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刚  徐小阳 《收藏》2013,(17):58-63
近代以来的中国画坛,最具影响力的画家当属徐悲鸿先生无疑。徐悲鸿先生对于中国绘画艺术的贡献,在于他创立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新写实主义绘画艺术体系,从而一改宋代以后几百年间中国画坛陈陈相因的颓靡之风。这是近代以来中国绘画艺术领域乃至社会文化领域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大事件——"中国民族文艺复兴运动"由此开启。  相似文献   

2.
李理  沙海燕 《收藏》2013,(17):50-57
徐悲鸿先生是近现代中国艺术史上一位泰斗级的人物,他开创了一种新的绘画语言,确定了其在中国画坛里程碑式的顶级位置,并为后世留下了大量宝贵的文化遗产。至今,徐悲鸿先生的绘画不仅收藏于专门的徐悲鸿纪念馆,在全国各地大小博物馆以及私人藏家手中也有不少收藏。因此,对其作品进行深入研究,可以加深对徐悲鸿艺术风貌的认识,也对鉴赏和收藏徐悲鸿画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李理  沙海燕 《收藏》2013,(9):50-57
徐悲鸿先生是近现代中国艺术史上一位泰斗级的人物,他开创了一种新的绘画语言,确定了其在中国画坛里程碑式的顶级位置,并为后世留下了大量宝贵的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4.
徐悲鸿     
魏华 《收藏界》2011,(5):143-143
徐悲鸿先生是兼采中西艺术之长的绘画大师,是现代美术事业的奠基者,杰出的美术教育家,是中国美术史上继往开来的重要里程碑。徐悲鸿也是学术界一个永久的话题,有人称他是“一代巨匠、艺坛师表”,有人则不以为然,甚至质疑责难。然而,悲鸿先生一生坚守‘叭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的信条,高举改造中国画的大旗,努力前行,成就了辉煌。  相似文献   

5.
闫立群 《收藏界》2010,(1):91-96
张大千先生是中国近代绘画史上具有传奇色彩的绘画大师。其传统功力之深,技法画路之宽,题材风格之广成就影响之大,实为世所罕见,他曾被徐悲鸿先生称誉为“五百年来一大千”。张大千先生的绘画跨越中国绘画上千年的传统,穷极中国绘画所有的题材,无论写意、工笔、水墨、设色,无不擅长,凡山水、花鸟、人物、走兽,无一不精,集文人画、宫廷画和民间艺术为一体,  相似文献   

6.
《收藏》2011,(3):154-155
著名旅美画家谢天成简介 1968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附中。1982年至1994年间随艺术大师刘海粟先生学习绘画艺术。1995年定居美国洛杉矶,曾在美国各美术学院讲授“中国绘画六法论”。  相似文献   

7.
廖静文 《收藏》2007,(8):184-184
加拿大维多利亚国家艺术博物馆在1987年4月至7月举办了徐悲鸿画展之后,于1991年5月至7月举办了马欣乐绘画艺术展,其间并举办过一次赵少昂画展,这是该馆有史以来唯独举办过的三次中国画展,也足见欣乐的绘画艺术在北美画坛所受的青睐。  相似文献   

8.
崔兰珍 《收藏》2010,(12):52-55
宋代是中国绘画艺术的高度繁荣时期。宫廷绘画、士大夫绘画、民间绘画各自形成体系,同时又相互影响、吸收、渗透,使宋代绘画呈现出异彩纷呈的局面。宋代商业的发展也大大超越了前代,大小城镇兴旺发达,纸币出现并被广泛使用,海外贸易空前盛况,在中国历史上十分引人注目。基于这种社会状况,宋代的艺术市场空前发展起来。  相似文献   

9.
《收藏》2011,(7):150-150
谢天成,祖籍广东信宜。1968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附中。1982年至1994年间随艺术大师刘海粟先生学习绘画艺术。独创竖立泼墨山水和人物技法。1995年定居美国洛杉矶,应邀在美国各美术院校讲授"中国绘画六法论"。  相似文献   

10.
黄蔚 《收藏界》2010,(1):87-89
徐悲鸿在艺术创作上多才多艺,绘画与书法均有建树。但长期以来,人们对徐悲鸿在艺术上的定位首先是画家,尤其是奔马,几乎演化成徐悲鸿绘画的代表性符号。由于画名卓著,虽然徐悲鸿在书法上亦有相当的造诣,可书名被画名所掩,并不太为人所知所重,对他书法的研究甚少。  相似文献   

11.
张凯 《收藏》2011,(7):58-60
林风眠(1900~1991年)的艺术生涯,演绎了东方绘画艺术与西方绘画艺术的融合发展,不仅为中国绘画艺术的现代化提供了可行的参考,特别是为中国油画民族化的进程开创了一条崭新的道路,而且给东西方文化的完美融合提供了现实的例证,丰富了中国文化艺术的多元化格局。  相似文献   

12.
《收藏界》2011,(3):147-147
谢天成,广东信宜县人,1950年11月生,自幼酷爱艺术,7岁临帖习字、涂画、雕刻,13岁接受正规素描训练,17岁考入广州美术学院附中,1968年毕业。1982年至1994年间随艺术大师刘海粟先生学习绘画艺术。1995年定居美国洛杉矶,曾在美国各美术学院讲授"中国绘画六法论"。  相似文献   

13.
策勤 《收藏》2011,(11):37-41
广东国画研究会是民国时期广东画坛参与人数最多、持续活动时间最久、影响最大的绘画团体。其高扬"正名分、绍学统、辨是非、别邪正"的旗帜,致力于维护中国绘画学统,树立国画的宗风。画会开展了一系列的艺术活动,对中国现代绘画艺术尤其是岭南地区绘画艺术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齐白石     
魏华 《收藏界》2011,(2):141-142
一位农民的儿子,一位普通的木匠,一位艺术的全才,一位长寿的大师,齐白石先生的一生,平凡而又伟大。在中国近现代画史上,齐白石先生是一位各方面艺术造诣都很高的现代绘画大师,他的人品、绘画、诗词、书法、篆刻,无不出类拔萃。他的艺术创作极其丰富,其风格对现代乃至当代中国画创作产生了极为巨大的影响,堪称中国近代画坛的泰斗。  相似文献   

15.
刘熙尧 《收藏界》2010,(2):17-23
通观74个异乎寻常的人生春秋,翻检70载绘画征程的奋进史实,中国一绝的“吴氏捻条画”大师——吴建堂先生,在惊涛裂岸的人类艺术长河中,英声茂实而独占鳌头;那凝聚其身的艺术之光,穿越神州,直插苍穹,不单铸就了中国一绝的捻条画艺术,还成为了“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师级传承人”。  相似文献   

16.
刘晓丹 《收藏》2006,(8):106-109
继2003年中国油车市场好转以来,2005年中国油画价格再度上扬、嘉德秋拍油画成交额突破亿元大关,占其总成交额六分之一;徐悲鸿的《珍妮小姐画像》和陈衍宁的《毛主度视察广东农村》分别拍至2200万元和1012万元。对于这样一次重大飞跃,很多人担心是市场炒作或价格泡沫。而笔者认为,中国油画价格潜力的勃发,是中国绘画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艺术市场的必然趋向,是在“大中国画”视野下中国油画价值的必然体现。  相似文献   

17.
第一次见到《罗可可绘画艺术》是在杭州2010全国集邮展览上。此前只是听说过。我虽然与刘运忠先生从未联系过。但却经常在《极限邮讯》上见到他关于绘画题材极限片的介绍文章。字里行间透露出他对西方绘画艺术的深入了解。除此之外,关于他的其他故事我是一无所知。近日从朋友那里了解到他的集邮经历,让我备受感动。可以说刘运忠老师是将集邮和绘画艺术作为自己的精神寄托。在中国集邮界,像这样执着和痴迷的“发烧”友确实不多。  相似文献   

18.
董三军 《收藏》2013,(9):32-40
徐悲鸿先生既是中国杰出的艺术:大师、美术教育家,也是著名的收藏家。  相似文献   

19.
郭浩满 《收藏》2008,(12):25-25
经过2005年中国画的急速上升周期以及近两年的“当代中国油画”的国际炒作热潮,中国书画市场明显又进入了一个新的转折点。在异常的市场大环境和书画市场内部调整的内外夹击之下,中国艺术市场、中国绘画界产生一个个巨大的问号:2008年后,中国绘画艺术的主流是什么?  相似文献   

20.
董寓榕 《收藏》2010,(10):174-175
在中国近现代画坛中,张大千以其卓越的艺术成就和传奇的人生经历成为当代中国乃至全世界最耀眼的艺术家之一。他立足于书画,工诗词,精鉴赏,富收藏,以其独特的艺术造诣,丰富的人生履历,成为了中国艺术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更是被徐悲鸿先生誉为“五百年来第一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