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测量是生活中较为常见的数学问题,在初中教材中,测高并不是用尺去丈量物体的高度,而是通过推理计算得到物体的高度.总的说来测量物体的高度有两个途径:一是相似原理(包括类比法、反射法:盲区法);二是直角三角形原理(直接法、间接法).随着新课标的实施,越来越注重考查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本文以近年来的中考题为例,将这一知识进行归类整理,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2.
数学是教人聪明的学问,学数学最重要的是体会数学中蕴含的思想方法,并有意识地在生活中应用这些方法解决身边的问题.在现实生活中,由于条件和环境的不同,有些测量可以直接实现,有些测量是无法直接实现的,如大树的高度、古塔的高度等.当我们遇到无法直接实现的测量时,就需要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间接测量.构造相似三角形,运用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的知识可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某些测量问题.  相似文献   

3.
测量方案设计试题就是对不同背景的实际测量问题,按照题目要求设计测量距离或高度方案的试题,这类试题因其过程的开放性、思维的发散性、方法的多样性、设计的灵活性等特点,越来越受到命题人员的青睐.  相似文献   

4.
测量底部直接可以到达的物体的高度,就是解直角三角形问题,比较简单,在初中数学中已有详细介绍,这里不再赘述.下面举例说明测量底部不能直接到达的物体的高度.测量底部不能直接到达的物体的高度,不仅要解直角三角形,还要解斜三角形,通常有下面两种测量方法.方法1如图1,被测物体  相似文献   

5.
1 测量平面内不可直接到达的两点之间的距离 问题1图1为公园内的人工湖,现要测量此人工湖两旁A,B两点的距离(A,B两点不能直接到达),请你根据所学知识,以卷尺和测角仪为工具设计一种测量方案.  相似文献   

6.
在教学中密切联系教材适当安排一些测量实习,如:应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测量两点的距离,应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测量矩形对角线的长,应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测量不能直接测量的两点距离,应用勾股定理测高,应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测量各种高度,应用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测量高度等,既可以巩固和提高理论知识,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当今素质教育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在教学中密切联系教材适当安排一些测量实习,如:应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测量两点的距离,应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测量矩形对角线的长,应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测量不能直接测量的两点距离,应用勾股定理测高,应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测量各种高度,应用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测量高度等,既可以巩固和提高理论知识,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当今素质教育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李英 《山东教育》2012,(29):34-35
数学教学生活化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和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生活体验,把数学课程定位在一个开放的体系上,使其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让学生把学过的定理、公式、定义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如量某些不能直接测量的物体的长度,可以这样教学:一、利用相似测量物体的高度方法一:利用阳光下的影子测量物体高度,测量示意图:如图1,利用光线平行测CD  相似文献   

9.
张晓伏 《天中学刊》1997,12(5):87-88
在工程技术测量中,对长度、重量、位移等物理量可以直接测量,但也有许多物理量如比重、效率、摩擦系数等不能直接测得.若想确定这类量的大小,必须先测出一些能直接测量的与被测量有直接关系的物理量,然后再按一定的公式计算出所要确定的物理量,这就属于间接测量的任务.如何由直接测量的误差去计算间接测量的值的误差,此即本文所要研究的问题.在问接测量中常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已知直接测量值的误差,求间接测量值的误差,或者说是已知自变量误差求函数的误差;另一种是给定间接测量值的误差来确定直接测量值允许的误差.即已知函数…  相似文献   

10.
问题与情境现实生活中,我们以测量的方法确定距离,但有些距离是难以直接测得的(如测量河两岸两点之间的距离),有的距离是不可能直接测得的(如测量敌我双方阵地之间的距离).  相似文献   

11.
[2006年高考理综卷1第23题16分]天空有近似等高的浓云层.为了测量云层的高度,在水平地面上与观测者的距离为d=3.0km处进行一次爆炸,观测者听到由空气直接传来的爆炸声和由云层反射来的爆炸声时间上相差△t=6.0s.试估算云层下表面的高度.已知空气中的声速v=1/3km/s。[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全等三角形的应用是《三角形》这一章的重点内容之一.例如,如何测量池塘、小河的宽度或有障碍物的两点间的距离以及如何测量建筑物、小山、旗杆的高度等实际问题,都可以依据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方法(SAS,ASA,AAS,SSS),根据实际情况建立数学模型,再利用数学原理来解决.同时,  相似文献   

13.
测量是生活实际中常遇到的问题,测量问题大体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测量两地之间的距离;二是测量物体的高度。本就重点谈谈生活实际中的测高问题,供同学们参考。  相似文献   

14.
你想知道,怎样在不用爬树的条件下就能测量出大树的高度?怎样在航行途中测出海上两个岛屿之间的距离?怎样测量底部不可到达的建筑物的高度?怎样在水平飞行的飞机上测量飞机下方山顶的  相似文献   

15.
下肢柔韧性在体育教学、训练中练习效果最明显,也是最主要的练习内容。需要合理的测量方法来获得可信和可靠的数据,为验证与评价柔韧性素质水平与运动效果提供直接的评价依据。文章探讨了通过测量劈叉后会阴垂直下降距离与会阴高度比率,来评价测试者的下肢柔韧水平和练习效果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的中考题中有不少具有应用背景的解直角三角形的试题,如测量大型物体的高度,测量河宽,求航海中的距离问题等,这提示我们教学时要借助同学比较熟悉的实际情境,将现实数学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转化能力,以及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函数量即指间接测量被测量,其函数关系一般为y=f(x1,X2,……,xn)。其中x1,X2,……xn为直接测量量,它也有直接测量量处理的问题,在这里主要讨论其函数量处理问题。  相似文献   

18.
相传古希腊,有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塔列斯.一天,希腊国王阿马西斯对他说:“听说你什么都知道,那就请你测量一下埃及大金字塔的高度吧!”这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个大难题,因为很难爬到塔顶,但塔列斯运用简单的数学知识很快就测量计算出大金塔的高度.  相似文献   

19.
一、巧用正负数 例1 实际测量一座山的高度时,可在若干个观测点中测量每两个相邻可视观测点的相对高度,然后用这些相对高度计算出山的高度.如表1是某次测量数据的部分记录(用A—C表示观测点A相对观测点C的高度):  相似文献   

20.
数学是来源于现实又反作用于现实的,用我们的数学知识可以解决许多的实际问题,以下是利用全等三角形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测量问题的实例分析.例1如图1,A,B两点分别位于一个池塘的两端,小明想用绳子测量A,B间的距离,但是绳子不够长,你可以帮助小明解决这个问题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