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很多昆曲经典曲目是瓷器创作的灵感来源,古往今来,无数创作者用瓷器这个载体表达了对昆曲的敬意。昆曲的情和雅通过瓷器的细腻、润泽、立体地展现了出来。像明代的瓷器,喜画人物故事,取历史题材或戏曲样本,其中用昆曲人物故事装饰瓷器的形式颇多,《西厢记》是最为常见的题材之一。  相似文献   

2.
我国古代瓷器到清代乾隆时期,可以说是发展到了极致。瓷器品种繁多,造型丰富,装饰技法多样,制瓷技艺达到鬼斧神工的境地。由于乾隆帝本人对瓷器的酷爱,各地官窑都烧制了精巧无比的瓷器,而民窑亦受其影响,也出现很多精美之器。  相似文献   

3.
吕文兵  葛海洋 《收藏界》2014,(11):68-72
中国被称为瓷器之国,是最早发明和使用瓷器的国家。瓷器的发明为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奠定了基础。瓷器的产生及发展和其他器物一样,有着由低级到高级、由原始到成熟的发展过程。根据我国目前已经发掘的材料获知,最早的原始瓷器出现在二里头文化遗址中,在商代早期的遗址中有少量发现,到了商代晚期才大量出现。  相似文献   

4.
中国瓷器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东汉就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瓷器,到唐代陶瓷的制作技术和艺术创造已完全成熟,到宋代出现了官窑瓷器。著名的宋代五大名窑"汝、官、哥、定、钧"瓷器存世量稀少,精美绝伦,弥足珍贵,代表了这一时期制瓷的最高水平。宋代官窑瓷器世上极其罕见,原因在于宋代官窑瓷器的私密性、非商品化生产等特点。明清时期的景德镇已是我国制瓷业的中心,此时也是我国制瓷  相似文献   

5.
付春玲 《收藏》2016,(11):40-47
20世纪70年代,故宫博物院向耀州窑博物馆调拨了一批明清景德镇官窑瓷器,这些瓷器原属清官旧藏.是研究明清景德镇瓷器的重要资料。现择其有代表性的做一简介。  相似文献   

6.
《收藏》2017,(4)
正明清时期瓷器品种增多,烧造技术纯熟,达到中国古代制瓷艺术的高峰,专供宫廷和官府使用的景德镇官窑瓷器更是精巧富丽,极尽奢华,河北博物院"名窑名瓷"展览展出的明清官窑瓷器既有青花、釉里红、五彩、斗彩、粉彩等彩绘瓷器、也有白、红、黄、青、篮等单色釉瓷器、充分展示了明清官窑瓷器的艺术水平。其中,展出的22件单色釉瓷器极具观赏价值,它们的缤纷瑰丽,纯净典雅,以其天然韵致深受广大观众喜爱。  相似文献   

7.
《收藏》2012,(15):154-155
麦森瓷器厂于1710年在德国麦森镇建立,此镇位置接近德国东部的德雷斯顿。从麦森瓷器厂创立至今,麦森瓷器成为欧洲第一个最负盛名和最矜贵的瓷器制品。3个世纪以来,每一件麦森瓷器都是由工艺师手工塑型、手工绘画并镀上24K金。麦森瓷器在创制及出品初期,几乎完全是由欧洲皇室和贵族使用的,并且常常作为皇室之间馈赠的礼物。例如俄国的叶卡捷琳娜大帝、普鲁士的弗雷德里克大帝(他后来挖走一些麦森瓷器厂最优秀的人才,从而建立KMP柏林瓷器)、温斯顿·丘吉尔的家人和荷兰王室都是热爱麦森瓷器的佼佼者。即使时至  相似文献   

8.
李采莲 《收藏》2020,(2):112-115
仿青铜尊造型瓷器,是指仿照青铜尊造型烧制的瓷器,其中一部分瓷器在仿青铜器造型的基础上,也注重模仿青铜器的工艺和纹饰;另一部分则结合传统瓷器的经典纹饰,运用当时流行釉色。仿青铜尊造型瓷器最早兴起于宋代,元、明进一步发展,在清乾隆时期发展至顶峰。目前,对于仿青铜器瓷器的研究,多集中于整体的祭祀瓷礼器,而少有对某一类仿青铜器瓷器进行的梳理和研究。本文以乾隆朝仿青铜尊造型瓷器为研究对象,结合时代背景,从器型、工艺、纹饰三方面分析总结其特点。  相似文献   

9.
杜平安  王聪 《收藏界》2014,(8):83-88
瓷器是中国的伟大发明创造,因此china(瓷器)成为英文词汇里中国的代名词。公元前16世纪商代前期,是我国瓷器发展的萌芽期。这时出现了原始青瓷,它是一种与陶器截然不同,又稍逊于真正的瓷器的新器物。因与各种陶器相比,具有胎质敛密、外观华美、经久耐用,为人们所喜爱。汉晋以后,  相似文献   

10.
李卫民 《收藏界》2013,(9):75-79
古玩界喜欢说陶瓷,其实陶器与瓷器有许多差异,陶器鉴定与瓷器鉴定也有许多不同。由于历史的、文化的、政策的原因,我们更多的喜欢瓷器,研究瓷器,因而陶器及其鉴定经常处于边缘化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