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爱国主义教育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柱.爱国主义同样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光荣传统,世界人民都把爱国主义当作伟大而崇高的思想感情加以尽情的讴歌和颂扬.因为爱国主义不仅仅体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凝聚力,而且历来是鼓舞人们建设祖国、保卫祖国、为祖国贡献一切的强大的精神力量.什么是爱国主义呢?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而这种最深厚的感情应该是具体表现为爱祖国的山川河流、热爱家乡、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祖国的优秀的文化遗产,其中包括优秀的音乐文化艺术.为此,在音乐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激励学生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祖国繁荣昌盛贡献力量的主要任务.一、以音乐陶冶理国主义的高尚情操音乐教育的最大特点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通过美感教育来启发学生的道德情操,这是其它各门学科所不及的.但是,通过音乐的美来陶冶学生的  相似文献   

2.
爱国主义是每个民族、国家的社会成员对自己祖国的一种及其深厚的情感.作为社会心理,表现为一种民族自豪感的神圣不可侵犯的民族尊严,在此基础上凝炼为崇高的民族情操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在我国历史上,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一直为世代正直的中国人所推崇、持守,并成为动员和鼓舞人民团结奋斗、维护祖国尊严的一面旗帜,成为我国各族人民的精神支柱.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整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作为贯穿各项群众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主线,作为引导人们确立正确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的共同基础,回顾它的历史流程并探讨它的现实使命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任何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教育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五十多年前正是在爱国主义精神激励下,中华民族团结一心抗击了日本侵略者,保卫了家园。在目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的历史条件下,我们依然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的精神,为此必须利用深入学习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大好契机进一步丰富爱国主义的教育内容,拓宽爱国主义的教育渠道,深化爱国主义教育。  相似文献   

4.
爱国主义是人们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深厚感情,因而如何理解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对国民来讲就显得至关重要.本文从四个方面来认知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一是爱国主义首先是对祖国和民族的深厚感情;二是爱国主义情感还表现在人们对于祖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热爱;三是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四是爱国主义的历史性和具体性.  相似文献   

5.
现行初中历史教材选用了大量的历史图像,为我们培养学生丰富的爱国主义情感提供了重要的教育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我们必须积极有效地开发利用历史图像教育资源:以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以爱国志士仁人美德,陶冶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以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惨痛历史,激发学生的奋发图强精神;以党领导人民英勇抗战的光辉历史,激发对社会主义新中国的热爱;以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辉煌成就,激发学生对祖国光明前途的信心;以世界其他国家的历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学习其他民族的爱国主义,从而培养学生丰富的爱国主义情感。  相似文献   

6.
爱国主义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支柱,爱国主义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今年7月1日,香港顺利回归祖国,中华民族蒙受的长达150多年的屈辱历史得到洗雪,几代中国人梦寐以求的夙愿变成了现实,这是全中华民族普天同庆的大事,更是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7.
爱国主义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是民族的凝聚力、生命力之所在。爱国主义,历来是激励和鼓舞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中华民族千百年凝聚起来的对祖国最深沉的一种感情,是我们这个古老的民族历尽劫难而生生不息的强人的精神动力。在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新的历史阶段,让广大青  相似文献   

8.
在古代文学教学中,长期以来存在着重“文”轻“道”的错误倾向,加强对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是教学工作的重要方面.如何在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是当前高校教学中值得探讨的新课题.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这一问题作初步探讨.中国古代文学的特点和地位为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提供了有利条件中国古代文学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作品中蕴含着作者伟大的爱国主义思想.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爱国主义优良传统的伟大民族,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爱国主义从来就是巨大的精神力量,它对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过重大影响.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为了生存和祖国的统一繁荣,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这些历史都被文人通过不同文学体裁生动地记录下来.从先秦到近代,每个历史时期都涌现出许多如屈原、杜甫、陆游、辛弃疾、岳飞、文天样等有成就的爱国作者,并留下了大量爱国忧民、歌颂祖国河山,反对外族侵略为内容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不仅是连接古今文学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食粮,历代爱国作家及其作品都是我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  相似文献   

9.
对历史上不同时期的爱国主义要做具体分析,要看其在当时条件下在多大程度上与祖国和人民的利益相通或相容.爱国主义崇尚和尊重祖国利益并不意味着爱国主义不承认乃至抹杀个人利益,爱国主义的现实基础是个人利益与祖国利益的一致.当代中国的爱国主义必须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相统一,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实现自身的理性升华.  相似文献   

10.
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现在,全国人民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指引下,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努力建设富饶、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充分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凝聚全民族力量、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奋斗,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和精髓,是凝聚人心、确保中华民族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始终保持国家统一、繁荣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大力培育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我们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重要任务,也是应对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变化、保持我国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前提。爱国,就要坚持和发扬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就要坚持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统一,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就要树立牢固的忧患意识,为国分忧;就要保卫祖国领土、主权完整,为国雪耻;就要反对霸权主义,大力弘扬抗美援朝精神;就要忠于职守、爱岗敬业,做好本职工作;就要坚决抵制和批判各种消解爱国主义精神的不良倾向。  相似文献   

12.
中华民族是有强大凝聚力、向心力的民族。热爱祖国、忠于祖国、报效祖国,是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正是这种美德世代相传,在中国悠久的历史上留下了无数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篇章,谱写了辉煌壮丽的中华民族文化。在今天,爱国主义仍然是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我们必须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3.
本文提出在历史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其爱国主义教育的功能。通过历史教学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陶冶学生的爱国情操,引导学生把爱国与爱党统一起来,把爱国主义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统一起来,从而达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我国中学历史新课标中明确规定:中学历史教学要向学生进行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尤其是进行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加强民族团结、奋发图强、振兴中国的教育。当下学习中国共产党历史、了解中国共产党基本知识,让“红色”课堂活起来,已成为青少年求知领域中的热点。对初中生进行党史教育,也应成为学校思想政治和德育工作的重点。促进历史课程开发,多方面多角度最大化地利用历史课堂、师资资源、红色资源,是我们做好党史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同志设计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宏伟蓝图时,始终不渝地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作为立国之本,反复强调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搞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主要是使我们的各族人民都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人民.”他认为实行各项经济政策和对外开放政策,要用共产主义道德约束共产党员和先进分子的言行,包括用共产主义的思想、理想、信念、道德、纪律、革命的立场和原则等,把这些推广到全体人民、全体青少年中间去,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精神支柱和主要动力,教育人民成为“四有”人民,教育干部成为“四有”干部,从根本上提高整个中华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16.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民族精神的核心.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广大青少年心中牢牢扎根,需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在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推进中,迫切需要进一步推进研究和切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本真性、针对性、实效性和科学性,从而使爱国主义真正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7.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是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重要内容,应坚守思政课"立德树人"的宗旨,遵循课程标准,立足教材,找准路径,涵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在国家领土与主权教育中增强民族自尊心,在历史题材内容中激发爱国情报国志,在民族团结教育中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树立民族自信心,在提升公民道德素养中培植爱国情怀.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落实爱国主义教育要引领学生自觉将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中,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结合史实,分层次从不同方面,论述了具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中国人民在一百多年的革命斗争中所表现出来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进一步激发起学生对祖国的无比热爱和忠诚,从而自觉地把对祖国和民族的深厚感情转化为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而埋头苦干的扎实行动。  相似文献   

19.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血脉,是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撑,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屹立于世界的精神动力,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在当代中国,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中华民族精神: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基石;发展先进文化是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灵魂;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源泉。  相似文献   

20.
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巩固下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列宁选集》)即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是在各民族悠久历史文明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伟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集中表现为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它能生发出强大的民族生命力,成为治国安邦的精神支柱。因此,在教育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特别是历史学科的教学,其本身就具有通过辨证、唯物地阐明历史过程、揭示发展规律、总结经验教训、培养学生具有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思想,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目的。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说,历史学科教学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