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新闻窗     
146医院组织报道骨干学习江主席讲话本刊讯史佩选、郑格燕根逍:146医院政治处利用五天时间积极组织问名报道骨干认真学习江泽民同志在《解放军报》创刊40周年时的重要讲话。他们结合学习,查思想,谈认识,写了体会文章。南京政治学院创办《新闻实习取》本刊讯王明永报道:南京政治学院自筹资金建成了新闻实验室共拨出专项经费创办了《新闻实习报》。《新闻实习报》由新闻系主办,学员轮流担任业余编辑,设有《园丁颂》、《书山行)、(绿野》等20多个小栏目。学员编辑们精心编好每~篇稿件,制作每一个标题,策划每一个版面,出版二期,期…  相似文献   

2.
贴近实际服务实际──熟读《全国城市经济研究优秀论文选》张得友由中国城市政府经济期刊研究会组织编辑,《求是》杂志社副总编牛欣芳任主编,红旗出版社最近出版的《全国城市经济研究优秀论文选》,是近期所见到的一本贴近实际、服务实际,直接为改革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3.
《生活》栏目,是中央电视台经济部创办的一个新节目.几个月的登台亮相,开局不错。我看了8个重点节目,总的印象是:贴近百姓,引导生活。生活类节目,首先要贴近老百姓,抓一些趋同性强、差异性小,大多数人喜欢的话题.在增强节目的实用性、服务性中,引导人们过健康、文明的生活,引导人们进行理智的消费,合理的花钱。我认为《生活》栏目在内容和形式上体现了“贴近百姓,引导生活”这一指导思想,具体说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是题材的贴近世。《生活》栏目比中央电视台的另外几个经济类栏目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百姓。比如安居工…  相似文献   

4.
涉足新闻报道工作以来,他已有450余篇稿件散见报端,四次荣立三等功。他就是146医院政治处新提的新闻干事史佩选。跑出基层的优势有人说,在基层搞报道,视野窄,报道面单一,有局限性、但他认为在基层搞报道也有它的优势。如了解基层信息最快,感受基层生活最深,能最先获取第一手材料进行快速加工。因此,一定要勤跑快跑多路基层。一次,他听说王杰的妹妹王爱军曾在医院工作过,转业到地方后在本职岗位上多次立功受奖,当时正是学雷锋月,他意识到具有报道价值,便四处打听王爱军的工作单位,辗转100多公里才找到她。他马不停蹄地立即对…  相似文献   

5.
曾在原《东北日报》当过记者、编辑的范敬宜先生,经过十年动乱和多年的“右派”生涯,最后又先后担任《经济日报》、《人民日报》总编辑,现任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从他丰富而又传奇的人生经历以及新闻从业经历中,我们可以深深体会到党的新闻工作者的崇高责任和使命。中国新闻事业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闻事业,到底该贴近什么,怎么样贴近?范敬宜先生给了我们最好的诠释,那就是要用心实践,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相似文献   

6.
开掘生活真谛讴歌时代变革──评《龙志毅小说选》卢惠龙近期小说界出现的现实主义力作,在当今社会生活中表现了令人震撼的力量。《龙志毅小说选》(漓江出版社1996年1l月版)就属于这个范畴。纵观龙志毅的小说创作,包括《龙志毅小说选》之外的《厂长的私生活》、...  相似文献   

7.
凌大 《新闻记者》2004,(3):54-54
某晚报2004年1月12日第22版题为《另辟蹊径》的文章中说:“英国作家柯南道尔……从此他便开始系列侦探小说《福尔摩斯探案》的写作,一发而不可收拾。”另一家报纸2003年12月19日题为《报人作家张恨水》的文章中也写道:“……他先是小试牛刀,后来竞一发不可收拾。”其实,上述两例中的“一发而不可收  相似文献   

8.
孟维 《青年记者》2007,(10):28-29
邹韬奋是我国杰出的新闻编辑出版工作。在他众多的作品与贡献当中,《生活》周刊与《生活日报》首屈一指,是办得非常好的两份报刊。他从主编《生活》周刊开始,毕生从事新闻编辑出版工作,他所留下的大量述,是我国新闻出版史上的一笔宝贵财富。[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和陈有和谈话,话题不得不从“书”开始。一则是他编的书《元朝史》获得了中国图书奖,并名列榜首。二来,在他的生活中,书占有重要位置,尽管他今年只有37岁,可编书的历史已有12年之久。当我们在人民出版社5楼的一间斗室中见到陈有和后,话题就从他编的《元朝史》开始。“《元朝史》获奖,首先是书写得好,我所做的工作微不足道……。”平平凡凡的话,说得十分真诚,袒露了主人的胸怀。  相似文献   

10.
自3月11日始,西藏军区举办了一期新闻报道培训班,来自世界屋脊的各边防部队70余名报道骨干,系统地学习了新闻写作知识,及有关军事新闻宣传的文件规定。(邹陈东凌仕江)146医院新闻干事史佩选利用双休日为科室医护人员讲授新闻写作知识,在他的指导下,目前已有8名护士在军内外报刊刊稿42篇。(郑旭燕)上二空军某油库为给报道骨干提供练笔园地,创办了双月刊(油库之声》,并邀请新闻单位的编辑记者来部队指导,促进了写作水平的提高。第一季度该库已在市以上报刊见稿13篇。来自基层的信息  相似文献   

11.
《今传媒》1997,(9)
把握大局善于引导——读《各界》杂志文/谢克恒今年以来,《各界》杂志以追求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读者为办刊目标,比之去年,有较大的进步与提高。仅从一、二、四、五期来看,比较有影响的栏目和文章还是比较多的,诸如:《莫欺老百姓》、《“温柔”的豪夺》、《谎...  相似文献   

12.
由本刊和无锡日报社联合举办的《“三贴近”与新闻宣传》征文自2003年7月开设以来,受到了新闻媒体领导、广大一线采编工作者和新闻院校专家、学者的赞赏和欢迎。从大量的应征来稿中,我们选登了一批有见地的文章,这些文章对新闻界如何理解“三贴近”,如何实践“三贴近”,使“三贴近”在新闻宣传战线蔚然成风,提出了很好的见解。我们在此向关心并支持这一征文的广大读者表示诚挚的感谢。《“三贴近”与新闻宣传》征文到此告一段落,近期我们将组织征文评奖工作,并尽快公布评奖结果。应广大读者要求,经商定,本刊从今年5月份开始,再次与无锡日报…  相似文献   

13.
游戏·人生     
游戏·人生李野墨一份爱好,近乎痴迷;使他从演播《新星》、《平凡的世界》、《猎神》到《白鹿原》,蜚声全国,深受广大听众的喜爱。而他却真实地坦露:追求完美的自我……十多年前,由于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我开始跟话筒打起了交道。从那以后,它就在我的生活中占据了相...  相似文献   

14.
鲁力 《新闻前哨》2005,(2):34-34
我们现在提倡“三贴近”,就是要发动群众参与办报,办报要走群众路线。因为只有这样,报纸才能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群众喜欢看。长江日报在这方面作了些尝试,他们创办的《圆桌》专栏发扬了群众办报的好经验,也继承了办党报的好传统。  相似文献   

15.
在有些人的心目中,新闻是只有一天生命的易碎品;写过,登过,读过,就完成使命,从记忆中消失了。有人还说,新闻作品不入“选”,只见各种小说选、文章选,不见新闻选。事情果然如此吗?不!好的新闻,是有坚强生命力的,也是应当出集子流传于世的。读了李普同志的《开国前后的信息》,更加觉得这个想法有理。《开国前后的信息》,收集了许多一二百、  相似文献   

16.
崔永刚 《青年记者》2007,(12):10-11
坚持“三贴近”,是一个媒体提升影响力的最佳路径。农村大众报作为中共山东省委主办的《大众日报》农村版,作为全省面向基层,服务三农的第一媒体,赖以生存的根基就在实际、生活和群众中。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对农村大众报来说,不仅是育人之计,而且是立报之本,所以,农村大众报始终把坚持“三贴近”作为报人的一种本能来打造和养成。  相似文献   

17.
骆幼伟 《新闻记者》2003,(10):34-36
1996年7月1日《生活》栏目在央视二套开播。7年来,本着贴近生活、贴近百姓、贴近实际、细心服务的宗旨,《生活》栏目以自己特有的风格赢得了相当的知名度和满意度。在中央台二套经济类节目中,收视率更一直稳居前茅。  相似文献   

18.
罗晓 《军事记者》2004,(3):19-19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党中央对新闻宣传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新闻宣传工作只有坚持“三贴近”,才会具有鲜活持久的生命力。《解放军报》采编人员在近年来的新闻实践中,紧紧围绕“三贴近”做章,使报纸的可读性有了很大提高。但据笔了解,虽然报社下了不少功夫,但由于个别基层报道骨干在  相似文献   

19.
说长道短     
《衢州日报》4月16日开始,开设本市留守儿童与父母之间的"两地书"专栏,"两地书"选发的文章素朴如泥但情真意切,表现出两代两地人勇于面对现时困难,充满对美好生活的共同向往,文章感人亦有分量。《衢州日报》开展"两地书"活动,体现出了党报的社会责任和关注困难群体的精神所在。其最大价值就在于"唤起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农村地区的中小学生当今生活和日后的生活命运"。留守儿童教育是一项现实而艰巨的  相似文献   

20.
新闻长短之争由来已久,长风屡刹不止。报社采取过不少别长风的举措,本刊也曾发表过《新闻报道要短而精》《不以篇幅长短论典型》等评论员文章,论述新闻报道短而精的意义,分析短不下来的原因,探讨改进的途径、然而一长风仍然常利常起。邓小平同志《在武昌、深圳、珠海、_【海等地的谈话要声、》中谈到文风时,把文章太长作为文风不正的主要表现之一。小卜平同志不仅提倡文章短而精,而且身体力行.作出表率。他的讲话和文章,堪称短而精的楷模。《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许多谈话和文章只有几百字一真是言简意赅,文短情长。邓小平同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