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态社会主义主张把生态运行同社会主义相结合,开辟一条既能消除生态危机,又能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途径,本概述了生态社会主义的发展过程及其基本理论,阐明了生态社会主义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并指出了生态社会主义对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提出发展生态生产力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省、市的根本要求。发展生态生产力要求充分地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生态优势有生态智慧的优势和生态资源的优势,生态智慧包括自然生态系统的智慧和生物个体智慧,生态资源包括有形资源和隐形资源,文章对如何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论述了生态城市的背景、科学内涵、特点和结构及生态城市建设的内容;并以广东省茂名为例,对茂名的城市生态系统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分析了茂名进行生态城市建设的生态适宜性,提出了生态城市建设空间发展格局,最后.探讨了茂名市进行生态城市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本从资源生态的角度提出了生态资源这一新的概念,并分析了乐山国土生态资源的现状特点,依据各地域实际,提出了乐山国土生态资源的开发利用构想。  相似文献   

5.
生态经济研究诞生了几个新概念,即生态服务及指标体系,生态需要,环境生产及消费过程生态化。这几个概念代表了生态经济研究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6.
厘清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各基本观点蕴含的逻辑关系及其原创性贡献,有助于深刻理解与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精髓要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将历史、现实与未来三重视角相统一,回答了生态文明建设何以必然,蕴含历史逻辑;坚持将古今中外的生态思想辩证结合,回答了生态文明建设何以科学,蕴含理论逻辑;坚持将国际与国内视野相结合,回答了生态文明建设何以实现,蕴含实践逻辑。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方面进行继承与创新,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的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7.
生态文学是作家生态立场和生态情怀的表达,是基于现实生态灾难的写作,本文通过生态文学主题的挖掘,揭示了当代生态文学写作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8.
我国高校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经历了借鉴、创新与多样化发展阶段,为普及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质量保障。在高度关注生态发展的21世纪,以生态理论反思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形成生态发展的质量监控观,为完善质量保障的生态建构提供依据,具有理念创新的意义。质量保障体系的生态演绎的研究,从教育生态学的研究出发,以高等教育质量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以质量保障体系的生态演替原理、生态区域特征、生态复杂性与生态调节性阐述质量保障体系的生态意蕴,以准确把握生态因子的功能、高度关注质量生态承载力等关键因素,确保高校质量保障体系的生态耦合,使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具有生态系统的生命特征。  相似文献   

9.
在国内现有文献中,区域发展生态工业的主要路径就是建立生态工业园。其必然结果是,把研究视野局限于区域内部的产业园区,同时局限于如何构建园区企业间的生态链,将区域生态工业发展引入了十分困难的境地。为此,本文构建了区域工业生态系统的四重空间,即企业、工业园区、区域和区际四重空间,并提出了相应的实现路径——清洁生产、生态工业园、区域内的生态工业网和区际生态工业网,从理论上为发展区域生态工业拓宽了道路。  相似文献   

10.
随着生态运动的兴起,对社会发展问题的生态反思成为现时代重要的哲学课题。笔者以生态哲学为视点,对社会发展的立足点、动力和方向进行了深层思考,并阐明和分析了可持续生态、生态生产力、生态文明等概念。  相似文献   

11.
论述了科技进步的双重性,对可持续发展战备与生态文明的辩证关系以及当代科技的生态价值与生态伦理取向进行了探讨,阐明了唯有唤起生态文明,自觉建立正确的生态与环境意识,并运用现代科技,利用自然、保护自然,才是人类求得生存和发展的唯一出路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12.
云南少数民族由于其原始崇拜、风俗习惯、禁忌和宗教信仰,客观上很好地保护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事实上已造福于一方百姓和子孙后代。从生态伦理的角度出发,云南少数民族生态行为遵循了自然界的客观规律,达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的,是符合当代生态伦理标准要求的,也为当代生态伦理建设提供了许多可以借鉴的思路,如坚持生态文化的净化原则,建构正确的民族生态伦理观等。  相似文献   

13.
彝族诗人倮伍拉且创作了不少富有生态意识、艺术韵味悠长的生态诗歌。他深受彝族传统文化中万物有灵论的影响,颠覆了人类中心主义的顽固立场,摆正了人在大自然中的合适位置。他的生态诗歌还非常善于描绘万物一体的灵性境界,展示了对于大凉山鲜明的地方归属感,对现代文明展开了严厉的生态批判。尤其值得肯定是,他能够从更宏观的生态视角来理解生命的永恒节律,感悟生死循环,达到了天人合一的生态境界。他的生态诗歌在中国当代生态文学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观,本身包含着新时代生态建设的现代化要求。在核心内容上,将生态要求融入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征,概括提炼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本质论、发展与共享统一的生态共富论、清洁美丽的生态目标论、生态与经济文化协调发展论。在理论视野上,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观从人与自然关系、发展观、价值主体等维度,实现了对西方生态观的扬弃与超越。在实践指向上,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观强调守牢美丽中国建设安全底线、捍卫人民的生态利益、加快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坚定做全球生态治理的引领者,开拓了我国生态现代化建设的新方向,为破解西方生态危机创造出新契机。  相似文献   

15.
池州市生态敏感区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池州市是国家级生态经济示范区,生态环境条件优越,但是,生态敏感区广布,并出现生态脆弱区。在分析池州市生态敏感区分布、发展变化趋势及形成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敏感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加强宣传教育与保护管理.提高生态明意识;帮助生态敏感区发展地方经济,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加大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力度,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充分发挥生态村的示范作用,以生态村镇建设促进生态敏感区的建设;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相似文献   

16.
生态美学或生态论美学的提出,其要义首先是美学自身的思想基础和学理内含的调整以至重建。人本生态美学超越了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之间的尖锐对立,以人类生态存在的视野,在人本和生态两者之间实现目的和基础的统一。在审美活动的生态本性、生态美的实际功能和对实践的生态性质等问题上,它要求向自然本体回归从而实现学理上的深化。这种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相适应的美学,也为科学与人文的沟通和交融提供了可靠的学理基础。  相似文献   

17.
论生态回归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高级样态,其内在包含的人与自然的碰撞是一切生态问题的根源。面对现今的生态现实,从生态文明发展的归宿分析,其回归态势不容忽视。与生态的内涵相对应,人与自然的双重回归便构成了生态回归的完整框架,也是从问题学视角解决当今生态问题的一个探索。  相似文献   

18.
西北地区是生态环境恶性循环的重点地区之一。各种人为的不合理生产活动,使生态环境灾害日益突出,增加了抗灾难度,严重制约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防御生态灾害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针对生态灾害给西北地区工农业发展所带来的损失,对生态灾害的基本规律进行了系统分析,同时论述了国民经济发展中生态灾害形成的主要原因,进而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安徽省处于长三角洲腹地,地理位置优越,生态资源丰富。党的十八大以来,安徽省切实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经济建设步入全国第一方阵,生态治理水平迈上新台阶,积累了一系列弥足珍贵的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经验:坚持高位推动,完善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秉承“两山”发展理念,赋能生态型经济体系升级发展;筑牢安全屏障,加强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勇于改革创新,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安徽样板。  相似文献   

20.
从信息生态保护的角度探讨了建立西部地区信息生态保护数据库,最后提出了建立西部地区生态保护信息系统急需解决的关键性技术问题,西部生态保护安全、生态保护与评价的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