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怎么去做经济报道?《楚天都市报》是一张面向市场、面向市民的新型城市报,同时又是一张省委机关报主管主办的子报。它仍然是党的喉舌,这就决定,它必须“立地顶天”,以实际的宣传报道工作做到“上下都满意”。 以此为出发点,我们要求经济  相似文献   

2.
李定辉 《新闻界》2001,(5):58-58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使我国的经济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也就要求新闻工作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经济新闻报道模式,树立市场经济意识,要有新的经济报道观念与方式。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研究和确立经济新闻的价值标准,这是新闻工作者的重要课题。一、要彻底改变对经济活动报道包揽一切的观念,坚持经济报道的客观公正经济报道必须围绕经济活动,这是无疑的。长期以来,各级新闻媒体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在推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党报充分发挥了它被赋予的功能。但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与深…  相似文献   

3.
注重选好头版头条宋景芳,吉拴牛一张报纸要闻版的头条,是一张报纸重中之重,头版头条选得好不好、准不准,关系着报纸的舆论导向和它的整体水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地市报如何选好头版头条?跳出习惯圈扩大报道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新型的、开放性的经济,...  相似文献   

4.
电视经济报道是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产物,在为市场经济的运行提供良好的舆论环境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一、经济宣传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经济信息必须十分灵通。每个社会成员进入市场中时,无论是作为买者还是卖者,都要平等地拥有信息,否则就无竞争而言。市场信息的准确与否,关系到决策的成败,所以不允许信息的传递出现障碍。另一方面,传媒传播经济信息必须处于一个质和量的最佳状态。现在人们对于各自所需的信息绝大部分都是通过新闻媒介来获取的,足见新闻媒介的经济信息传递对市场经济的整…  相似文献   

5.
赵琳 《新闻窗》2007,(3):110-111
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经济新闻日益成为新闻媒体报道、关注的热点、焦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受众对于经济信息的需求,使得经济报道在新闻领域中日渐占据重要的位置。虽然近年来我国涌现出了一批专业性较强的经济类报刊,如《21世纪经济报道》、《第一财经日报》等,但是普通受众更多地还是从大众类报刊获取经济信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四大提出了向市场经济迈进这一宏伟目标后,要求我们的经济报道也必须与之适应,彻底打破过去那种以一地一厂完成指标和介绍经验为主要内容的经济报道格式,尽快抹去计划经济在我们今后宣传报道中的荫翳。 市场经济作为一种全面的经济范畴,它融入了我们整个社会五光十色;丰富多彩的经济生活,也融进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希冀。它本身包含着通过经济折射的社会各个方面。因而经济报道面向社会,已成为我  相似文献   

7.
李佳 《新闻窗》2006,(5):35-36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市场经济因素已经深入、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经济信息的关注日渐成为普通百姓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作为一张面向市场的综合性市民生活报,如何为读者提供报道及时、内容鲜活、信息量丰富的经济新闻已变得越来越重要。如何让经济新闻报道贴近读者的生活、吸引消费者的关注、为广大受众服务,是做好都市类报纸经济新闻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促进我国现代化高速发展的主旋律,随着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中国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各种新现象、新问题层出不穷。经济领域每一个新现象、新问题的出现,都会进入经济新闻记者的报道视野,  相似文献   

9.
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时期,经济报道是报纸的“主角”。如何提高经济报道质量,唱好“主角”为报纸叫座,为改革和建设起到推动作用,已时不我待。 要提高经济报道质量,我认为,首先,记者必须根底扎实,导向对头。新闻工作是一种刨造性的劳动,新闻工作的职业特点就  相似文献   

10.
经济新闻是指关于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经济生活的报道。它通过反映经济发展的进程、动态、信息,宣传党和国家关于经济工作的方针政策,报道经济生活中的新动向、新事物、新问题,起到交流经验,宣传成就,引导消费,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使经济环境发生了根本变化,经济改革实践呈现出复杂而又丰富多彩的状态。作为实践的结晶——经济理论,也不断创新,不断深化。报纸是经济理论宣传的重要阵地。客观现实要求它必须扩展视野,放眼社会,拓展报道空间,融经济理论的超前性、新闻性、实践性于一体,从而更好地指导经济改革的实践。  相似文献   

12.
柏松 《新闻世界》2013,(10):12-13
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经济新闻日益成为新闻媒体关注的焦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受众对于经济信息的需求,使得经济报道在新闻领域中日渐显现重要的位置。但新闻从业人员都有一种同感:经济报道经常是“业内人不愿看,业外人看不懂”。因此如何把经济新闻写得鲜活,化“生硬”为“灵动”,就要求经济新闻写作必须不断创新与突破。  相似文献   

13.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确立,我国的经济环境发生了根本变化,旧有的经济报道观念已不适应新的环境的要求。以前,各地经济工作中的生产进程、成本变化、技术改造、设备更新等内容,都可以作为工作成绩写成新闻报道;而现在,随着生产经营活动的增多,人们对一厂一店一村式的经济报道越来越不感兴趣,而比较普遍地关注于经济报道的社会性、群众性和宏观指导意义,以期能在这些报道中获取有益的信息,指导他们的生产和经营,为他们的发家致富提供帮助。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尽快转变经济报道观念,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是一场深刻的变革,必将引起整个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变化。新闻是意识形态领域最敏感的部分,它必将顺应时代的潮流而进行一系列改革。新闻改革又必须摒弃在产品经济、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陈规陋习,确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的思维方式、报道结构与报道方式,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闻改革,首先在于要有新的思维方式,就是要解放思想,树立新的观念,发挥舆论的导向作用。数十年来,人们把市场经济作为资本主义的同义语使用,一提市场经济,就把它看作是资本主义的。今天,我们要大力培育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就必须摒弃这些陈旧观念,树立与市场经济相吻合的新意识、新观念。我们新闻媒介要发挥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舆论先导作用,为培育市场经济呼风唤雨,一个重要的  相似文献   

15.
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是一场深刻的变革,它不仅涉及到经济机制的转换,而且必将引起整个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变化,引起意识形态的变化。新闻,作为意识形态最敏感的领域,必须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摒弃在产品经济、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陈规陋习,确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的思维方式、报道结构与报道方式。社会  相似文献   

16.
经济新闻以报道经济生活、经济信息、经济现象为主旨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新闻的急剧增多,促使大众媒介对经济方面的问题越来越关注。人们越来越多地喜欢从经济新闻中感悟政策的变化趋势,寻找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信息。因此,只有将经济新闻与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联系起来,拓展经济新闻的广度和深度,  相似文献   

17.
郭庆 《新闻实践》2006,(11):32-32,33
党报的经济新闻,与专业类经济报纸不同,它不可能涉猎很广,也不可能研究问题非常专业,它必须紧扣党委政府经济工作这个中心。当前的经济报道,着重要解决的是群众不爱看、看不懂和看了没用这三个问题,加强报道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刘扬 《新闻与写作》2000,(11):17-18
传统的经济报道,一般是按照上级有关经济报道的精神,从国家和本地经济建设的重点项目和经济工作的重大举措中确定选题;或是一个地区、一条战线。一个单位做出了成绩,有了经验,记者及时采写、报道。这种方式有其合理性,但是在新的形势下,仍然单纯地从经济工作角度去搞经济报道,已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和读者需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报道必须拓宽选题思路,扩大选题范围,创新思维模式。 记者拟结合见诸报端的一些文章及本人的采写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用政治的眼光透视经济现象,增强经济报道的深度。 经济活动关系到人…  相似文献   

19.
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是一场深刻的变革,它不仅表现在经济领域,也影响到意识形态领域各个方面,作为意识形态的新闻观念也必须要有一个相应的转变,同时在报道模式和报道手法上推陈出新,这样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新闻报道面临的竞争和挑战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以读者为本——试探经济报道的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报道一直是党报新闻的弱项。这里说的弱不是说经济新闻在党报的整体地位,也不是说报道的数量和份量,而是说报道的方式方法比较枯燥、乏味,可读性弱。 经济报道是社会经济生活的反映,它的函盖面宽、报道面广,而且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本应丰富多采,引人入胜。但是翻开我们的党报所看到的经济报道,多是经济工作会议、经济工作安排、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