全面地论述极少见到。叶老认为:“性情的涵养和想象力的培植,在教育上是重要的项目,尤其在小学教育阶段,涵养的培植必须有所凭借,而最好的凭借便是...  相似文献   

8.
叶圣陶教育思想的精髓──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杜克强纪念叶圣陶先生诞辰100周年叶圣陶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文学家、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圣陶先生于1912年18岁走上小学教师岗位,后来担任中学教师、师范学校教师、大学教授,还大量编写教材,创作儿童喜爱的文...  相似文献   

9.
2000年6月初,已调包头东河人大工作的我,仍然用三周多的时间,进行了我计划已久的“教育之旅”。结束了在铁岭(向傅东缨先生学习)、盘锦(向魏书生老师学习)的考察学习之后,6月8日,直奔上海。在那里,计划拜访顾泠沅先生、刘京海先生、冯恩洪先生。  相似文献   

10.
<正>我参加过无数次的培训,而北京师范大学校长培训学院、北京圣陶教育发展与创新研究院、北京中育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和《基础教育论坛》(小学版)组织的这次第二期"成长中的教育家"高级研修班,是我参加的所有培训中规格、水平最高的,是一场精神盛宴,是一次成长为教育家的寻梦之旅。"取法其上,得乎其中;取法其中,得乎其下。"这次的高端培训带给我的影响和收获也是最多的,主要有以下两点:  相似文献   

11.
人民教育出版社全体工作人员无比沉痛地悼念我们敬爱的老社长叶圣陶同志。 圣陶先生从1950年起以出版总署副署长兼任刚刚诞生的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总编辑。前此,1949年上半年,圣陶先生离开上海转道  相似文献   

12.
叶至善先生以米寿之年驾鹤西去,出版界失去了一位勤勉善思的出版家、编辑家,三亿少年儿童失去了一位善讲科普故事的老爷爷。他的逝世是我国文化界、出版界的重大损失。随着至善先生的远去,圣陶先生的遗韵渐行渐远,叶氏父子留给我们的出版理念、编辑思想和优良品行更加令人怀念。  相似文献   

13.
现代阐释学认为,任何理解都是历史的,一切理解永远只是相对的。因此,圣陶先生语文教育思想的本文,在过去的文化语境里,我们对它是熟悉的:而在当前的文化语境下,它对我们又有些显得陌生。哪里有陌生的东西.哪里就需要阐释,是谓重读。  相似文献   

14.
《圣陶先生曾说:“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农业是讲究时令季节、尊重作物生长规律的慢过程。什么时候施肥,什么时候治虫,什么时候锄草,什么时候收获,有它必然的规律。学校管理亦是如此,再好的管理也不可能立竿见影。因此,校长要学会“慢一些”,遵循教育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5.
寻出所以然     
圣陶先生在《作文论》一文中曾作过这样的精辟论述,他说:“自己或他人曾经这样地作文而得到很好的成绩,又曾经那样地作文而失败了,这里边就一定有种种的所以然。如能寻出一个所以然,我们就探见一条道路了。”  相似文献   

16.
《中国新闻出版报》3月23日发表了于友先同志的文章,深切怀念叶至善先生。文章说,随着至善先生的远去,圣陶先生的遗韵渐行渐远,叶氏父子留给我们的出版理念、编辑思想和优良品行更加令人怀念。文章回顾说,至善先生1945年进开明书店,帮助父亲叶圣陶编辑《开明少年》月刊和《开明少年丛书》,此后在从事少儿刊物和图书编辑工作的五十多年中,他勤奋学习,善于思考,主持策划和编辑了大量优秀书刊。  相似文献   

17.
看到电视上报道的克隆羊克隆牛等消息,我想:要是能克隆出一个“我”来,那多好玩啊!有一天,我在报上看到一则消息,说本城科学馆的X博士发明了一种克隆机,可以在短时间内将人克隆出来。于是,我马上来到科学馆请求X博士克隆一个我。X博士从手中拿出一个像手枪似的东西,对准我一按开关,我的眼前便出现了一个跟我一模一样的男孩。出了科学馆,我便让克隆出来的我,替我上学、写作业、看书、参加补习班……而我呢?则一头扎进了游戏厅、网吧、滑冰场等场所,整天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就这样,一个月过去了。一天,我从游戏厅回来,发现克隆的我不见了,…  相似文献   

18.
陶行知先生(1891-1946)是我国现代教育史上一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深入研究和实践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在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实践中更好地运用和发展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是我从事小学教育教学工作长期以来的追求。  相似文献   

19.
<正>2017年4月18日,"纪念叶圣陶先生到角直执教100周年暨《叶圣陶角直文集》首发式",以及圣陶书院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和角直叶圣陶研究中心揭牌仪式等相关活动在江苏角直古镇举办。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叶圣陶研究会副会长朱永新,人民教育出版社总编辑韦志榕及叶圣陶孙女叶小沫出席活动并讲话。朱永新说:"叶圣陶先生在我国现代文化史、教育史和出版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他  相似文献   

20.
著名作家老舍先生之子舒乙在北京主办了一所以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素质为己任的圣陶实验学校,该校于1997年9月1日开学,希望学生中将来能够“出现融通古今、学贯中西的大师”。此举一出,立即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支持者赞美此乃复兴传统文化之壮举,反对者则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