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伍杰,1930年生,湖南常德人。曾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出版局局长、《中国图书评论》杂志主编。现为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副主席。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会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长篇小说《山路崎岖》、中篇小说《金色的种子》,散文集《点翠集》、《芦苇集》、《溪流》、《花为媒》、《追寻》等。论文随笔著作有《作嫁琐议》、《我的书评观与书评》、《严复书评》、《精神阅读》等;主编有《中国当代文化名人小传》、《中国古代编辑家小传》、《中国出版社概论》、《全国书评索引》、《中国百年书评选》、《中国书评精选评析》、《书评三十家》等。自2003年8月起,在《中国图书评论》杂志上发表“书评家与书评”研究系列论文至今。[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伍杰等编《李长之书评》由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年9月出版,该书为书评界提供了一本书评典范作品,同时该书又为读者阅读李长之书评提供了一本导读善本。  相似文献   

3.
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出版局召开的全国图书评论工作会议,5月15日至20日在山东济南举行。参加会议的有部分省、市、自治区党委宣传部门和出版部门的有关负责同志,《红旗》、《读书》、《书林》、《博览群书》、《文汇读书周报》等报刊负责同志,部分出版社和大学的有关同志。本刊负责人应邀参加了会议。中宣部出版局局长许力以、副局长伍杰出席并主持会议。伍杰同志在会上发表长篇讲话,深刻阐述了书评工作的意义,开展书评工作的艰巨性和紧迫性,当前书评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及加强书评理论建设,开创图书评论工作新局面等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4.
基于书评作者、对象、题目、内容等不同角度分析,发现图书情报学书评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后从净化学术风气、提高对书评的重视、加强书评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学术期刊的作用等方面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5.
伍杰先生有大功德。他用几百天时间,翻检几百件资料,整理出一套中国百年书评的近百万字的范本《中国百年书评选》,堪称一部活体的中国现代  相似文献   

6.
由伍杰、王建辉选评的 《书评三十家》是一部旨以能够“真正反映我国中青年书评家的面貌和水平”的书评集。主要收录1979—1997年这段书评的黄金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及其代表作品。然这十八年来,有成就的中青年书评家成百上千,好书评更是多不胜数,岂能一一囊括其中  相似文献   

7.
著名编辑出版家伍杰、徐柏容、吴道弘主编的《中国书评精选评析》一书已由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本书选辑五四运动以来散见于书籍报刊中的书评文章130篇结集而成。其中,新中国建立前39篇,新中国建立至1978年36篇,1979年至1995年55篇,选入  相似文献   

8.
撰写书评必须实事求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文章针对目前书评工作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提出撰写书评必须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破除迷信,坚持“是是非非”的原则。  相似文献   

9.
现代意义上的台湾书评,始于50年代。1954年9月台北文物供应社出版了最早的一部图书评论集,即司徒卫的《书评集》,共收入书评24篇,评论对象覆盖了整个50年代的台湾文坛。《书评集》揭开了台湾现代文献评论事业的帷幕。  相似文献   

10.
《书评文丛》第一辑(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后,颇得书界好评。读了伍杰的总序《书香盈野》,对这套丛书垂涎已久,却无法觅读。第二辑近由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仍是四本,作者也只替换了一人。这次承责任编辑高信同志和作者之一(也是第一辑的责编)王建辉同志见赠,得以手拥全璧。置于案头,办公之间,抽读几篇,渐渐浏鉴一过,既嗟叹书评事业的艰难和书评家的寥寥,也对几位作者  相似文献   

11.
书评家伍杰在撰文谈到怎样理解书评时,是这样说的:“图书评论是一种思想对话,是评者与原著作者的对话,在对话中沟通、交流,哪些需要理解,哪些有新的价值,哪些需要重新认识,哪些仍可存疑。通过对话,彼此都能得到启发,提高认识。这种对话是平等的,公开的,自由的,公正的,不带任何功利的目的,谁也不能强迫谁,是一种学理上的、思想上的交流和认可,  相似文献   

12.
以学术书评为分析样本的学术授信评价是对档案学经典著作的整体性评价,其评价指标Z’指数可作为档案学经典著作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依据图书Z指数的计算方法,选取《档案学经典著作》丛书中的部分著作,以学术书评为计算对象,得出了它们的Z’指数并进行了比较分析,为档案学经典著作的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和方法。该评价方法虽然存在一定缺陷,但是随着经典阅读和相关研究的深入开展,其未来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3.
12月上旬,中宣部出版局和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两次邀集在京的120多家出版社就加强书评工作问题举行座谈。与会的各出版社负责人和负责书评工作的编辑参加了座谈会并就书评工作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中宣部干部局局长、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会长伍杰同志就加强书评工作问题讲了话。他强调了书评对读者的导向作用和对出版事业繁荣的促进作用。提出今后《中国图书评论》杂志要评好书,评有争议的书,评热点书,评倾向性问题,文章要短,信息量要大,可读性  相似文献   

14.
实话实说:书评的学风和文风伍杰从历史的角度看,目的可以说是现代书评的繁荣时期。改革开放伊始的70年代末期。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催残,书评事业尚处于四无一少的状况:无书评组织。无书评专业队伍,无固定的书评阵地,无书评理论研究,书评文章极少。1979年全...  相似文献   

15.
为了书评事业的繁荣──喜读《书评学》毛鹏多年来,徐柏容同志致力于编辑出版有关学科的理论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现在,继《书籍编辑学》、《杂志编辑学》之后,他的这本新著《书评学》又问世了,捧读之余,受益良多,不揣浅陋,为之嘤鸣,以求友声。这本《书评学》...  相似文献   

16.
吴婧 《中国编辑》2023,(11):56-59
学术书评是学术著作出版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学术著作具有传播、宣传以及评价的功能。本文通过对好的学术书评的标准进行阐释,对当前我国学术著作出版中学术书评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梳理,对学术著作出版中学术书评撰写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以期充分发挥学术书评在学术著作出版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对于档案学术评论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当首先从档案学术评论这个基本概念入手,即要在概念上搞清楚什么是档案学术评论,它的内涵和外延如何?这是档案学术评论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基础,不搞清这个基本概念,那么对它的理论研究就无法深入,或者是其后的研究会游离于这个最基本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18.
张希玉 《出版史料》2012,(1):125-128,131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在1988年12月隆重推出一套编辑教学丛书,首次与读者见面的即有《编辑理论与实践》《编辑出版学概论》《中文工具书使用法》《编辑应用写作》《编辑实用汉语》《版权法概论》六本。这套丛书由伍杰、邵益文、戴文葆等主持编辑、  相似文献   

19.
近两年来,我国出版界的一位资深编审和高等学校的两位讲授书评课程的学者先后出版了他们的书评理论著述,那就是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徐柏容编审著的《书评学》(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3年12月版)、北京大学孟昭晋教授编著的《书评概论》(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8月版)和安徽大学徐召勋教授主编的《书评学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年10月版),其特点是作者们都力图用章节式版块来构建书评学科的理论体系,进而全面探讨书评历史和发展、书评理论和方法、书评写作和工作的学问,甚至有志于奠立整个“书评学”的学科地位。这些著述的作者们各以自己的学术素养和书评实践,殊途同归,共同思考着书评的学术问题,自觉地为当代中国的书评事业添砖加瓦,其精神是可嘉的,成果则是极其可喜的。 分析这三部书的书名本身也是很有意思的,三书书名分别由“书评”、“学”和“概论”这三个词排列组合而成,以致于稍一不慎即  相似文献   

20.
档案学术评论应当遵循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也就是丁是丁、卯是卯;坏处说坏、好处说好,既不能一味吹捧,也不能任意贬低;评论应力求与实际情况相一致,褒贬分明、尺寸有度,绝不能先入为主,主观武断。——《档案界》会员沧海一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